02.28 六合區構建“1+1+N”防控體系 築牢網格防疫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南京市六合區充分發揮綜治工作、網格化社會治理的牽頭作用,迅速啟動全區綜治工作群防群治體系及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特色機制。

在全區822個網格單位、105個社區村構建“1+1+N”模式的綜治網格化聯防聯控疫情阻擊隊伍,由2500多名專兼職網格員、30000多名平安志願者及3000多名居民小區物業人員等組成的特殊隊伍,築牢了戰“疫”的第一道防線。

江蘇長安網、龍虎網、

紫金山新聞、交匯點新聞、江蘇政法

……

各大媒體紛紛對

六合區構建“1+1+N”防控體系 築牢網格防疫牆

的特色機制進行報道

六合區構建“1+1+N”防控體系 築牢網格防疫牆

六合區構建“1+1+N”防控體系 築牢網格防疫牆

六合區構建“1+1+N”防控體系 築牢網格防疫牆

六合區構建“1+1+N”防控體系 築牢網格防疫牆

六合區構建“1+1+N”防控體系 築牢網格防疫牆

什麼是“1+1+N”?

“1”為個專職網格員

“1”為1個兼職網格員

“N”為平安志願者、保安、環衛工人、物業人員、鄉村理事會人員、退役軍人……

聞令而動,5萬人勇當先鋒投身戰“疫”

“爸爸,你今天不要去上班,在家裡陪我玩好嗎?你已經很久沒陪我玩了......”

面對女兒的撒嬌,龍袍街道東溝中心社區網格員徐國松稍作安撫後便奔赴崗位。從大年二十九開始,徐國松就一直把自己定格在忙碌模式。

戰役打響後,全區822個網格黨支部、820多名網格長、14個平安志願者分會、105個平安志願者工作站“一鍵”啟動,組建了一支超50000人的戰“疫”隊伍。

挨家挨戶發發放一封信、疫情防控告知書,不厭其煩、苦口婆心勸導自己網格內的群眾不出門、不聚集、不聚餐,引導群眾居家過年、共同做好抗病毒防護,連續奮戰近20天不休息,既要流動式防控查控,又要進駐卡點輪班值守......哪裡有疫情防控需要,哪裡就會出現這群人的身影。

六合區構建“1+1+N”防控體系 築牢網格防疫牆

“我捨棄的是小家,服務的是大家,自己累一點沒事,只要網格內的群眾都健康平安,家家平安,我就滿足了。”徐國松說。

“今年新冠病毒來了,政府要求不能舉辦酒宴,我是網格員,要帶頭響應號召,大伯父一定要給我這個侄兒撐面子,謝謝啦!”在網格員陳兵的勸說下,他的大伯心甘情願地退掉了5000多元10幾桌酒席。

1月26日起,馬鞍街道260多名網格員、1000多名村居社工和巡邏保安組成的平安志願者深入村組走訪排查農曆正月將要舉辦酒席的家庭,邊講解政策,邊宣傳告誡病毒疫情,第一時間勸退延期,至1月27日,僅大聖村就累計勸退14家酒席近200桌。

馬鞍街道大營村網格員姜麗娟暫別尚在襁褓的孩子,積極投身崗位。在得知群眾因口罩難買而沒有佩戴口罩時,就從自己家裡帶來自費購買的醫用口罩免費贈送給需要的村民,並耐心細緻地告訴村民正確的使用方法,提醒村民出行一定要佩戴口罩做好防護,阻斷病毒傳播。

六合區構建“1+1+N”防控體系 築牢網格防疫牆

群防群治,共築防“疫”銅牆鐵壁

核對身份信息、測量體溫,幫助消毒作業......一件件紅馬甲、一道道紅袖標活躍在進村路口、重點場所、公路檢查站。全區3萬多名平安志願者聯手2500多名網格員衝鋒一線,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築起一道“銅牆鐵壁”。

六合區構建“1+1+N”防控體系 築牢網格防疫牆

“我是村民小組長,也是一名平安志願者,這個時候我必須衝鋒在前。”以冶山街道施立云為縮影的那麼一群村居平安志願者,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每天起早帶晚,或走村串巷,或堅守崗位,勸阻外來人員、車輛,督促群眾戴好口罩。

“疫情大於天,責任重於山”“退伍不褪色,奮戰在一線”,這是雄州街道錢倉村退役軍人平安志願者服務隊在這場來勢迅猛、沒有硝煙的抗疫戰鬥中最激昂的口號。錢倉村8個防控檢查點都有他們奮戰的身影,登記、巡查、勸導、測溫、消毒等工作輪流分工,職責明確,每天24小時輪番值守,忙得不亦樂乎。用他們自己的話說:“作為一名戰士,我已經退役,但作為一名平安志願者,我永不退役!”

六合區構建“1+1+N”防控體系 築牢網格防疫牆

橫樑街道上馬村慄樹丁組老黨員、村民理事會會長柏正家,是一名78歲高齡的平安志願者,老人家身體健康、精神矍鑠。疫情發生後,老黨員主動向村組建議依託村民理事會發揮老年平安志願者的作用,積極主動帶領上馬村17名黨員和58名理事會成員參與到全村生產組疫情防控群防群治工作中,每天堅持道路巡查,幫助宣傳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知識,勸阻外來人員、車輛,勸導村民不外出、不聚集、不串門、不拜年。

六合區構建“1+1+N”防控體系 築牢網格防疫牆

“您好,現在是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最嚴峻的時刻,請您儘量不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這是給您的《一封信》,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謝謝!”此刻,12歲的五年級小學生施浩宇正在給進出村組的居民宣傳新型病毒肺炎防控知識。小浩宇是在作為平安志願者的爸爸和姐姐的感召下,主動跟爸爸說:“你們在家裡教育我,社區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也每天帶著小喇叭到處宣傳,我都聽進去啦!放心吧,我肯定能跟你和姐姐一樣當好一個平安志願者的。”

六合區構建“1+1+N”防控體系 築牢網格防疫牆

目前,身處六合戰“疫”第一道防線的平安志願者人數已猛增至5萬多人,他們當中有大學生、環衛工人、144個小區的物業保安、退伍軍人、公交車駕駛員、教師、老黨員等,分佈在全區2300多處防疫關卡、4000多個防控值守點,直接服務人口約100萬。

守好“責任田”,佈下阻擊疫情嚴密防線

“不好意思,為了大家安全,外地車輛不予入內。”

“你好,請先登記並測量體溫。”

大年初一上午開始,全區105個村居大小進出口,一群群配戴口罩和紅袖標,身穿“六合網格”志願服務人員循環往復對來往車輛和行人進行查驗、管控、勸導。

“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個時候我們就是要給村民撐起這片天來。”由橫樑街道16名婦女組成的網格員、平安志願者巾幗聯合服務隊成員精神抖擻地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

截至目前,網格員、平安志願者在各自“責任田”開展疫情宣傳、檢查、防控、消毒、引導等工作,查控人員超過60萬人次、車輛2萬多次,直間接服務人口約100萬。

六合區構建“1+1+N”防控體系 築牢網格防疫牆

疫情防控工作中,街鎮、村居每天通過手機終端及時報送基層網格員、平安志願者+村民理事會成員、退役老兵、物管人員等工作人員的疫情防控情況,及時將好的做法、成功的經驗、遇到的困難、棘手的問題等上傳下達,實現疫情防控阻擊戰、攻堅戰順利推進、高效運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