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六合区构建“1+1+N”防控体系 筑牢网格防疫墙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市六合区充分发挥综治工作、网格化社会治理的牵头作用,迅速启动全区综治工作群防群治体系及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特色机制。

在全区822个网格单位、105个社区村构建“1+1+N”模式的综治网格化联防联控疫情阻击队伍,由2500多名专兼职网格员、30000多名平安志愿者及3000多名居民小区物业人员等组成的特殊队伍,筑牢了战“疫”的第一道防线。

江苏长安网、龙虎网、

紫金山新闻、交汇点新闻、江苏政法

……

各大媒体纷纷对

六合区构建“1+1+N”防控体系 筑牢网格防疫墙

的特色机制进行报道

六合区构建“1+1+N”防控体系 筑牢网格防疫墙

六合区构建“1+1+N”防控体系 筑牢网格防疫墙

六合区构建“1+1+N”防控体系 筑牢网格防疫墙

六合区构建“1+1+N”防控体系 筑牢网格防疫墙

六合区构建“1+1+N”防控体系 筑牢网格防疫墙

什么是“1+1+N”?

“1”为个专职网格员

“1”为1个兼职网格员

“N”为平安志愿者、保安、环卫工人、物业人员、乡村理事会人员、退役军人……

闻令而动,5万人勇当先锋投身战“疫”

“爸爸,你今天不要去上班,在家里陪我玩好吗?你已经很久没陪我玩了......”

面对女儿的撒娇,龙袍街道东沟中心社区网格员徐国松稍作安抚后便奔赴岗位。从大年二十九开始,徐国松就一直把自己定格在忙碌模式。

战役打响后,全区822个网格党支部、820多名网格长、14个平安志愿者分会、105个平安志愿者工作站“一键”启动,组建了一支超50000人的战“疫”队伍。

挨家挨户发发放一封信、疫情防控告知书,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劝导自己网格内的群众不出门、不聚集、不聚餐,引导群众居家过年、共同做好抗病毒防护,连续奋战近20天不休息,既要流动式防控查控,又要进驻卡点轮班值守......哪里有疫情防控需要,哪里就会出现这群人的身影。

六合区构建“1+1+N”防控体系 筑牢网格防疫墙

“我舍弃的是小家,服务的是大家,自己累一点没事,只要网格内的群众都健康平安,家家平安,我就满足了。”徐国松说。

“今年新冠病毒来了,政府要求不能举办酒宴,我是网格员,要带头响应号召,大伯父一定要给我这个侄儿撑面子,谢谢啦!”在网格员陈兵的劝说下,他的大伯心甘情愿地退掉了5000多元10几桌酒席。

1月26日起,马鞍街道260多名网格员、1000多名村居社工和巡逻保安组成的平安志愿者深入村组走访排查农历正月将要举办酒席的家庭,边讲解政策,边宣传告诫病毒疫情,第一时间劝退延期,至1月27日,仅大圣村就累计劝退14家酒席近200桌。

马鞍街道大营村网格员姜丽娟暂别尚在襁褓的孩子,积极投身岗位。在得知群众因口罩难买而没有佩戴口罩时,就从自己家里带来自费购买的医用口罩免费赠送给需要的村民,并耐心细致地告诉村民正确的使用方法,提醒村民出行一定要佩戴口罩做好防护,阻断病毒传播。

六合区构建“1+1+N”防控体系 筑牢网格防疫墙

群防群治,共筑防“疫”铜墙铁壁

核对身份信息、测量体温,帮助消毒作业......一件件红马甲、一道道红袖标活跃在进村路口、重点场所、公路检查站。全区3万多名平安志愿者联手2500多名网格员冲锋一线,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筑起一道“铜墙铁壁”。

六合区构建“1+1+N”防控体系 筑牢网格防疫墙

“我是村民小组长,也是一名平安志愿者,这个时候我必须冲锋在前。”以冶山街道施立云为缩影的那么一群村居平安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每天起早带晚,或走村串巷,或坚守岗位,劝阻外来人员、车辆,督促群众戴好口罩。

“疫情大于天,责任重于山”“退伍不褪色,奋战在一线”,这是雄州街道钱仓村退役军人平安志愿者服务队在这场来势迅猛、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中最激昂的口号。钱仓村8个防控检查点都有他们奋战的身影,登记、巡查、劝导、测温、消毒等工作轮流分工,职责明确,每天24小时轮番值守,忙得不亦乐乎。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作为一名战士,我已经退役,但作为一名平安志愿者,我永不退役!”

六合区构建“1+1+N”防控体系 筑牢网格防疫墙

横梁街道上马村栗树丁组老党员、村民理事会会长柏正家,是一名78岁高龄的平安志愿者,老人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疫情发生后,老党员主动向村组建议依托村民理事会发挥老年平安志愿者的作用,积极主动带领上马村17名党员和58名理事会成员参与到全村生产组疫情防控群防群治工作中,每天坚持道路巡查,帮助宣传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劝阻外来人员、车辆,劝导村民不外出、不聚集、不串门、不拜年。

六合区构建“1+1+N”防控体系 筑牢网格防疫墙

“您好,现在是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刻,请您尽量不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这是给您的《一封信》,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谢谢!”此刻,12岁的五年级小学生施浩宇正在给进出村组的居民宣传新型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小浩宇是在作为平安志愿者的爸爸和姐姐的感召下,主动跟爸爸说:“你们在家里教育我,社区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也每天带着小喇叭到处宣传,我都听进去啦!放心吧,我肯定能跟你和姐姐一样当好一个平安志愿者的。”

六合区构建“1+1+N”防控体系 筑牢网格防疫墙

目前,身处六合战“疫”第一道防线的平安志愿者人数已猛增至5万多人,他们当中有大学生、环卫工人、144个小区的物业保安、退伍军人、公交车驾驶员、教师、老党员等,分布在全区2300多处防疫关卡、4000多个防控值守点,直接服务人口约100万。

守好“责任田”,布下阻击疫情严密防线

“不好意思,为了大家安全,外地车辆不予入内。”

“你好,请先登记并测量体温。”

大年初一上午开始,全区105个村居大小进出口,一群群配戴口罩和红袖标,身穿“六合网格”志愿服务人员循环往复对来往车辆和行人进行查验、管控、劝导。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给村民撑起这片天来。”由横梁街道16名妇女组成的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巾帼联合服务队成员精神抖擞地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

截至目前,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在各自“责任田”开展疫情宣传、检查、防控、消毒、引导等工作,查控人员超过60万人次、车辆2万多次,直间接服务人口约100万。

六合区构建“1+1+N”防控体系 筑牢网格防疫墙

疫情防控工作中,街镇、村居每天通过手机终端及时报送基层网格员、平安志愿者+村民理事会成员、退役老兵、物管人员等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情况,及时将好的做法、成功的经验、遇到的困难、棘手的问题等上传下达,实现疫情防控阻击战、攻坚战顺利推进、高效运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