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跑腿幫辦助復工,他們都是企業的“好幫手”

自全市企業復產復工以來,全市無數“駐廠員”始終活躍在企業一線,成為企業的“堅強後盾”,更是企業的“知心朋友”。他們用服務和付出,全面指導幫助企業做好疫情防控,解決生產難題,為企業有序復產復工保駕護航。

鄒瑛:既是“特聘文員”,也是“市場專員”

白天駐廠,晚上回家,部門工作還不能落下;整個2月份,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文登區發改局價格管理科負責人鄒瑛的生活,“三點一線”再合適不過了。

要說原因,得從這個春節期間的“新職務”——“駐廠員”說起。

2月1日,正在崗位上工作的鄒瑛接到了新任務:福鋮製衣因為生產防護物資已“火速”復工。為保證企業順利生產,需要有駐廠員“駐紮”在生產一線,協助企業做好防控工作,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本職崗位上,鄒瑛是一把好手;當企業駐廠員,鄒瑛也沒落在後頭。一天的緊急培訓和自學之後,鄒瑛與同組隊員來到公司,找到企業負責人,對疫情防控問題進行排查。

跑腿帮办助复工,他们都是企业的“好帮手”

一路走下來,鄒瑛發現了企業生產中很多細小隱患——酒精消毒採取噴灑方式,存在火災隱患;外來人員檢查較松,登記不完全;企業內部也缺少一些防疫標語的指導……發現問題就要立馬解決,鄒瑛在這裡一直待到下午,等到離開時天已黑了。

發現問題只是“治標”,所有人都能瞭解執行才是“治本”。建章立制,企業經驗不足,這事兒就還得讓“專業”的來做。隨後的2天時間裡,鄒瑛成為福鋮製衣的“特聘文員”,幫助企業制定防疫規定、管理制度、衛生標語、消毒計劃表格等,並親自貼到了企業最顯眼的地方。

眼看著制度基本完善,企業生產又遇到了新困難。2月4日,鄒瑛剛“放下筆”,企業負責人找到了她;“我們的測溫槍數量不是太夠,能不能幫我們協調一下?”

特殊時期,一切以疫情防控和企業發展為上。鄒瑛趕緊掏出手機,翻找開了自己的“朋友圈”——

“我們這有,可以預定。”通過區內的防控物資籌備群,鄒瑛很快找到了測溫槍供應商。正當她付了訂金,準備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企業時,供應商第二天的答覆讓她很無奈:“不好意思,物流出不去,沒貨了。”

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物資哪那麼方便就能送過來?自那以後,她又成為了企業的“市場專員”——除了每日例行的檢查和材料整理,時刻關注防控物資籌備群裡的物資消息,一有消息就立馬談起“生意”。

被供應商“毀約”了四次之後,測溫槍終於“千呼萬喚”地送到了企業門口,鄒瑛也終於放下了懸著的心,繼續投入到駐廠的各項工作中。經歷了十幾天的瑣碎與繁雜,2月13日,在確定企業沒有其他問題後,鄒瑛才圓滿完成任務,放心前往下一個企業生產的一線。

但她的駐廠員之旅並未結束。眼下,鄒瑛又成為區內潤通橡膠、順意電機兩家企業的駐廠員,時刻關注企業外地員工返崗復工動態,忙著安排企業外來職工隔離。從年初三工作至今,她還沒有休息一天,可她自己卻有些“樂此不疲”:“能為企業復工做點什麼,就感覺這個春節更有意義。”

孫佳琪:“店小二”有顆助企心

2月26日,在威海市延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榮成市成山鎮政府經貿辦科員孫佳琪看到廠區工作人員將生產區完成消毒後,便在記事本“日常消毒”一欄上,打了個勾。

跑腿帮办助复工,他们都是企业的“好帮手”

“我把自己需要監督企業做的工作列了個表格,完成一項就打一個勾。”日常消毒、戴口罩、穿防護服、測溫……對照著記事本逐條確認,依次“銷號”;孫佳琪說,自從2月10日開始“駐企”後,孫佳琪每日都要完成這樣的事情。

向企業進行日常監督、詢問、溝通和解答,這些如同“店小二”一般的工作,在他人看來是數不盡的繁瑣,但對孫佳琪來說,能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困難,這個工作才更有意義。

“太感謝了,2000個口罩今早已全部收到!”儘管時間已過去近半個月,可每次打開同旭豐水產有限公司負責人的對話框,孫佳琪的內心都有一絲起伏。

2月13日,距離復工不到兩天時間,旭豐水產有限公司遇到了一個難題——口罩緊缺。沒有口罩,工人們就無法正常復工,得知消息後,孫佳琪第一時間向政府彙報、溝通,並實時關注進度。

終於,3日後,2000個口罩全部到位,孫佳琪第一時間送到企業“家門口”。“這些口罩,至少可以保證企業兩個月的供求!”現在回想起來,孫佳琪依然喜不自勝。

企業陸續復工,外地返工人員也隨之增多。為減輕企業壓力,孫佳琪經過多方協商,安排返工人員的核酸檢測流程。“每個週一、三、五做核酸檢測,二、四做CT檢查。”孫佳琪說,這樣既不耽誤企業生產,又可避免人員聚集。

提供企業復工模板、向企業傳達助企優惠政策、幫助企業做招工宣傳……17天來,孫佳琪在單位、企業兩頭跑,為企業解決各種各樣的困難。“服務好企業就是要減輕他們的跑腿現象,一般都是我們過去的多,他們趕來的少。”

從2月10日延威電子和旭豐水產復工以來,孫佳琪已記不清為企業解決了多少困難。因為對於孫佳琪來說,自己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盡了一名“駐廠員”的本分而已。

在返回辦公室的途中,孫佳琪打開手機的日曆,準備記錄下當天和企業溝通時提出的意見。

於冠群:“駐廠員要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

“在於冠群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公司於2月8日按照復工計劃和防疫方案順利復工生產,是山東省復產最早的民爆企業,為我們公司及時完成國外訂單贏得了寶貴時間。”2月10日,澳瑞凱(威海)爆破器材有限公司生產總監劉鵬飛將一封感謝信送到了威海經區工委組織部。

信裡提到的,正是駐廠員於冠群。2月初,於冠群接到了一個全新的任務——擔任澳瑞凱(威海)爆破器材有限公司的駐廠員。接到任務的於冠群四處蒐集企業信息瞭解情況,又用最短的時間,將企業復工復產相關政策文件、駐廠員工作職責及重點督導內容等細細研究了個遍,很快進入了“狀態”:

剛一進企業的門,於冠群就遇到了挑戰。

春節前,澳瑞凱公司接到了澳大利亞客戶的訂單,按照合約要在2月底前交貨,否則就要違約。得知消息的於冠群一邊指導企業嚴格做好生產區、辦公區、休息區等重點區域的消毒通風工作,一邊把需求反映給了經區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按照相關政策規定,公司在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只需要遞交復工申請表、承諾書、職工情況統計表和疫情防控工作方案4份材料就可以復工。於冠群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告知了企業負責人,並將需要準備的復工材料明細都一一整理好發給企業。

2月5日,在企業準備復工材料的同時,於冠群聯繫到了崮山鎮衛生所的疫情防控員到企業幫助企業加強防疫工作。第二天一大早,於冠群便拿著澳瑞凱公司的復工申請材料,馬不停蹄地趕回了工作單位,樓上樓下連續跑了3個部門,只用了1個小時便辦理好了手續。緊接著,疫情防控員也打來電話:“今天防疫檢查,澳瑞凱公司符合標準。”

於冠群原以為可以鬆口氣,可企業又遇到了新難題:“我們的口罩儲備不夠,該怎麼辦?”事關員工安全,於冠群絲毫不敢耽擱,立馬找到了經區物資保障組,為企業免費申請到1900個口罩,足夠用上兩週時間。

跑腿帮办助复工,他们都是企业的“好帮手”

2月8日,澳瑞凱公司正式復工。作為民爆企業,澳瑞凱公司遠離村落且廠區面積較大,考慮到企業的特殊性,於冠群還想了個防疫“新招兒”——在生產廠區、辦公區等地分設卡點,人員測溫登記才能進入,大大增強防控效能。

企業有序復工後,駐廠員的工作便正式移交到了崮山鎮。可於冠群心裡還是記掛著企業,又為企業申請了2700餘個口罩,還幫助貨車司機拿到了健康卡。2月25日,澳瑞凱公司的國外訂單如期順利發貨。於冠群笑著說:“當駐廠員,就是想為企業乾點實在事,這些日子的忙活,值了!”

丁曉慶:企業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今天員工情況怎麼樣?到崗人數有無增減?體溫檢測和場地消毒一定要落實好,用餐時還是要錯峰就餐,做好監督……”2月27日上午7點半,綜保區北區管理局招商專員丁曉慶一走進威海精誠特種纖維製品有限公司,就拿起自制的員工進出登記表,一邊走,一遍埋頭寫著什麼。

靠近一瞧,登記表上盡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近一個月以來,丁曉慶每天的“秘密”全在這裡。

作為我市較早復工復產的企業之一,威海精誠特種纖維製品有限公司自1月28日起便復工。與此同時,丁曉慶也就開始了自己的駐廠之路。

如今的口罩生產車間內,百餘位員工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手套在工位上緊張忙碌著;食堂、辦公室等各個區域都有工作人員進行不間斷殺菌消毒……但回首一個月前,丁曉慶剛剛入駐之時,卻並沒有這麼順利。

“丁科長,為避免產生交叉感染,我廠建議員工就餐時配備獨立飯盒。”駐廠第一天,丁曉慶就遇到了“餐盤”難題。考慮到天氣寒冷,餐盤保溫性差,企業反映採用保溫桶效果會更好。

跑腿帮办助复工,他们都是企业的“好帮手”

為保證員工的健康,丁曉慶沒有任何猶豫,立即同意了企業的建議,向管委反映情況。經管委同意後,員工的保溫桶採購立馬提上日程。

但由於保溫桶庫存不足,不是缺貨就是規格不達標,眼看員工都要陸續返工,丁曉慶急了:他一邊向企業說明情況,一邊“催”著同事抓緊溝通幫忙採購;不到兩天時間,110個保溫桶就出現在員工食堂的餐桌上。“這可是幫了我們大忙啊!”,企業負責人給丁曉慶豎起了大拇指。

當上“駐廠員”以來,一個月的時間,丁曉慶早已數不清往返企業與單位的次數,遇到的問題更是一個連著一個:聯繫應急指揮部讓拉原料車滿載返威;聯繫園區駐地派出所上門為5名職工辦理暫住證、到社區為企業員工開具證明、辦理小區出入證;電話追蹤途經疫區滯留員工的健康狀況……企業復工中遇到的各類大小事宜,丁曉慶都要一一核實、檢查,不容許半點差錯。

在企業和駐廠員的共同努力下,威海精誠特種纖維製品有限公司目前已有30多條生產線開工,140名員工到崗,到崗率達90%以上。

“現在疫情防控初見成效,企業生產也逐步恢復正常,但還不能放鬆警惕。”丁曉慶翻開手中的日誌本,邊看邊說道:“今天還要協助企業完成口罩原材料—熔噴布購置的申請文件,得抓緊了。”(Hi威海客戶端記者 匙亮 蔡君君 高昕 趙文菲 通訊員 楊春寧/文 受訪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