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西泠印社,延續百年的江南文脈

說起西泠印社,可能大多數人還很陌生,甚至於沒有聽說過它。

但是它在中國近現代的文化界佔有一席之地,甚至於不可或缺。


西泠印社創立於清光緒30年,即1904年,由當時的浙派篆刻家丁輔之,王福庵,吳隱,葉為銘等人發起。建立西泠印社的的初衷是為“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保存優秀傳統文化和文化遺產,這也是這些篆刻家一生的追求。

印社坐落於孤山南麓,環境幽雅,東至白堤,因靠近西泠橋而得名,南北接鄰內外西湖,地理位置不可謂不優越。

西泠印社的名氣不光是金石書畫藏品,更是雲集了一大批當時優秀的文人畫家。歷任社長無不是“詩,書,畫,印”四絕,第一任社長吳昌碩就是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蜚聲中外。先後經歷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樸初,啟功,饒宗頤七任社長,這些名字中無一例外皆是當時文化界的翹楚,是泰山北斗式的一代大師。

西泠印社,延續百年的江南文脈


最後一任社長饒宗頤更是當代碩果僅存的國學大師,漢學泰斗,獲得法蘭西文學院漢學儒蓮獎,此獎也被譽為“漢學界的諾貝爾獎”,足可見其學問之精深。晚年饒老定居香港,甚至於被盛讚為:“整個亞洲文化的驕傲”,西泠印社社長的含金量,可見一斑。

西泠印社是對外免費開放的,來來往往的人極多,走進印社的大門,迎面而來的是歷史的古樸氣,更是沉澱了百年的文人風骨。印社依山而建,所建房屋皆為晚清民國樣式,內懸掛文人筆墨,或是書於宣紙,或刻於石碑,供後人瞻仰。近百年來,西泠印社雲集了整個中國的篆刻大師,文學泰斗,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社”。

漫步四望周邊,走入柏堂,裡面有對西泠印社歷史的的描述,其中更有歷任社長的生平講述,無一不是對西泠印社的發展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文字的風骨像極了文人的氣節,剛正不阿又不失韻味,時光流轉卻又歷久彌新,像極了印社的百年發展。雖風雨兼程卻仍能屹立不倒,這大概就是西泠風骨了吧。


西泠印社,延續百年的江南文脈

越往裡走,看見的是一排排的青石臺階,越往上看,越是青翠可人,透露了出生命的綠色。來來往往的人不是很多,愈看愈體現出印社的歷史文化使得無數的人對它趨之若鶩。走上一級級青石臺階,張目四望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春色滿園,走到高點的時候有古樸的涼亭,有坐臥在石窟內的雕像,無一不在突出西泠印社的的文化底蘊。

西泠印社,延續百年的江南文脈

順著指示往下走,也是一級級的臺階,兩旁是望不盡的綠色,這大概就是西泠印社的魅力之所在吧。將自身與這孤山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是由於西泠印社的存在,使得孤山不孤並揚名海內外。到了底下發現了秋瑾墓,旁邊還樹立了秋瑾的雕塑,秋瑾是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革命黨人,她那一句:“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讓多少人為這位鑑湖女俠敬佩不已,然而為有犧牲多壯志,她把自己寶貴的生命獻給了自己所無限熱愛的革命事業,九死不悔。


西泠印社,延續百年的江南文脈

秋瑾這位烈士的陵墓立於西泠印社,更多的是在於西泠人對這位烈士的所做所為表示了由衷的讚賞。秋瑾的一生都在踐行自己的夙願,致力於推翻帝制,反抗壓迫。她的心性比同時代的大多數男人都更堅韌,做了他們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她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可謂不朽。

西泠印社,延續百年的江南文脈

走出印社,眼前就是一望無際的西湖和來來往往的旅人。楊柳依依,像是西湖對我們這些路人的挽留,伸出他們的纖纖細手,把我們留在西湖這無邊美色當中。旁邊的橋是印社名由來的西泠橋,走過西泠橋,再回頭望一眼西泠印社,做最後的告別。

西泠印社,延續百年的江南文脈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