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汽車輪胎更換標準&輪胎類型選擇方式-詳解

汽車輪胎在用車過程中要注意兩方面的檢查。

  • 磨損極限
  • 老化極限

輪胎的磨損極限會通過胎冠內部的凸起點,以及側壁胎肩位置的三角形指示符號標註。兩個標準達到其中任何一項後,輪胎都要考慮更換或者四輪對調。部分車輛存在輪胎偏磨的問題,如懸架參數錯誤很有可能導致車輪出現“內八字”的傾角,行駛中會嚴重磨損胎冠的外側甚至胎肩,比如下圖的情況。

汽車輪胎更換標準&輪胎類型選擇方式-詳解

在用車過程中需要定期檢查車輪,如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外側或內側偏磨,想要保證安全則需要進行四輪對調,調整方式如下。不過單導向輪胎以及多數運動型輪胎是不能四輪對調的,錯誤調整後會嚴重影響車輛行駛穩定性,以及在雨天駕駛的排水能力;胎冠的作用不僅是美觀,不同類型的花紋主要區分的是摩擦力與排水能力。

汽車輪胎更換標準&輪胎類型選擇方式-詳解

汽車輪胎胎冠厚度約為1.3~1.5cm,其中下部分平整並且集成鋼絲層帶束層簾布層等加固層的厚度約為7mm,剩下的部分是凹凸不平的花紋層(簡稱刀槽)。不同類型的輪胎會有不同形狀的刀槽設計,大部分HT公路胎是橫縱交錯,這種輪胎的摩擦力與排水能力會比較均衡;少部分為內側以縱槽為主外側以橫槽為主,此類輪胎的性能區分為兩個區域具體體現,兩種能力都要比普通HT胎好一些。

汽車輪胎更換標準&輪胎類型選擇方式-詳解


輪胎冠層的刀槽中間會有幾個凸起點,這是輪胎的常規磨損極限。在胎冠與凸起點齊平後,輪胎的摩擦力與排水能力會大幅下降;常常提及的輪胎“抓地力”,其本質是在行駛中冠層橡膠形變與地面接觸產生作用力,磨損嚴重後會影響形變的程度所以抓地力會變差。刀槽的深度因磨損變小等於“水容積”降低,在雨天行駛汽車每公里能依靠輪胎排出數公斤的水,排水能力下降則會產生“積水”造成水滑現象,車輛的失控概率會高得多,所以磨損到這一程度後就要更換了。

汽車輪胎更換標準&輪胎類型選擇方式-詳解



輪胎老化極限與輪胎類型的選擇

由合成橡膠為基材的輪胎會在使用過程中老化,老化的表現是輪胎的硬度升高。汽車輪胎主要承載的是1~2.5噸重的家用代步車,足夠大的重量會讓輪胎在靜止時也會被壓縮變形;在行駛中輪胎高頻率的形變則會讓變硬後的橡膠層開裂,這種開裂是“由內而外”地出現。最容易開裂的位置是厚度僅僅為6mm左右的輪胎側壁,薄薄的橡膠以及只有簾布層加固的側壁,一旦嚴重開裂則會大大提升行駛中爆胎的概率。

汽車輪胎更換標準&輪胎類型選擇方式-詳解


除側壁以外胎冠刀槽的凹陷位置也很容易開裂,因為行駛中路面細微的起伏也會通過凸起部分撕扯整個冠層的橡膠。這一位置開裂同樣很危險,尤其是需要在非鋪裝路面駕駛的汽車,“撕扯爆胎”的概率高於城市代步用車。胎冠開裂如果能以肉眼識別到1~2mm的裂縫,側壁有1mm的裂縫時,這就是更換輪胎的標準了。

汽車輪胎更換標準&輪胎類型選擇方式-詳解


總結:輪胎因老化而開裂的時間往往在4年左右,與室內(地下)停車場的話可以延長1~2年。家用汽車的年均里程如果在1萬公里左右,短短的里程因磨損到需要換胎的程度往往需要5~8年。也就是說在輪胎磨損不嚴重時,輪胎因老化也需要更換了;那麼在選擇輪胎時則沒有必要過於考慮耐用性,選擇靜音型或運動型輪胎體驗會好一些,實用價值實際也沒有很大的差距,供參考。

汽車輪胎更換標準&輪胎類型選擇方式-詳解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