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脫銷的啞鈴 走俏的健身器材

脫銷的啞鈴 走俏的健身器材

脫銷的啞鈴 走俏的健身器材

有“萬金油”器材稱號的啞鈴脫銷了。2月27日,喜愛健身的康康在得知健身房遲遲不能開業的消息後,立刻到迪卡儂去選購啞鈴,然而,讓她意外的是啞鈴的啞鈴處於缺貨狀態。她在朋友圈寫道,“一群(健身)魔鬼,啞鈴都買空了!買空了!”


據康康介紹,疫情期間,在她的健身群裡,家庭健身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朋友都在朋友圈分享自己這段時間的健身生活,也讓她有了購買健身器材恢復健身課程的慾望。


“萬金油”器材脫銷

2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目前在迪卡儂店內的啞鈴備貨多數只剩個位數,其中一款5公斤的啞鈴已經處於無貨狀態。


迪卡儂楓藍國際的工作人員介紹,最近一段時間,家庭用健身器材賣得特別火。復工後的前幾天啞鈴基本上是售罄的狀態,年前儲備的庫存可謂是消耗殆盡。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迪卡儂小啞鈴的銷售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以上,六角啞鈴增長了40%,壺鈴增長超100%,啞鈴套裝也有100%以上的增長。


迪卡儂相關負責人表示,室內健身器材是疫情期間的大熱,啞鈴、彈力帶、瑜伽產品、室內籃架、乒乓球桌等都銷售都很好,線上一上架就搶購一空,線下實體商場也是,目前每天補貨每天售罄。


北京商報在網上購物平臺上發現,各家店鋪的啞鈴月銷量都達到了1萬件以上。在京東平臺搜索關鍵詞“啞鈴”,目前也只有一款價值229元的啞鈴套裝在售,其餘的產品均顯示處於無貨狀態。


進入2月以來,健身器材成了居家健身的“香餑餑”,按業界的說法,不佔地方的便攜式的裝備,就是居家健身的“萬金油”器械。


相關平臺發佈的《春節“宅消費”報告》顯示,疫情下戶外運動受限讓包括彈力帶、健身板、摺疊跑步機等各類居家健身器材熱銷。


據瞭解,家用啞鈴品類同樣繁多,便宜的十幾元,貴的2000多元。統計數據顯示,2月9日-2月23日,蘇寧易購銷售的啞鈴、瑜伽墊、跳繩等在內的健身裝備,整體銷量同比增長269%。在銷量大漲的健身器材中,適合居家健身的小型設備數據最為亮眼。啞鈴、呼啦圈、瑜伽墊三類產品銷量同比增長分別達到500%、391%和332 %。


居家健身火爆

康康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在大多數人印象中,啞鈴、跑步機、橢圓機、瑜伽墊等健身器材以前只是在健身房使用。然而,受疫情影響,現在很多人將它買回了家。雖然不能像健身房裡的器材那樣齊全,但在家裡隨時都可以鍛鍊,不受時間約束,運動已成為不少健身人士的必修課。


實際上,春節期間,KEEP、超級猩猩、樂刻、光豬圈等健身品牌紛紛上線健身直播課程,而各個體育運動品牌也藉助線上健身課程帶貨,促進銷量。


迪卡儂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除了銷售啞鈴產品,迪卡儂還提供了配套的啞鈴健身課程,有15個小啞鈴專項健身課程,在優酷平臺免費開放,還有抖音平臺的教練健身直播課。顧客可以在家跟著專業教練,使用啞鈴進行科學健身。通過啞鈴在線課程,積極促進在家運動的顧客,選購迪卡儂的啞鈴。


根據Mob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19中國顏值經濟洞察報告》顯示,中國運動健身市場規模穩定增長,預計到2022年,中國運動健身市場規模將達到2115億元。


在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課題組副教授郭斌看來,雖然疫情突發讓線下健身產業暫時陷入“寒冬”,但用戶居家健身需求亟需釋放,可以說,家庭健身極大地放大了輕便型健身器材市場。


器材商的意外收穫

雖然“萬金油”類的健身裝備銷量猛增,但受疫情影響,各企業的庫存也出現了不足。迪卡儂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工廠方面正在處於陸續復工狀態,產線上更是人停設備不停,全力趕工生產。疫情帶來的這一波銷售時機抓好了,帶來的銷量可能是去年同期的幾倍,現在只能是全力奮戰儘量滿足健身人士的需求。


2月26日,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副司長彭維勇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也坦言,這次疫情對體育行業造成很大的衝擊。不過,彭維勇也指出,此次疫情催生了體育產業線上與線下融合這一大熱點,這一趨勢在體育培訓、健身休閒、場館服務等業態中尤為明顯。未來,政策將會鼓勵企業創新發展,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新技術,培育數字體育等新業態,培育體育產業的新模式和新業態,助力體育產業提質升級。


值得關注的是,智能化、轉為女性用戶的設計,也有望讓啞鈴等輕便型健身器材成為居家健身的首選。目前,市面上銷售Move It Beat智能運動啞鈴,兩隻裝價格為199元,啞鈴為可更換模組設計,內置LED顯示屏,配合Move It App內的啞鈴課程,可以詳細記錄每個人的運動數據。


郭斌表示,健身器材可以對接很多領域和關聯產品,設置端口和互聯網連接打造智能化的健身場景。未來,小巧不佔地方、居家娛樂設備帶健身功能的器材不失為未來體育廠商集中發力的重點。(圖片來源:記者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