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如何打破ppt製作“瓶頸”提高PPT製作技術?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學到不少東西,分享給大家,如何打破ppt製作“瓶頸”?很多人在學習ppt的應用時,常常會碰到“瓶頸”的問題,水平上升到一個高度,就無法再提高了,再努力也無濟於事,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根本原因在於,你的腦子被那些所謂的“規則”、“絕招”禁錮了,根本無法釋放你的創意能力、設計技巧。那些所謂的“規則”、“絕招”在你開始學習的時候幫了你的忙,可是當你需要提高的時候卻頑固地拖著你的後腿!

“突破”所有已知的設計規則

各個ppt論壇上總有許多標題為“ppt製作十大絕招”、“三天成為ppt高手秘訣”、“ppt秘技真言”……等等,這些很標題黨的東西不是一點用沒有,而是很絕對化,以不容質疑的口氣說出很多規則,似乎不按此規則製作ppt就是錯的,就是不好的。其實,ppt作為一種圖示化表達的軟件,它就是畫家手中的畫筆,不同的畫家必然會畫出不同的精品,都按一個套路來就完全喪失了畫家的藝術表現力、想象力。初學者學習一些什麼“秘技”之類的東西是有一定用處的,但是千萬不能把它當做“聖經”,更不能迷信。因為當你需要進取,需要提高時,這些所謂的“秘技”就是阻礙你前行的障礙。怎麼辦?我們需要大膽的突破這些所謂的“秘技”,也就是你初期學到的那些設計規則。小孩還不會走時,學步車就是他的學步“秘笈”,小孩長大了,學步車就成了阻礙,就要拋棄學步車,自己走,走出自己的精彩。這就是突破所有已知設計規則的目的:拋棄曾經有用,而現在成為阻礙前行,阻礙提高的教條。

如何打破ppt製作“瓶頸”提高PPT製作技術?


“突破”所有已知的設計規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裡分了很多情況。有的規則本身有問題,所以很容易突破,比如那個以圖取代文字的規則;有的規則適用於初學者,當水平提高後,也容易突破,比如文字字號應該有多大的規則;有的規則卻是來自人們的慣性思維,要突破就要和自己的思維較勁,和很多人的思維較勁,這就很難,比如什麼顏色代表什麼含義,直線、橫線、曲線分別代表什麼含義的規則。在不斷的學習和對設計及對身邊事物的體驗中,其實完全可以找到大量的人們慣性思維的反例。比如對顏色的理解,紅色被認為是代表警示及危險的顏色,可是新娘紅色的嫁衣就是幸福、喜悅和溫馨;綠色被認為是陰鬱、平靜,可是綠色植物偏偏是生機勃勃的象徵。諸如此類,我們只要仔細觀察就可發現很多反例。種種設計規則不能不說是前人努力探索的積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可是幾乎每一個規則都有它的侷限性,在不同的時間上、不同的空間上、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氣氛,很多看似合理的規則瞬間就被瓦解,根本不能適應具體的條件。因此,突破所有已知設計規則的第一要義:在不同條件下,規則必須為適應具體條件而改變。

如何打破ppt製作“瓶頸”提高PPT製作技術?

很多的規則細看起來非常的陳舊而荒謬,比如某些規則說,“同一頁配色不能超過五種(三種)”,這一條看起來就像某個時代,人們只可以穿幾乎完全一樣的顏色和樣式的服裝。而很多優秀的ppt作品早就打破這個規則,並得到了認可。不得不提到那個荒謬的規則,“能用圖則不用表,能用表則不用字,文字是ppt的天敵”,天啊,這規則簡直已經荒謬到要人類回到使用象形文字之前的時代了,那個時代就是所謂的以圖為主的表達方式的時代了。文字是人類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文字能夠表達的含義遠遠超過了圖形、圖片,而且文字表達的準確性比圖片強得太多了,而沒有文字註釋的圖形、圖片將會給人造成非常大、非常多的歧義。所以,抱殘守缺的舊規則弊大於利,除了阻擋人們的進步外毫無意義。這裡導出突破所有已知設計規則的第二要義:突破舊有規則才能有效創新,並獲得設計水準的提高。

如何打破ppt製作“瓶頸”提高PPT製作技術?

其實想一想,設計是人類很主觀的表達,觀眾也是很主觀的來體驗你的設計的,所謂“不同人的心中有不同的哈姆雷特”。那些看起來很正確、無比正確、一貫正確的規則卻把自由、張揚、個性十足的設計精髓給拋棄了,把自己塑造成很正確的生產線上的模具,生產的都是一模一樣無比正確的東西,然後一貫正確地擺到倉庫。作為規模生產,這是必要的,作為設計創造,這就是非常有害的。如果ppt是這樣“生產”的,大家滿眼都是一模一樣的ppt,真是對大家耐心的挑戰。為了能夠繼續前進,把ppt設計做的更好,請放棄並突破那些看起來很正確、無比正確、一貫正確的規則吧,包括本書所講述的那些規則,在必要時也統統扔掉。扔掉這些障礙,你才得到自由,才能夠創造出不同凡響的作品。也就是說,想要平庸,毫無特色與個性,那麼你就一直懶惰地、老實地按照那些看起來很正確、無比正確、一貫正確的規則去做吧。如果需要做出區別於他人,風格鮮明,有足夠辨識度的作品,就不能懶,不能墨守成規,而要努力去突破。這就是突破所有已知設計規則的第三要義:要建立自己有足夠辨識度的鮮明風格,就一定要突破那些常用的貌似無比正確的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