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那麼以後誰來種地,怎麼種地?

用戶110578816612


我不是農民,但我住在農村,目睹農村現狀。

的確,現在年輕人都走向城市,農村老人多,50多歲還有一部分,60多歲身體好的還在種地。人均不多,也就是平均三畝左右,有的家庭都讓別人家種了。

目前狀況維持不了多久,以後一定是歸大戶。平原實行科學化,機械化,智能化。國家會有相應政策法規出臺。就是山區我沒想好,那就種植經濟作物吧,比如茶葉,中草藥,水果樹,橡膠樹……這樣就是承包也會需要大量人工。

現在最需要的是高級農科,農研,農機,以及農業管理人員,有志向喜歡農村的年輕人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飛飛539


我來回答一下,我90後,家就是農村的,我家種的是蘋果,桃子,梨以及麥子,麥子可以用機械化,但水果不能,因為水果要套袋子,要麼國家有相應政策,沒有的話除非以後研發出抗蟲病的樹,若研發不出來,那地鐵鐵的就荒廢了,因為我們這好多種地能手搬到城市裡去了,(我問過其中一些人,人家都說在城市哪怕洗碗都比在農村種地強,而且還輕鬆,月月都能見到錢,種地回報少,而且還太遲了)地就直接荒廢了



西下的貝殼


我90年的,也算90後吧。老家皖南山村,我爸那一輩種地,我小時候栽過秧,挑過糞,放過牛,餵過雞,村裡的事,幾乎都做過。

一直到上高中,漸漸的就不怎麼幹農活,這時候2005年左右,我們村裡人許多都不種田,都出去到城裡打工了。

為啥?因為種田只能將將維持一家人溫飽,但賺不了錢,家裡孩子上學,根本就沒錢。

等我上大學,我家裡就沒人種田了,家裡的田,除了一些用來種菜,其餘的都響應國家政策,退耕還林,種上了樹。

我們村是典型的皖南山村,窩在山裡,山多田少,每家分到手沒有幾畝田,種田不划算,不如出去打工。

對於我來說,雖然是農村人,但不種田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種田沒錢呀。再者,中國人都講究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以現代中國人的見識,除非特殊情況,少有不讓孩子讀書而去種田的。

但話說回來,如今的時代,小農種田也是沒有出路的,我們農村現在也有人種田,一般都是承包別人的田,少則幾百畝上下,類似於國外的農場那樣,稱為種糧大戶。

不像這樣,種田有什麼出路?

自動化、機械化種植、生產、收穫,不適合小農個體。

老百姓考慮很簡單呀,如果種田和上班一樣能賺錢,肯定就有人種田的,畢竟對中國人來說,土地是永遠不會貶值的。

至於誰來種地,我覺得也不必擔心,國家有政策導向,自然會有人去做的。


菌塵


我老公家弟兄三個,都是農民,一共六畝地,當初說修路老二老三佔了要修路的地,是想補點錢,結果公家沒有一次性補給,按一畝地一年一千八百塊錢補償,剩下的公路邊上得地,有一畝多吧,明明他兩個都是農村婦女,結果一個也不下地幹活,他們都種上了果樹,但是他們從不修理果樹,就等著國家佔地補償,老二老三在市裡打工,他們媳婦也搬到市裡,租房子讓孩子在城市上學,業餘時間也不找工作,男人一個月辛辛苦苦掙五千,她們就大手大腳花五千,看電影,做美容,打麻將,時不時還買上檔次的衣服,打扮的花枝招展,濃妝豔抹,反正和以前農村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天差地別,老二媳婦今年三十六歲,老三媳婦三十二歲,都剛買了房子還著房貸,但是就是不幹活,農活也不幹,也不再城市裡打工,就等著男人養,一旦沒錢了,就兩口子吵架表演,婆婆就唆使大姑姐給他們填補錢,我是自力更生,一直上班而且省吃儉用,大姑姐從來沒幫我們一分錢,現在大姑姐破產了沒能力給老二老三媳婦錢了,大姑姐一次次來找我讓我把房子抵押銀行貸款,讓我從孃家給他借錢二十萬,還讓我用工資本抵押貸款,一次次糾纏,裝的很可憐讓我們幫忙出錢,沒辦法和她鬧翻了,他有錢都填補別人,要不是他這樣沒有原則的填補,老二老三媳婦也不會變成巨嬰,反正我也沒那麼大的本事去養這樣不幹活光享受的人,我自己也是辛辛苦苦天天勞動上班,我也是省吃儉用,現在和大姑姐發信息吵了一架,不再搭理她,至於那兩個巨嬰,躲的遠遠的,一個也不見,這樣的農村婦女怎麼會這樣,不幹農活也不打工,掙一個花三個,沒人敢說他們,你說一句人家就能吵死你,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只能遠遠地不搭理他們,兩個恐怖的八零後農村婦女,


大浪淘沙百鍊成鋼


小時候不去田裡種地,受了不少的捱打捱罵,田裡活累死人,收成也差,糊餬口而已,現如今能出去掙錢就好,比種地強多了,掙得錢至少能回來建房,改造家裡的環境和家裡的家用開支,我們這裡說的好,出去掙錢才是好,沒聽說種地種發了財的。


小五31447


要讓農村年輕人能呆在家鄉務農而不外出打工,我認為一要縮小城鄉差別,社會福利一視同仁。二是要努力實現農業機械化,智能化。三是提高農產品價格,讓農民感到種田有錢賺,農村有奔頭。國家的國計民生政策,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裡才安全,不能靠進口糧食來養活國人。


太陽底下好涼快


我二哥90後,上學的時候調皮搗蛋,讓我爸送回老家,我爺爺有一片果林,他跟我爺爺學種菜,現在自己弄了一片地種菜。





亠你是小白兔嗎亠


70後.不是不願意種地,肯定是因為種地的收入不太高。因為70後的人現在正處於中年期,他們大多都上有老下有小。孩子上學的費用,還有家裡面的一些日常開支,還有老人的一些撫養費。經濟壓力也很大,所以他們都選擇進打工,因為打工的工資要比種地多的多。他們就把地租給別人種,然後自己進城打工。

80後.是真的不會種地,舉個例子,我自己就是80後。我們家也有十幾畝地,我也不知道春天該種什麼,夏天該種什麼冬天該種什麼?我甚至連自己家滴在哪裡我都不知道。所以說80後是真的不會種地。

90後.90後比70後80後的人要幸運的多。因為他們的父母還年輕,孩子還小。他們為什麼不願意談地?因為有他們的父母在幫著他們種。他們結婚的時候父母給蓋了新房,手裡也有了存款,然後再找個工作。大部分人也紛紛進的城市。他們肯定不願意談地呀!





晨晨一家人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種地永遠缺少不了,種地的人也不會沒有,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這只是表面現象;為了生活總有人去幹。

可能很多人在腦海裡都會有不想種地的想法,但是社會是發展的,所以種地的思維模式以及生產模式也需要轉變,未來的農業走向立體化、工廠化,機械化是必然的走向。

永遠不要擔心沒人種地,你不幹不代表沒人幹,每一個行業總有誘人的條件,你沒發現而已,掏廁所的都嫌棄不是也有人幹嗎?社會之大總有很多人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付出,請不要為社會操心,做好你自己的本職工作,也不要把我們這個美好的社會感到擔憂。


夢夢的美食夢


“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那麼以後誰來種地,怎麼種地?

回答:我覺得種地或者說從事農業還是大有可為,但是需要從幾個方面來切入。

  1. 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 我相信大家都在超市裡看到進口果蔬價格和國產果蔬得價格差,同樣得一個蘋果草莓,為什麼差距會這麼大,另外一個方面人家得產品品質比我們好,但是價格可能比我們更低,我覺得這裡面主要得問題在於我們一直以來缺乏對農業產品得人群細分化得概念,在互聯網行業,我們已經做的很出色,同樣得聊天工具有:陌陌,微信,探探,釘釘,各有各得人群細分,但是請問我們得農產品有嗎,我可以說很少。打一個比方就如櫻桃來說,也就是這幾年才有說等級之分,這一塊主要還是從國外借鑑得經驗,以前根本是沒有得,產品分級只是一個方面,同樣的我們要從產品得內在,外在,還有峰谷期這幾塊去考慮問題。

  2. 延長產業鏈,改變過去得單一得只是種植這一單一模式 這一塊說,南方地區其實做的相對北方地區要好得多(無地域歧視),我在山東待過很久,一般來說農民就是隻管種植,然後等到收購商來收購,好一點得話就是提前跟收購商談好價格預定等,固然這種模式對農民來說是很省心得,但是收入也是很有限得,碰上市場行情不好得時候,也許賣得果子錢都不夠成本。誠然這幾年電商得發展,很多農村年輕人也做起了電商,微商,但是我覺得這只是一方面而已,這一次疫情以後,我覺得國家應該會對傳統得農產品交易渠道進行改革,我覺得也是一個機會,另外農村得農村合作社也應該要主動得走出去,引進來,說句難聽得話,現在很多得農村合作社誠然是某些人牟利機構而已,根本起不到真正幫助農民擴展銷路得作用。另外,除了自己擴展銷路以外,我覺得在有條件得情況還應該發展一下第三產業,採摘園,農家樂等,一句話不能把只是種地而已,要橫向和縱向得擴展得自己得經營思路。

  3. 改進種植方式,引入資本,把種地當作公司一樣來經營 隨著農村改革得深入,土地流轉,宅基地得流轉放開,我覺得以後應該把種地當作公司一樣來經營,引入資本,引入合夥人,我們一直說做事情要做你擅長得事情,往後得年輕人我想如果讓他們單一得去種地我想沒幾個人會願意,更多的時候我想我們往後得年輕人應該把先進得科學技術引入到種地上來,用互聯網得思維來經營農業,飛機噴灑,AI技術,配合1.2點,我覺得未來得農業是大有可圖,坦白說,未來筆者得發展也會在農業上去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