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肩上扛戰“疫”,筆下鑽科研!山科大自動化學院研究生防疫一線綻芳華

半島記者 孫雅琴 通訊員 任波 郭婷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2020年開端席捲全國。在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面前,山科大自動化學院的研究生學子們“防疫”一線綻芳華。他們紛紛施展起自己的十八般武藝,“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做得了科研,擔得起使命,更扛得起戰“疫”……他們在保證自己身心健康的同時,紛紛投身到家鄉各地的防控志願活動中,用所學知識和滿腔熱血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發明白紙、講疫情,大學生回鄉組建志願隊

2月19日,在蘭陵縣下村鄉花園新村值守點上,一群身著紅馬甲的年輕身影在忙著進行社區廣播、發放明白紙,為村民普及新冠肺炎疫情知識。山東科技大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研究生李徵就是其中一員。疫情防控期間,李徵在老家帶頭找到11名返鄉大學生,共同組成了花園新村“大學生抗役志願隊”,開展志願服務活動,與村裡的基層黨員幹部一同戰鬥在防控疫情第一線。

肩上扛战“疫”,笔下钻科研!山科大自动化学院研究生防疫一线绽芳华

為了讓村民明白新冠肺炎是什麼、有多大危害,志願者們充分發揮知識儲備的優勢和多才多藝的特長,通過微信轉發、社區廣播、傳單發放、文藝串演等形式對疫情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12名返鄉大學生組成的志願服務隊通過張貼宣傳海報、發放明白紙、值班巡邏等方式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活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用實際行動守護著村莊的父老鄉親。

李徵說:“雖然我們不能像白衣天使一樣奮戰在抗疫一線,但我們作為新時代大學生,也應該為這場防疫阻擊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是村裡走出去的大學生,應該為守護村民盡一份力,報效家鄉父老。”在從事志願服務的同時,李徵也不忘科研,他在家裡搭建仿真模型,分析誤差,驗證理論的正確性,在做好志願服務的同時,也高質量地完成著學業論文。

女碩士“加盟”農村防疫站,風雪無阻

2月15日,一場大雪不期而至,給防疫工作帶來了困難。山科大2018級電氣工程專業女研究生劉雅琨不畏嚴寒,作為一名戰鬥在防疫一線的大學生志願者,冒著風雪走向自己的執勤崗位。到了檢查站,她顧不得寒冷立即投入工作,測量體溫、登記人員車輛,手腳凍麻了仍然堅持。站上的人看見了都很心疼,勸她回家休息,她卻說:“謝謝大家的關心,我來這裡就是為了擔起年輕人的責任。”

肩上扛战“疫”,笔下钻科研!山科大自动化学院研究生防疫一线绽芳华

作為一名普通的研究生,她除了站好自己志願者的崗位,也不忘學生的本職,積極配合學校、服從安排部署。她制定學習計劃,積極參與“同心抗疫、不忘科研”主題線上活動,與導師加強交流與溝通,歸納總結成果,完成學習任務。

張建華是膠州市裡岔鎮大朱戈村人,山東科技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2019級在讀博士。作為一名黨齡超過八年的共產黨員,他開車辦事回家路上,將一箱方便麵、3包礦泉水、一筐砂糖橘,以及香梨、西瓜、火龍果等水果匿名放在了膠州市裡岔鎮洋河鎮仲家莊村的疫情值班點後悄悄離去。記者通過其同學瞭解到該消息聯繫他時,他卻說:“在疫情危難之際,作為一名黨員儘自己一點微薄之力,無須留名,決不給組織添麻煩。”

學院研究生在行動,擔起時代重任

李徵、劉雅琨、張建華……山科大自動化學院裡像他們一樣的研究生還有很多,志願者杜尊省說:“從大年初三開始幫助村裡防控疫情,感觸頗深。醫護人員們在一線抗擊新冠肺炎,我們在二線為了減少傳播可能性而努力,也算是幫他們減輕了壓力。”

志願者劉曉慶說:“當村民不聽勸告,抄小道出村,我們要追上去勸回等種種狀況情況出現時,確實體會到了奮戰在一線工作人員的辛苦,但是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應當義不容辭地去保護我們的家人、親人、國人,這是我們年輕人的義務,更是責任。”

截至目前,記者瞭解到該學院研究生參加參與各地疫情防控工作有15人,收到各方的感謝信6封,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著當代研究生的社會責任和擔當,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