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马铃薯各生长发育时期有何特点?

农事农忙


马铃薯,我们这儿叫它“地蛋”,之所以叫“薯”,是因为它的产品,即可食部分为块茎生长在地下,象红薯、木薯等,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糖分。之所以叫“马铃薯”,是因为它的地下的块茎长的象马铃,为圆形或类圆型,象鸡蛋、鹅蛋,所以又叫“地蛋”。

了解并根据马铃薯各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马铃薯获得高产的技术关键。



马铃薯,它的种植、生长是有独特规律的,种植的是薯的切块,生长发育中的特点非常明显,单看其植株的茎,即秧子就能对它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期。根据其茎节可以把它的生育期分为第一生长发育阶段、第二生长发育阶段、第三生长发育阶段、第四生长发育阶段。

那么,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有什么特点,根据这些持点如何加强管理呢?

一、第一个生长发育阶段。

生育持点:马铃薯的切块种到地里后,薯块顶部的芽眼开始萌发,在地表下发育生长,一般长出八节时开始露出地表,即出苗。从萌芽到出苗的这一生育期一般需要25天左右的时间。这一生育期,种下去的块茎依靠自身营养发育根、茎、叶。



管理措施:这一阶段需要的环境条件是土壤墒情即湿度要合适,要具有通透性和适宜的温度以利于发芽和岀苗。这就要求:

1、深耕土地。马铃薯的生长发育需要疏松透气的土壤,需要在播种前进路深耕,最好在冬前或解冻后进行深耕,播种前耙平耙匀。

2、施足基肥和种肥。虽然在第一生长发育阶段,不需要土壤中的养分,种薯块自有的营养就可以生根、出苗,但是以后的植株生长和新薯发育需要大量的养分,这就要求在播种前就要施足基肥,一般是结合耕耙土地,亩施1500公斤优质农家肥,根据马铃薯的需肥规律适当配施化肥,一半均匀施入土层,另一半施于播种沟。

在播种沟内再施以化肥作为种肥,以利于幼根的吸收和发育。一般亩施三元复合肥12公斤左右、尿素4公斤左右,混施草木灰40公斤。

3、适时播种。我们这儿都是以春播为主,一般3月10日前后为适播期。春播适期一般在当地断霜日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至6月的上旬即可以收获了。



二、第二个生长发育阶段。

生育特点:出苗后到生长出六、七片叶时经过半个月到二十天的生长,根系生长较快,第二段的茎叶已长成,幼薯已具雏形。同时第三节的茎叶也已开始发育。

管理措施:这一阶段是植株生长的重要基础,为了促进发棵和多结薯做好准备,这一阶段,一是要及时追肥和浇水,为下一步的生长做好养分铺垫,每亩可追施尿素18公斤左右,追肥后及时浇水以提高肥效。二是要进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以促进根系发育和植株健壮生长。



三、第三个生长发育阶段。

生育特点:马铃薯植株继续加速生长到开花时的时期,是茎叶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光合效能得到加强。同时根系发育较快。当植株开花时,地下块茎薯球开始膨大,养分逐渐由供应茎叶生长逐步向块茎集中供应,所以新生的薯球加速膨大发育。

管理措施:田间要保持适当水分,生产上要做到不旱不浇水。要通过及时的中耕来保持土壤疏松并逐渐进行培土,当植株封垄时要加大培土量,但不能压了具有光合作用的叶子。这一时期重点是促进地下块茎薯球膨大,控制植株徒长旺长是非常重要的,必要的时候可通过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控制茎叶旺长。



四、第四个生长发育阶段。

生育特点:这一阶段自开花始到集中结薯,生长发育以薯球发育膨大为重点,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此期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对土壤通透性要求比较高。旱后浇水会引起畸形薯的发生,缺水将严重影响产量。如果土壤板结而透气性变差会影响薯球品质,甚至导致腐烂。

管理措施: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尤其是开花期的前三次浇水尤为重要,要及时浇灌。初花、盛花、终花时,一定要浇足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时要及时松土,否则将会造成减产。

进入6月份,就可以适时进行收获了。



总之,马铃薯的品种很多,生长期长短不一,但在其整个生长期中,生长发育的特点是大同小异的,在生产管理上,要适应各生长阶段的发育特点采取相应的、适合需要的技术管理措施,才能达到高产、优质的种植效益。

以上介绍,仅供参考!谢谢阅读,敬请关注和评论!


图说农村事


马铃薯一生中,大致可分为6个生长发育阶段。各发育阶段特点如下:

1、发芽期:块茎发芽至播到地里长出幼苗为发芽期。次阶段主要生长中心是根和芽的生长。此阶段幼苗生长粗壮程度和根系发达与否,直接影响马铃薯的后期生长。

2、幼苗期: 出苗至顶端用肉眼看得清花蕾时为幼苗期。约需20一40天,生长中心是发根和长叶。这是植株生长非常迅速,出苗后约20天左右,便可看到花蕾。与此同时,地下部的甸甸茎顶端停止极性生长,开始膨大成幼小的块茎。

3、块茎形成期: 现蕾15~20天后开始开花,地下茎的顶端相继膨大形成块茎,直径一船在1~3厘米,此阶段称为块茎形成期。此时,植株已由单纯的营养生长期过渡到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和物质积累并行的时期。由于养分供不应求,地上茎时生长暂时受到一定的抑制,表现出主茎生长缓慢。如果肥料充足,这种现象约10天左右。否则,时间延续很长,甚至就此停止生长。

4、块茎增长期: 从始花块茎形成至盛花末期块茎基本停止膨大为块茎增长期。此阶段马铃薯(开花、茎叶增长和块茎膨大同时进行,是马铃薯一生中生长发育的全盛时期。其茎叶生长速度、叶面积和茎叶重达到最高峰;块茎增长的速度为块茎形成期的5—9倍,此阶段是决定块茎大小和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

5、淀粉积累期: 马铃薯地上茎叶生长基本停止,基部叶片自下而上逐渐衰老变黄,开始枯萎,块茎大小基本定型,进入淀粉积累阶段。此阶段以淀粉积累为中心,蛋白质和灰分的积累也同时进行,只有糖分和纤维素相应减少。淀粉积累直至茎叶全部枯死才停止。

6、块茎休眠期: 一般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即使给以适宜的发芽条件,也不会很快发芽的现象,便叫块茎的休眠。这是马铃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性。


xiulingZhang


马铃薯栽培通常都是用薯块作种,薯块由萌芽播种到新生薯块采收、贮藏,期间经过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结薯期、休眠期这5个生长时期,马铃薯不同的发育期对于环境条件会有不同的要求,哪么马铃薯的这5个生长发育时期有哪些特点呢?



马铃薯发芽期

马铃薯由种薯休眠解除开始,芽眼处开始萌生新芽,直到幼芽破土,这生长阶段被称为发芽期。萌芽所需营养来自种薯,管理上应创造适宜条件,利用自然或人工的办法,令其解除休眠,加速根茎叶原基的分化和生长。发芽期春季为25~35天,秋季10~20天。种薯收获后一般要经过5个月的储藏,才能达到发芽最适生理时期。


马铃薯幼苗期

马铃薯由出苗后,直到主茎的第一叶序环的叶片生长完成,这阶段被称为幼苗期,幼苗期生长到有6~8片叶片平展开结束幼苗期。此期除茎叶及初生根生长外,还有匍匐茎发生。匍匐茎开始膨大,茎叶分化完成 顶端孕育花蕾。此时植株尚未封行,要及时中耕培土,保证肥水供应,以促进根系发育。幼苗期需时15~20天。


马铃薯发棵期

从幼苗团棵到主茎形成第二叶序环,封顶叶片展平,完成主茎的第三段生长为发棵期。一般早熟品种第一花序已开花并发生第对顶生侧枝。晚熟品种于第二花序开花并于花序下发生第二对侧枝,主茎上也发生部分侧枝,需时为20天左右。此期地下根系、地上茎叶及块茎膨大至3厘米左右,生长速度加快,是建立强大同化系统和开始转向块茎旺盛生长的重要时期。此阶段养分消耗多积累少,块茎膨大很慢。这时低温、短日照有利于茎叶生长。春马铃薯的茎叶产量与薯块产量之比为2:1,秋薯为1:1.在生产中,若追肥过晚,氮肥过多、多雨、弱光等,都会使养分大量消耗于茎叶生长。反之,磷、钾肥料多、天气晴朗、强光等,有利于块茎的生长。



马铃薯结薯期

马铃薯由主茎顶叶展平到茎叶变黄为结薯期,需时约45天。此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向块茎输送,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产量的80%在此阶段形成。结薯前中期宜保持肥水供应充足,防止茎叶早衰,促进块茎膨大。结薯后期阶段应适当控制肥水,促使薯块的表皮老化,这样利于采收后贮藏。此期若供应肥水不均衡,温度时高时低,会导致块茎畸形。



马铃薯休眠期

马铃薯开花结束后,地上部茎叶变黄枯死,薯块进入休眠期,即使遇到合适的发芽条件也不会发芽,这是自然休眠,也称为生理性休眠,一般需时1~2个月,长的可达3个月以上。自然休眠期过后,在2~4℃的低温条件下,块茎可以长期保持休眠状态。


关于马铃薯各生长发育时期有何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谢谢大家的阅读!!!

【南粤新农人】每天分享各类农业种植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我们一起探讨农业种植经验,谢谢大家!!!


南粤新农人


在作物生产中,马铃薯一般是从薯块到薯块的无性生长过程,因此,这里着重描述这一过程的生长发育特点。马铃薯植株的整个生育期可分为休眠期、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结薯期和成熟期等6个时期。今天从马铃薯生长的6个时期,带你了解它的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休眠期

新收获的马铃薯块茎在适宜条件下必须经过一定时期后才能发芽,这一时期为休眠期,这种现象为休眠。块芽的休眠实际开始于块芽开始膨大的时刻,在栽培上则从芽叶衰败后收获时看做进入休眠期。休眠期长短按块茎成熟收获到芽眼开始发芽的天数计算,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和贮藏的温度决定。

有的品种休眠期长达四五个月,有的品种则很短。一般情况下晚熟品种的休眠期较长,而早熟品种则较短。一般温度在10℃以上,块茎易通过自然休眠而发芽,温度在2℃~4℃时,块芽可以保持长期休眠状态。

另外,收获时块茎的成熟度与休眠期的长短也有关系。马铃薯块茎的休眠属于生理性自然休眠。休眠期内,块茎的生理代谢过程减弱、生长停顿,由于块茎休眠强度不同,打破块茎休眠的难易程度在不同品种和块茎的不同时期也是不同的。

二、发芽期

从种薯解除休眠,幼芽眼处开始萌芽,抽长芽条,直至幼苗出土为发芽期。这个时期的生长中心在芽轴的伸长和根系的发育上,养分和水分主要靠种薯根从土壤中吸取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供给。

这一阶段生长是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基础,直接关系到马铃薯的高产与优质,但它首先取决于种薯的休眠状况,打破休眠的程度以及种薯的生理年龄;其次取决于种薯的健康状况;再次取决于周围的环境条件,例如土壤的墒情、氧气含量和适宜的温度。

发芽期的长短,因品种特性、种薯贮藏条件、栽培季节和栽培技术水平等而不同,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1个月。这一时期的关键措施在于把种薯中的养分、水分、内源激素等充分调动起来,使种薯尽快发芽出苗。

三、幼苗期

从出苗到第8叶或第6叶平展为幼苗期。一旦幼苗出土,其绿色茎、叶即开始利用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种薯内的养分可继续发挥作用,直至出苗后30天左右。

这一阶段的生长以根、茎、叶为中心,同时伴随匍匐茎的形成和伸长以及花的分化,是以后发棵、结薯以及产量形成的基础。块茎产量的高低与植株的强弱密切相关。

根深叶茂是丰产的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要根系发育良好,才能从土壤中吸取足够的水分和无机元素,以供植株各部分生长利用,而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大量有机物质,是靠叶子的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下形成的。

同时,不论根部吸收的无机元素还是叶子制造的有机成分,都必须通过茎部组织输送和分配。所以,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块茎的膨大增长,都是根茎叶综合协调的结果。这一时期农艺措施的主要目标是促根、壮苗,保证根系、茎叶和块茎的协调分化与生长,出苗后要早管理,促根系发育和匍匐茎形成。

四、发棵期

从团棵到主茎形成封顶叶(第16叶或第12叶)展平为发棵期。在此时期,早熟品种于第一花并发生第一对顶生侧枝;晚熟品种于第二花序下发生第二对侧枝。

此时植株高度达总株高的50%左右,叶面积达总叶面积的比例是:早熟品种为80%左右,晚熟品种为50%以上。与此同时,根系继续扩大,块茎逐渐膨大到3~4cm。这段时期主要以建立强大的同化系统为中心并逐步转向块茎生长为特点(30天左右)。

农艺措施主要是对温、光、水、肥进行调控,前期以肥水促茎叶生长,后期以中耕和培土来控秧及促根,进而使生长中心由茎叶转向块茎旺盛生长。

五、结薯期

主茎生长完成并开始侧生茎叶生长,茎叶和块茎干物质含量达到平衡时,便进入以块茎生长为主的结薯期。初期茎叶缓慢生长,叶面积逐渐达到最大值,然后叶片开始从基部向上逐渐枯黄,脱落,叶面积迅速下降,但块茎的体积和重量保持迅速增长的趋势,直至收获。

结薯期的长短因品种、气候条件、栽培季节、病虫害和农艺措施而有很大变化,产量的80%在此时期形成。所以,这个时期的关键措施在于保持植株强盛的同化力,并加速同化产物向块茎运转和积累。

六、成熟期

当50%的植株茎叶出现枯黄时,便进入成熟期。此时马铃薯地上、地下两部分均己停止生长。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收获。





LuoFei


在作物生产中,马铃薯一般是从薯块到薯块的无性生长过程,因此,这里着重描述这一过程的生长发育特点。马铃薯植株的整个生育期可分为休眠期、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结薯期和成熟期等6个时期。今天从马铃薯生长的6个时期,带你了解它的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休眠期

新收获的马铃薯块茎在适宜条件下必须经过一定时期后才能发芽,这一时期为休眠期,这种现象为休眠。块芽的休眠实际开始于块芽开始膨大的时刻,在栽培上则从芽叶衰败后收获时看做进入休眠期。休眠期长短按块茎成熟收获到芽眼开始发芽的天数计算,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和贮藏的温度决定。

有的品种休眠期长达四五个月,有的品种则很短。一般情况下晚熟品种的休眠期较长,而早熟品种则较短。一般温度在10℃以上,块茎易通过自然休眠而发芽,温度在2℃~4℃时,块芽可以保持长期休眠状态。

另外,收获时块茎的成熟度与休眠期的长短也有关系。马铃薯块茎的休眠属于生理性自然休眠。休眠期内,块茎的生理代谢过程减弱、生长停顿,由于块茎休眠强度不同,打破块茎休眠的难易程度在不同品种和块茎的不同时期也是不同的。

二、发芽期

从种薯解除休眠,幼芽眼处开始萌芽,抽长芽条,直至幼苗出土为发芽期。这个时期的生长中心在芽轴的伸长和根系的发育上,养分和水分主要靠种薯根从土壤中吸取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供给。

这一阶段生长是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基础,直接关系到马铃薯的高产与优质,但它首先取决于种薯的休眠状况,打破休眠的程度以及种薯的生理年龄;其次取决于种薯的健康状况;再次取决于周围的环境条件,例如土壤的墒情、氧气含量和适宜的温度。

发芽期的长短,因品种特性、种薯贮藏条件、栽培季节和栽培技术水平等而不同,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1个月。这一时期的关键措施在于把种薯中的养分、水分、内源激素等充分调动起来,使种薯尽快发芽出苗。

三、幼苗期

从出苗到第8叶或第6叶平展为幼苗期。一旦幼苗出土,其绿色茎、叶即开始利用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种薯内的养分可继续发挥作用,直至出苗后30天左右。

这一阶段的生长以根、茎、叶为中心,同时伴随匍匐茎的形成和伸长以及花的分化,是以后发棵、结薯以及产量形成的基础。块茎产量的高低与植株的强弱密切相关。

根深叶茂是丰产的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要根系发育良好,才能从土壤中吸取足够的水分和无机元素,以供植株各部分生长利用,而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大量有机

四、发棵期

从团棵到主茎形成封顶叶(第16叶或第12叶)展平为发棵期。在此时期,早熟品种于第一花并发生第一对顶生侧枝;晚熟品种于第二花序下发生第二对侧枝。

此时植株高度达总株高的50%左右,叶面积达总叶面积的比例是:早熟品种为80%左右,晚熟品种为50%以上。与此同时,根系继续扩大,块茎逐渐膨大到3~4cm。这段时期主要以建立强大的同化系统为中心并逐步转向块茎生长为特点(30天左右)。

农艺措施主要是对温、光、水、肥进行调控,前期以肥水促茎叶生长,后期以中耕和培土来控秧及促根,进而使生长中心由茎叶转向块茎旺盛生长。

五、结薯期

主茎生长完成并开始侧生茎叶生长,茎叶和块茎干物质含量达到平衡时,便进入以块茎生长为主的结薯期。初期茎叶缓慢生长,叶面积逐渐达到最大值,然后叶片开始从基部向上逐渐枯黄,脱落,叶面积迅速下降,但块茎的体积和重量保持迅速增长的趋势,直至收获。

结薯期的长短因品种、气候条件、栽培季节、病虫害和农艺措施而有很大变化,产量的80%在此时期形成。所以,这个时期的关键措施在于保持植株强盛的同化力,并加速同化产物向块茎运转和积累。

六、成熟期

当50%的植株茎叶出现枯黄时,便进入成熟期。此时马铃薯地上、地下两部分均己停止生长。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收获。

看完上面的文章,你有没有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有所了解?希望这篇文章的内容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陕北农家情


 发棵期是指从团棵开始,到封顶叶展平的一段生长时期。早熟品种第一花序开始开花,并发生第一对顶生侧枝;晚熟品种第二花序开花,并发生第二对侧枝。此期经历20~30天。

  马铃薯发棵期的生长特点是主茎叶片均发育成功能叶,节间迅速伸长。早熟品种叶面积达到总量的80%,晚熟品种达到50%左右。在此期植株完成以茎叶生长为主向以块茎生长为主的转变。转折点为,早熟品种从现蕾到第一花序开花,晚熟品种从第一花序始花到第二花序盛花。在转折期存在着制造养分、消耗养分和积累养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3个生理过程。正确协调三者的关系,是夺取优质高产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马铃薯发棵期一开始就伴随着块茎的生长。到此期结束时,块茎的直径已膨大到3~4厘米,所以又把此期叫做块茎形成期。

  马铃薯发棵期的生长中心是茎叶,栽培的目的是建立强大的植株体,为块茎的膨大打下物质基础,在建立起营养体的同时,逐渐向以块茎为生长中心的过渡。生产中应创造条件促使植株生长健壮。

  五、马铃薯块茎膨大期

  块茎膨大期,即从开花到茎叶衰老、开始收获的一段生长时期。这一时期的长短,与品种、气候条件、栽培季节关系较大,一般需时30~50天,有的品种可达60天以上。

  马铃薯此期的生长特点是,在块茎膨大初期,植株茎叶仍在缓慢生长,叶面积逐渐达到高峰。高峰期过后,叶片养分大量向块茎中运转,基部叶片开始变黄,甚至脱落。块茎的体积和重量保持迅速增长趋势。在基部叶片开始衰老变黄时,块茎进入了淀粉积累期,块茎淀粉的30%~40%是在这以后积累的。因此,在马铃薯结薯期要维持植株茎叶正常功能,减缓叶面积负生长速度,提高光合生产力和延长光合产物生产时间,并使光合产物顺利向块茎输送,从而获得高额产量。

  六、马铃薯成熟期

  当50%的植株茎叶出现枯黄时,便进入成熟期。此时马铃薯地上、地下两部分均已停止生长。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收获。

  以上就是耕种帮介绍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特点,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枫战队v小林


马铃薯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

  1、芽条生长期

  种薯播种后,从萌发开始,经历芽条生长、根系形成,至幼苗出土为芽条生长期。该生长期是以根系和芽生长为中心,持续时间差异较大,短者一个月左右,长者可达数月之久。这期农作物措施关键是能把种薯的养分、水分及内源激素调动起来,促进早发芽,多发根、快出芽、出壮苗。

  2、幼苗期

  从幼苗出土,经历根系发育、主茎孕苗期。由于马铃薯种薯内含有丰富营养和水分,在出苗前便形成了相当数量的根系和胚叶。出苗后根系继续扩展,茎叶生长迅速,多数品种在出苗后7~10天匍匐茎伸长,5~10天顶端开始膨大;同时顶端第一花序开始孕育花蕾,侧枝开始发生。此期的生长中心是茎叶与块茎的生长。

  3、块茎形成期

  从块茎具有雏形开始,经历地上茎顶端封顶叶展开、第一花序开始开花、全株匍匐茎顶端均开始膨大、直到最大块茎直径达3~4厘米、地下上部茎叶干物重和块茎干物重平衡为止,为块茎形成期。本期是决定单株结薯数的关键时期,一般经历30天左右,农作措施以水肥促进茎叶生长,迅速建成同化体系,同时中耕结合培土为茎膨大创造条件。

  4、块茎增长期

  从地上部与地下部干物重平衡开始,即进入块茎增长时期,此期叶面积已达最大值,茎叶生长逐渐缓慢并停止;地上部制造的养分不断向块茎输送,块茎的体积重量不断增长,是决定块茎体积大小的关键时期。

  5、淀粉积累期

  从茎叶开始逐渐衰老,到块茎体积和重量继续增加。该期生长特点是地上部向块茎中转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灰分,块茎日增重达最大值。淀粉的积累一直延续到茎叶全部枯死之前,农作物措施主要是昼保持根、茎、叶减缓衰亡,加速同化物向块茎中转移成熟期,收获期决定于生产目的和轮作中的要求。一般当植物地上部茎叶黄枯,茎块内淀粉积累充分时,即为成熟收获期。

  马铃薯的生长条件

  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马铃薯对温度的要求: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

  


尚元品


马铃薯一般是从薯块到薯块的无性生长过程,因此,这里着重描述这一过程的生长发育特点。马铃薯植株的整个生育期可分为休眠期、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结薯期和成熟期等6个时期。今天从马铃薯生长的6个时期,带你了解它的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休眠期

新收获的马铃薯块茎在适宜条件下必须经过一定时期后才能发芽,这一时期为休眠期,这种现象为休眠。块芽的休眠实际开始于块芽开始膨大的时刻,在栽培上则从芽叶衰败后收获时看做进入休眠期。休眠期长短按块茎成熟收获到芽眼开始发芽的天数计算,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和贮藏的温度决定。

有的品种休眠期长达四五个月,有的品种则很短。一般情况下晚熟品种的休眠期较长,而早熟品种则较短。一般温度在10℃以上,块茎易通过自然休眠而发芽,温度在2℃~4℃时,块芽可以保持长期休眠状态。

另外,收获时块茎的成熟度与休眠期的长短也有关系。马铃薯块茎的休眠属于生理性自然休眠。休眠期内,块茎的生理代谢过程减弱、生长停顿,由于块茎休眠强度不同,打破块茎休眠的难易程度在不同品种和块茎的不同时期也是不同的。

二、发芽期

从种薯解除休眠,幼芽眼处开始萌芽,抽长芽条,直至幼苗出土为发芽期。这个时期的生长中心在芽轴的伸长和根系的发育上,养分和水分主要靠种薯根从土壤中吸取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供给。

这一阶段生长是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基础,直接关系到马铃薯的高产与优质,但它首先取决于种薯的休眠状况,打破休眠的程度以及种薯的生理年龄;其次取决于种薯的健康状况;再次取决于周围的环境条件,例如土壤的墒情、氧气含量和适宜的温度。

发芽期的长短,因品种特性、种薯贮藏条件、栽培季节和栽培技术水平等而不同,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1个月。这一时期的关键措施在于把种薯中的养分、水分、内源激素等充分调动起来,使种薯尽快发芽出苗。

三、幼苗期

从出苗到第8叶或第6叶平展为幼苗期。一旦幼苗出土,其绿色茎、叶即开始利用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种薯内的养分可继续发挥作用,直至出苗后30天左右。

这一阶段的生长以根、茎、叶为中心,同时伴随匍匐茎的形成和伸长以及花的分化,是以后发棵、结薯以及产量形成的基础。块茎产量的高低与植株的强弱密切相关。

根深叶茂是丰产的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要根系发育良好,才能从土壤中吸取足够的水分和无机元素,以供植株各部分生长利用,而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大量有机物质,是靠叶子的叶绿素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