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黄帝内经》里的“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怎么理解?

清风瘦雨58179115


天明则日月不明,“天"在这里指的是宇宙,不明是相对日月而来,天明则日月不明,这是古人在夜观察天象时从自然现象推理而来,如果茫茫宇宙是明亮的,日月就不能放出光明。

古人很智慧,早在几千年就知道太阳、月亮和星星只是宇宙的一部分。

那么:"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又怎么理解呢?

人们在宇宙里除了看到太阳、月亮和星星发光,但这些发光体是顺从宇宙演化规律不停运行的,不会有极寒或极热的事情发生。

如果天体除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发光之外,天体突然散发光亮(如超级星球爆炸),那么这种光亮发出来后,日月星星都没有光亮了,导致地球生态恶劣变化,影响到整过地球空间不能正常运行和演变所以就叫:“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在《黄帝内经》里的"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古人在观察太空宇宙时与日月的自然现象相接合后,就用日月来理解阴阳受制于大自然,无论是茫茫宇宙里,还是小小的动物和植物,它们都有阴阳之分。

同样一个道理,在不能顺应大自然时,阴阳就会受到损害。

也可以这样理解“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就是:如果天上阴霾笼罩,晦暗不清,日月就不能放射光明,在这样的天气下,邪气就会侵入人的七窍,而造成疾病!

只有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才能够适应四季阴阳的变化,万物能够适应四季阴阳变化,才能使生机永远延续,从而能使生息不会枯竭。

所以《黄帝内经》里记载的“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指的是人体和宇宙里的日月是相互相关的。


司马小绢


大家好,我是德州小红,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巜黄帝内经》里的“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怎么理解?我的理解是:天气能够总是清爽洁净,一片光明,是由于上天所具的化生万物之道藏而不露并健运不息,永不衷减的缘故。如果天上阴霾笼罩,晦暗不清,日月就不能放射光明。在这样的时候,邪气就会侵入人的孔窍而造成疾病,如果天上的阳气闭塞不通,地上的阴气不能萌发上腾,云雾不能消散而使天空放晴,那么天上下应地气的甘露就不会降下,天地阴阳的交感就不会发生,万物的生机不能延续,即使高大的树木乜会大量枯死。有害于万物生长的恶劣气候不能终止,风雨不能按时到来,甘露不能降下,草木就会凋零枯萎而不能繁茂。邪风频频刮来,暴雨屡屡突降,天地阴阳,四季之气不能相互保持协调,同时又大大背离正常规律,那么万物将活不到各自寿命的半数就会完全死亡。只有懂得养生之道的圣人能够适应四季阴阳的变化,所以他们的身体从无大病。要是万物都能像圣人一样不去背离养生之道,能够适应四季阴阳的变化,它们的生气就不会枯竭。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f0bc192604d45ee8572a5038ba4c3c1\

德州小红


仅仅这一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这样:意思是,如果天不藏德了,会出现什么的后果。换言之,就是老天如果没好气了,动怒了,那么,太阳和月亮就会失去光明,也就是日月无光了,邪气泛滥,苦不堪言。




陈姐的生活随拍


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一个意思,就是自身素质好了,邪气就没办法侵入体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