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屠呦呦不是院士,但在我们心里早已胜过院土

屠呦呦不是院士但在我们心中早已胜过院士

2019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院士增选名单,没有2015年度就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并没有出现在两院院士增补名单中。

屠呦呦没有选上院士,但在国人的心里早已胜过院士。

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个名字——屠呦呦。

屠呦呦不是院士,但在我们心里早已胜过院土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个在中国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荣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2019年,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BBC将她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候选人之一,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和图灵并列。

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打败”了斯蒂芬·霍金、马克斯·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等人,与发现了镭和钋的物理学家玛丽·居里、帮助人类理解宇宙的 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这三位杰出的科学家一道,成为 科学领域的候选人。

因为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的最佳疗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不是院士,但在我们心里早已胜过院土

有数据显示,世界上一半的人口都存在患有罹患疟疾的风险之中。

美国也斥了巨资进行研究,想要攻破这一人类难题,可惜全都失败了。

人家那么先进的技术都不行,国内的条件就更艰苦了,用着陈旧的设备,我们能出奇迹吗?

面对所有人的质疑,屠呦呦坚定地说:

“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的问题。”

带着科研的信仰,排除万难,屠呦呦表示愿意牺牲一切个人利益。

屠呦呦时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带领研究员。开展研究后,她独自前往河南。

分别时女儿尚小,重逢时女儿已认不出自己的模样。

屠呦呦在一次次试验中不断前行。

屠呦呦不是院士,但在我们心里早已胜过院土

无论试验效果是好是坏,不断尝试不断提炼,是唯一的出路。终于,发现了青蒿素,为全世界带来一种全新的抗疟疾药。

伴随着屠呦呦的发现,现在以青蒿素为基础,已经有了疟疾治疗的联合疗法(ACT)。

此疗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的最佳疗法。在其帮助下,数百万人的生命得以保全。

也正因为如此卓越的贡献,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

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可以说,一直到摘取诺贝尔奖之前,这位老人一直是默默无闻的。

屠呦呦不是院士,但在我们心里早已胜过院土

而正是因为这份默默无闻,承载了如今“中国神药”的赞誉。

当年屠呦呦一举得奖,惊艳了国人,更在西方世界席卷了一把东方低调作风。

英媒盛赞其为“默默无闻的伟大科学家”。

《卫报》:“从默默无闻到诺贝尔奖:谦虚的科学家”。

《每日电讯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终于使几十年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独立报》甚至因此援引了时任英国卫生大臣亨特的观点,感慨英国要像中国人那样努力工作。

面对如今铺天盖地的表彰,屠呦呦只是淡淡地表示,“目前青蒿素抗疟的疗效比较客观,但青蒿素抗疟的药物深层机理还要继续研究。”

在她看来,这条科研道路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她用一生的科研让无数外国人为之敬佩,甚至反思自身的懒惰作风。她身体力行告诉你什么叫——“坚持的意义在时光里”。

这才是真正的中华之光啊!

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屠呦呦的成就和伟大,还需要用院士头衔来衡量吗?此时屠呦呦当选院士是给两院增光添彩,还是院士头衔给屠呦呦增色,

屠呦呦不是院士,在国人心中胜过院士。

屠呦呦不是院士,但在我们心里早已胜过院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