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抗疫先鋒|李觀明:高分“答題人”

2019年年底即啟動預案,靠前指揮應對;科學預判,每一步都踩中疫情發展節點……面對新冠疫情這場大考,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李觀明交出了這樣的答卷。

節奏掌握者

廣東省二院是從2019年年底開始儲備防護物資的。

“是職業敏感吧,作為一名衛生應急老兵,要備不時之需。”從事衛生應急工作17年、曾任廣東省衛生廳應急辦副主任的李觀明說,“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事情剛有點風聲,醫院就開始行動了。”有一天,他受院長田軍章委託主持院長辦公會,“專門把這個事提了出來,進行專項部署”。

緊急儲備包括向企業加定1萬套防護服,確保春節假期後到位;組織編寫不明原因肺炎診治與防控指導手冊;確認調試負壓病房;加強對應急隊員的培訓……提前部署,讓廣東省二院沒有出現防護物資短缺的局面,對於初期病例收治和援鄂人員調派,也能做到心中有數。

1月20日,該院收治第一例疑似患者。在此之前,醫院已成立新冠肺炎救治領導小組和防治專家小組。作為廣州市定點醫院之一,對於如何確定防控級別和病區佈局,李觀明有自己的判斷和思考。

“當時,大家討論要不要把病人全部轉走,病房騰出來收治新冠病人。”而李觀明思考,疫情初期,在湖北之外採取過於激進的做法是否必要。“500多名住院患者一下轉出去,能否確保妥善安置?空置的床位是否浪費?醫院以後也要復工,會不會導致轉換困難?”基於當時疫情形勢研判,李觀明在院黨委會上提出,一方面做足預案、完善後備;一方面根據疫情發展逐步開放病區,保障非新冠患者的診療需求。

李觀明謀劃,可以先啟用醫院5號樓作為首批病區,再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啟動3號樓,分批次每三層逐步改造為收治隔離區。“5號樓有負壓病房和P3實驗室,3號樓是SARS時期建的,各項設施適於應對新冠疫情。每批次改造三層,要從高層往低層改,有利於減少交叉感染。”

隨著疫情的發展,他的判斷被證明是正確的。該院共1500張病床,收治新冠病人最高峰時有近30個確診病人和100多個疑似病例和留觀者。只用到了5號樓和3號樓的第一批隔離區。其他非新冠病區正常運轉,不受影響。

經驗輸出者

1月23日廣東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至今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廣東省二院收治的確診病例數居廣州市第二,沒有一例轉為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無一例醫務人員感染。

“我們實施了感控觀察員制度、‘二早三化三嚴’制度、‘分區分型分級’管理機制,強調智慧戰‘疫’。”李觀明介紹,感控觀察員制度,即由感控經驗豐富的專職人員擔任感染控制觀察員,通過實時視頻監控、指導進出負壓病區工作人員正確穿戴防護用品,糾正不規範的動作,並幫他們疏導精神壓力,降低發生感染的風險。“雖然我們前期做了很多感控培訓,但有的年輕醫護人員還是擔心做不好,有的從病區出來後很疲憊,容易鬆懈而出現職業暴露。有人盯著、幫著,可以讓他們放心、安心。”李觀明說,該經驗已經發表在《柳葉刀》子刊上,被廣東省支援湖北醫療隊指揮部及江漢方艙醫院採用。

“二早三化三嚴”制度中的“二早”,是指及早開展多學科診療,及早使用中藥治療。李觀明介紹,患者一入院,即開展呼吸、感染、重症、中醫學多學科診療。“三化”是指支撐平臺建設突出智慧化、遠程化、系統化。作為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和全國首家智慧醫院,廣東省二院研發的人工智能醫生、處方流轉平臺、智能影像診斷等20餘項人工智能醫療應用功能,在此次疫情期間廣泛應用,甚至在負壓病區全面實現無紙化,最大限度減少院內感染。“三嚴”是組織管理方面突出嚴密把關、嚴格培訓和嚴密組織。

“分區分型分級”管理機制也是該院一開始就確定的,即把病區、病人和醫務人員進行區分,精準管理。李觀明介紹,醫院把負壓病房和ICU病房用於收治危重症患者,交給最有危重症救治經驗的ICU團隊負責;重症患者由呼吸團隊管理,以阻斷患者向危重症發展;普通型和輕型患者由感染科團隊負責;留觀病例由心血管病區等醫務人員負責。醫務人員也分為三級:一級從全院抽調,必須經培訓考試合格;二級從呼吸、感染、ICU等相關科室抽調副高職稱人員,負責每天查房;三級由主任醫師和專家級醫生組成,負責病人的確診、會診,以及制訂治療方案、搶救方案等。“通過嚴格分型管理,三線值守、救治,強化責任分工,有效提高了患者救治率。”

“他是一位熟悉醫療業務的實戰型指揮員,能夠因科施策、因人善用,將各個科室融合成一個團隊。”該院醫教部主任齊勇說。

底線思維者

疫情來勢洶洶,廣東省二院不得不三線作戰。一是作為省級定點救治醫院和廣州市一線收治醫院開展救治工作;二是累計派出87名精銳醫務人員援鄂,調派人數排名全省前列,其中包括兩名主管醫療、應急業務的院領導;三是承擔廣州白雲機場疑似病人的排查、轉運工作。

對此,李觀明協助院長統籌協調。“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周全的準備。”李觀明表示,如果有什麼秘訣,那就是底線思維。

循著這一思路,幾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出發,他為每一批醫療隊都備足防護物資。為保障一線醫務人員充分休息、避免回家交叉感染,他提出由醫院自籌資金,為一線抗疫醫務人員搭建起132張床位的醫學觀察區。為應對復工後可能出現的疫情起伏,以及援鄂返粵醫療隊隊員的隔離觀察,又一批醫學觀察區建了起來。

“我現在每天上班最先問兩件事,一是最新病人收治情況,二是防護物資的庫存情況。”李觀明表示,最擔心非一線科室人員麻痺大意,造成院感。“所以,不斷強化非一線科室的地毯式培訓和考核。”

隨著廣東逐步復產復工,加之原定的1萬件防護服未能如期到位,李觀明睡不踏實:“這是巨大的挑戰,必須把準備工作做好。”

暖心管理者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李觀明就沒有在晚上10點前離開過醫院。他用專業的應急管理知識和豐富的突發處置經驗,緊抓醫院防控工作落實。這是我們這次疫情防控的‘底氣’。”廣東省二院黨委書記、院長田軍章說。

疫情發生後,李觀明第一時間申請到湖北抗疫一線。但考慮到本院是省內主戰場,防控任務繁重,醫院黨委希望他能留在廣州,守好後方。

除夕之夜,該院第一批援武漢的國際應急醫療隊員出發時,李觀明給每個隊員準備了兩個蘋果,囑咐他們必須“蘋”安回來。“他一直是個很會關心人的領導。”該院護理部主任湯莉說。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