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M2破200萬億,看世界各國的通膨歷史


M2破200萬億,看世界各國的通膨歷史

津巴布韋2008年發行的面值為100萬億元的紙幣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公佈我國廣義貨幣M2已突破200萬億,然而有意思的是200萬億隻相於兩張津巴布韋2008年發行的最大面額紙幣。


M2破200萬億,看世界各國的通膨歷史

1993年南斯拉夫5000億第納爾


M2破200萬億,看世界各國的通膨歷史

1993年克羅地亞500億


通貨膨脹的出現往往都伴隨著戰爭、政治動盪、經濟衰退和貧窮,人民的財富會在一夜之間被這個惡魔洗劫一空,國民經濟會受到重創。在人類歷史上通化膨脹這個惡魔已多次衝出籠子,給人們造成深重的災難。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作為戰敗國,依據《凡爾賽和約》德國需要賠償2690億金馬克(金馬克與黃金掛鉤)。為了償還這一天文數字的賠款,德國開動印鈔機生產紙幣,甚至在紙幣來不急生產時通過在現有紙幣上蓋章來提高紙幣的面額,通貨膨脹的惡魔就這樣被放了出來。1919年到1923年德國發生了嚴重通貨膨脹,人民手中的錢快速貶值,一夜之間成為了一張廢紙,長期積累的財富灰飛湮滅,物價達到每49小時增加一倍,工人們的工資一天要分兩次支付,還必需得儘快花掉,要不是就會成為一堆廢紙。馬克與美元的匯率從1914年1美元等於4.2馬克,貶值到了1923年1美元等於420,000,000,000馬克,當時一萬億馬克只能買一個麵包,有的家裡生火取暖不用買柴火了,而是直接燒鈔票取暖,因為燒鈔票比燒木材還便宜。德國嚴重的通貨膨脹又再次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M2破200萬億,看世界各國的通膨歷史

1923年德國發行的5億馬克紙幣(為節省費用只單面印刷)

二十世紀90年代的歐洲也是通貨膨脹多發的時期,從80年代開始波蘭由於政局動盪,通貨膨脹明顯,1989年波蘭發行了20000茲羅提紙幣,這張紙幣的正面為居里夫人的頭像,背面為核反應堆控制棒圖,象徵著居里夫人在放射性領域為人類做出的貢獻。居里夫人出生于波蘭華沙,後到了法國,一生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獲得的其它榮譽更是數不勝數,她是波蘭人民的驕傲。由於當明的波蘭經濟困難,這張紙幣從印刷質量上看並不算太高,也未採用凹版印刷,當然波蘭最後還是彌補了這一遺憾,專門為紀念居里夫人發行了一張印刷精美的紀念鈔。通貨膨脹時期紙幣印刷質量顯變差幾乎是一個慣例了。這張紙幣並不是當時最大面額的紙幣,1989年當時最大面額的紙幣是200000茲羅提,到1992年變為2000000茲羅提,直到1994年波蘭進行貨幣改革用1新茲羅提兌換10000舊茲羅提,最大面額下降為200茲羅提。


M2破200萬億,看世界各國的通膨歷史

波蘭1989年發行的20000茲羅提紙幣

進入二十一世紀通貨膨脹的惡魔也並未消失,津巴布韋由於經濟政策失誤發生了史無前例的通貨膨脹,1980年津巴布韋獨立時一津巴布韋元約等於1.5美元,2007年通貨膨脹率達到了13000%,並在2008年發行了一張創造了紙幣面額最大紀錄的面值100萬億的鈔票。這張紙幣正面為津巴布韋著名的埃普沃斯平衡石,背面印有維多利亞瀑布和水牛。這麼大額的鈔票在津巴布韋只夠買一張公交車的車票,在當時的津巴布韋要實現一個億的小目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最後為了解決“通貨膨脹”的問題,津巴布韋曾經將人民幣、美元、歐元、英鎊引入作為法定流通的貨幣。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這張紙幣上仍然有一句承諾:“I promise to pay the bearer on demand”,失去信譽的承諾意義又何在呢?空頭支票指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M2破200萬億,看世界各國的通膨歷史

津巴布韋2008年發行的面值為100萬億元的紙幣


有意思的是由於這張紙幣面額巨大引起了收藏界的重視,它在紙幣收藏市場上的價格卻在近幾年漲了幾十倍,很多人都希望收藏一張來感受一個億萬富翁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