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预防小麦倒伏?

WSJ天天看看


如何预防小麦倒伏?

小麦在高产栽培中,一般肥水充足,群体繁茂,在风雨等的影响下,容易倒伏,影响产量和品质。倒伏可以分茎倒和根倒两种类型。茎倒是茎秆发生不同角度的倾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根倒是大角度的倒伏,甚至平铺在地上,而且不能恢复直立,影响最大。

引起小麦倒伏的原因很多,如何预防小麦倒伏?


要采取综合防倒措施,选择高产抗倒品种,精细整地,合理安排基本苗数,提高播种质量,合理进行前期肥水管理,防止旺长。对有旺长趋势的小麦苗,在苗期进行深中耕、镇压培土等措施。


施用生长调节剂,也有一定的效果,在小麦拔节前10天,用浓度为0.1—0.25%的矮壮素,每亩喷洒75—100公斤,如果小麦苗过旺,可以喷洒两次,中间间隔一个星期。在三叶到五叶时期用15%多效唑粉剂每亩33—50克对水50公斤进行喷施,在倒四叶到到五叶伸出时每亩用67—100克拌细土25公斤撒施,或者在三叶期每亩用40克硫酸铜对水喷施,都可以抑制小麦基部节间伸长,降低株高,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增强茎秆硬度,防止倒伏。


老周说三农


每年小麦生长中后期,倒伏也是令农户头痛的问题之一,一旦倒伏就会对小麦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预防小麦倒伏呢?

预防小麦倒伏,要从小麦控旺、小麦营养调节、以及小麦防病三方面下手。具体的防治思路如下。

进行科学的控旺。

小麦控旺,是预防小麦倒伏的一个重要措施。如果没有控好旺,小麦茎杆过高,容易受外界影响造成倒伏!那么小麦该如何控旺呢?小麦控旺,最好在返青期至拔节期前进行控旺,这个时期用药能使小麦基部节间距缩短,降低植株高度,控制营养生长提高生殖生长,推荐控旺药剂15%多效唑40g或者10%多效.甲哌鎓40g,建议农户根据小麦的旺长程度,在农技指导员指导的情况下,适当增减药剂!

科学的营养管理

小麦在春季追肥时,建议农户不要单一使用尿素,可以使用三个15平衡肥,或者高氮高钾复合肥,使小麦获得更丰富营养,增加小麦长势。同时叶面喷施也要配合,建议喷施磷酸二氢钾,硅肥等,能够明显提高小麦抗逆性,使其不倒伏!

科学的防治病害

根腐病,纹枯病等都会引起小麦倒伏。在小麦生长前期如果不对根腐病,纹枯病进行预防,到小麦生长后期,随着穗部质量增加,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容易倒伏,因此,在春季管理时要防好病,推荐用药方案根腐病高发地块,可以随水冲施甲霜.恶霉灵、乙蒜素等!纹枯病,建议在早春喷施24%噻呋酰胺750倍、45%戊唑.咪鲜胺1000倍等!


以上就是我关于防治小麦倒伏的一些建议,请参考。

关注植保小贴士,获取更多农业信息!

植保小贴士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怎么防治小麦倒伏?

小麦倒伏是小麦提高产量的重大障碍,如果我们选择品种或者是栽培技术不当,高产跟倒伏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小麦倒伏后会是基部茎杆受伤,从而大大减少小麦的产量,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怎么防治小麦倒伏吧。

小麦为什么会倒伏?

1、小麦有很多品种,有的小麦虽然高产,但是它的茎杆又细又长,播种密度大,在大风大雨的时候极其容易倒伏。

2、在我们播种的时候就要注意,播种时间一定不能过早,播种过早,天气热会使小麦猛长,长高了倒伏可能性增大。

3、在我们前期种小麦的时候耕地方法很重要,我们要选择翻耕地不要选择旋耕地,因为旋耕地更容易让小麦倒伏。

4、春季雨水多,田间病害发生重,特别是纹枯病等一些发生在茎基部或根部的病害,造成茎基部脆弱甚至坏死,发生茎倒伏几率高。

小麦倒伏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1、小麦倒伏之后,我们千万不要用手去扶它,让它慢慢自己恢复生长,当然长回原来的样子是不可能的,后面我们就要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150-200g)或喷施含磷钾的液肥,以促进生长和灌浆,尽量减轻因倒伏造成的减产。

2、小麦倒伏之后由于不透气,从而导致小麦抗病性非常差,容易发生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所以施液肥时可以混配杀菌剂一起喷施,倒伏的麦田人工不好施药,施药过程中容易折断小麦,此时可以选择用无人植保机施药。

怎么提前做好小麦防倒伏的措施?

1、选择小麦品种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更抗倒伏的品种。

2、在我们选择播种时期的时候尽量晚一点播种、播种密度不能太高。

3、耕地的时候我们要选择翻耕地。

4、前期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促使小麦根系发达,茎秆粗壮,不易倒伏。施肥原则:施足基苗肥,控制氮肥,重施拔节孕穗肥,施肥比例按氮、磷、钾搭配,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一般基肥中氮施用量占60%左右即可;中期控制氮肥数量,多施磷钾肥。

5、推广化学防控措施,对小麦病虫等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特别要及时防治小麦纹枯病。一旦达到防治指标,要及时喷药,增加小麦抗逆力和抗倒伏能力。

以上就是小麦防倒伏的相关知识。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下方留言<strong>


小强创作





前途无量165124393


小麦倒伏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对小麦的产量具有很大的损害,也是最让广大农民朋友心痛的事情。它不仅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还增加了收割时的难度和成本,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小麦的绝收。那么如何预防小麦倒伏呢?我们就先从导致小麦倒伏的原因上探讨一下。

引起小麦倒伏的原因。小麦倒伏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一下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几个原因:

1,恶劣天气如刮风、下雨、冰雹、涝灾等外在因素。在农村的朋友都知道,每到小麦成熟之前的灌浆期,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狂风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它是导致小麦倒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种原因导致的倒伏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与小麦自身生长发育也有一定原因,就算再抗倒伏,但是多多少少都会受到这种天气的影响。

2,和种植密度有关。有部分农民朋友喜欢种麦时种的稠一点,认为这样能多打粮食增加产量,或者是地块较差,干脆就多种一点。朋友们可以观察一下倒伏的麦田,往往都是四周的麦子没事,倒伏的都是中间的。这是因为麦田四周的麦子通风采光好,叶茎粗壮,根系发达,抓地力牢,抗风雨的能力强。中间的单株接受光照,通风条件就比较差,种植密度太稠的话也是同样的道理,再加上水分、养分跟不上,就容易发生倒伏。

3,跟播种的麦种有关。倒伏跟选用的麦种也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农民朋友都是用自家地里产量好的麦子留下来当种子,或者是和邻居们交换。这些麦种很多不具备抗倒伏能力,所以选品种的时候要注意。

4,最近几年冬天不是很冷,暖冬现象比较多,播种期应该往后面推一推。过早的话会使小麦年前出现旺长,容易产生冻害,影响年后的生产,使小麦容易倒伏。

5,施肥不科学,底肥不足,追肥时间过早过晚或者氮肥用量太大。春季追肥尿素用量过大的话,会导致小麦旺长,茎秆不够粗壮;追肥时间晚的话,会出现晚熟、贪青的现象;底肥不足也会使小麦越冬前发育不良。这些现象都会使小麦容易倒伏。

6,整地质量差。现在很多人都是使用悬空耙整地,一遍过,耕地深度不够,整体质量不够精细,不利于小麦向下扎根。

由上述原因可以看出,影响小麦倒伏的诱因是多方面的,所以要有针对性的去给每个诱因做优化改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 如果是由于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原因导致的倒伏,已经产生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去抢救的意义不大。不过现在有一些保险公司推出的农业种植险,农民朋友们可以去选择性购买 ,在出现自然灾害的时候去申请理赔。
  2. 根据当地地质合理的控制播种密度。比如我们河南地区每亩播种麦种在10公斤左右,不宜过稠。
  3. 选用适合当地地质和气候的抗倒伏麦种,不过也没有百分之百抗倒伏的品种,还是要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选择,多和乡亲们去沟通交流,因地制宜去选用。
  4. 种植小麦不要只根据往年的时间和规律,要结合当年的气温。一般冬小麦适合种植的气温是在16-18摄氏度。温度高的话适当往后延迟播种。
  5. 合理科学施肥。根据当前小麦生长发育和地力情况,追肥的时候不能只用氮肥,控制氮肥用量,也要适当的补充磷钾肥。根据长势有的适合在返青期追肥,而有的小麦适合在拔节期追肥。
  6. 深耕细耨土地。按照“细、深、平”的原则,保持土壤上虚下实,有利于小麦根部纵向发展。
  7. 化学方法控旺。在拔节期喷洒三唑酮、丙环唑、多效唑等杀菌、抑制生长类药物,再加上50克磷酸二氢钾,不仅能增产,而且能有效的防治倒伏。

总结:可见小麦倒伏除了自然灾害之外,多半是播种成长期间操作不当造成的。想要达到抗倒伏又高产的效果,就必须从播种时开始管理和预防,培养壮苗,使小麦达到茎秆粗壮,植株茎节短矮、根系发达的效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加抗倒伏的能力。

倒伏后怎么办?

小麦倒伏一般都是茎倒伏,不要盲目的用手去扶,这样反而会折断麦秆。倒伏后小麦重叠不透风,可以适当的喷洒磷酸二氢钾,促进生长,还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尽量的减轻倒伏造成的损失。

关注我,每天为您分享更多农村新鲜事!


精彩尉氏


怎么防治小麦倒伏?

这个问题村民小江来回答。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产业之一。我国粮食产业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小麦的优质优产是与其日常管理是分不开的。要保证小麦的优质优产,其生长过程中不仅要做好除草、施肥、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等。其中预防小麦倒伏,以促进其健康茁壮的成长也是小麦丰产丰收的保证。具体预防小麦倒伏村民小江认为有以下的措施。



一:精选优良品种。

小麦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经历风霜雪雨和各种病害等等。根据小麦所种植的地区,优选精选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良的品种,以增加小麦本身的抗逆性。

二:合理密植。

大家都知道,小麦播植过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产量过低。而小麦播植过密则易造成小麦的通透性不强;受光面积减小;料肥吸收不均匀;导致小麦发育不全,易滋生各种病害,和小麦的杆茎变细等等。这些原因都会造成小麦生长不良,抗倒伏能力差,经不起风雨和恶劣天气的影响,较长势正常的小麦更易倒伏。

要做到合理密植,就应该把握亩用种量的多少。一般来说:正常种植的田块一般亩播种量不多于12.5公斤;而深耕秸秆还田的地块,亩播种量在16公斤左右为谊;但是各地区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小麦生长环境、外部环境、和结合以往的种植经验,来确定该地块带用种量。

三:各种病虫害的防治。

如:根腐病、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等等要结合有利时机来进行综合性的防治,从而来杜绝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病害的发生和蔓延,而导致小麦倒伏。

四:小麦生长过程中各阶段的料肥的管理。

无论什么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料肥是不可或缺的。小麦的生产管理也同样如此。如:播植小麦前基肥的施入;除草前后料肥的补施:开春后小麦返青料肥的补施;小麦杨花灌浆期料肥的追施;等等。

总结。预防和防治小麦的倒伏的具体措施:精选优良的品种;合理密植;做好各种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各阶段料肥的管理;等等。


村民小江


小麦倒伏的原因有好多种,尤其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间最容易倒伏,因受强恶天气或持续暴风雨情况下倒伏。造成小麦根系松软,小麦茎干弱小,花絮灌浆,穗重根软,比例失调导致小麦倒伏。根据这种现象,要做到从小麦种植时查找原因,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使以后种植调整结构。

小麦倒伏原因:

地势不平,大量积水,小麦灌浆麦穗重,根系受水浸泡软,容易倒伏。种植时过于密植,麦分蘖多,枝干细弱与风暴雨就容易倒伏。麦拨结期氮肥过重,导致小麦徒长过高,就容易倒伏。

种植时合理种植,播种时麦籽不宜过稠,每亩应25-28斤之间,选优质的矮系列麦种,施肥要少施氮肥,适量增加磷钾肥。小麦分蘖时喷施矮壮素,注意药量,控制小麦旺长。还可以施用多效唑来控制小麦倒伏。





老农平安


问:如何预防小麦倒伏?

小麦倒伏农户损失还是挺大的,所以我们要了解小麦为什么倒伏,又该如何防治。倒伏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发生在小麦生长中后期,使得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另外倒伏造成田间温度差、通风、透光病不良,很容易发生白粉病和锈病等病害。

小麦倒伏主要原因

一,气候因素,在小麦灌浆后期,偶有阴雨,同时还伴随大风,在这样的天气下也有可能造成小麦局部或大面积倒伏。

二,栽培不当,对于苗茎树过大,浇苗黄水的高产田,返青起身期肥水不当而减弱了茎杆的抗倒能力,遇风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倒伏。

三,小麦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弱,不同小麦品种,其抗倒伏能力都有所不同。

如何预防小麦倒伏

一,预防小麦倒伏,除了有针对性的选择抗倒伏品种,提高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外,还必须抓好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的田间管理。

二,对有徒长趋势的麦田要实行及时镇压,以防止旺长,开春后还需进一步深中耕,切断部分老根,促进新根生长,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

三,控制使用返青分藻肥,合理施用肥料,除了底肥不足,土壤贫瘠和弱苗地块外,均要减少氮肥使用量,以控制小麦旺长,从而促使小麦茎杆粗壮。

四,合理科学使用生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拔节期和拔节前后注意量的使用,这样更好促进小麦吸收,使小麦抗倒伏能力变强。


以上是乡小农个人观点,希望大家多留言提意见!


农农说


小麦发生倒伏的原因有多种,比如说品种的原因,种植密度的原因,肥水管理的原因,病虫害的原因,自然环境的原因等,这些原因都能够促使小麦发生倒伏,对于小麦防止倒伏就需要综合性的治理,单一的防治效果并不明显,如何具体做好小麦倒伏防治的措施?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经验常识,供参考。

一、品种的选择

不同的小麦品种,对抗倒伏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抗倒伏小麦品种最大的特征是,秸秆粗壮而短,这样的小麦秸秆,在发生恶劣的自然现象时,就要比那些细长的小麦秸秆抗倒伏能力强,因此在夏季多风的地区,对于小麦品种的选择上,在考虑高产优质的同时,也要把抗倒伏性作为重点选择事项。

二、种植密度要合适

在小麦种植的区域,不少农民往往会有一个误区,认为“有钱买种,没钱买苗”是真理,为了单一的追求高产,会刻意的加大小麦的种植密度,密度太大的小麦,往往就会导致小麦的秸秆生长细弱,这样的秸秆根本是经不起风雨的,一旦遇到雨风天气,往往就会出现大面积的倒伏现象。所以小麦在种植当中,一定要根据其品种进行合理的密植,不仅产量不会减少,同时也会增强了抗倒伏的能力。

三、肥水管理

麦田肥水不足的情况下,小麦长势也就不会太好,常常出现秸秆细弱等现象,但是施肥浇水不合理,又会导致小麦旺涨。小麦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抗倒伏的能力都会趋弱,因此做好肥水管理,加强对小麦的生长调节,对于小麦防倒伏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小麦拔节期间之前,一定要少施氮肥,避免小麦秸秆旺长,在小麦拔节期间,应增施钾肥,可以促进小麦秸秆的强壮,或者是对于徒长的小麦,喷施矮壮素进行调节,都可以增强小麦抗倒伏的能力。麦田浇水后,避免有长时间积水,这样会导致小麦的根系不稳,甚至易发生烂根病造成小麦倒伏。

四、病虫害的防治

小麦发生的病虫害,常见的会有根茎损伤或腐烂,比如说小麦立枯病,发病之后的小麦,不仅会影响到小麦的产量,也是最容易引起倒伏的。小麦虫害比较常见的有蝼蛄等,其对小麦的根茎都能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也增加了小麦倒伏的易发。因此对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不可掉以轻心,在小麦拔节前开始就应当加强防范,在病虫害发生的初期,就需要及时的用药施治。

五、恶劣天气的影响

小麦发生倒伏时,很大的原因也都是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所导致的,比较常见的是,大雨过后或者是浇灌之后,再遭遇到大风天气,这时的土壤松软,小麦根系的牢固性减弱,很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下发生倒伏。

防止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倒伏,对小麦种植种上,除了做好以上4点措施外,也要注意天气预报,在有大风发生之前,避免对小麦进行浇灌,或者是在麦田内临时设置防风墙,或设立支撑架,对于小麦生长地区经常有刮风的现象,可以在麦田的一侧种植防风林,减少受风力的影响。

更多关于三农的文章,请点上面的“关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转发与收藏都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么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本栏目会尽力帮您解答,谢谢!(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

农大知事


小麦倒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肥水过多、群体过大、光照不足,茎基部第一、二节间过长,茎杆柔软造成的。小麦倒伏后,产量明显降低,甚至影响籽粒的品质。早期判断小麦倒不倒伏要从两方面进行判断。    一是从密度上看,小麦播种过多或主茎出叶和分蘖出生速度过快,分蘖过多,封行过早,田间隐蔽、茎杆软弱就容易发生倒伏。   二是从植株长势长相看,植株生长过旺,叶片肥大、披垂,叶色黑绿,茎基部第一节间超过5厘米,第二节间超过10厘米,茎杆纤细遇上大风大雨就容易发生倒伏。  发现有倒伏趋势的麦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及早疏苗。密度过大的麦田,应在中耕时拔除部分弱苗、小苗。  2、适当延迟拔节肥的施用和拔节水的灌溉,等小麦基部第一、二节间停止生长后施用。  3、喷施多效唑、矮壮素,增强茎杆强度。方法是:将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75克,或矮壮素兑成0.5%溶液,每亩喷50公斤左右。  4、对已发生轻度倒伏的小麦不要去扶,因为这样容易折断茎杆,让其自然恢复则可减少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