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在單位上班,早到的人與掐點上班的人有什麼區別?

黑駿馬19


[夕小月觀點]:這個問題,我想我還是有些發言權的,因為我正從過去掐點上班,過渡到現在的早點上班。總的來說,從他人的看法、到個人的心態、工作效率等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一、在領導同事眼中,早點上班比掐點上班,顯得你工作積極主動

中國的職場,存在很多形式主義。比如,明明很多人工作拖沓,效率不高,但就是喜歡加班,所以給領導同事工作勤奮的印象。有的人乾的少,但就是會說,所以升職快。在上班時間上同樣如此,早早的來到辦公室坐在工位上的人,在領導同事的眼中,就是比掐點上班的人看起來積極性高。


這一現象在國企中尤為突出,因為沒人會關注你真正在做什麼。相比早早上班坐在工位上的人,掐點上班的人匆匆忙忙進入辦公室,有時候還會遲到。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領導的話,這兩種人你更喜歡哪種呢?

二、早點上班比掐點上班更容易有良好的心情

大多數上班族都有這樣的體驗,起床起晚了,匆忙洗刷完去趕地鐵,然後穿過擁擠的人流擠進地鐵,晚上再披星戴月的趕回家。數年如一日,來不及欣賞工作日的早晨。這樣的生活,固定在家與公司兩點一線。與其說生活,不如說活著。

當我偶然的一個機會早起出發,發現路上的人流還沒那麼多,我還可以去坐公交,公交上的人也不多,還有座位。我更可以抬頭看看藍天,陽光,還能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同樣是去上班,心情好了很多。

早點到公司,可以提前做班前準備。吃點早餐,衝上一杯咖啡,給自己的花換換水,這樣的生活,才會發現,不僅僅只有工作。


心理學上對這種現象進行了解釋:人的情感體驗來自於經歷,同樣時間內人的經歷越豐富,主觀上對時間的把控度越強。也就是說,同樣時間裡做了越多的事情,主觀上你的時間就增加了,相當於你的主觀壽命延長了,自然人的幸福感也就提高了。

三、早點上班比掐點上班的工作效率更高

早點上班,可以在工作前的預留時間,做好一天的工作計劃,這樣工作起來效率更高。 而如果掐點上班,進入工作狀態的時間較長,有時還會遇到領導安排工作,或者開晨會等,用於制定個人一天工作計劃的時間幾乎沒有,工作效率自然不會很高。

另外,由於早點上班錯開了與他人的工作時間,不容易受到他人的干擾,工作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工作效率比日常高很多。

當然,如何利用好早上班這段時間,是區分早上班與掐點上班的關鍵。如果,你只是用這段時間來刷刷手機,看看新聞,打打瞌睡,還不如多睡點覺。


早點上班的這段時間,我建議做以下事情:

一、進行班前準備

這是比較輕鬆的工作,可以幫助你從通勤的勞累儘快過渡到上班的模式。比如,吃點早餐,衝好咖啡,擦乾淨辦公桌,給自己的綠植換換水等。

二、回顧昨天工作,制定當天工作計劃

對昨日工作進行復盤,做好當天計劃安排,有助於提高當天的工作效率。

三、學習充電

這段時間除了工作以外,也可以進行學習充電。讀一本書,學習英語,學習一門課程都是不錯的選擇。

四、從簡單的工作入手,進入工作狀態

剛進入工作狀態,最好從簡單易上手的工作開始,這樣容易逐漸進入心流狀態。如果選擇的工作比較困難,就容易產生畏難情緒,遲遲無法進入工作狀態。


總之,如果你能夠好好的利用時間,早點上班能讓你的工作與生活更充實,也讓領導同事留下你積極主動的好印象,面子裡子都有了,何樂而不為呢?

【夕小月簡介】:現任500強資深HR,某年211高校考研狀元,超強邏輯控,持續輸出職場乾貨。【小月心語】:原創不易,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點贊、轉發,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寫作的動力!

夕小月


我自己經歷過在同一家公司早到和掐點到的時候,分享下我的感受。

一、剛入職的時候,對工作充滿期待和憧憬,總會早早的來到公司,提前準備好當天的工作,擦擦桌子,整理下桌面,迎接美好的一天。

二、正在自己喜歡的項目的時候,手頭上有比較喜歡的工作,覺得對自己的前途大有益處,工作的每一天都充滿幹勁,自然早早來到公司,努力完成工作。

三、狀態不佳時,對工作不滿意,感覺前途渺茫,人在消極的時候,看什麼都消極,本來好好的同事關係,在消極的情況下,突然覺得同事相處起來也比較難了。每天到公司都感覺在受刑,一分鐘都不想在公司多待。掐著點到公司,掐著點走。

總結:早到公司的人,時刻處於積極的狀態,多生活、工作充滿著憧憬。早到公司更有多餘的時間去計劃一天的工作,從而使工作事半功倍。長期堅持,大有裨益。


小皮猴


我在企業上班的時候,每天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公司八點上班,我一般都是七點一刻左右到公司。當時,生產部長也去的很早。每天不是他第一,就是我第一。

因為自己去的早,我比較欣賞早到的員工。很多人可能會說,我掐點上班怎麼了,我又沒有遲到。你雖然沒有遲到,但是在領導心中的印象是不一樣的。我這麼說不是信口開河。我們老闆有時去的也很早,到辦公室後,他喜歡站在窗口向外觀望,上班情況盡收眼底。有一年,公司裁員。他特別提出我手下一個員工堅決辭退。後來通過秘書得知,這個員工每天都是掐點上班,被老闆看到多次,所以老闆對他印象特別不好。

在很多領導眼裡,早到和掐點上班有五大不同。一,早到的員工,工作更加勤奮,經常掐點上班的人,工作比較懶散。二,早到的人更有時間觀念,經常掐點上班的人,時間觀念淡薄。三,早到的人,會比較自律。經常掐點上班的,紀律性要差一點。四,早到的人,工作條理性比較強,經常掐點上班的,工作沒有計劃性和條理性。五,早到的人,執行力和工作效率比較高,經常掐點上班的,工作態度和執行力比較差。

職場有一句話,心態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一個小小的上班時間,看似是一件小事,其實人生的機會可能就藏在這些你忽視了的小事裡。就如我提到的那位生產部長,他就是因為去的早,老闆對他印象很好,所以把他提拔了起來。所以,不要總是抱怨懷才不遇,在你抱怨的時候,你可曾想過,你注意這些上班細節了嗎?

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和點贊一下,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關注本號閱讀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職場再出發】為你深度解析:在沒遲到的情況下,早到和掐點上班的人沒有任何區別,甚至掐點上班的人時間管理能力會更強一些。如果單位領導僅僅從“早到”還是“掐點上班”就可以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做判斷,那這個單位領導實在過於幼稚。


既然公司規定了上班時間,比如9點上班,那麼你7點來上班和8點59分59秒來上班,本質是一樣的。就跟那些通過類考試一樣,比如駕校科目一,你考試100分和考試90分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因為最終給你的成績就兩字“通過”。

是早到,還是掐點上班,主要跟個人的時間管理有關,跟工作積極性無關!

比如我吧,這麼多年,就經歷了一個“掐點上班、早到、掐點上班、早到”的過程。但這僅僅跟我的時間管理有關,和我的工作積極性沒有任何關係,如果硬要說有,那麼我掐點上班的時候是態度最好、效率最高的!詳細說說我的歷程吧:


1、掐點上班

剛畢業時,沒買房,租的地方離工作地點比較遠,而且那個時候剛畢業不久,在同一個城市裡大學同學比較多,又正值青春年少,晚上不是去網吧打遊戲,就是聚餐喝酒或者一起看足球比賽,12點之前幾乎沒睡過覺,你讓我怎麼早到?


說實話,我這段時間工作效率格外高,因為我知道下班後沒法加班,所以我逼著自己在工作時間內完成幾乎所有工作,而且保證不出錯,因為出錯了晚上無法加班修改。那時候上班時,走路都是帶著風的!


2、早到

過了幾年,我大學同學都去其他城市各謀發展了,同城裡的“鐵哥們”越來越少,生意上的朋友雖然多了,但我不太喜歡和這些人“假應酬”,再加上住的地方離公司也比較近了,一下子覺得“沒事做了”。我這段時間每天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的!


用著公司的網絡上網、喝著公司的咖啡、吹著公司的空調、而且說不定還能混點加班費,住的又離公司比較近,不早上班自己在家幹什麼?說實話,我這段時間有點“混日子”的感覺,工作效率比較低,完全沒有那種掐時間上班“打仗”的急迫感。


3、掐點上班

工作時間久了,自己慢慢找到點門道,開始在外面做一些副業,既然是副業嘛,肯定是不能在公司做了,所以每天都是早早下班,由於晚上經常熬夜,白天自然起床不是太早,這個狀態怎麼可能會上班早到呢?又進入了“掐點上班”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上班時間,每一分鐘都是自己的,都有可能給自己帶來工資外的收入,掐點上班,下班時間一到立即走人。但畢竟工作是主業,也是不能犯錯的,而且還有點愧疚感,所以工作時間就逼著自己高效工作,工作效率又變得出奇的高。


4、早到

就是現在這個狀態了,基本上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的,為啥?早晨要送孩子上學啊,吃完飯送娃上學,然後直接就來辦公室了,每次來到辦公室,發現都是第一名,下屬們每次看到我很早就來辦公室了,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送娃”才來早的。


雖然每天都是早到,但我在辦公室並不怎麼工作,而是做工作外的事情(反正都在電腦上做,而且是小隔間,誰也看不見),再說了,我這個辦公室,我就是領導,誰敢對我嘰嘰哇哇。其實,現在我每天用在工作上的時間反而非常少了!


從我的親身經歷可以看出來,是不是上班早到,那是和你的生活狀態有關的,和你的時間管理有關的,而和工作態度的關係真的不大。

只有那些沒有生活閱歷的領導,才會想當然的把“早到”等同於“工作積極”。

只要不遲到,什麼時候來上班不重要,因為工作看的是績效,是結果

在我看來,你早到和你掐著點上班是完全一樣的 。因為領導真的不太關心你什麼時候來上班(只要不遲到就行),領導比較關心你的工作成績如何,也就是說交給你的工作任務完成的怎麼樣。


如果你工作成績好,能完成我交代給你的任務。我鼓勵你掐點上班,到點就走,該休假就休假,千萬不要把電腦帶回家,因為這是你的本事,甚至你謊稱個病假之類的,我根本就不會去追究,也不在意你偶爾遲到,只要你給我完成任務就行。


如果你不能完成交代給你的任務,那麼你早到是應該的,你晚上加班也是應該的。但我也不鼓勵你早到或者加班,如果你必須要依靠早到或者加班,才能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務,我會首先反思給你的工作量是否過大,如果工作量正常,我會嚴重懷疑你能力有問題。


綜上所述,在既定的工作時間,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務,是職場的基本原則,除非你接受了超額的工作量;也就是說,只有在你主動要求“增加工作量”,或者你“願意接受領導隨時佈置給你的非本職工作”的情況下,你早到才是有意義的。否則的話,你是早到,還是掐著點上班,那是你自己的事。我只負責考核誰上班遲到,我不考核誰早到或者誰掐著點到,公司也沒規定,早到的人有獎勵。

早到的人容易陷入“虛度光陰”,“掐點上班”容易陷入“得過且過”

據我多年的觀察,不管是“早到”也好;“掐著點上班”也好,一旦把握不準,就容易陷入到各自的誤區中,這也是大多數職場人所犯的通病,包括我自己!


1、早到的人容易陷入“虛度光陰”

就是你早到了,那麼,我問你一句,你早到幹什麼了?如果你早到了,但並沒有做什麼,而是做一些很初級的工作,比如泡泡茶掃掃地之類的,或者打開電腦發發呆,等著同事們陸續到來。那麼,這個“早到”真的沒有任何意義。


也就是說,早到的人非常容易陷入“虛度光陰”的狀態。就是“早到”以後,其實什麼都沒幹!仔細回憶一下就發現,你早到以後並沒有比那些掐著點上班的人,多做什麼。


對策:制定明確的行動計劃

如果可以早到,就想清楚,你早到要幹什麼;要利用這段時間,做些什麼有意義的事情;如果想不清楚這個,我建議你還是多在家睡會兒吧,畢竟身體最重要!


2、掐點上班”容易陷入“得過且過”

明明可以不掐點上班,你為什麼非要“掐點上班”呢?也就是說,你掐點上班,省下來的那段在家的時間,其實也沒做什麼有益的事情,你完全可以早起一點,然後輕輕鬆鬆的去上班,不必這麼緊張。


也就是說,掐點上班的人非常容易陷入“得過且過”的狀態,或者說有拖延症,明明可以從容的事情,非要搞得緊張兮兮。關鍵是,剩下來的時間也沒見做什麼更重要的事情。


對策:提前規劃按時執行

如果可以從容,就提前制定一個規劃,並且堅決執行,這樣上班的過程就會更加從容,而不是既沒有省下來時間,也時刻把自己搞的緊張兮兮,真的沒必要!

最後的總結

有經驗的領導,都不會把“早到”和“掐點上班”和工作積極性掛鉤,因為領導非常清楚“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他不會要求一個住在辦公室隔壁的同事,和一個 住在離辦公室30公里需要“公交+地鐵+公交+步行”的同事都能早到。


資深的領導,在下屬不遲到的情況下,根本不會關心這位下屬是早到還是掐著點上班,雖然領導偶爾會對早到的下屬產生一點好感,但領導也會理性的用“工作績效”來衡量下屬的表現。


最後再說說我個人的看法,我大學畢業二十年,辛辛苦苦這麼多年,不就是為了能夠掐點上班、按時下班;或者說遲到沒人敢說,曠工可以隨意嗎,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覺得掐點上班的人是懂得職場真諦的。

-END-


點擊上方關注【職場再出發】:世界500強資深經理人,2家公司的創始合夥人,為你深度剖析職場問題,助你職場再出發!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職場再出發


上班,有人早到有人掐點到,還有人遲到,這大概就是人生百態吧。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對待工作的態度也不一樣,想法也就不同。下面就我個人的真實案例來說說。

以前我上班,一般傾向於掐點到單位,反正沒遲到,是吧?或者有時坐車比較順利,就比上班時間稍早一點,總之,在沒有遲到的情況下,我每天都是按我平時的那個點出門口,然後坐車,再到公司。

這種掐點上班的日子在我們單位輪崗後就發生了變化。前年單位要對敏感崗位進行輪崗,我本不是敏感崗位,但因為有相關崗位的證件,不幸要被調到敏感崗位上去。因為好久沒有做過了,現在的東西和以前又不太一樣。我的神經高度緊繃,生怕哪裡做錯了。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務,我決定每天上班提早一個小時到單位,事實證明我這樣做是對的。

一、早到一個小時,先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列一個清單,然後照著一樣一樣的做,做完一樣打個勾勾,這樣的好處是,不至於手忙腳亂的,沒有頭緒, 一整天下來,工作有條有理;


二、因為早到了,我就有更充裕的時間做事情,假如有做錯了的地方,能及時的改正,可以在要完成工作的時間節點前完成工作,不會給人拖拉的印象;


三、因為要提前一個小時到,出門的時間也提前了,這個時候的公交車地鐵沒那麼多人,也不怎麼擁擠(這算不算是個意外收穫)。

四、最後,早到一個小時,你就不用下班後再多上一個小時。是不是很開心呢?

雖然現在早就適應了新的工作,但這個習慣卻保留了下來,每天面對工作都是從從容容的,工作也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肯定。

個人認為,只要不是遲到的員工,都是好員工。雖然這個好也要一分為二的看,每天早到的員工,他們工作態度積極,對未來的工作充滿著希望,知道規劃工作,做事有條理;但並不能說掐著點來上班的員工就不好,工作態度不積極,他們或每天要送小孩上學,或路上塞車,或真的沒必要提前回單位,如果有什麼事情,我相信有事情的那一天,掐點上班的員工一樣會提前一個小時,甚至兩個小時到單位的。


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詩茹625


上班早到和晚到的區別嗎?

我覺得是每個人的個性差別導致的。雖然有住得遠近的原因。

我是屬於那種早到的。可以參加討論了吧。

我現在46歲,單位是國企,要求刷卡打考勤。只要是八點半到崗就行。我看了看身邊的同事,到單位的時間早遲,跟個人性格有很大關係。

比如我,一般七點起床,梳洗完畢,開車出門,最多十分鐘車程,大約七點四十五十分到單位。然後,我可以在單位院子裡找到免費車位停車,然後去單位餐廳,花幾塊錢,慢條斯理一邊看看早間新聞,一邊美美地吃喝早餐。然後上樓打卡上班。既躲過了交通高峰期,又照顧好了自己的腸胃,還能有比較充裕的時間給自己消除“起床氣”,保證微笑著迎接新的一天的開始。

我有一個勤奮的同事,住的跟我離公司距離差不多。她不在單位吃早餐,但也是早早就到了。然後在座位上看書、聽書學習。我很佩服她!每天將近學習一個小時吶!基本上,一個辦公區,每天就是我跟她兩個最早到。

也有個同事會掐著八點半保證準時打卡到。我觀察過,我們存在性格差異。如果我們同時出差坐高鐵,我會是那種早早到車站等候的人,她會是掐著時間到車站,很快就進站那種人。平常看走路的步態,我都是腳步匆匆那種,而她卻是那種不疾不徐很從容的。所以,她的職位比我高。我覺得是她的工作能力之外,她還有“貴人相”。

當然,更多的八零九零後的年輕同事,匆匆忙忙一邊走一邊往嘴裡塞東西一邊往辦公區跑的,多是貪睡晚起了或是打理孩子被拖延了。

不管早到晚到,只要沒有遲到,我覺得都沒有什麼區別。

都是勞碌的“上班狗”麼。





雲是鶴家鄉680


我和老公早上6:30起,6:50送娃上學後在麥當勞一杯咖啡一個漢堡坐到7:50,7:58到達單位,換好衣服8:02左右,從上班時間8:00來看,我遲到2分鐘。但是我是辦公室公認的能幹,此評估來自辦公室的主任和天天過來工作麻醉醫生,我二甲醫院的腸鏡室護士,工作努力幹活麻利,堅決踩點上班。相反辦公室另一個同事,上班一定比我早,幹活是辦公室公認的懶,工齡長技術差。所以不能一概而論。還要看有沒有工作心和職業道德


支持死後器官捐獻


態度決定一起,細節決定成敗!


早到的人和準時上班的人,都是單位的好同志,遵守單位的規章制度,但是,這兩種人在工作態度上,稍微有所不同。

一、早到的人,對工作更加熱愛,工作充滿激情。

我是喜歡早到辦公室的。8:30上班,我一般每天早晨提前半小時到辦公室。將辦公室的衛生打掃一遍,掃地,拖地,整理辦公桌,擦桌子,有時間就給我的綠蘿和吊蘭澆水。當這一切做完,我的辦公室窗明几淨,心情倍爽,一天愉快的工作從此開始。打掃完衛生,我就思考一下今天的工作計劃,做好詳細的工作安排。


去年下半年開始,我閨女上幼兒園,7:30到校,因此,導致我基本7:40就能到辦公室了。在忙完日常活動以後,我還可以讀書,每天20分鐘的學習,雖然不多,但是時間長了,卻也收穫很多。日積月累形成小成就。

對於工作,我始終充滿熱情,認認真真地完成每一項工作,力求完美。作為單位的年輕人,承擔的具體工作多,業務量大,工作中加班加點是常態,白加黑,五加二是我的生活作息,有時候經常犧牲休息時間,也沒有時間陪孩子。但是我無怨無悔,為了完成工作任務,犧牲時間是非常樂意的。


在我們的單位,這種早到辦公室的人有很多,有的是因為還有沒完成的工作需要早去做,有的是習慣性早去,有的是因為送完孩子上學而早去。不管是什麼原因,他們都是在努力工作,為事業而拼搏奮鬥。他們以單位為家,以工作為事業,不計較個人得失,踏實工作,將每一項工作做細做實,做出成績!他們的辛勤工作,很容易贏得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


二、掐點上班的人,對工作更加嚴謹,工作一絲不苟。


按時上下班的情況,是大多數人的習慣,不耽誤上班。以前我有一位女同事,工作非常嚴謹,每天都是掐點上班,準時下班,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在當天完成,即使有臨時緊急的工作或者有未完成的工作,都放在第二天進行。在平時工作中,認認真真,珍惜時間,力爭每一秒時間都用到極致,不浪費時間,並將每天的工作都在工作時間完成。同時,她謝絕加班,厭煩將工作佔用私人時間。

這種人,在單位上並不是很受歡迎,有時候讓領導很為難。對於急難險重的問題,他們卻以私人時間不加班為由拒絕,讓領導們無從下手,讓工作無法正常進行。這種工作心態,比較符合西方發達國家職場人士的工作方法,上班時間努力工作,下班時間注重休息。工作和休息勞逸結合。


不管是早到的人還是掐點上班的人,工作都是盡心盡力,努力工作,但是他們的工作思路不同,工作方式不同,一種積極,一種嚴謹。這都是單位中常存的人,都有需要我們學習借鑑的地方。


職場百靈鳥


我現在就是那個掐點到的人。

到現在部門前,我是早到的那個人,每天都會提前半個小時到辦公室。倒黴催的,現在的部門領導家遠,如果按時來,就會堵車遲到。結果,每天都要六點或者六點半到辦公室,然後躺沙發上睡覺。我撞上幾次,拉窗簾,不能開燈,不能聽鑰匙響,不能打字,不能進進出出,不能出聲…………然後,我就掐點了,反正我住學校院裡。

之後做事還被坑過幾次,通知八點開會,七點五十到了,結果被批評說應該七點半到。後來,坑著坑著,我就習慣了,反正也不遲到,你愛咋滴咋滴吧!

話說回來,時間這事是要看辦事的主體是誰。

如果你是主事的,招待別人過來,一定要提前到,半個小時為宜。如果你是去別人那裡議事,也可以提前,但不要超過十分鐘。

早到晚到,一定準時,要把種種情況都考慮到,避免臨時發生事情耽誤行程。


大倬姐


作為一個天天踩點的人來告訴你踩點和早到的人最大的區別是啥。


我在現在的公司上班3年,被大家稱為“踩點大王”。是的,我就是那個每天踩點上班的人。我們公司每個月給我們四次遲到的機會,兩次是5分鐘內,兩次是填寫系統“忘記打卡”,但是我每個月前10天就把機會用完了,剩下的日子就只能天天踩點。


同時我們部門有一個同事每天都能早到半個小時,並且她住得比我遠多了。


我們兩人的區別在哪呢?


第一,不用為了趕打卡而急急忙忙。


因為我們公司電梯難坐,需要排很長的隊,每天到樓下已經趕不上了,只能去爬樓梯,還得急急忙忙地爬。


為了踩點,一大早就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盡的。我同事呢,每天提前到,做電梯也很寬鬆,還不用排長隊等待。


第二,早到的人能更快速投入工作。


因為我自己踩點,每天到了公司我得花費大概十多分鐘的時間緩緩,還得吃個早餐,換個工裝,磨磨蹭蹭,差不多半個小時就過去了。


這時候我才開始正式投入工作,而我同事早就完成一部分工作了。


每天早到的人能比踩點的人更早的投入工作,一天的工作效率也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