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老子在《道德经》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

博书


这是一种理想的治国状态,但是从有国开始,即不存在。因为老子也言“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我推测,老子说这段话的目的,并不是用于治国,因为这种纯理用于实际治国是不可能的。但是你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不可以治国,但是却可以用它来治理远远小于国的实际存在的小团体,如小县,公司,家族,小家庭,人本身。

“民利百倍”,这句话好理解,就是老百姓获取无穷的好处。那百姓怎样才能获得无尽的好处?就是前面这句”绝圣弃知“。

而难理解的就是这句“绝圣弃智”,这句话全面的理解,要求你通读《老子》,“以经解经”,用老子的原话解释那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你体会吧,还有很多类似。很多人都在用字面意思牵强的解释,那都是胡扯,他们自己都不信。


2020年1月30日


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十九章,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道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我们知道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一切事物的运行都是从反面开始的,并且都是阴胜阳,故有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之语。在此基础上老子又推导出一切事物的外在表现都是假的,用假的掩盖真正的东西。比如用无为掩盖着无所不为,用不争掩盖着无所不争。还有知者不言,用不言掩盖着自己的智慧,言者不知,用说话掩盖着自己的无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等等。

这种哲学若用于有大志者,创大业者,圣人等尚且还可,如果用于普通百姓,那岂不变成了人人都装神弄鬼,看不到人性真实的一面。所以老子的《道德经》在民间并不流传,相反的孔子的思想确在民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被广泛流传。

那么如果这段话若按照老子的哲学思想去理解、去翻译则成为:绝圣弃智是假的,掩盖着无所不圣,无所不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是假的,掩盖着无所不仁,无所不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是假的,掩盖着无所不巧,无所不利,盗贼无有。

我们再做一次深刻的分析。从正面理解,绝圣弃智,绝圣尚可,若是去智让老百姓都没有智慧,这岂不是愚民。就象《道德经》第三章有句话,常使民无知为欲。老子想干什么?真正愚民的罪魁祸首是老子,并不是孔子。我们再从反面理解,绝圣弃义是假的,那么天下所有人就都成了圣智之人,这样的社会存在吗?就象孟子所说的,人人皆可为尧、舜。这样的社会只能是个理想化的社会,老子和孟子都想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但是老子是一种哲学思维,任何事物都是阴阳并存的,就象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一样。所以老子的社会观一个是愚民的社会,另一个就是圣智的社会,这两种社会共存。中国历史的发展从另一个方面也证实了老子思想的局部正确性,比如中国的历史发展都是从动荡分裂到统一稳定,再到强盛。然后再动荡分裂,再统一再强盛这种波浪起伏的历史。

故此,要想正确理解老子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句话,就要从老子的哲学思想入手。绝圣弃智的社会是极端愚民的社会,这种社会也是民利百倍的。因为这时的人们愚昧无知,无知无欲,不知道什么叫痛苦,自然生自然灭,那只有幸福的感觉了。如果反过来,绝圣弃智变成了都是圣智之人,这也是民利百倍的。试想天下百姓个个都会腾云驾雾、呼风唤雨,这岂不民利百倍了吗!


寂语堂斋


希望您能认真读完,因为看书,做笔记,参考文献真的不容易。谢谢!

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道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回答您的问题之前,首先了解一下读《老子》(也称为《道德经》)有三个背景:

第一,老子传道也被称为《老子》,后世改名为《道德经》是不准确的。因为这篇文章并只讲了道,不讲德,甚至认为守德就不算是守道。但认为大德是道的一个表现形式和要求。

第二,老子是积极入世,心怀天下,因为无从施政,无奈而出走,正如屈原投江一样。满怀着心忧天下而无能为力而出走的。因此任何认为老子遁世的观点都是不准确的,包括孔子认为老子是一走了之的清净圣人也是闲谈了。

第三,老子思想已经参透了天道,圣人之道,人道,民道,以及其之间的关系。并在全篇5000余字里面,详尽论述,举证,举例,发表见解,且文学性,思想性非常高,但这篇文章或者说这本书并不是在于探索哲学的,而是一本将如何施政的咨文。

此外,读《老子》必须要有三个基础知识:

一是历史知识,特别是东周战国历史,及诸子百家的思想梗概。

二是具备一定的哲学思维,全篇哲学抽像思维随处可见,但又言志,表事思想极其缜密,相比之下孔子的文章质量差很多,特别是思维比较不成熟。。。哈哈。

三是必须有过硬的文言文基础,特别是,忘掉标点符号,直接看字。原因是标点很多是错误的,之所以错,是因为不了解。

当具备了以上基础,无欲无为的来看待《老子》,我才能回答题主所问的问题。否则,以下文字就毫无意义。

这本书其实就是一篇文章,约五千字。大概一上午就写完了。文章的主题是“道”,或者说“守道以治国”,因此很多句子都省了一个字或一句话,“道”或者“世若守道”。特别是,加上:世若守道,就比较好理解了。但是不加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读者愚钝而已。老子多次提及: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或似存,疏而不失,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在这篇文章中,当然道也是始终一贯的。并且从文学上本来就是讲道,解释道。只是在解释道的时候用的是当时的“时政”而已,并借说道的含义,直接表达了施政的原则,思路,方法,计谋,补救措施等。

故原文若加上“世若守道”,而成为:

世若法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世若守道,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世若尊道,绝巧弃利,道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就非常好理解,大意是,世人办事若都能做到效法天道,尊守天道,尊重天道,就不需要讲什么管理,智慧,仁心,义举,机巧,利好而能实现有利于有百姓,人心向善,天下太平。应该把学道,重道,守道这三点写成制度,天下共施,使民回归真知,摒弃跟风,私欲成灾。

同样是笔法有很多,比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实为:天地必守道而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比如,万物作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实为:天地守道,万物作焉……


除了回答问题,我真心的希望感兴趣的您,并且有所研究的您积极对我的解释提出意见和建议,批评和指正一样难得,谢谢!


先丰操哥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原文如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正是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诸侯之间,大国与小国之间相互吞并,人们的生命危如累卵,弱肉强食,随时都有被毁灭的可能,整个社会处于变动不断的战争之中。

老子身处其境,非常厌恶这种病态的社会,看不惯那些打着仁义道德的旗号被标榜成圣人的人,做出来的假仁假义的哪些勾当。

痛心之余,老子提出“绝圣弃智”的“药方”,告诫当时的人们不要去卖弄聪明才智,不要再用你们所谓的才智去扰乱整个社会,还社会一个和平与宁静。

老子主张“绝圣弃智”,提出不要以圣人为偶像,不要用他们修行的方式为标准,来约束整个社会,只要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规规矩矩做人,在那个动乱的社会就已经是个非常有修行的人了。

“绝仁弃义”,就是要废除那些光讲仁义道德,说的天花乱坠,被人加以利用做出的假仁假义、伤天害理、欺世盗名的做法。人有智慧,但智慧的反面就存满了奸诈和虚伪,仁慈本来是好事,要是仁慈过了头,就会变得啰啰嗦嗦,婆婆妈妈。

我们读“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感觉是老子反对提倡仁义道德,在跟主流社会唱反调。其实不然,《礼记》中的《礼运篇》讲“所谓的德乃归于道中,德是道的用,道是德的体。”

这里的“道”就是来自老子的自然之道,只是春秋时期,人们苦难重重,无时无刻都躲不掉的战争,所做的一切已经脱离了正途不合于道了。大家都想追求一个能够幸福生活的环境,老子“道”的真正内涵和精神被一些标榜成所谓的圣人给曲解了,所以老子才会提出这样的口号。

我们读历史就会看到历史上许多真实的故事,很多都是口头上表面大吹仁义道德,要给人家帮忙、救助人家,结果让对方倒了大楣。这种挂着仁义之名,干侵略的勾当,“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把仁义、智慧用歪了,这是非常不幸的事情,绝对要不得。

一个人心地善不善良,脑子里想什么,动什么心思,打什么主意,不通过行为的表现,谁也看不出来。那些长期能够保持一颗仁慈博爱之心的人,在待人接物上没有贪念,一团和气,社会也就不用标榜谁孝谁不孝了。

国家风调雨顺,永远处于一个太平盛世,人们安居乐业,社会上,人人自重自爱,没有欺诈、偷盗、杀戮之事,这正是老子要倡导的本义,更是整个社会和普天下的民众天大的幸福。

“绝巧弃利”,那是针对人们喜欢耍自己的小聪明,用别人的坏来衬托自己的好,自认为手段高明罢了。

春秋时期,所有的诸侯可以说都是盗贼,巧立名目,作奸犯科,把民众拖入战乱,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西方的宗教里面我们也能看到使巧用计的做法,想办法耍手段,都是为了图利自己,他们也认为这是强盗逻辑,整个人类社会都会有这样相同的认识,说明这绝对是不道德的。

因此,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我们生活修养的原则,人类社会以此为一个生活的目标,天下自然就太平了。我们当代人要是也能拥有这种修养,那也是一辈子最大的福气。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头条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博书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其比较完整的原文是这样的: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这段话的主旨,就是老子一以贯之的“无为”思想,是老子一以贯之的治国方略。这段话就是老子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具体细化,总的意思就是治国平天下也要顺其自然,统治者不要过度干预或干扰民事,不要有事没事地瞎折腾,搞些劳民伤财的花架子工程,以满足统治者的贪欲和虚荣心。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其三者皆是老子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绝圣弃智”就是要求统治者不要好高骛远,追求圣功伟业而置社情民意于不顾,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量力而行,给人民以充分自由,与民休息,不夺农时。这样则“民利百倍”,国泰民安,社会经济才会得到充分的恢复和发展。秦始皇千古一帝,雄才大略,既圣又智,治大国如烈火烹油,手笔不可谓不大,实际上却,不量民力,不切实际,最后造成官逼民反,到处揭竿而起,反而是适得其反,本想统治万世,结果是二世即亡。不识老子“绝圣弃智”之理,其教训不可不察也。


“绝仁弃义”就是要求统治者不要超越当时实际情况,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仁义道德规范,强制要求老百姓遵守,结果是假仁假义,流于形式罢了。统治者中“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现象都层出不穷,还怎么要求老百姓?平民百姓为衣食而忧,仓廪实自然知礼仪,衣食不足何以假仁假义?所以自古“礼不下庶人”。二十四孝中竟有埋子养母的故事,仁乎?义乎?所以统治者应摈弃假仁假义,让庶民百姓顺自然之理,赡老育小,自然会“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就是要求统治者不要为了满足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巧立名目,与民争利。周厉王专利好货,禁绝山泽,断了百姓生路,不就引起了“国人暴动”吗?还利于民,百姓自然生活无忧,百姓生活无忧自然盗贼不兴,天下太平,故曰“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三者行于天下,好象人类社会过于平淡,少了些繁荣、文明的气息,体现不了统治者雄才大略的价值,所以也不是完全绝对的、无条件的,还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而为,故老子又补充说:“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不过总的来说,统治者若能够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为其德,乃是社稷之福,万民之福,天下之福。


子夏故坛


要理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句话,重点在于对“绝圣弃智”的理解,这句话并非老子在反对“圣贤”、“智慧”,而是反对“圣”和“智”衍生出的高下对比。有“高下”对比的差距,就会引发争斗。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出自《老子》,原文如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大概意思就是,如果没有所谓的圣和智者,百姓可以得到很大的好处;如果仁和义没有出现,百姓会回到孝慈的状态;如果抛弃技巧和好处,就不会有盗贼存在。

老子这句话看似矛盾,实则蕴含老子反向辩证的大智慧。

1、人与人的斗争来自于“高下”对比

从上述的原文中,我们不难分析出,在老子心里,人与人的斗争大多源于“高下”对比。根据原文来说,既然出现了“圣”和“智”,那么也就是说,“圣”和“智”的对立面之“不圣”和“不智”就存在。因为出现了“仁”和“义”,所以,其对立面“不仁”和“不义”就存在。同理,因为出现了“技巧”和“利”,有的人因为“技巧”和“利”比别人获得更多的资源,但是有些人没有技巧,也无法得利,这时应该怎么办呢?于是盗贼就出现了。

所以,老子指出,如果没有出现“圣”和“智”,没有“仁”和“义”,没有“巧”和“利”,也就是说,人人都是“圣”都是“智”,人人都是“仁”都是“义”,人人都有“巧”,都有“利”,谁也不比谁高明,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所谓的“高下对比”,这个时候,百姓又怎么会生活在斗争之中呢,世间又怎么会有盗贼呢?所以,老子这段话是在告诉我们,人与人的斗争来自于“高下”对比。

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句话之理解难点在于对“绝圣弃智”的理解

接着,我们来分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句话,这句话的难点在于对“绝圣弃智”的理解。

老子指明没有所谓的圣与不圣,没有所谓的智与不智,百姓才能大大获利,这里是在反对人去推崇圣人、智者?不是的,老子不是这个意思。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更是赞美婴儿的质朴状态,为何赞美婴儿?因为婴儿纯洁得犹如一张白纸,还没有被染色。白纸都是一样的,都没有区分。所以,对于婴儿来说,就没有“圣与不圣”、智与不智”区分。

所以,“绝圣弃智”不是老子在反对人们提高自己的修养,以便达到圣人、智者之境界,而是在告诫人们回归质朴。或者这样说,老子之“绝圣弃智”的重点,不在于要让人变成“圣”和“智”的反面,而是让人不要在追求“圣”和“智”的时候忘记本心。

因为人在追求“圣”、和“智”的时候,就已经不自觉将人分成“圣”和“不圣”,“智”和“不智”之对立两面了,有这种区分的时候,就有一种由高到低的俯瞰姿势,就趋于分化出等级。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待在等级卑微的地方,于是人人争高,“圣”和“智”就变了味道。

3、真正的“圣人”和“智者”不会以“圣”、“智”自美,亦不会认为自己是“圣人”和“智者”

其实,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句话,一方面告诉我们,如果社会不进行“圣”和“不圣”、“智”与“不智”的区分,或者说,社会压根都没有觉察到什么是“圣”什么是“智”的时候,说明人人皆“圣”,人人皆“智”。

老子这句话一方面是指出“圣”与“智”的出现,某种意义上反应了社会缺乏“圣”与“智”。另一方面,“圣”与“智”的出现,某种程度是上把人进行区分。区分存在,就有竞争,竞争存在,就容易出现“伪诈”,“伪诈”太多,那么百姓之生活自然不会太好。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并非老子在反对人们提高自己的修养,以便达到圣人、智者之境界,而是老子借“因圣、智出现,以至于无能力但有贪欲之人投机取巧,出现伪圣和伪智”这种情况,继而指明世间之争端源于“高下区分”。



颜小二述哲文


老子的认识理论,是在生活中认识有形万物,用感性活动和理性逻輯。但只有用慧悟的大智慧,才能认识无形的物质世界。应用大智慧,就必须先放弃感性活动而无为,先关闭逻辑思维而不思不智。不智就是大智慧。因此,就不要追逐什么大学问家一类的圣人,用现代话來说,就是不追逐什么名星,从而,静下心來开发大智慧。现代科学証明,心静后的心灵感应,就能与高速运动的能量同步而发生共振。可见,修德学道是有先知的大学问。


兰州易道王


就随便胡说下吧

老子的思维方式,应该是更高级世界形态的呈现方式。对于我们,目的性,使得社会前进发展。比如生物的进化,就来自最最基础的目的性:生存,繁衍。对人类社会来说,天下熙攘,皆为利,利既目的,利推动着我们已知世界。但群体有所差异,天下并未大同。你的蜜糖可能就是建立在喂人毒药的基础上的,你的圣,如果别人有所不同,你将视其为异端,或歧视或征讨以求趋同。而天下大同之后,人类既然看清这世界发展的规律,也就不再需要所谓圣人。或说人类掌握了这宇宙的秘密一切就不再产生满足的欲望,不再需要利,也就无求了。

但这样的终极,我认为是没有尽头的,只可能无限接近但不可能得到,一个三维生物无法理解多维世界。也许在多维的角度里看我们这个世界,任何发展任何可能如同翻书一般,早就限制在一个展现里了。

老子的思想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恐怕是不可理喻,甚至是有毒的,因为他已经超越了我们存在的轨迹,我们不可能再当下的视角解读他,但这个这不是他的问题。


bearinrubbish


这段话的理解关键是必须明确主语,才能明确老子想要说明什么。

首先,必须明确这段话的宾语,即针对什么对象来说的,按照字面的意思,他们诉说的对象应该是“民”,而“民”在上古的意思就是被琢瞎一只眼以明确身份的奴隶。

这样,我们就可以推导出这段话的主语是什么了,能够面对奴隶说话的人,天然就应该是奴隶主,也就是贵族,他们就是国人阶层。

但是,奴隶主为什么要对奴隶说这么多的话干什么?

其原因是因为周王朝通过“德”(登山活动,优胜者名列“德”的荣誉板,可以获得不被琢瞎一只眼的刑罚)的方式将一部分“黎民”奴隶转化为了“新国人”,废除其贱籍,赋予其人格。

这些“新国人”,就被称之为“儒”,因为他们是“根据需要而产生(选拔)出来的人”。

在《道德经》中,有资格被称之为“人”的,就是道家的国人贵族,也就是炎黄联盟领导下的“百姓”贵族。

故而这段话的主语就应该是“道家”,或者“百姓”,或者“人”。

第三,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段话的本质含义,就是“人”对“民”的管理智慧,也是道家思想对儒家思想的领导原则,还是“老国人”对“新国人”的直接喊话。

所以,这段话就是“人”对“民”,道家对儒家的直接训示,符合要求的,就可以具备成为“新国人”,由奴隶转化为奴隶主的基本条件。

第一个要求是“绝圣弃智”,原来的“民”不能在“人”面前耍“小聪明”,要懂得“安守本分”,“聖”就是主动给人王担任“顺风耳”、“吹鼓手”,“智”就是耍“嘴皮子”,形容口才好到“可以射下天上的太阳”,这样才具备“做(新)人的资格”。

这样做的效果就是“民利百倍”,因为“民”可以摆脱奴隶身份,地位与以前有天渊之别。

西汉有一个儒家的大圣人叫王莽,世所称颂,于是“顺从民意”篡夺了汉室江山,就是不“绝圣弃智”的经验教训。

汉初的丞相萧何,为了取得汉高祖的信任,积极自污,其目的就是为了“绝圣弃智”,而他也躲过了被开国君王诛杀的传统命运。

第二个要求是“绝仁弃义”,不能奢求居于领导者地位的“人”会绝对平等,绝对仁爱,要分清尊卑,也不要通过提供让“国人”心动的供奉来迷惑他们,使“老国人”可以放心的使用他们这些“新国人”。

这样做的效果就是“民复孝慈”,作为奴隶的“民”本来就是没有人格的,不存在子对父的孝,也不存在父对子的慈,一切都必须接受“国人”的指挥和号令,现在可以重新赋予其人格,可以说是天大的恩惠了,“民”应该表示知足常乐了。

西楚霸王项羽起于民间,终致可以号令天下,他手下将领韩信就论述他存在“妇人之仁”,就是不“绝仁弃义”的例子,后来短期内就丧失了对天下的掌控权。

齐桓公身边有一个著名的厨师叫易牙,他尽义可以说达到了极点而为人所不齿,齐桓公说没有吃过人肉非常遗憾,易牙就把他的幼子煮给齐桓公吃了,这根本违背了人性,也说明“绝仁弃义”的重要性。

第三个要求是“绝巧弃利”,不能通过取巧的方法来获得利益,能够获得的奖赏要凭自己的真本事,不能等待“天上掉馅饼”,偷懒耍滑,这样才能成为“新国人”。

这样做的效果就是“道贼无有”,就不会产生对国人不忠诚的坏人了,这里的“道”应该是一个名词,基本对应于“人”。

汉武帝没有真正当权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叫韩嫣,在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看来属于投机取巧之辈,为了达到“绝巧弃利”的目的,王太后无情的诛杀了他,还给他扣上一顶汉武帝男宠的帽子。

实际上这三点要求归纳到一起,主要就是《德经》首篇开宗明义的四个字,所谓“上德不德”是也。


河东来


网载:

老子说,抛弃圣贤巧智,民众会得到百倍的利益;抛弃仁义,民众会恢复到孝慈;抛弃巧诈财利,盗贼就会消失。

在老子看来,圣贤、智慧、仁义、机巧、利益的追求,会导致争竞之心。把“好”的方面展现出来,如同行客露财,会引起人们的羡慕,从而带来祸害。

国家管理中,如果奖励贤能的人,大家都会去追求这种奖励,从而可能带来不择手段的竞争,反而给社会带来灾难。如果不表彰贤能,不给贤能者好处,大家就不会被这种好处所吸引,而能各安其职了。

竞争是双刃剑。一方面,竞争是社会创造力的动力,但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混乱、道德败坏的根源。

老子强调的是后者,因此他主张消灭一切能引起竞争的鼓励,民众就会安居乐业、和谐相处。

表达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一种对任何都不加人为的干预,自由发展中平衡的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