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防治肺纖維化將成為重要課題!我國學者超5萬新冠肺炎患者Meta分析:97%肺CT異常,重症病例佔18%

2月25日,北京康復醫院研究人員聯合淄博、青島學者在預印本平臺medRxiv發表的一項覆蓋5萬多例新冠肺炎感染者的Meta分析顯示,發熱和咳嗽是新冠肺炎感染者最常見的症狀,近97%的患者胸部CT檢查異常。

作者還從專業角度指出,作者認為,肺纖維化或將成為新冠肺炎患者的併發症之一。如何預防和減少肺纖維化的發生將成為重要課題。

研究者從 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其他數據庫中搜集到10項有關新冠肺炎臨床表現的已發表研究,共納入50 466例患者。

分析結果顯示,89.1%的患者出現發熱,咳嗽發生率為72.2%,肌肉痠痛或乏力的發生率為42.5%。

14.8%的患者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96.6%的患者胸部CT異常。

在所有感染病例中,重症病例佔18.1%。

新冠肺炎總病死率為4.3%,低於SARS(9.6%)和MERS(35%)。

作者指出,病毒感染可能會增加肺纖維化的風險。

之前有研究發現,有45%的患者在SARS感染後一個月內出現肺纖維化的跡象。

另一項研究稱,感染SARS-CoV的患者3個月和6個月後有36%和30%發展為肺纖維化。

對此,作者認為,可以考慮抑制TGF-β的纖維化作用。

之前有研究發現,三氧化二砷可以抑制TGF-β的信號轉導並有抗纖維化作用。

作者還指出,要合理使用呼吸機,避免不必要的肺損傷。

另外,吡非尼酮(pirfenidone)和任他尼布(nintedanib)作為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的藥物,可能有助於預防和治療肺纖維化。

來源: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50466 patients with 2019-nCoV infection. medRxiv preprint https://doi.org/10.1101/2020.02.18.20024539

歡迎購買《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

《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專刊,邀請來自國內各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對過去一年近 30 個重要指南進行了詳盡解讀,願能為廣大心血管醫生帶來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點擊查看內容

長按圖片,顯示識別二維碼,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