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千億金融巨頭裁員3.5萬人:躲過了疫情,卻沒避開裁員潮

你是否想過?

歷經職場數年或者數幾十年的你,卻被公司裁員。

年後上班的第一天,等來卻是失業。

找工作,只能通過“雲”面試。

……

或許以前都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今年全部兌現,這場疫情無疑對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影響。

網上有傳聞:全面停工下,85%的企業難以熬過三個月。


千億金融巨頭裁員3.5萬人:躲過了疫情,卻沒避開裁員潮


而最近半個月接憧而來的便是,各種的裁員潮,讓很多人坐如針氈。

比如匯豐銀行宣佈裁員3.5萬人,進行大規模重組。

最近幾年,裁員潮一直沒有斷過,但是今天年初卻格外不一樣。

被裁員以後,不能立刻出門找工作,而是靠著“老本”維持生計,開啟了“雲”面試模式。

可以說,裁員對企業來說,只是暫時性的重組,而對個人來說,卻是斷了“糧倉”。


千億金融巨頭裁員3.5萬人:躲過了疫情,卻沒避開裁員潮

那麼,這場危機也為大家敲響一個警鐘:降薪裁員離每個人都不遙遠,溫水煮青蛙的心態,最後只能坑害你自己。

01

準備好退路,有備無患

如今的時代,因為種種原因成就了無數的“斜槓青年”。或許有人說,“斜槓青年”涉獵行業多,只是業務不精,其實不然,他們只是不斷地尋找更多發展的機會,不甘於等待機會。

之前有一個新聞,某地收費站撤銷後,工作人員哭訴:我今年36歲,除了收費啥都不會!也許,這位工作人員,最初的時候和我們一樣,進入一家單位,認為下半生有著落了,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做好本職工作,未曾想過為自己留一條後路,多學幾門技能。

裁員浪潮來臨時,你原本認為的“鐵飯碗”,卻一衝即散,不堪一擊。

千億金融巨頭裁員3.5萬人:躲過了疫情,卻沒避開裁員潮


人們都說人生無常,誰都不知道,意外什麼時候會到來?職場也是如此,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左右職場,不可任人擺佈。所以,我們需要時刻做好準備,總比裁員來臨時,自己措手不及的要好。

02

保持獨立思考

你們聽過羚羊效應嗎?當羚羊被獅子追逐的時候,他們會莫名其妙的停下來,或者直接撞到獅子的爪下。因為他們在逃跑的過程中,會突然忘記自己為什麼要跑,要跑到哪裡去。

你或許覺得這是個笑話,但是工作中我們卻經常犯這樣的問題。工作數年以後,很多人都早已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只能坐等被裁員。


千億金融巨頭裁員3.5萬人:躲過了疫情,卻沒避開裁員潮


優秀的職場人,從來不會等著危機到來,而是不斷觀察,根據外界的變化,不斷的修改自己的目標,並作出相應的策略,他們只會利用危機讓自己變得更強。

比如疫情之下,線下企業面臨危機,上海TAXX酒吧直播“雲蹦迪”,直播間最高在線人數7.1萬人,4個小時持續霸榜小時榜榜首,打賞總收入超過70萬元。而One Third酒吧,直播雲蹦迪5小時,累計在線人數超過121.3萬人,共收到網友們200多萬元的打賞,再創新高。

你可能會說,疫情下逼瘋的人們,什麼都能做出來?是的,不僅有“雲蹦迪”“雲喝酒”還有"雲面試”,這些無疑告訴我們,即便是危機瀕臨,我們都需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03

沒有穩定,只有不可替代性

父母眼中的“鐵飯碗”,現在也都不復存在。如果你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只會越來越難,畢竟各行各業都會存在失業。

換句話說,任何公司不會在乎一個隨時都能找到替補的職工,而會用重金留住公司的核心人才,甚至花費重金挖掘更多的人才。


千億金融巨頭裁員3.5萬人:躲過了疫情,卻沒避開裁員潮


舉個例子來說,“中年危機”就像一塊磐石壓在心口,猶如更年期一樣,躲不開也避不掉。其實並不然,那些所謂的“中年危機”,不會發生在一個卓越的人身上,真正有能力的人,總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我們只有不斷的提升自我價值,塑造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才能換來更多的穩定。

他們不會擔心35歲被裁員,更不用擔心公司倒閉,他們要怎麼辦?他們只會關心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做好,做一個行業的佼佼者,而不是一個無名小卒。

寫在最後:

重創之下,必有新生。

如果你此次被裁員,或許等待你的是更多的轉機;如果你避開了裁員,等待你的也不是永遠的穩定。記住:我們時刻保持危機感,而不是繼續混日子。

如果你喜歡本文,歡迎轉發、收藏!

關注行知牛,防止走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