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为什么没去看心理医生反而平静点,预约了以后等待的过程格外焦虑着急?

非梦王子


是因为你没有去看心理医生时,除了你之外,没有任何人对你的心理健康问题评头论足,你也可以不评价自己,或者给自己一个自我安慰的评价,此时,你无须面临任何压力,所以,你会感到比较平静。

但是,预约以后等待的过程,你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你的注意力转向了看心理医生这件事情,你开始联想了:“医生如何判断我的病情呢?会不会是严重的心理疾病?会不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能不能治好?”。你想得越多,感觉问题就越多,压力就越大,就格外焦虑着急。

境由心生,你的心境是由心态决定的,顺其自然,坦然面对,无须想得太多,焦虑就与你无缘。


喜阳羊


例如一个人发烧了,光靠吃药退不了烧,就只能到医院去打针。但是在打针的瞬间。患者还是会下意识的往回抽自己的手。

预约心理咨询以后,会感觉到焦虑。这也是正常现象。其一,如果是初次做心理咨询。那么来访者会觉得要把自己内心当中最隐私的一部分讲给一个陌生的人听。心理医生会不会笑话自己?会不会泄密?这些难以启齿的话会不会顺利地讲出口?花了这么多钱有没有效果?这都是来访者要经历的内心纠结。来访者对将要发生的一切有未知的感觉,恰恰是这种未知感会让人焦虑。

如果是做过心理咨询的人,也有可能发生这种预约之后的焦虑。心理咨询师毕竟不是广场边儿支摊儿算命的先生。所以心理咨询的过程并不一定都是那么的亲和温暖。当要触及到来访者内心深处一些不愿被触碰的症结的时候。来访者会下意识的回避。在心理咨询中叫做阻抗。阻抗也就是来访者有意无意的为咨询的过程当中设置障碍。因为内心深处让人最难以面对最疼的那个部分,不是每个人都勇于坦露出来的。

如果自己能够直面内心当中最难以接受的,最疼的那个部分。那么心理疾病就会得到缓解和治愈。





曲奇483


去看心理医生是你的自我意识的结果,而等待过程中的焦虑是内心潜意识反抗的结果。

为什么?

因为潜意识是我们心中被压抑的欲望,它害怕别人知道,就像咱们内心的阴暗的一面的我,所以在等待的过程中,你还怕心理医生会闻到你平时不愿意说的潜意识的内容。

所以心理疾病的咨询,你要和心理咨询师移情,只有产生共识,建立良好的信任时,你才能放心地给他说出内心的所压抑的内容,找出病根,一起面对和解决。

其实这种焦虑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更会反应剧烈,一方面你会极力想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你有害怕被别人知道,内心来来回回,及其矛盾。

在这里给你点建议

明确自己来的目的,我来找心理咨询师就是为了治好自己的心理问题,如果我害怕而可以隐藏病因,那么我来治疗又有什么意义。

我来做心理咨询,一方面是向治疗我的病情,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找一个懂我的人,就算治不好我的病情,但至少我可以得到很好的倾诉,况且咨询师又不是我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人,我没必要跟他藏着掖着。

我既然选择这个咨询师,我就信任他,既然信任她我就尽力配合治疗,尽力回忆我以前的事情,包括我之前所受过的创伤,哪怕我自己觉得和病情没有关系(其实对于咨询师是有极大的帮助)。


心理疾病难就难在了,无法通过机器检查的数据来使患者信服,而患者又极力保护内省深处的秘密,而想要治愈心病,找不出问题的根源,是绝对无法治愈的。所以很考验咨询师的水平,和患者产生移情,从而让患者相信你,信赖你。

因为分享,所以更强!

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心理学分析


正常,期待就是焦虑的源泉,动机越强,焦虑越多。

预约、比赛、打仗等,最紧张的时间是站前的“五分钟”。


张铁军158


如果你的心理问题确实严重到需要看心理医生,那么你看医生之前的平静也只是暂时的。因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是需要专业人士的引导,然后自我消化来解决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你预约后的等待期又变得着急、焦虑是正常的心理活动。

基本上所有人在第一次做一件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事时都会紧张,特别是前期等待的过程,焦虑感特别强烈!

但是当你正式接触后,这种焦虑感会明显减少甚至消除。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放松,尽量不要去想,做自己日常做的事,过你日常过的生活!让自己稍微忙一点,从思维到行为都忙一点,或许能减轻这种焦虑感


信教的猪


自己要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不要依靠别人,要自我解除学少年。人生在世要学会这个本事,人生中的痛苦和快乐是经常发生的亊,自己要作自己身心健康的保健医生。


平常人246089341


等待的过程本来就是很焦虑,想知道答案!只有放松自己,才会有一个更好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