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秦末到底多可怕,為何突然就爆發了戰爭?

夏目歷史君


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性命;人民在這種水深火熱中,橫豎都是死,不如起義灑一腔熱血,這就是官逼民反的歷史;拙見


老閒同志


秦末時期,其實最為鮮明的一個特點便是土地荒蕪。

對於一個以農耕經濟為主的王朝而言,這是極大的危機。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史,天下財賦皆出其耕地。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起大一統、中央集權的秦王朝,看似成為了萬世一帝,其實這個新興王朝所亟待解決的問題其實很多。

春秋、戰國兩個時期的戰亂,讓各地經濟瀕臨崩潰,秦國一統華夏之後,各地更是急需恢復農業生產,重新發展農耕經濟。

但是,秦王朝新立之初,勢必要進行基礎設施的建造,這其中也包括規模宏大的阿房宮和秦始皇陵。

秦國人口不到兩千多萬,可用於兵役、勞役的民眾卻將近一百五十多萬,這也意味著天下超過十分之一的人口用於王朝建設,相對而言耕種土地的民眾也就急劇減少。

長時間的兵役、勞役需要源源不斷的向邊境、咸陽輸送底層民眾,帝國財政的所有壓力全部集中到了耕種土地的農民身上。

時間一長,農戶越來越少,秦王朝能夠徵收的稅賦也越來越少,為了維持中央王朝的財政,只能選擇加大對於民眾的剝削。

這也是秦末農民起義最為根本的引爆點。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

秦末戰爭主要可分為三個最為主要的階段:

  • 陳勝、吳廣起義

  • 定陶戰役

  • 鉅鹿戰役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因為要押送戍卒誤了期限,兩人遂在蘄縣大澤鄉發動起義,掀開了大澤鄉起義的序幕,也讓秦末戰爭第一次大規模爆發。

陳勝、吳廣起義之初,主要以蘄縣東西兩翼為主推進戰線,攻佔秦國小型軍事據點。

起義之初的節節勝利,讓陳勝大為激動,他下令六路分推戰線,試圖在秦朝境內掀起全面戰爭。

其實,戰爭的結果我們已經知道,陳勝失敗了。

陳勝分兵的結果不僅僅削弱了自己的勢力,還讓那些曾經被秦國鎮壓的六國勢力重新崛起,成為了反秦勢力的一部分。

六國復起,他們很快就保持了相對的獨立性,沒有人願意主動和秦國主力抗衡。

唯有陳勝部將周文拼死衝殺,集結了十萬民夫,逼近咸陽外圍據點戲城。

只是遺憾的是,章邯大軍出關之後,很快就擊潰這十萬民夫,周文自殺,吳廣在滎陽外圍被起義軍殺死。

章邯一路擊潰滎陽外圍的反秦勢力,直撲陳郡,陳勝在逃亡路上被駕車車伕所殺。

如果說,陳勝、吳廣主導的起義帶來了怎樣的影響,那便是六國勢力開始紛紛揭竿而起,狄邑田儋、沛縣劉邦、會稽郡項梁、項羽三股勢力成為秦末戰爭初期新的反秦力量。

秦末定陶戰役

公元前208年,三月。

項梁、項羽帶領八千江東子弟北渡長江,開始了新的征戰。

項梁勢力發展最為迅速,渡江之後響應者眾多,大軍很快發展到七萬之眾,成為當時最為龐大的反秦力量。

章邯攻滅陳勝之後,迅速北上,逼近臨濟。齊王田儋親自引兵馳援,章邯趁夜突襲,田儋大軍未經休整,被一舉擊潰。

田儋弟弟田榮整頓殘兵敗退至東阿,恰逢此時項梁引兵北上救援,在東阿擊退章邯所統領的秦軍,項羽、劉邦倆人趁勢追擊,章邯逃進濮陽緊閉城門,拒不迎戰。

項羽、劉邦遂繞開濮陽,在濮陽外圍攻城略地,將戰線推進到雍丘,打破秦軍,收穫頗豐。

項梁眼看時機成熟,遂從東阿拔營南下,猛撲定陶,將大軍分散屯駐於定陶城城外。

只是,此時的項梁忽視了章邯,他料定章邯戰敗,必不敢出城迎戰,遂放鬆了警惕,章邯在深夜中奔襲七十里之地抵達定陶城下,一戰而勝,楚軍主帥項梁戰死。

項羽、劉邦急忙南撤回到彭城,拱衛大本營。

秦末鉅鹿戰役

公元前208年,九月。

章邯重創楚軍主力,楚軍主帥項梁戰死之後,北上進攻趙地,進攻趙國,一舉攻破趙國國都邯鄲,遷民河內,將趙國主力圍困在鉅鹿。

鉅鹿戰役打響。

這場戰役成為項羽一生中第一次成名戰役。

十一月,秦軍圍攻鉅鹿愈加緊迫,楚懷王下令讓兩路大軍馳援鉅鹿:

  • 宋義、項羽北上馳援

  • 劉邦西行侵襲秦軍據點

宋義作為北路軍的行軍統帥,他在進抵安陽之後,停駐四十六天,未曾進兵,日日飲酒高歌。

項羽一怒之下斬殺宋義,自己親統大軍北上馳援,一舉擊潰秦軍,成功解除了鉅鹿危機。

此次戰役,項羽成為了諸侯國中最有聲望的年輕將領,章邯也統領二十萬大軍投降項羽,秦國的各處據點也相繼被攻破。


歷史總探長


傳統觀點認為,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由此抗秦是因為秦統治苛酷、徭役繁重,民不堪忍受,於是鋌而走險。秦行法家之政,法家強調政令律法在全國範圍內的整齊劃一,因此不斷會對新徵服地區另行一套法律制度。既然全國政治、法律及經濟制度一致,秦地百姓及六國百姓所承擔的賦稅及徭役大致相同,那為什麼秦地不反?

秦末的農民起義,真的是因為秦國“暴政”所導致的麼?

陳涉身份和義軍的目標

《史記·陳涉世家》中明言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其農民出身無疑。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類名言名句是一個先秦時代的農民說得出來的麼?

可見,陳涉必定不是一個單純的農民,他“嘗與人傭耕”,極有可能是脫離了家鄉後失去土地,向東南遷移的而不得不種地。公元前241年,楚、魏五國合縱,楚為縱長,失敗後,楚退至壽春,這一段時間內,秦楚之間發生了一系列事件,陳涉極有可能是楚國的反秦勢力渡淮或渡江而南,楚亡後,他們則居於新地。

所以,我們有理由猜測陳涉可能是楚國的舊貴族之後,他後來“魚腹丹書”、“篝火狐鳴”等嫻熟權術操作,都不可能是短時間能學會的,必然是受到過諸子教育才會有這般對政治、軍事的熟稔。

陳涉攻取陳地後,當地三老、豪傑以其為王,復立楚國之社稷。陳涉自立為王后,號為張楚,這也表明了他的造反目的是為了復辟楚國。

大澤鄉起義,一般認為是遇雨失期,失期當斬。但根據1972年出土的雲夢秦簡的記載:

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其得也,及詣。水雨,除興。

大意是:朝廷徵發徭役,如果耽擱了不觸發,那麼要罰二甲,遲到三到五天,則斥責;遲早六至十天,罰一盾,超過十天,罰一甲。所徵發人數滿員,應該儘快抵達服役地點,遇到下雨天,則可免除這一次徵發。

陳涉他們900人的這一次徭役徵發遇到下雨天,完全符合“水雨,除興”的條件,不僅不殺頭,還免除了這次徵發,對於受到徵發的老百姓而言,可以說是一件歡天喜地的高興事,然而到了陳涉口中就就變成了:失期當斬。

如果陳涉真的是一個單純的老百姓,他應該帶著隊伍歡天喜地地就地解散,各回各家,自己再去覆命完事即可。但他偏偏曲解“律法”,趁機來了一段慷慨激昂的即興演說,隨即“造反”,這說明什麼?

筆者認為陳涉的“揭竿而起”,並不是活不下去的被迫反抗,而是他蓄謀已久的主動行為。結合前文對陳涉的身份分析,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這群“起義”的900人,他們不是為了生存而戰,而是為了“復辟”楚國而戰的。

既如此,秦政導致人民怨聲載道而反,就不是那麼讓人信服,秦末的社會斷然沒有崩壞到後世王朝末年的那般景象。“伐無道,誅暴秦。”背後的其實是復辟六國的思想。

後來世事的發展也說明了這個問題,六國勢力紛紛復辟,其中也只有劉邦這麼一隻異軍突起的非貴族武裝勢力而已。就劉邦集團而言,他們在秦朝屬於社會底層,卻也沒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更多的是這群人看到天下大勢,想要在這個即將到來的亂世分一杯羹。

那麼,這個“亂世”是怎麼導致的呢?

秦統一六國之後,東方六國地區還存在著復國勢力,秦始皇萬般努力,仍不能破解。出了各國貴族和民眾的故國意識外,當時還存在著一種思潮,即分封思潮。從儒家到地方,從貴族到平民,這種思潮都大有市場,後來項羽分封諸侯也是在這種思潮影響下的不得已而為之。

然而秦制是“廢分封”的急先鋒,當然就是渴望恢復分封的這群人的敵人,抗秦的目的,就是要恢復這種制度而已。

秦末造反派的急先鋒,沒有農民出身,他們都是六國遺族,皆是舊貴族也。這些人因為故國覆滅,失去了貴族特權,淪落為平民,自然不甘心,渴望恢復昔日的榮華富貴自不待言。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張良、張良家五代皆為韓國之國相。然而韓國被滅後,這種世代為官的特權沒有了,他一身才華沒地方施展。

要說秦律逼迫得他活不下去卻是不見得,畢竟他還能到處遊歷,乃至於策劃暗殺東巡的秦始皇,沒有經濟來源是能幹這些事情的麼?

所以,他起初反秦是骨子裡的意識,是失去了貴族身份的優勢的巨大落差所致,而非是悲天憫人的為民而起。

同時,戰國之世,秦與六國長期征戰,的確也引起了秦國百姓與東方六國百姓之間的互不信任和矛盾,尤其是秦百姓以征服者的面目和姿態出現的時候。秦與六國之間的矛盾是多方面的,也是短時間難以消解的。這種不信任的矛盾,給六國遺族復辟提供了土壤。

綜上,筆者認為,秦末並不是一個人民被壓迫得活不下去的社會,雖然秦始皇連年征伐,大興土木,但這些都不至於掀起大規模的民亂。漢武帝末年時,因為長期對匈奴的戰爭,導致民生出現了巨大問題,情況類似於秦始皇時期,但漢武帝時,也沒有導致類似秦末這種一點星火,全國皆反的局面出現。

秦末戰爭,根源還在於六國的復辟之心。


江畔初見月


秦朝末年,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臺,秘不發喪。秦二世與趙高、李斯狼狽為奸,逼死公子扶蘇,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繼續實行暴政,繼續大興土木修建阿宮房,繼續發民遠戌。人民徭役負擔沉重,階級矛盾到了極限。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等人開赴漁陽閭左戍卒九百人,遇雨停留大澤鄉,不能如期趕到戌地。“失期當斬”。於是在陳勝,吳廣領導下,舉起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農民的政治覺悟覺醒。農民起義此起披伏。

陳勝吳廣起義後,項梁和項羽在吳殺掉秦會稽郡守起兵響應。

閩越貴族無諸和搖也率領族人跟著秦鄱陽令吳芮反秦,原沛縣亭長劉邦和一部分刑徒逃到山澤也襲去沛令起事,歸入項梁軍中。項梁死於反秦戰爭,項羽接過大旗。

項羽經過激戰,解鉅鹿之圍。

劉邦迂迴進入武關,到達咸陽附近,秦三世子嬰向劉邦投降。秦亡。楚漢戰爭開始,項羽不聽范增之計,鴻門宴放虎歸山。韓信不聽蒯通之謀,優柔寡斷,錯失良機,最終劉邦功成名就,成霸王帝義。項羽,韓信抱憾而亡。


在水一方88367096321


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原因

思路分析]

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原因,總的來說,是由於秦朝的暴政。

[解題過程]

第一,徭役繁重,大量人口脫離生產,田地多荒蕪。

第二,刑罰嚴酷,致使數十萬人成為囚徒,大量農民“亡逃山林,轉為盜賊”。

第三,賦稅十分沉重,除田租、戶賦外,還有種種苛捐雜稅。

第四,土地兼併嚴重,大量農民失去土地。

總之,由於秦王朝的這些暴政,弄得民不聊生,階級矛盾激化,從而導致了一場大規模農民戰爭。


________誓言


我認為,秦王朝的迅速滅亡,根本原因,還並不在於傳統所認為的:1、刑罰殘苛;2、勞役盤剝太重;3、只重法家不重儒家。

比之於後代,秦的刑罰和勞役盤剝,與後代多在伯仲之間,未必嚴重到什麼程度。後代的皇帝對天下的盤剝和奴役殘害,往往並不比秦差。而且,盤剝殘害,會影響帝國統治的穩定性,但通常不會成為亡國的主要原因。至於偏重法家,也並不至於導致亡國。首席,秦並不是不用儒家,說秦只用法家不用儒家,是不符合當時的歷史事實的。而且,後代在所謂口頭上重儒家的同時,其實骨子裡還是頗用法家的。用法家多一點,就會迅速亡國,也是夠匪夷所思的。那又該如何解釋秦任用法家而強大起來最終戰勝六國呢?

其實,秦王朝的迅速失敗,主要在於它破天荒地創立了“皇權專制”體系,是不能被習慣了一千多年的當時的民眾和士大夫以及思想界所接收的。雖然秦王朝採取了焚書坑儒這樣的強硬措施來表達自己的決心並打擊和扭轉人們的認識,但一千多年的歷史習慣,絕不是十年間就能轉變過來的。在秦末的起義者,不論是六國貴族之後,還是地方豪傑英雄,或者匹夫草民,他們起義的手法和組織各不相同,但動機目的確實高度一致的,就是要從新回到分封制——陳勝起義,喊出的口號並不是我們被剝削太厲害了,我們要求富裕和分田地,而是要恢復楚國的分封結構(所謂“大楚興、陳勝王”),也就是說,要恢復分封制下從前六國的權益和分封制的社會歷史結構。起義運動鬧起來以後,起義的領導者,從第一領導者到下面的將領們,包括陳勝的隊伍,也包括劉邦項羽的隊伍,都是急不可待地、聲勢洶洶地,要求裂土分封,大者為王,小者為侯,哪怕得一邑、千戶,也是要的。

相比之後,漢朝中期後期也有殘酷剝削導致的農民起義,但是並沒有喊出要裂土為王的政治口號,所以終歸好撲滅一些。純的由於人們活不下去了引起的造反運動,哪怕大到向黃巾起義那樣,仍然是相對好撲滅的。而秦末面臨的不是這種性質。

最後,劉邦的勝利,是很大程度上又復歸了分封制的格局——當然,準確地說,是帶有很大分封制特點和格局的分封制與皇權專制兩種社會體系並存的社會結構,表現為當時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分封給了數百功臣和很多王族的,整個函谷關以東的大半個中國,都被分封出去了。這種分封制與皇權專制的並存,一直延續了七十多年到漢武帝時代,才算徹底過渡到了皇權專制,因為那時候的人們,已經逐漸接收和習慣皇權專制,而漸漸把分封制遺忘到歷史的塵埃往事中去了。我所謂的象徵分封制的“青銅時代”也才最終根本徹底結束了!

所以,歷史不是嘎然一刀切地前進的,而是前進退後、彈動湧動著前進的。秦王朝,就做了這個歷史湧動和轉型的過渡期和犧牲品,成了分封制向皇權專制轉型的新舊勢力較量的戰鬥場。

所以,秦的滅亡,更多是政治原因,是分封制與皇權專制這一主要矛盾對立所導致的,而不是傳統理解的它盤剝奴役人民太深太厲害了而導致的,那不是主要的。不光秦朝,漢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的亡國,都是政治原因和社會原因,而不首先在於盤剝殘害太多。同樣,秦末的起義,也主要是出於政治原因而起義,為了恢復分封制的歷史社會結構的。各地迅速地恢復了分封割據勢力,回到了從前六國的格局。而不是農民軍攻城奪地,向地主反攻倒算為其主要革命內容。

既然秦主要亡在了用皇權專制取代分封制,導致了歷史的巨大反彈。那麼,如果,秦帝國的統治者,能夠不把皇權專制推行得那麼徹底和絕對,能夠聽從淳于越的意見,在實行郡縣制的同時,能讓歷史習慣延續下來的分封制和新的郡縣制(皇權專制)並存,我相信,秦不會這麼短命的。秦應該就是成為事實上的漢朝。

任何從一種為時既久的社會制度體系,向一種完全嶄新的歷史上從無的新體系過渡時,都是要出現新舊體系的衝擊動盪,導致處於其時的政府(或者朝代)被歷史的舊的慣性所摧毀。從分封制社會向皇權專制社會過渡時,出現了分封制社會的歷史慣性對新的皇權專制的“反撲”和否定,最終撲滅了代表新體系的秦王朝,但最終,新的皇權專制社會體系在經受了分封制歷史慣性的衝擊反撲後,還是被確立下來了。從西方的封建社會(實為分封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時候,也出現了封建社會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反撲”,表現為“法國大革命”的失敗——猶如秦王朝的失敗。但西方經過了好幾個資本主義政府的失敗之後,還是最終確立了資本主義的新社會。而蘇聯的解體,亦有處於類似的過渡期的原因也!

所以,在我的眼中看秦朝,它是一個被殉葬的朝代,它完成了它不幸的歷史使命,推動了分封制向皇權專制的轉型的過程。它是中國歷史鏈條中一個陣痛的過程,是一個偉大的承上啟下,破舊啟新的朝代。秦王朝應該贏得我們對它的應有的、格外的敬意,秦始皇也不愧為“千古一帝”的稱號。讓我們把過分誇大秦王朝的暴虐,而說它因暴虐而亡國,或者說秦單用法家而亡國這種並沒有抓住歷史要害而且也並盡不符合歷史事實的偏執的觀點與想法,徹底拋棄吧!

我們不應該把秦國視為我們中國歷史上的一個令後代人羞恥的可惡的時代,而是一個值得崇敬和需要重新認識的承上啟下的扮演了其痛苦歷史角色的對中國歷史進步和社會形態進化發展起了至關重大作用與不朽貢獻的偉大王朝!

請允許我們在這兩千多年後的紛紜的歷史的遠處,再次對兩千年前偉大的秦人在偉大的歷史變革前行時期所作出的偉大貢獻和成功扮演的極大地推動了歷史進步的崇高角色,獻上誠摯的敬意!

最後,重複一下我的結論。在從前的階級鬥爭解釋歷史學說的指導思想下,秦末“農民”起義,是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一次鬥爭,但是,問題是,第一,起義的不僅僅是農民,城市平民,官吏,大官僚,豪傑,知識分子,貴族都發生起義,而且推動者和核心領導者和核心戰鬥者,都不在農民。

秦末人民大起義,更大的原因是秦王朝從分封制向皇權專制進行劇烈過渡不當,導致的反彈,是分封社會對皇權專制社會的反彈,是分封社會對皇權專制社會的反彈,這場起義的核心目的不是推翻階級壓迫,而是一定程度地事先回歸分封時代,雖然對民眾、農民的剝削是促成起義的一定因素,但不是矛盾的主要原因。




xhj旅途


其實這個問題,2100年前我國西漢著名策士、文學家賈誼在他的代表作《過秦論》裡就已經做出了完美的回答。

賈誼,西漢文帝時期人,少而好學,博古通今。河南郡吳姓太守聽說他的名聲,徵召他為屬官。後吳太守升為廷尉,便向漢文帝推薦賈誼。由此賈誼登上歷史舞臺的中央。

漢文帝先任命賈誼為博士,僅一年賈誼就以其才華升為太中大夫。在朝廷上賈誼鋒芒太露,提出的一些正常觸犯了開國老臣的利益,而受到他們的攻擊。漢文帝只好貶賈誼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後改任梁懷王太傅。結果幾年後梁懷王騎馬時不小心摔死了這讓賈誼非常自責,認為自己沒有盡到王師的責任,不到一年便傷感過度而死,時年三十三歲。

《過秦論》是賈誼的名篇,也是秦漢散文的代表作。所謂“過秦”,就是秦朝的過錯的意思。在這篇政論性散文裡,賈誼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秦朝二世亡國的根本原因,核心就是一句話,“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簡單講就是秦朝沒有用正確的方法來治理天下。

秦朝滅六國後,強行把秦國的嚴刑峻法推廣到原六國地區,讓剛從戰亂中解脫出來的天下百姓陷入到嚴苛法度之下,而不是向上古聖王那樣,廣施仁政,休養生息,反而是橫徵暴斂無度。修阿房宮、修長城,苛捐雜稅,給百姓帶來深度的災難。這是其一。

對於民間的反對輿論,秦朝統治階層不是虛心傾聽,而是殘酷打擊異己之音,焚書坑儒,傷了天下讀書人的心。這是其二。

同時,秦朝統治階層也矛盾重重,群臣異心。秦始皇逼死扶蘇,秦二世害死李斯,寵信趙高,結果秦朝政壇上下互補信任,忠言無人敢進,奸佞橫行於朝。這是其三。

所以,在這種對內沒有賢臣輔佐,對外沒有及時調整治國政策,又不能很好地和地方上層社會溝通,對地方底層百姓壓榨無度,最終官逼民反!

就像陳勝和吳廣商量造反時說的那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反正橫豎都是死,反了算了!


caniforget999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

個人觀點,我姑妄說之,你故妄聽之,不喜一笑了之。

1.對六國舊貴族的懷柔與教化沒有完成

秦朝實現了天下一統,全面實現郡縣制。

六國舊貴族以及其附屬的士(既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有識之士,也有各種方士)階層皆失去了寄生生活資本,必須建立功名。

這個龐大的階層需要懷柔消解和教化改造。

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但由於陳勝吳廣的暴動而戛然而止。

這兩股勢力是秦末叛亂的主要領導力量。

2.國策的調整不及時

秦因“商鞅變法”而強盛從而滅六國實現一統天下,同時法制的觀念已經深入秦國人血脈中。

“商鞅變法”成功的核心原因在於商鞅的主張——“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獲得秦孝公及其後繼之君的貫徹和耕戰思想深入民心。

然統一六國後,國家需要休養生息,始皇帝沒有進行治理策略的調整,嚴苛的戰時法統和和平穩定的社會發展不想匹配。

3.國家權力傳承出現問題

歷史上權力交替引起國家權力結構動盪以及國家衰亡比比皆是。

秦國自身從孝公即位到秦始皇即位均經歷過多次權力交接危機,秦始皇帝沒有汲取教訓在國家儲君問題上處理不當導致權力繼承人能力不足以勝任並妥善處理權力交接引起的國家動盪。


凱騰聚知


秦末戰爭的爆發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正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1.偶然性:陳勝吳廣押送勞役到了大澤鄉,天空不作美下了大暴雨,沒辦法順利到達服役地點,按照秦法要殺頭,橫豎是個死,索性反了吧!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2.必然性:

(1)秦國律法嚴苛;

(2)秦二世暴政,魚肉百姓,離心離德;

(3)統治時間較短,老百姓認同感較低;

(4)六國遺留貴族,暗中繼續力量反抗秦朝統治。


小眼睛啊董


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秦統一後,雖然採取了一些促進社會發展的措施,但是,秦王朝的殘暴統治和對人民的無限搜刮,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了新的災難,使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直接矛盾日益激化。

(1)秦始皇對農民的統治和剝削是非常殘酷的。田租、口賦、徭役和兵役是壓在農民頭上的沉重負擔。

(2)秦始皇為自己修建了豪華的阿房宮和巨大的驪山墓,每年役使七十多萬犯人和奴隸。繁重的徭役使成千上萬的農民脫離生產,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

(3)對人民的嚴刑峻法,勞動人民稍有反抗,就會遭到殘酷的鎮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