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隋末,元末天下崩潰後為什麼能快速統一,而不是長期分裂?

心無止境ghyo


秦朝末年,隋朝末年,元朝末年都發生過大規模動亂,但是很快動亂就結束了,並且又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大一統王朝。

比如,秦朝在公元前207年滅亡之後,到公元前202年劉邦已經掃平天下,也就五六年的時間就已經完成了新王朝的建立。

但有的時候就不是這樣,西晉滅亡之後、唐朝滅亡之後都經歷過長期的分裂和動亂。尤其是西晉滅亡之後天下迎來了數百年的動亂,從西晉滅亡的公元316年算起到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已經過去了200多年的時間。


但如果從公元291年八王之亂開始算,到公元589年隋朝軍隊攻入健康城俘虜陳後主為真正統一天下,期間的動亂已經持續了將近300年了。

那麼,當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到了末年迎來動亂的時候,為什麼有的時候天下很快就再次統一,而有的時候需要經歷數百年的動亂才會再次統一呢?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會組織結構還在,所以新王朝很快就能建立,而有的時候社會組織已經被打亂,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重塑過程,所以就慢了。

例如,劉邦統一天下並不是從零基礎做起,他有兩個基礎。



第1個基礎,漢朝制度繼承的秦王朝,而秦朝的制度來源於從春秋開始逐漸形成的中央集權制。

其中比較典型的事件就是春秋早期齊國率先開始在管仲改革的影響下鹽鐵專營;戰國初年天下各國紛紛置縣。

而到了秦朝統一下之後,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法律、設立郡縣制,並運行了十幾年的時間。於是,一整套成熟的社會制度擺在了漢朝的面前。

劉邦只需要打敗項羽之後把這套制度撿起來用就可以了。

第2個基礎,分封制還在,並且也有中央集權的特色。

雖然當時的社會已經逐漸向中央集權方向轉變,但是人們對王朝的認同感依然不夠強烈。山東六國的老百姓仍然沒有對秦王朝產生認同感,所以逆反心理極強。

好消息是,雖然還沒有建立起大一統的思想,但具體到各諸侯國的舊地,人們對諸侯國領導下的中央集權制度卻已經很認可了。

於是,劉邦在統一天下之後,將函谷關以東大部分地區繼續保持當地處於封國的狀態。然後,在封國內部採取的就是中央集權制度,以這種過渡的方式安撫了民心。



唐朝的經歷也是如此,隋朝已經重新建立起了完整的被人們所認可的社會組織結構,當李唐王朝建立之後,只需要將幾個大的反對者擊敗,然後天下就平定了。

反例是,有的時候王朝滅亡之後社會組織結構已經支離破碎,需要一個重新塑造的過程,時間就長了,最典型的就是西晉滅亡之後所造成的社會碎片化。

西晉的滅亡始於八王之亂終於永嘉之亂,本來永嘉之亂後社會結構還在,沒想到又迎來了混戰。

東漢以來,西邊和北邊的少數民族開始內遷,其中有的人在內遷之後被同化了,但還有很多人依然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色。於是,當八王之亂開始之後西晉國力大衰,匈奴人率先起兵,並且在南匈奴貴族劉淵的帶領下在公元311年殲滅晉軍主力。

公元316年,匈奴軍隊攻入長安城,西晉滅亡,於是迎來了長達200多年的大混亂。這種混亂造成的結果就是,社會組織制度支離破碎,並且引起了規模空前的民族大遷徙。

比如,羯族人石勒建立趙國之後,羯趙政權將函谷關以東的數百萬老百姓遷到關中地區,又將關中地區的數百萬人遷到了函谷關以東,原有的組織結構蕩然無存。

北方被前秦統一後才逐漸穩定下來,但多年戰亂和文化衝突,難以形成統一的認同感和牢固的社會組織結構。

直到魏孝文帝改革,取得了大地主階層的支持和各民族文化上的認同感,社會組織結構才重新塑造起來。

等到了楊堅建立隋朝,已經能夠把經歷了200多年磨合建立起來的社會組織結構直接拿來用了。同時,也讓北方能夠集中資源南下滅陳,統一天下。


所以,一個王朝滅亡後,動亂時間的長短,取決於社會組織結構還在不在,或者重新建立一套適應社會發展的社會組織結構需要的時長。


歷史風暴


因為小農經濟決定了統一是大勢所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有兩個觀點可以解釋這種現象:1)任何事件的產生,其根本原因在於內部矛盾;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分裂與統一的本質

農民為什麼起義?原因在於封建王朝土地私有制下導致的土地兼併。由於地主控制了生產資料,農民不得不因破產而逃亡,久而久之就具備了反抗統治階級的力量,有了反抗統治階級的企圖。

當然,還有一些自由農民淪為佃農,但是佃農的受剝削程度遠高於自由農民,這種建立在高壓統治下的暫時穩定十分脆弱,仍然有導致起義的可能。

儘管統治者能夠粉碎無數次起義,但終究有一次在統治者力量耗盡之後將其推翻。此時九州大地往往會陷入或長或短的分裂。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漢、唐、明這樣的王朝重新統一呢?原因在於中國古代的基本經濟形式——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需要強大的中央集權保護,分裂不利於小農經濟的發展,換句話說,分裂不符合歷史潮流。

表現在政治上,就是百戰之後決出一個政治強人一統天下。

這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有集體、統一才能保護和發展脆弱的小農經濟,這是歷史必然。

到了現代民族國家,統一更是深入人心,分裂不但違背社會發展規律,也更不得人心。在古代小農經濟的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必然的。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封建知識分子對歷史認識不足得出的結論。這句話只道出了一段時間內的歷史現象,但並不適用於整個中國歷史。在理想的社會發展規律上,我國不可能再面對這種情況。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一個結論,而不是論據,不是最根本的原因。為什麼“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筆者前面的回答就是原因:封建土地制度和經濟基礎作祟。


司文郎中


這是個大問題,三個朝代及其後續的大一統王朝,一個一個來說吧。

一、秦朝的速亡與漢朝的長久

秦朝是在秦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到嬴政統一六國時,秦朝的軍功等級制度已經運行了上百年,這說明秦國是一個以開拓疆土和進行戰爭為核心戰略的國家,有點軍國主義的味道,這就導致了秦國整個國家一直在採用戰時體制。

戰時體制的意思是生產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圍繞著打仗這個核心議題展開,比如實行物資管制、高稅收、大搞防禦性軍事設施、普遍兵役制等,一個人口百萬的國家長期這樣繃著弦,一旦天下太平就很容易在頃刻之間爆發大量矛盾。那個時候也沒有改革轉型這一說,秦二世是個平庸之輩,自然完不成這樣的重大任務。

還有一點也得注意:以殘暴著稱的秦始皇,並沒有把六國的使臣趕盡殺絕,而是保留了他們的宗廟,這為秦朝的速亡起到了推動作用。項羽這種楚國遺臣還活著、還能供奉楚國的君王牌位,自然就有起兵的心思;


漢朝能夠快速建立,主要原因有:

1.天下苦秦久矣,沛公起兵遂雲集而相應;

2.反對分封制,深入探索實行中央集權制度,並且把六國那些遺臣該收買收買(張良),該打敗打敗(項羽),要知道項羽並不想當皇帝,而是想恢復到戰國時代的制度。這明顯是開了歷史的倒車;

3.在2的基礎上,劉邦制定了一條非常嚴格的規定:不能封異姓王!這就促使了西漢初年的社會穩定,加上實行無為而治的黃老哲學,使得國家的經濟得以在戰後迅速恢復,而沒有陷入大的危機。


二、隋朝的速亡與唐朝的長久

隋朝類似於秦朝,也是在戰亂了幾百年後重歸大一統,但隋朝的建立依靠的是門閥。

什麼叫門閥呢?就是魏晉南北朝時代,通過世襲制來做官,形成壟斷社會資源的上層群體。

隋朝的建立依靠的是門閥,但隋文帝是個很有雄心的人,開科舉而不是世襲來選官,這就得罪了門閥勢力,要知道門閥已經存在了幾百年,不可能一朝一夕就退出舞臺,所以隋朝實際上還是一個被門閥統治的朝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是也;

此外,楊廣的暴虐也是出了名的,隋朝的徭役和賦稅之沉重,堪比秦朝,楊廣好大喜功,修運河,修宮殿,三徵高句麗,把國庫裡的財產基本都用盡了,焉有不亡之理?


唐朝能夠快速建立的原因:

1.天下苦隋久矣

2.以李淵為代表的關隴集團聚集了一群人才,同時有效地利用並遏制了門閥勢力,從唐代開始,門閥勢力逐步走向衰落,成為空有頭銜沒有實權的富家翁。


三、元朝的速亡與明朝的長久

元朝是一個比較有趣的朝代,他的滅亡主要是因為除了包稅制之外什麼都沒有了……

什麼叫包稅制呢?

元朝的國土面積太大了,古代通訊也不發達,管理十分不便,蒙古皇帝就在統治地區找一群土豪,讓他們承包國家的稅收,替國家收稅。收到的稅款事後按比例分成,除此之外國家根本不管這裡。

有一句話說的很對:元朝在地方上實行的是包稅制下的無政府主義。

此外,蒙古皇帝進入漢地,從來都是以征服者的面目示人,他們從心眼裡瞧不起漢人、

契丹人、色目人等民族,因此元朝面臨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大汗進了北京要不要漢化?

而蒙古貴族上下,對這個問題的態度是:能拖就拖

後果就是要不要漢化,元朝官員吵了快一百年 ,從建國吵到朱元璋起兵都沒吵出結果,就回漠北放羊了。

元朝皇帝從不穿帝王冕服,全都是蒙古袍加身,這能夠說明一些問題了吧?


明朝能夠快速建立的原因:

1.包稅制讓地方豪強放飛自我,導致中央政府沒法控制地方,天下遂大亂;

2.四等人制度讓各族人民敢怒不敢言,只要一個火星,就能激起熊熊大火;

3.朱元璋是個不世出的奇才,他手下的徐達、常遇春等人,也是因緣巧合相聚。



託尼不帶水的歷史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中國的歷史大概經歷的三個階段:秦漢統一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分裂時期、隋唐宋元明清再次一統時期。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的歷史有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趨勢,歷朝歷代在暫時的分裂之後都會迎來比較長的大一統時代。“合久必分”是世界上帝國史的必然趨勢;但是,“分久必合”卻是屬於中國歷史獨一無二的現象。我們回到問題:秦末、隋末、元末,天下崩潰後為什麼能快速統一而不是長期分裂?這無疑與中國古代的的“大一統”思想有著極大的聯繫。

“統一是中國的一種文化。”——魏斐德

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一書中稱中國為“唯一延續至今的社會。”歷史上,世界範圍內的眾多國家雖然古代存在著文明,但是文明保留的最完整、沒有出現斷層的國家只有中國而已,這些與中國的“大一統”思想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繫,這種思想一直指導著中國的歷史走向:從“分”走向“合”。接下來,我們便一起了解一下這種思想。

對於“大一統”思想來源的探究

中國“大一統”思想,是中國歷史上“自然而然”的現象還是具體條件的產物?

從早期文明來看,與其他早期文明相近,早期的中國(即中國內地)沒有共同的民族,這些民族卻有著共同的文化特徵, 但是這些特徵不一定能夠帶來政治上的大一統。比如說印度文明、希臘文明、以及更晚的阿拉伯帝國等等,在經過短暫的統一之後,最終都走向了分裂。所以,“大一統”思想的產生應當與當時具體的政治、文化以及社會背景有著莫大的關係。



自西周開始,黃河中、下流域已出現明顯獨一無二的統治中心。並且,自西周時代就對後世產生了“一統”的影響,如:當時共同的上層文化(禮制、青銅器陪葬、共同的文字、“雅言”)、“天子”觀念、君權神授等。而西周的禮制,用金字塔來比喻的,金字塔塔尖的就是“天子”。

春秋戰國時期,周的“天子”保存了象徵意義上至高無上的地位,但是失去了對於眾諸侯的主權。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存在著“會盟制度”,其中公元前546年、541年的兩次“彌兵”會議這些都是各諸侯為了改善“國際體系”而存在的。這時,“大一統”的局面還沒有出現,但是卿大夫之類的上層階級仍然擁有著共同的文化,並且文化範圍還在繼續擴大。

隨著各諸侯之間爭霸戰的開始,使得各諸侯國中人民獨特的民族意識開始萌芽,國內的凝聚力開始增強。古代的國家很簡單,可能一個村、部落就可以構成一個國家。春秋戰國時期,眾諸侯採用普遍兵役制,也就是說全民皆兵,比如你的村子離咸陽比較近,那你就成為秦國的士兵,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為什麼殺人?這個時候就是民族意識的初步萌芽。當然,戰爭帶來的殘酷性以及破壞性是極大的,給各國的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在種多國林立的局面下,只有解決“天下”問題,才能得到國內的穩定。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便產生了“百花齊放”這樣的一個思想及其活躍的局面。雖說各家的思想都不一樣,但是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天下”的統一。這裡,我們就要說到士人的“天下觀”。我們說:“知識分子不分國界”,當時的戰國可以比作一個巨大的人才市場,在這個人才市場中有才能的人都可以在彼此競爭的諸國中找到工作,他們沒有狹隘的愛國主義,他們忠於天下,而不是忠於某個國家。在他們的倡導中,最終的理想目標都是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而不是說要維護某一個國家的獨立。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論語》“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局一焉。”《老子》“天無二日,民無二王”。《孟子》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天子”“王”等概念,其中還給我們傳達出一個重要的信息:天下只應有唯一的合法的統治者。所以,秦滅六國之後,完成了“大一統”,繼承了諸子百家“四海歸一”的理想,證明了秦的合法性。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東巡,群臣請立石刻銘,傳為李斯書。在這塊琅琊石刻上,碑文13行,今保留86個字;此碑主要內容是歌頌秦始皇成功盛德,但其中有一行是:“今皇帝並一海內,以為郡縣,天下和平。”

“大一統”思想的長遠政治影響

“大一統”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正統”最重要的前提。能達到“大一統”的王朝都能夠得到合法性的認證,無論是“暴政”的秦,還是征服了漢人的蒙、滿征服者。縱觀歷史,我們來看無論是“春秋戰國”還是“三國兩晉南北朝”,這些割據政權都沒有得到合法性的認可。


之後,隨著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學登上思想領域的統治舞臺,極大的規範了國民的思想認知以及維護了中國封建統治者的統治地位,而在“大一統”思想的指導下,歷朝代在分裂之後總能恢復大一統的局面,這些與當時人民的思想認知極度統一也是有著極大的關係的。

“中國之一統始於秦,塞外之一統始於元,而極盛於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員極廣,未有如我朝者也”——雍正皇帝

小結

綜上,我們可以得知中國曆朝代能夠快速的從“分”走向“合”,與中國的“大一統”思想密不可分,這種思想自古便得到了士人們的認可,也是其窮其一生的理念,在隋唐科舉制度建立與完善之後,士人們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到統治階級,大一統的思想深入人心。就拿當時的羅馬帝國與秦來看,其建立時間相差不遠,羅馬帝國雖經歷千年洗禮,但最終走向了分裂乃至淪落;而中國古代自秦以來,雖秦“暴政”二世而亡,但是很快邊進入到了大一統的局面,可以說二者完全走向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道路。再看印度文明,孔雀王朝的建立雖然暫時的,使得印度走向了統一,但是最終也走向了分裂;又比如說當時強大堪比唐的阿拉伯帝國,整個國家有著,相同的語音、文化、信仰,但是最終也走向了分裂,現在還整天以“聖戰”的名義發動戰爭,搞的那些國家的人民苦不堪言,流離失所。



正如詩仙李白所寫:“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秦始皇兼併六國統一天下後,推行了一系列鞏固“大一統”的政策,其中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措施更是影響深遠。可以說,從秦之後,“統一”正式成為了中國的一種特殊的歷史文化,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從心底都認同這種文化,中國人民自古以來便對“分裂”有著極大的厭惡情緒,“統一”自古便是中國人民的願望。


青花瓷一般製作精美卻又色澤淡雅,青銅器一樣體量厚重而又造型獨特,這是蘇木看到的歷史,願與你一起共賞。
認準飛揚的專屬logo,點關注,不迷路!


歷史飛揚


縱觀天下大勢,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一種規律。

這其中還包括王朝興衰不超過三百年的週期率。但不管亂多久,最終都能殊途同歸一一天下大亂走向天下大治!本題所提到的三個朝代又屬於三個特例。

一,他們都是經過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社會動盪後而重新建立起的大一統王朝。如秦、隋之前都是群雄爭霸的割據政權。好不容易一統天下,其作為,包括政體和舉措對後世影響也較大!如秦之郡縣制、隋之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度對人才的選拔。

二,但他們的壽命都很短,秦至二世而亡,隋至煬帝也壽終正寢,元朝稍長,也不過幾十年而已。

三,他們有一個相同之處,緊隨其後都是極具生命力的又一個大一統王朝。漢承秦制,兩漢國運達四百年之久。唐襲隋規,興衰過程也有三百年,取代元的明朝也坐擁二百七十多年的江山。

他們至所以能長治久安,正是剛建立不久的大一統的前朝為又一新興王朝打下了統一的根基。已不存在亂世時的分裂勢力。


晚亭與落霞同暉


秦末劉邦能夠快速統一得益於秦始皇掃除了六國,車同軌,書同文,使大一統的概念深入人心,這一點及其重要,中國幾千年的大一統思想離不開秦始皇的功勞。接下來的幾場戰爭下來六國貴族也消亡殆盡,國家沒了分裂勢力,底層人民又希望和平穩定的生活,統一的國家自然很快就建立起來了。

隋末其實天下並沒亂,亂的是統治階級內部的貴族勢力,也就是關隴貴族。基本就三個勢力相互角逐,一旦決出勝負,天下很快就會平定下來。而且隋朝跟秦朝一樣,之前都是分裂動亂了幾百年,好不容易安定下來,黎明百姓一樣渴望穩定。

元末能夠快速統一則得益於朱元璋的出色軍事政治能力,還有當時的漢人復國情節。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朝代,也是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由於不合理民族政策,漢人們一直謀劃著復國,所以,農民起義的導火索點燃後,全國各地的漢人都迅速響應。此時的中國大地群雄並起,且各方勢力誰都不服誰,按理說應該要持續好長一段時間的亂世,但朱元璋憑藉傑出的個人能力,迅速兼併群雄,並一鼓作氣推翻了元朝的統治,當然這與遠超內部腐化墮落也脫不了關係。

總的來說,自從秦始皇讓民眾有了大一統的概念,中國就擰成了一塊,中華大地就一山不容二虎,只能存在一個皇帝。無論是誰在亂世起事,只要不是奔著一統天下去的,那肯定就會被其他胸懷統一大志的豪傑吞併。


足下三尺


謝謝題主,我來回答。

個人覺得,這三個朝代的末期都具有一定的共性。他們能夠一統天下,避免長期分裂的歷史必然,開創大一統的強大王朝,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這三個朝代末期,都面臨群雄並起、天下大亂的混亂局面。但是,在諸侯混戰中,通過長期的殘酷戰爭,在弱肉強食的自然規則下,逐步形成了幾個大的政治軍事集團。

如秦末形成了項羽、劉邦為主的幾大集團。隋末形成了李淵父子、王世充、劉黑闥等幾大集團。元末形成了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等幾大集團。

這幾大集團在行成的過程中,通過各自的精心治理和各種征戰、統治手段,早就完成了對各種小集團的吞併或兼併,在各自內部建立了比較成型的統治,基本都擁有了比較穩定的根據地和固定的兵源、財源,初步建立了較完整的國家治理機器。都有了比較成型的政治方略和軍事思想,加上連年混戰,人心思靜。從整個天下大勢來說,一旦出現更加強大的軍事政治集團,就容易形成贏者通吃的局面。

第二、都出現了一流的謀臣和武將,這是形成霸權、結束戰亂的必然前提。

如劉邦集團以張良、蕭何、韓信這初漢三傑為代表的各類軍事家、政治家。

李淵父子以李靖、李勣、長孫無忌等為代表的各類軍事家、政治家。

朱元璋以徐達、李善長、劉基等為代表的各類軍事家、政治家。

這些優秀的人才,代表了當時最強的謀略能力和對戰爭的閱讀把控力,並且都具備不世出的治理才幹,不僅能協助打天下,更能協助治天下。

第三,最重要的一點,是劉邦、李淵父子、朱元璋,都有博大的胸襟、宏大的格局和超然的駕馭能力,得以讓天下英才盡收麾下。

如果沒有優秀的主帥,再優秀的謀臣也只能徒嘆奈何,再優秀的武將也只能成為一介武夫,再優秀的幹才也只能成為世俗政客,不可能創建開基鴻業。

綜上所述,就是秦末、隋末、元末雖天下大亂,但卻能快速統一的根本原因。





陶蜀山翁


確實王朝末年,引起長時間混亂的的時代有不少,東漢末開始,三國兩晉南北朝,混亂延續了300年。唐末混亂,五代混亂,宋也始終未能大一統,那麼為啥秦末,隋末,元末沒有大的混亂很快就天下承平呢?原因如下:

1.重要原因一:三個朝代末期,都面臨群雄並起、天下大亂的混亂局面,但很快就形成了幾個大的政治軍事集團。秦末形成了項羽、劉邦為主的幾大集團。隋末形成了李淵父子、王世充等前朝將軍團隊掌控大局的集團。元末形成了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等幾大集團。也就是說,雖然混亂,但是在一定範圍內是統一的,安定的。

2、重要原因二:少數民族勢力沒有發展到足以進入中原稱雄。秦末,少數民族雖然也入侵,但是還沒有到中原來建立政權的意識,只是搶掠。隋末,少數民族主要是突厥,也沒有大規模進入內地,更沒有在中原建立政權。元末,就是沒落的蒙古,正等著被揍呢。

而東漢末三國,晉末,五胡內遷,建立政權,十六國少數民族政權,南北朝對峙。

唐末,遼夏金元以及諸多少數民族,吐蕃,回汻,吐谷渾等,所以,宋的運氣不好,始終連幽雲十六州都收不回。

3.重要原因三:主政者政治方針正確,以結束戰亂為目的。天下也是思定是主流思潮,不像唐末,‘’’有槍就是草頭王‘’有很大市場。

4.次要原因:名王,名臣,名將等重要的歷史人物也影響了歷史的進程,但這不能算主要原因。






江濤濤歷史


其實你只要稍微瞭解一下就可以知道,中國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一直到清朝滅亡,大部分時間都是基本統一的,這是因為什麼?因為要造成高度分裂的條件比基本統一的條件更加苛刻。要高度分裂,必須同時擁有多個實力強大的武裝割據勢力,這是統治者堅決不允許的。

秦末農民起義,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各地農民紛紛響應,但是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勢力強大的地方勢力。後來項羽劉邦各自漸漸坐大,這才出現楚漢相爭的局面,一但一方打敗另一方,自然就統一了。

隋末的情況稍微複雜一點,有三隻起義軍分別是翟讓和李密的瓦崗軍、竇建德的河北義軍還有一隻江淮義軍,但有實力的只有瓦崗軍和河北義軍。地方武裝雖然多,有實力的卻只有太原的李淵。

我們都知道,自古農民起義成功的例子只有兩次,一次是項羽劉邦,另一次此時還沒發生,是元末的朱元璋。農民起義一般都很難成功,歸根結底因為內部領導人關係複雜,很難形成統一的方針,往往容易產生內訌,各自為政,而太原的李淵不同,他有完善的官僚等級制度,人人都清楚自己應該效忠於誰,所以李淵能夠逐個收服各方勢力,實現統一。

元末有三個主要勢力,朱元璋、陳友諒和張士誠,張士誠勢力最小,不足與其他兩人任何一個相抗衡。所以只要朱元璋和陳友諒一人獲勝,就可以很快實現統一。


秦曰漢雲


國家由亂而治、由分裂而到統一,首要解決的是人的思想意識的問題。在亂世當中,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依存的基礎是“義”

,個人的理想被無限放大,很難形成“忠”,無論對某一個人忠,或者對某一君主忠,個人首先想到的是個人如何獲得更大的利益,這個利益包含了物質利益,也包含了精神追求。這三個王朝之所以能快速統一,主要原因在於前一個統一王朝,已經逐步培養起了人心的凝聚力。

大漢

漢之前是秦,秦帝國統一六國經歷了一個艱難的過程。主要原因就是東周以後,中央政府早已經沒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別到戰國以後,上至各國的貴族到普通百姓,他們心裡只有對自己小國家君主的忠心。即便秦統一六車以後,各國的遺老遺少還在想方設法反秦復國。所以,秦統一六國後,立即進行了文化的統一,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其目的就是統一思想。而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遭到了各國所謂貴族瘋狂反撲。這種反撲再一次統一了認識,就是“反秦”!在大家共同反秦的過程中,逐步樹立起了對漢的忠誠度。漢王朝在建立,一方面通過制度來凝聚向心力,培養對帝國的忠誠度。對於那些還可能存有反叛能力的力量進行了滅殺。所以說,

漢王朝能快速統一,是建立在一個強大的統一的秦帝國基礎上!

大唐

唐王朝的快速統一當然是建立在一個統一的隋王朝的基礎之上。魏晉以後,天下迅速大亂,特別是經歷了五胡十六國,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使漢王朝建立起的精神體系徹底崩塌。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權逐漸向漢文化體系靠攏,起到了逐漸凝聚人心的作用。西魏之後的後周,雖經歷了朝代的更迭,但社會相對穩定,這說明人的思想基本具有了凝聚力,但仍沒有消除個人為實現個人價值追求的無限放大。隋代周之後,雖大刀闊斧得進行改革,從政治制度上凝聚人心,培養人的忠誠度,但沒有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打擊原始的貴族階級,為新的社會階層提供較為順暢的上升通道。所以,造成了原有貴族的反撲,新社會力量的反叛,而這些反叛力量雖然表面上都打著反隋的旗號,但都有各自的政治訴求,沒有形成凝聚力。

唐王朝在建立過程中,對原有貴族實行了徹底打擊,完善了隋王朝的政治制度,為社會新階層提供上升通道。所以,統一併沒有持久。

大明

大元是在建立的滅金滅宋的基礎上。宋王朝雖然是一個軍事疲軟的朝代,但文化實力還是比較強大的。文化實力強大,意味著國家認同感強,對君主的忠誠度也比較高,雖然也出現了一批賣主求榮者,但還有大批忠心耿耿的追隨著,涯山海戰的結果就是最好的例證。元王朝雖也建國近百年,但實行的政策,造成了民族隔閡是無法消弭的。

所以明王朝在推翻元的過程中,很容易勾起中原人民的民族認同感,也就容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雖然在此過程中,也經歷了同時反元力量的互相攻擊,但這主要看誰更有政治智慧和軍事能力。所以明王朝建立後,大殺功臣,起初就是對這些有軍實能力和實力的將領的忠誠度的不信任。

所以,竹書木簡認為:這三個朝代之所以能快速統一,是前一個統一王朝已經在人心中種下了忠誠的種子,以忠誠為榮,而不僅是為個人抱負的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