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來自武漢的一線報道」有人宅到“長毛”,有人“硬軸”奔跑……但武漢人絕不“掉大了”


「來自武漢的一線報道」有人宅到“長毛”,有人“硬軸”奔跑……但武漢人絕不“掉大了”


  2月24日,農曆二月初二,民間稱“龍抬頭”的日子,但在武漢市,禁止出行、封鎖大門的告示,使2000多個社區的居民無一例外鎖在家裡。內防擴散,外防輸出,關口前移,嚴防死守——這是武漢市目前疫情防控的著力點、聚焦點、攻堅點。但從來樂觀、豪爽的武漢人說:“老子真信了你的邪!真不服你這個周!”

  宅在家裡的市民早已經度過了最初的恐慌與煩躁,以平靜的心態應對眼下的一切。家住紅鋼城建設路社區的楊大姐告訴記者,她從1月23日那天就再也沒下過樓了。她的兒女都已成家,住在漢口那邊。她一人在家悶了一個月了。封城前採購的食物所剩不多,好在社區有配送服務。楊大姐每天的日子靠“強迫式的高興”打發。早晨看新聞,上午彈彈中阮,午飯後休息,睡到自然醒,然後上網“鬥地主”,鬥到實在太困了,接著睡到自然醒。

  66歲的楊大姐是青山熱電廠的退休工人。春節前本計劃到天津的弟弟家過年,票還沒訂,就趕上了封城。“年三十那天,我只啃了一根包穀。”楊大姐說。她住的小區發現40多個確診病例,直到昨天,還有人被從家裡接走。整個春節,救護車的警笛聲沒停過。她盼著這樣的日子快點過去,“再悶下去,人都要長毛了。”

「來自武漢的一線報道」有人宅到“長毛”,有人“硬軸”奔跑……但武漢人絕不“掉大了”

  這個小酒館已經關張30天了。幾隻燈籠提示人們,這是春節的故事。

  當一些人盼著摘口罩的時候,武漢人只盼著能下樓遛遛。許多小區24小時封閉,每家只給一張通行證,每三天允許一人出社區購買生活用品。但是從2月23日開始,連樓也不許下了。這天,武漢市委、市政府在《致全體市民的一封信》中說:為徹底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小區村莊24小時封閉管理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短暫的封閉,是為了更長的幸福。

「來自武漢的一線報道」有人宅到“長毛”,有人“硬軸”奔跑……但武漢人絕不“掉大了”

  大街上鮮有行人,街邊停放的車輛也多日未動。

  住在漢口後湖社區的小羅是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的員工。他說:“別人可以在家,我必須出門。”他是線路維護師,一週兩個班次,哪裡有情況就得往哪裡去,醫院、殯儀館也得去。羅師傅說:打仗嘛,通信保障最要害,耳朵再不靈,那就真是掉大了(武漢人的口頭語,意即掉鏈子、栽面兒)。

  在一些不可或缺的服務單位,值班人員下班之後都住到指定的賓館裡,不許回家。青山熱電廠的技工小陳從春節至今就沒離開單位,他說,“這時候更不能沒有電。我們得保這個城市亮起來。”

「來自武漢的一線報道」有人宅到“長毛”,有人“硬軸”奔跑……但武漢人絕不“掉大了”

  半開放的社區,都用柵欄圍堵起來。

  在記者的住地青山區白玉街,2月25日早晨又響起“警報”。轄區的武鋼廠區內一棟集體宿舍,發現3個確診病例,63位密切接觸者被隔離。白玉街工委書記張軍一大早就跟著車,把這63個“密接者”送到了指定隔離點。張軍說:這3人是24日確診的,今天指揮部下令將與他們密切接觸的人送去隔離觀察。他認為:之前是對疑似病例隔離觀察,現在對密接者也隔離觀察,這是一大進步,也是非常硬軸(武漢方言,意即過硬、關鍵)的一招。白玉街隸屬的青山區已經設置了多個“密接者”隔離點。從23日起,治癒者也要到集中隔離點留觀14天,經複查後才能回家。從市到區,都下了死命令:不放過一戶,不漏掉一人!

  武漢,一定能勝!

海河傳媒中心記者 楊壽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