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CRS横空出世,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CRS身份?

CRS即共同申报准则(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简称CRS),又称“统一报告标准”。CRS的提出者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就是OECD(经合组织)。而概念是来自美国的美国海外账户税收遵从法(FATCA)。CRS旨在推动国与国之间税务信息自动交换,目前正循序渐进地在各国实施,有望在2018年完全覆盖所有的成员国。虽然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范本,但发起CRS的组织OECD提倡各成员国应按照要求,签署公民信息交换的协议。


CRS横空出世,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CRS身份?


自2018年以来,已有超过90个司法管辖区根据 CRS 实现税务信息透明化,现已交换了4,700万个离岸账户的信息,总价值约为4.9万亿欧元。通过4,500个双边关系启动的自动信息交换(AEOI)计划,标志着历史上最大的税收信息交流,也是二十多年来国际上为反逃税而努力的结晶。

--2019年7月6日OECD的数据统计


“我们通过二十国集团(G20)设计和实施的透明度计划(AEOI)已经发现了庞大的离岸资金库,现在全球各地的当局都可以对其有效地征税。”

--日本福冈的20国集团财务会议


“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只是我们集体努力的第一步。随着各国进行数据匹配,预计会有更多的税收收入。我们确实正在接近一个无处可藏的世界。”

--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Angel Gurria)

CRS横空出世,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CRS身份?


在执行CRS以前,各国就发起过“资自愿披露计划”,简单来讲就是,以前没纳税的自己来坦白从宽,如果以后CRS执行了被查到,那就是抗拒从严。于是乎各国人民就开始披露自己的海外资产。换句话讲,聪明的人与其被动查到自己,不如早早将资产转移到其他身份下或者未加入CRS的账户下,并主动披露该国籍下的海外账号信息。

CRS横空出世,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CRS身份?


回到国内,截止到2019年11月18日,已经有94个国家地区与中国配对成功交换信息,中国已经给67个国家地区提供信息。

那中国的CRS身份是怎么认定的呢?怎么看我是不是中国的税务居民?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83天的个人应认定为中国税务居民。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所谓习惯性居住,是判定纳税义务人是居民或非居民的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标准,不是指实际居住或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居住地。如因学习,工作,探亲,旅游等而在中国境外居住的,在其原因消除之后,必须回到中国境内居住的个人,则中国即为该纳税人习惯性居住地。居住满183天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居住183日,一次不超过30日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临时离境,不扣减天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