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如學著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文|寶藏媽媽

寫在前面的話:

關於孩子好奇心的文章其實有很多,大多都是教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可我不認為好奇心是靠後天刻意培養的,好奇心應該是本來就根植於每個孩子的心中,我們要做的是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收穫不一樣的東西。(文章有點長,請慢慢看哦)

“媽媽,為什麼恐龍會滅絕呢?”

“因為有一顆小行星撞了地球啊!”

“那為什麼小行星會撞地球呢?它撞了地球后,恐龍就會滅絕嗎?恐龍到底為什麼滅絕啊,媽媽”。

這是我和兒子每天都會發生的一段對話。無論他問多少次,我都會樂此不疲的回答,而這背後的原因是因為我想保護好兒子那顆像七色花般珍貴的“好奇心"

我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會遇到我這樣的情況,尤其是三四歲的孩子,可以成天圍著大人問“為什麼?”

但很多家長卻對這樣的“為什麼”熟視無睹,甚至有些深惡痛絕。大人的回答多半是:我不知道!你怎麼這麼煩!一邊玩去!別總是問這些奇怪的問題!

而這樣的回答 ,往往是將孩子的“好奇行為”貼上了“多事佬”的標籤,誤解孩子 ,不知不覺中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

愛因斯坦曾說,我不是絕頂聰明,也不是天賦異稟,我只是充滿好奇。

好奇心不是後天培養得來的,而是本來就存在於每個孩子的心中。孩子天生好奇,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不要用成人慣有的思維去扼殺。

那麼,孩子的好奇通常從什麼時候開始 ?好奇心對孩子有多重要?我們又該如何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呢?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如學著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從第一次問“為什麼”開始

“我小時候喜歡遙望星空,面對眼前這個奇妙的世界,也許每一個孩子都會追問:浩瀚宇宙還藏著多少奧秘?”——馬化騰

300多年前,牛頓被一個從樹上掉落的蘋果砸到腦袋後悟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在這個世界上,肯定還有很多人被蘋果砸過腦袋吧,但為什麼偏偏是牛頓悟出了萬有引力呢?事實證明,只因他比別人更好奇。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當孩子剛出生後開始用清澈的眼眸打探這個未知的世界時,好奇心就已經存在了。只是,當孩子第一次問“為什麼”時,這顆種子才開始在孩子的身體裡悄然長大。

為什麼天空是藍的?為什麼小鳥可以在天上飛?為什麼企鵝吃魚?無數個為什麼的背後,就是孩子好奇心的開始。

我至今還能回想起兒子第一次問為什麼時的場景:那是第一次帶他坐高鐵,他問我為什麼鐵軌上沒有汽車?我告訴他,汽車在馬路上奔跑,而高鐵在鐵軌上奔跑,是兩種不同的交通工具。然後兒子笑眯眯地說,“那人就是在地上走的交通工具吧”。

就這樣,兒子的世界彷彿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我也小心翼翼的保護著這扇通往好奇探索之旅的大門。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如學著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充滿好奇 ,所以快樂

好奇心就是一串問題,所有偉大的創造都來自好奇心。充滿好奇心,所以快樂! ——復旦教師陳果《你好,好奇心》

好奇心能激發孩子的興趣,激發求知慾,還能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但最關鍵的,好奇心能讓孩子快樂,甚至可以讓孩子在成年後終身保持快樂。

大家都知道,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從年輕時就坐在輪椅上,卻從沒放棄對宇宙的探索,也未丟失對生活的信心。他曾說,“如果生活沒有了樂趣,那將是一場悲劇。”而讓生活保持樂趣的就是他那顆無比好奇的心。

《我們是如何思考的(How We Think)》書中提到,好奇心的最終極階段是變成一股能強化個人與世界聯繫的力量 ,這種力量能持續為我們的個人經歷增加趣味性、挑戰性和興奮感。

就像60歲從三菱退休的雅子奶奶那樣,她出於好奇心為自己買了一臺電腦,折騰了三個月終於獨自完成組裝電腦的工作。這位她的人生帶來了快樂。

她那句“人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更加悲觀和消極,但是通過學習和教授他人新的事物,你可以重新找到生活的熱情和動力。”而這些都建立在好奇心上,有好奇心才有求知慾,也足以說明,好奇能讓你成為一個有趣的人。

我想,每個家長都期盼孩子在好奇中得到快樂,在成人後依然可以做一個有趣的人吧。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如學著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如何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第一,善待孩子的“為什麼”

好奇心是從孩子的第一個“為什麼”開始的,家長應該正確認識並善待孩子的“為什麼”。

心理學研究顯示,好奇心是孩子探索和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尤其是三四歲的孩子,他們在逛超市的時候喜歡“亂摸亂看”、時不時冒出各種“鬼主意”,動不動就問“為什麼”,這都是好奇的表現。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耐心回答孩子的每一個問題,接納孩子不違反原則的“小動作”。如果一時答不出來,可以採取查字典查資料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用心,比一句“我也不知道”要好千百倍。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如學著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第二,留出合適的空間,給孩子思考的機會

除了善待孩子的“為什麼”,留出合適的空間,給孩子思考的機會也是保護好奇心的方式。

我就常常用這種方法,有時面對孩子的提問,確實也答不上來。那這時如果查不到合適的資料,我會留出空,讓孩子自己去思考,但一定是用“童趣”的口氣引導孩子思考,而不是用“命令”來強迫孩子思考。孩子思考完後,也不用去評判對錯。

記得有次我們聊到為什麼天上有那麼多星星,我用宇宙大爆炸來解釋,兒子聽完後說,“媽媽,我覺得不是爆炸,天上的星星都是小天使呢,是小天使變成了星星。”這種答案雖然不正確,但更符合孩子的邏輯。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如學著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第三,閱讀也是保護好奇心的好辦法

以上兩種方法都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和知識儲備,而第三種方法則最簡單實用,那就是閱讀。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到,應該多與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閱讀,在閱讀中培養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在閱讀中維持孩子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孩子對學習和未知的探索欲。尤其是閱讀與大自然相關的科普書籍,能更好的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求知慾。畢竟大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那麼,市面上的科普書籍那麼多,該怎麼挑選呢?

在這裡,分享一下我送給兒子的3歲生日禮物《美國國家地理兒童小百科》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如學著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原版引進,身臨其境

之所以選擇這套書,首先在於它是由出版社直接原版引進,大家可別小看了原版引進這幾個字。

它與我之前買過的科普書籍都不一樣,原版引進的書籍在圖片的色彩呈現度上是超清超飽和的,就好比你雖然看的是書,但實際上會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比如 ,孩子可能沒去南極看過企鵝,但這本書的原版畫質會幫助他感受真實的南極與企鵝。簡單點來說,就和看紀錄片差不多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如學著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專業打造,內容豐富

其次, 這套書是由美國國家地理協會精心打造,除了圖片質量一流,知識點也更為專業和準確。共包含了《雪豹和獅子》《企鵝和海豚》《雛鴨和蜜蜂》《袋鼠和考拉》《珊瑚礁和海獺》《天氣和雨林》六本書,涉及海洋、草原、極地等等。

整套書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觀察,以孩子的思維方式進行講解,便於孩子更好的理解知識點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如學著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細節突出,邊玩邊學

說起這本書的細節也是令人稱讚的,書中對動物的細節描寫勝過我看過的任何一本科普書

比如,小企鵝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從蛋裡孵出來呢?海豚如何在黑暗的海洋中尋找食物呢?剛出生的小海豚有多大呢?這些在書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我曾帶孩子去過珠海長隆海洋王國,雖然看到了真正的海豚,但也沒有這本書中這麼細節的描述,比如海豚的牙齒是什麼樣?我就用這本書來和孩子解說,讓孩子寓教於樂。

另外,這套書裡面還設置了互動問答和小遊戲,便於家長和孩子在閱讀中能更好的互動,邊玩邊學,還增進了親子關係。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如學著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漢英對照,更加實用

最後,這套書是中英文對照的,原版引進讓它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英文,完全可以讓孩子從三歲一直看到六七歲,不僅能進行自然啟蒙,還能進行英語啟蒙,一書多用,提高了實用性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如學著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是一場華麗的冒險,保護孩子的好奇心,他們就能創造出你意想不到的世界。

如果你也想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和興趣,可以點擊下方鏈接購買這套《美國國家地理兒童小百科》。

現在,頭條號與京東圖書聯合做活動,每滿100減50,原價138.8一套,點擊下方鏈接購買可以直接減50,整套書到手才88.8元。

(以下視頻,會讓你更直觀的瞭解這套書)


不到一百元,就可以讓一套《美國國家地理兒童小百科》幫助你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開啟與孩子的探險旅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