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科学如厕训练指南:家长牢记这3点,如厕训练更轻松

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父母也会考虑培养孩子好的如厕习惯。大多数在婴儿2岁以后心智逐渐成熟,同时神经控制肌肉的能力也增加了。慢慢的孩子也会开始有排泄的感觉,并将这种感觉主动向父母报告。而且,良好的如厕习惯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有很大的影响,对未来孩子的人格树立也有很大帮助。由此可见,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如厕训练尤为重要。

科学如厕训练指南:家长牢记这3点,如厕训练更轻松

一、如厕训练什么时候开始?孩子最有决定权

美国儿科学会称,大多数婴儿在18至24个月大时就有排便意识,有些婴儿直到30个月大时才有排便意识。但是,由于较小的婴儿排便控制能力较差,他们在训练中可能会有较大的挫折和阻力,一般建议在18个月后进行如厕训练。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应该根据宝宝的实际发育情况灵活地掌握开始训练的时间。

科学如厕训练指南:家长牢记这3点,如厕训练更轻松

二、不会如厕给宝宝带来的危害 

如厕是幼儿园儿童日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厕能力也是孩子们应具备的重要生活能力之一。但是仍然有许多3、4岁以上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去洗手间。尤其是在幼儿园很小的时候,不上厕所会给人多方面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不会如厕还会伤害孩子的社交和自尊心。而且,通过研究表明,不会如厕的孩子们的认知发展和社交性相对较差。而且一到幼儿园,这些孩子的缺点就会相对变大,性格也容易变得封闭,自卑和暴躁。

科学如厕训练指南:家长牢记这3点,如厕训练更轻松

三、培养孩子如厕,父母可以从这3点入手

1、为孩子准备厕所工具

要训练孩子自己上厕所,往往需要工具帮助。如果家中宝贝是一个男孩,家长可以专门准备一个挂在墙上的小便池,并且对孩子进行语言和行动上的引导。通过这种方法他们就能知道从现在起不能随地小便。这不仅有利于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也有利于宝宝隐私意识的培养。其次,为孩子准备的专用马桶的样子最好是颜色鲜艳并且是对孩子有吸引力的。同时,家长还要确保马桶的材料是健康安全地,以防止危害儿童的健康。平时要注意宝宝如厕工具的卫生,避免如厕工具上残留的过敏物质接触宝宝娇嫩皮肤引起过敏反应。

科学如厕训练指南:家长牢记这3点,如厕训练更轻松

2、聪明地运用游戏

游戏是孩子们学习的最佳方法,因此父母可以在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的同时逐渐让他们熟悉如厕的过程。通过游戏可以让孩子们不断模拟,并且帮助玩偶擦屁股、脱掉裤子或提裤子。在游戏的指导下,孩子们很快就能在游戏的实践中学习如厕,迅速掌握基本的如厕技巧。

科学如厕训练指南:家长牢记这3点,如厕训练更轻松

3、巧妙使用小故事

许多孩子喜欢听故事和模仿故事,让自己成为故事的主人公。因此,父母可以巧妙地运用小故事,引导孩子自己去洗手间,培养孩子自己去洗手间的好习惯。常见的小故事有《如厕我不怕》,《提裤子》,《洗手歌》等。平时的父母们通过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可以在孩子们舒适愉快的气氛中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科学如厕训练指南:家长牢记这3点,如厕训练更轻松

如厕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切忌不可急于求成。当然也可以通过绘本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学习如厕训练,像这套《情商行为管理亲子绘本》中的《拉粑粑》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进行如厕训练。分别为大家准备了10册装,和30册装,其内容都是帮助孩子训练的基本行为,让宝妈们更加省心。

科学如厕训练指南:家长牢记这3点,如厕训练更轻松

<strong>【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享受粉丝特价】

科学如厕训练指南:家长牢记这3点,如厕训练更轻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