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一紙封村告示,真能成為傳世名帖嗎?

01 “傳世名帖”橫空出世

對很多書法愛好者而言,在家裡閉關刷帖習字期間,突然多了兩份“傳世名帖"——同出自湖北某地石號村宣的兩紙抗疫封村告示,並遵循古例,取其首行代表性文字,分別命名為《你來我家帖》和《疫情貼》。其中後者更被網友精心排版,佈滿藏章,P成了傳世名帖的式樣。詳見附圖。


疫期隨思||一紙封村告示,真能成為傳世名帖嗎?

《疫情貼》成品


疫期隨思||一紙封村告示,真能成為傳世名帖嗎?

《你來我家帖》原圖


疫期隨思||一紙封村告示,真能成為傳世名帖嗎?

《疫情貼》原圖


作者當是一位佚名的石號村村民。有心人考證出,他應該是一位畢業於書法專業的優秀生。


02 網友評價精彩紛呈

網友中的專業人士,對此二帖均給與了極高的評價。

此處僅摘錄《疫情貼》部分評語如下:

網友評論:看得出作者在面對疫情時,並不會考慮用何種書體,一筆為一字之準,一字成一篇之規,順理成章,一氣呵成。好書法都是在不經意間產生的,沒有刻意為之沒有功利目的,寫出來的作品自然放鬆隨意,因為隨意才自然大方。疫情貼……這個名字好聽!

網友評論:黃山谷氣度,蘇東坡墨趣,又一傳世名帖。

網友評論:此書法絕非普通人所寫,要麼科班出身,要麼書法愛好者習帖多年,二王為基,碑帖結合,方圓兼施,筆法精道,章法渾然天然天成,有魏晉遺風,又有東坡書韻,實乃一佳作!

網友評論:此貼師承蘇黃,意借顏行,取法魏碑,行草兼顧,章法嚴謹,用墨灑脫隨性,佈局疏落有致,內容不俗,一氣呵成,可與祭侄文稿相上下,非當今書邪一般大家可及也,我瞎說的。「捂臉」「捂臉」「捂臉」

網友評論:前面蘇東坡的寒食帖,中間王羲之的二謝帖和尺牘,後面是王羲之的聖教序,中間夾雜了一些其他筆法。

網友評論:不管是筆法和章法都是合乎法度,普通村民是寫不出這樣的水平。普通的都寫的規整,大小一樣的。

網友評論:既似北宗李思訓的斧劈皴,又似南宗王摩潔的披麻皴,實集南北二宗之所長,佩服佩服。

網友評論:這帖寫得真不錯,疫情二字筆墨變化由重到輕,不蔓不枝,特別是情的樹心旁,寫的空靈有趣,有入眼驚看秋氣新的感覺。


03“名帖”後的淚水

自己書法基礎薄弱,不敢妄評。

雖然也很喜歡這帖子風格,但每每看著內容,實在心酸,

故並不想去隨其刷帖臨習。

雖然這一紙《疫情帖》,在書法藝術上,

如此就地取材,信手拈來,急就成章,

氣息渾然天成,或將載入史冊。

然而,裡面折射著我多少父老鄉親,兄弟姐妹的淚水。


疫期隨思||一紙封村告示,真能成為傳世名帖嗎?

吹哨人李文亮學生時代


疫期隨思||一紙封村告示,真能成為傳世名帖嗎?

95後一線護士陳穎


最近,對著手機電腦刷屏的時間有點長,轉發的東西有點多,

甚至耽誤了自己完成每天習慣的,排的滿滿的計劃和功課,

也弄髒了很多人的眼睛,弄壞了很多人的心情,

甚至招來了某平臺的警告。

可是,除了轉發一下,我們還能怎麼樣呢?

莫謂書生空議論,頭顱擲處血斑斑。(鄧拓)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

從東林士人,到近代先驅,到當代先烈,

再到本人還就讀初中時某個夏天,

那些早已入大學的兄長大姐們所做的事,

除了空空的議論,真的是沒啥用。

可為什麼還是堅持要寫要轉?

因為眼目所見,到處都是某位論語大師的徒子徒孫們的留言:

害死李醫生的只是病&毒。

這話真沒毛病,殺掉譚嗣同的只是一把刀。


對《疫情帖》的出現和成帖的解讀,除了其書法藝術成就的角度,

當然還可以從文字內容含義,人性價值觀,字裡行間的情感,

形成的時代背景,發令者的意旨,書寫人的意願,

被拒者的感受,旁觀者的態度,惡搞者的初心,

等諸多角度去細細解析。

而自身實在愚鈍,才力學識專業俱都不逮,

無法更深層次展開!盼有身邊高人加以解讀!


您,怎麼看石號村宣的《疫情帖》?


胖胖的Paul,昔日媒體從業者,今時潛心悔過人。十架恩典走天路,一本聖經伴人生。

八福塾屋屋主,致力於社區青少年文學書法一體化啟蒙,中西經典吟誦講解寫基礎教育。

生長於蘇北徐豐,學工於南京北京,寄居於廣州番禺。

歡迎關注,私信交流,閒話家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