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地球的水究竟來自哪裡?古詩給出答案,科學家找到證據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在前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慶餘年》中,主人公範閒在宴席上醉酒背詩,讓李白的這首《將進酒·君不見》又再次“翻紅”,被很多人背誦,津津樂道。

不過,這裡有個問題,我們都知道,黃河是中華兒女的“母親河”,研究認為,黃河最早北方發源於青藏高原、南部發源於巴顏喀拉山、西部發源與星宿海。一路途徑9個省和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作為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黃河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那麼,為何李白要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呢?難道地球上的水並不是自產的嗎?

讓我們再看一下這句話中的字面意思:天上的水噴湧傾斜下來,從此黃河的水便滔滔不絕的壯觀流淌。其實,我們翻閱各類資料的時候會發現,在地球剛剛誕生的早期,地球上並沒有水,那個時候的地球還被一片熔岩所覆蓋,一直到41-35億年之前,地球經過了最恐怖的冥古宙時期,才最終冷卻了下來。

原始海洋就是在那個時候誕生的,當然,如今的地球上71%的面積都被海洋覆蓋,但是,在當時地球上並沒有那麼多的海水。同樣,科學家們如今觀測到了遙遠的宇宙深處,也依然沒有在宇宙中找到第二顆地球,就連與地球一樣含有豐富液態水的星球也沒有找到。那麼,地球上的水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如今,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相信,在地球上的水都來自於太空。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小行星、彗星、隕石等撞擊到地球上,為我們帶來了豐富的水源,此後經過幾十億年的積累,地球才逐漸形成了如今的分佈格局。

不過,這裡也有一個問題,我們都知道,月球作為地球的天然衛星,平時沒少遭受各類“天外來客”的撞擊,表面不僅坑坑窪窪,而且也非常不穩定。如果地球的水來自於太空,那就表示地球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頻繁的接受撞擊,可是為何地球上還會出現生命呢?


前段時間,日本的隼鳥號在小行星上“採礦”,收集到了不少土壤樣本。在經過分析後,科學家們發現小行星上含有很多冰晶成分,這些冰晶都可以變成液態水。NASA更是發射了探測器到小行星上進行探索,果然又發現了它曾經存在水流的事實。

小行星來自於哪裡呢?在太陽系的邊緣,存在著一個叫做柯伊伯帶的組成部分,那裡就是小行星的家。當然,在火星和木星之間,也存在著一處小行星帶,收到引力的影響,它們就會脫離軌道,飛入太陽系內部,特別是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小行星飛入的情況就要更加嚴重。於是,早期的地球遭受了大量的小行星撞擊,這些小行星為地球帶來了水,形成了原始海洋,也為地球帶來了生命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