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在古代,这3个姓氏不用说“免贵”,有你的姓吗?

姓氏,是一个人家族传承的符号,相信人们对自己的姓氏总是充满着自豪感,但中国又是一个讲究自谦的民族,所以当有人问“您贵姓”,对方回答之前总要说一个“免贵”,比如“免贵姓赵”、“免贵姓李”等等,这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但是你知道吗?历史上有三个姓是不用说免贵的,说了反而不妥,到底是哪三个姓呢?

在古代,这3个姓氏不用说“免贵”,有你的姓吗?

第一、张姓

张姓为什么不用说“免贵”?因为玉皇大帝就是姓张。我们看《西游记》,总觉得玉皇大帝好像本事不大,其实不然。如来对孙悟空如是说:

“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可见,玉皇大帝着实了不得。

在古代,这3个姓氏不用说“免贵”,有你的姓吗?

据民间传说,玉皇大帝在成仙之前,原名叫张友仁,也称“张百忍”,因为修持有道,所以一步登天,但其人的事迹,我们并不了解。也有人认为,这跟道教的张天师有关。

其实,玉皇大帝就是人间皇帝在仙界的影子,他掌管三十六天、七十二地,一切神、仙、佛、圣、人间、地府都归他掌,可谓权力无边。

但玉皇大帝的声名鹊起,还是在北宋。北宋历代帝王都尊奉道教,但那时候道教神仙谱太乱,需要有一个“掌门人”,所以就有了玉皇大帝,民间管他叫“老天爷”,地位逐渐升至三清之上。

所以若说“免贵姓张”,老天爷会不高兴的,古代老百姓比较信这个。

在古代,这3个姓氏不用说“免贵”,有你的姓吗?

第二、孔姓

这个当然是因为孔子。孔子的儒家思想易被历代统治者利用,所以对孔子都非常尊崇,早在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就封孔子八代孙孔腾为“奉祀君”,此为帝王册封孔子后裔之始。

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封孔子四十六代孙为“衍圣公”,此后衍圣公这一封号代代沿袭,至明清时期,衍圣公为正一品,当然只是荣衔。直到民囯二十四年(1935年),又改衍圣公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这并非尊号,而只具历史意义。

所以,孔姓也是不用说“免贵”的,说了就是对孔圣人的不尊重,这在古代是万万不可的。

在古代,这3个姓氏不用说“免贵”,有你的姓吗?

第三、历朝历代的国姓

比如汉朝的刘姓、唐朝的李姓、宋朝的赵姓、明朝的朱姓等等。

有些皇帝为拉拢有功之臣,还会赐他们“国姓”,比如刘邦赐娄敬为刘敬,李世民赐徐世为李,以示尊荣。当朝的国姓,自然也不能说“免贵”了。

在古代,这3个姓氏不用说“免贵”,有你的姓吗?

以上这些姓氏,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可以“免贵”,但现代已经没这个讲究了,只是生活中碰到有姓孔的,一般人多少会加一分敬意,毕竟是圣人之后,而对方通常也会说“免贵姓孔”。至于其他的姓,今天也都一样要“免贵”了。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史小狐,感谢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