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西遊記中為什麼大部分磨難都要武力解決?只因計策沒用,談判無方

西遊記中的取經團隊,一路經歷各種磨難,妖魔眾多,但總體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天庭派來的道教勢力,二是佛教本部勢力,三是長期霸佔一方的野勢力。

雖然磨難眾多,唐僧也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輕而易舉就會被妖怪抓走,甚至放進蒸籠,每次都是猴子不停地打,要不就是搬救兵,找助手,最後才能把唐僧解救出來。難道除了武力就沒有其它方式來解決爭端了嗎?

西遊記中為什麼大部分磨難都要武力解決?只因計策沒用,談判無方

古人云,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迴避,繞道走,化妝走,喬裝打扮一下,誰也看不出來,這不是上策嗎?

就算是被抓住,總得有個談判的機會,你是要錢還是要什麼,不就一塊肉嗎,給你就行,割一塊肉還會再長出來的。再說,佛教也好,道教也好,孫悟空和豬八戒,還有那不說話的沙僧,以前在天庭做官,誰還沒個有實力的朋友?

最後談判不成,再打一架,誰贏了誰就是大哥,心甘情願。

西遊記中為什麼大部分磨難都要武力解決?只因計策沒用,談判無方

可是縱觀整個西遊記,並沒有出現繞道走、談判的情況,只要師父被抓,上來先打,打完再說,也不管能不能打得過,也不管最後誰輸誰贏。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清楚取經的真實目的,菩薩也要藉機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來增強自己的影響力,還要藉助這次任務消滅自己的敵對勢力。

唐僧每次知道前方有妖怪,就是不聽話,也不怕,坐著等妖怪來抓,猴子也給面子,只要唐僧被抓,先說出大話嚇唬嚇唬你,什麼打成肉醬啊,夷為平地啊,管你三七二十一。

西遊記中為什麼大部分磨難都要武力解決?只因計策沒用,談判無方

為什麼呢?因為迴避只會減少妖怪的數量和質量,不迴避,才是最簡單最有效斬草除根的方法。

最後誰被封為正果或者說你正果的級別不就是由這些戰績來決定嗎,猴子每次見到妖怪興奮不說,就算沒有妖怪也要到處問問哪裡有妖怪,妖怪越多他就越興奮,猴子懂遊戲規則,在打死白骨精之後他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西遊記,猴子打黃風洞的虎先鋒,本來都快打死了,被豬八戒劫了胡,孫悟空叫道:“兄弟,正是這等!”然後又說“兄弟啊,這個功勞算你的。”

西遊記中為什麼大部分磨難都要武力解決?只因計策沒用,談判無方

因為要記功,所以才會爭功,沙僧平平淡淡無所謂,猴子和豬八戒可是經常要爭功,甚至鬧矛盾,豬八戒還一直鼓勵唐僧把猴子趕走。

說到這我們就得說說菩薩的本事,當初選擇讓他去成立取經隊伍,如來就是看中他的能力。菩薩是非常善於用人的,他組建的隊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作用。

唐僧肉到底能不能長生不老?沒有人驗證,但是妖怪都知道,甚至會為了這口肉去拼命,白骨精甚至丟了性命。但是菩薩安排這個消息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妖怪都引出來,唐僧只不過是一個誘餌而已。

西遊記中為什麼大部分磨難都要武力解決?只因計策沒用,談判無方

收編豬八戒和沙僧,這倆可是玉帝身邊的人,菩薩敢把他們收編,說明他有信心,也證明收編別人勢力,擴大自己的實力範圍是可行的。

孫悟空呢?作用就大了,所以只有他被封為鬥戰勝佛,是佛位,因為猴子在整個隊伍中扮演的就是打手和劊子手的角色,你想啊,一個三天不打架就要上房揭瓦的人,能閒下來?

再說,猴子悟性高,還愛惹事,推翻果樹,炫耀袈裟,這種性格最適合在菩薩團隊好好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