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說隔代病毒會變弱?

艾伯史密斯


首先糾正一下問題中的錯誤:病毒在傳播過程中確實會減弱,但這種現象只發生在病毒傳播的初期,一旦病毒跨物種傳播,病毒的毒性不僅不會減弱,反而有可能會增強。

那為什麼病毒在傳播過程中會減弱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

01 細菌和病毒在多次傳代後會出現退化,這是它們的特性

細菌和病毒在多次傳代後會出現退化,也就是問題中說的隔代病毒會變弱,這是它們的特性。生物學家認為,病原體在傳播過程中毒性會越來越低,使毒性減弱,原因在於:病毒不能獨立生存,它必須寄生在宿主身上,所以病毒感染人類的目的,並不是殺死宿主,而是傳播繁殖。

也就是說,病毒與宿主的共同進化並使其毒性降低才是常態。但這種說法只適合於那些無法找到新宿主的病毒,對於那些潛伏期長和可以隨時找到新宿主的病毒就不成立了。

02 氣溫升高使得減毒強度減弱

對於這次新冠病毒,一些人樂觀地認為,等到天氣轉暖,病毒自身毒性不斷減弱,這場疫情就會不戰而勝。科普西奇說:確實看起來表明了,在更炎熱的夏季,(這種新冠病毒和其它一些導致普通感冒的人類冠狀病毒的)傳播有所減少。但他表示,“這可能還不足以讓這種新病毒自行消失”。馬爾說,科學家還未就導致某些病毒具有季節性的原因達成共識,這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南方醫科大學瘟病學專家黃仕營指出,中醫醫藥的早期介入對病毒減弱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個人的免疫程度、病毒的種類和傳播途徑也會有影響。所以不能單憑氣溫升高就判定病毒會減弱。

03 病毒在傳播過程中毒性會降低,但不是無止境的降低

十八世紀,澳大利亞野兔成災,導致草原植被破壞,環境汙染。為控制兔子的數量,他們引進了兔子的烈性病毒——兔粘液瘤病毒,這種在歐洲致死率最高、致病性最強的病毒,在澳大利亞短暫傳播後竟發生了變異,變異後,毒性較弱的兔粘液瘤病毒成為了主流,野兔的免疫力反而提高。這種病毒雖然沒有解決澳洲野兔成災的問題,但在其後十幾年對它的追蹤分析,這種病毒並沒有消失,中等毒性的兔粘液瘤病毒一直都在傳播。

這也就是為什麼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治癒後不僅不會有後遺症,甚至會生成保護性的抗體。

04 病毒跨物種傳播,毒性會增強

人類的很多病毒,諸如禽流感、甲型流感病毒等,大多是從動物到人類的跨物種傳播。病毒一旦跨物種傳播,就很有可能會發生變異。

《病毒學概覽》裡提到,病毒的進化路徑是:其它動物病毒——人獸共患病毒——人專性病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根據病毒分析和流行病學分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很有可能來自野生動物,其中蝙蝠就是人獸共患病原體的天然宿主,蝙蝠的基因組裡,有很多與DNA修復相關的基因,並且表達量遠遠高於其它哺乳動物,這些DNA修復基因在抑制病毒複製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所以雖然蝙蝠攜帶很多致命病毒,但因其自身具備很強的免疫力,這些病毒在蝙蝠體內容易被抑制。然而,病毒的某次變異跨物種傳到人身上,就引發相應的疫情。所以,不食用野生動物,就不會為病毒從野生動物傳到人類提供條件。


這裡是科學驛站,一個傳播最權威、最有趣的科學的小窩,歡迎點擊關注哦~


科學驛站


隔代病毒會變弱這個說法不是很嚴謹!

對於病毒一代代傳播之後,其毒性會逐漸降低這個說法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病毒存在的目的就是生存與繁衍,如果因毒性太大而把宿主殺死就達不到傳播的意圖了。針對現在的新冠肺炎病毒,一些樂觀主義者認為,新冠肺炎病毒經過幾代傳播之後毒性就會降低,直到對人體產生不了多大傷害,所以只需等到天氣變暖,病毒自身毒性隨著時間不斷減弱,這場疫情也就輕易取勝了。

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我們可以從人類發現病毒認識病毒的歷史尋找答案。

1887年,俄羅斯生物學家伊凡諾夫斯基(D.Iwanowski)在研究菸草花葉病的病因時,第一次發現了病毒與細菌關鍵性區別,這些對病毒的研究極大的刺激了生命科學的進步,因此,他也被稱為“現代病毒學之父”。

但直到20世紀中期,隨著觀測設備的進步,人類在慢慢了解到病毒這種尺度在幾十納米的生物單位是如何繁殖和進化的。經過了70多年對病毒的追蹤和研究,人類發現病毒弱化確實是一種普遍現象,但不絕對。

第一個被拿來做進化研究深和分析的病毒樣本是兔黏液瘤病毒,這種病毒最先發現於美國,這是種只在兔子之間傳播的病毒,被感染的兔子主要症狀就是患上良性腫瘤,致死率並不高,但兔黏液瘤病毒傳播到歐洲之後,突然就變成了一種致死率極高的烈性病毒。這種變化被澳大利亞人注意到了,上世紀50年代,澳大利亞野兔已經成災,超百億的野兔讓澳政府十分頭痛,於是他們非常有創意地決定把這種病毒從歐洲引進過來,準備用“病毒戰”來消滅這些氾濫成災的兔子!

但這場“病毒戰”的結果是澳政府沒有預料到的,這種烈性病毒雖然致病性強,致死率也非常高,開始的效果還算令人滿意,超過一半的兔子被病毒消滅了,但病毒的“猛攻”只持續了不長時間,隨之兔子的大量死亡,病毒也發生了變異,而變異後的結果就是,毒性沒那麼厲害的慢慢取代了烈性毒性而成為了傳播的主流,並且隨著病毒的傳播,更多野兔的後代出現了對這種病毒的免疫力提升的現象。這就不得不讓人類去思考,病毒與宿主之間的這種變化到底會意味著什麼?

在通過兔黏液瘤病毒在澳洲野兔間傳播進化醫學觀察與研究後,病毒學家得出了病毒進化的基本規律:即在進化的道路上,病毒與宿主是保持共同進化的(co-evolution)。

病毒的目的並不是消滅宿主,而是儘可能的與宿主共存,這樣才能通過不斷的傳染以完成更多的裂變。

但經過對兔粘液瘤病毒的十幾年跟蹤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儘管這種病毒的毒性減弱,野兔的免疫力也增強了,但病毒並沒有消失,毒性中等的毒株一直都有傳播,毒性並沒有持續減弱,但也沒有能力去大規模的去消滅野兔。直到上世紀80年代,隨著基因分離技術逐漸成熟,人類對病毒進化的研究有了更多微觀層面的證據,對於病毒在傳播中會逐漸弱化致死率,在隨後的進化中更傾向於與人類共存這個現象是存在的。但需要要注意的是,病毒在傳播中毒性下降這種現象往往只出現在病毒爆發的初期,與宿主共同進化和使自身進化成中等毒性的病毒才是常態。

在金奇主編的《醫學分子病毒學》第一章就提到了病毒弱化的問題:

1、病毒在跨物種傳播時一般會產生新的病毒;
2、跨種後,新病毒變異速度很快,但毒力過強的病毒會因宿主死亡而死亡,所以很多病毒在變異後,其中中等毒力的病毒會佔據主流。

這就意味著,病毒在傳播中的毒性雖然會降低,但不是無止境的降低,因為病毒也是有底線的!例如,在對埃博拉病毒的研究發現,其毒性雖然降低,但降低幅度並不大,所以埃博拉病毒依然是當今世界上對人類最危險的病毒之一。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一篇牛津大學研究團隊的報告,報告聲稱,通過對艾滋病十年的跟蹤研究,他們觀測到,艾滋病病毒在與人體免疫系統對抗過程中已經發生了演化,病毒正在逐漸適應人體的免疫能力,其致病性和傳染性均有所減弱,變得更加“溫和”。其臨床表現為,現在的艾滋病病毒與10年前的病毒相比,在機體中的擴散能力下降了10%。

其實,對於病毒,我們更要小心的是病毒的隨機性和跨物種變異,美國著名病毒學家——蘇珊·費希爾-霍克(Susan Fisher-Hoch)在《第四級病毒》中寫道:

“在病毒的世界裡,人類才是入侵者。人類的活動侵犯了它們藏伏之地,迫使它們暴露了出來。人類並不適合於這些病毒的寄生,人類不能供養病毒長期生存。相反,對於病毒,人是一個沒有出路的宿主,人死了,病毒也就與之俱亡。”

所以,病毒也像所有微生物一樣,必須在進化的過程中呈現出穩定性與選擇性,但同時,隨著環境的變化,病毒傳播也帶有相當高的隨機性。如果我們認為病毒的傳播一定會不斷弱化,忽視病毒在宿主群落傳播中發生突然變異,毒性走向異常增強的可能,也是十分危險的。

對於病毒,產生變異的最大可能性,就是遭遇了全新的宿主環境,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致死率較高的病毒都是從動物到人類的跨物種傳播,畢竟,要想成為主流的傳染病毒,必須讓自己能夠不斷變異和保持中等毒性。像前些年爆發過的禽流感、豬瘟等病毒,最開始爆發時致死率非常高,但很快其毒性就變弱了,但通過跟蹤發現,毒性較弱的病毒也只佔很少一部分,毒性中等,相對溫和的禽流感導致的小規模疫情才是主流,時不時的在世界各地爆發一下。

從病毒的角度看,根本目的是為了傳播更多的目標,毒性大了就會導致宿主快速死亡而無法傳播到下一個宿主,但毒性小了又無法穿透宿主的免疫系統,也就不能從宿主那裡獲取能量和物質導致自身無法繁殖,所以病毒必須在使宿主死亡和自身死亡之間找到一個平衡,在我們看來就是在致死率和傳播率之間保持平衡,這也是為什麼病毒的毒性無法一直弱化,大部分病毒的變異都是向中等毒性進化的原因。

病毒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幾十億年,早以和地球上的生物和諧生存,只要我們不隨便侵害野生動物,不去打擾病毒的“根據地”,病毒也不會對人類展開大規模殺傷,畢竟,病毒傳染也是為了找個宿主好好活著,可不是想就為了弄死宿主而一起玩完。


清明的星空


敢回答這問題的都是專家,我不懂醫學與生物工程學,我試著用另外的角度來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

1,從哲學的角度,“至剛易折,上善若水”。說的是太過剛猛的東西,就容易折斷破碎。比如鑽石最硬,卻也非常的脆,錘子一磕就會碎掉,反而是非常“柔軟”的水卻能一直保持長存。說到病毒,我們會發現,凡是對生物毒性最大的病毒,比如霍亂,天花和這次的冠狀病毒,都屬於比較猛烈的一類,冥冥之中病毒好像知道自己過於猛烈霸道,宿主很快會死自己也呆不了幾天,那麼存活下來唯一的方式就是儘快的傳染更多的個體,加大傳染性擴大傳染範圍。比照歷史經驗可以發現,這樣的病毒往往能比較容易的研發出新藥來對付,而毒性較小容易和宿主共生的病毒,比如HIV、乙肝病毒等等,卻非常的難以攻克。簡單的說就是隻有更適應環境,不猛烈,細水長流的東西才更存活的更長久。

2,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宇宙萬物無時無刻處於熵增的過程:從有序到無序,從興盛到衰減,最終到完全的衰亡(熱寂)。任何沒有生命的原子都無法逃脫這個規律,何況是有“生命”活力的病毒。生命的本質就是有序的結合體,並一直處於熵增的過程,為了延緩熵增,我們就必須不斷進食(減熵),為了更久遠的存在下去,人類便衍生出“繁殖”這一個功能,從歷史角度看,個體存在的時間(壽命)越長,基因的傳遞就越穩定,比如烏龜單個壽命長達百年以上,所以能再地球上存在兩億多年之久。而這次的病毒,個體存活的時間非常短,幾小時到幾天,這樣就使得自己的基因處於非常不穩定狀態,更難以保證遺傳繁衍下去還是和母體具有相同的特性,從而一代不如一代。

以上是我個人的拙見,並非專業的看法,就一搬磚的別噴我哈!

我個人有一點意見,為啥控制病毒非得找直接殺死病毒的藥物呢?能不能換個角度,從基因繁衍的角度,要是能找到一種改變病毒壽命的方法,縮短它的存活時間,讓它進入人體後,沒法適應人體環境,來不及繁殖下去就消亡了,是不是也是一個途徑?


知無所道


這問的相當難,病毒的繁殖,是一個從RNA到RNA的過程,其特點麼,遺傳信息少,合成速度相對較快,但是呢,問題來了,在這個複製過程中,RNA聚合酶的高保真性能如何,我們不得而知,需要大量的序列比對,看看兼併鹼基的位置和數量情況。故,潛在答案就是聚合酶的高保真性。(本答案算是拋磚引玉,同行或者科班的業內人士,也來聊聊)


三生石100957676


我認為這是一種生物的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這裡我只能說一說我自己的觀點。(純粹自己觀點)

1.進化本身沒有目的,進化只是表現。

進化的本質是那些能夠產生更多的後代能夠更好的複製自己的個體能夠讓自己在種群中的比例增加的表現。所以說生物進化的方向不是什麼毒性增強,不是什麼變大變強,而是能讓自己更好的適應環境,複製自己。

2.對於病毒來說,摧毀宿主的行為最後的結果只能是破壞自己的生存環境(除非他可以通過屍體傳播)

所以病毒的進化方向偏向於共生,而非一直增加自己的毒性。那些更加能夠傳染的病毒能夠更好的複製自己,那些毒性更弱的病毒也可以一直在宿主身體裡複製自己。最後相比那些毒性強、傳染能力弱的病毒他們會得到更多的複製自己的機會與自己的後代。並且最終在自然選擇中佔據上風完成進化。

所以隔代病毒變弱的原因在於發生了進化。


0檸0檬0


我不懂,但我以為的就是隔代病毒是原始病毒利用最新被傳染的宿主細胞製作出來的,原材料全部來自宿主細胞,那麼如此大批量的複製分裂我認為不可能絕對100%完美複製,大批量出錯是必然的,而且向外傳染的過程中需要被宿主體液包裹並且大部分還要被宿主的免疫系統清洗一遍,如此剩下來能向外二次傳染的病毒對比原始病毒必有所差異。


萬年章魚大丸子


一般回答這個問題的都是醫學大家,我作為不是圈內人回答這個問題,世間萬物的無外部作用的情況下,沒有永恆的任意物品及病毒。這也是沒有永動機的原因。小白隨口說。


少君先生


宇宙間物質發展總體墒要增加,那麼能量當然要逐步降低,傳染病這東西傳一個人危害一般就要降一點,只不過人和人體質不同,而且數量少也觀察不出來,但大量統計了可以得出結果


明朗星月談財經


霍元甲的徒弟沒有霍元甲厲害。


樓下的黑客


病毒也在生命的一種 其根本目的不是搞死宿主 而是病毒本身的生存與繁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