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羅城街辦:讓“數據跑路”代替“社工跑腿”

羅城街辦:讓“數據跑路”代替“社工跑腿”

堅定信心 打贏疫情阻擊戰來自抗擊疫情一線的報道

罗城街办:让“数据跑路”代替“社工跑腿”

為了實現科學防控、有效防控,同時為社區建立人口信息管理平臺,實現社區居民信息的大數據數字化動態管理,結束“底薄”時代。羅城街辦開發“社區人口管理數字平臺”,利用“二維碼”登記居民信息,記錄管理居民出行和摸排疫情線索,實現無接觸式科學防控。截止目前,轄區4個城市社區2個村改居社區和6個村共計二維碼登記居民信息2932人,4個卡口通過居民無接觸式掃碼確認信息繼而出入小區。

數據跑路

通過製作各村社區獨有的“XX村(社區)居民信息二維碼”,社區幹部網格長、樓長把二維碼發到各自的居民微信管理群,居民通過掃碼註冊上傳相關信息,生成每一個居民自己的“電子身份證”,經過培訓的社區幹部作為後臺管理員,審核居民信息。確認為本社區居民或者租戶後,最終生成居民“電子身份證”,對於老年人兒童等使用手機微信不便的群體,可由家人代為註冊,社區幹部不用再一次一次打電話統計信息再登記到“底薄”上,也無需上門登記,讓所有居民拿起手機,數據跑起來,送達社區管理平臺。

卡口檢測

每一位經過掃碼登記、社區審核通過,持有獨有二維碼電子身份證的人員在出入小區時,當面出示二維碼,老年人兒童可打印二維碼後出示卡口人員掃碼,值守的工作人員掃碼確認本人是否為本小區居民,且掃碼信息僅限為簡要居住信息,不會存在居民個人信息洩露的風險。在防控疫情的當前,實現無接觸式登記檢測。

共建共享

羅城街辦人口信息管理後臺對轄區常住和流動人口實現了治理雲時代,登記的信息達到了精準具體無遺漏,通過卡口管理,進一步核驗了人員和信息的一致性。通過二維碼登記,大數據幫助社區打通了社會治理的“最後一公里”,社區幹部不用像以前一樣查居民信息時,必須跑回社區翻“底薄”。同時居民信息登記平臺執行嚴格的信息管理制度,確保居民信息的安全性。

目前,二維碼掃碼登記信息已完成40%,卡口運行有序推進,社工和群眾普遍反映良好。通過科技手段大數據的運用,結合基層的實際,為基層防疫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目前羅城街辦正在著手開發“社區人口管理APP”,優化二維碼登記管理,進一步推進基層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