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怎样欣赏西方画家罗塞蒂的油画艺术作品《但丁之梦》?

影影圈圈


欣赏西方画家罗塞蒂的油画艺术作品《但丁之梦》

19世纪初期,欧洲的绘画出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画家们喜欢描绘一些充满梦幻故事题材的画作,比如,英国画家罗塞蒂(1828~1882年)就是其中之一,他笔下的油画艺术作品《但丁之梦》就很梦幻,这幅画作参考伟大诗人但丁的诗集,而且这幅画是罗塞蒂从但丁处取得灵感的最后一幅大作品,


欣赏西方画家罗塞蒂的油画艺术作品《但丁之梦》,其实就是了解但丁的故事:但丁在他9岁的时候遇见美丽的贝娅特丽丝,虽然两人只说过几句话,之后再也没有机会交谈,但是他一直深爱着贝娅特丽丝,不曾中断过。红颜薄命的贝娅特丽丝在她24岁时就去世,


她去世之后,但丁为她写了一本诗集,表明自己对她的心意,将暗恋的美感发挥到极致,但丁在贝娅特丽丝去世的那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爱神来到他的床前,将他带往贝娅特丽丝的房间,去见贝娅特丽丝的遗体,但丁深爱贝娅特丽丝,连做梦都想飞到她的面前去,



即使能见上她的遗体一面,但丁也觉得满足,这就是爱一个人的执着傻劲儿,却也是最让人心疼的;这样无可救药的浪漫也深深影响了罗塞蒂的创作风格,画中牵着但丁的手亲吻死者的是“爱”,罗塞蒂的这幅画作《但丁之梦》是属于“新浪漫主义”画风。

罗塞蒂作品《但丁之梦》


诗夜城主


但丁之梦,这件作品是罗塞蒂的传世名画之一,作品取材于欧洲诗圣但丁的《新生》中梦的一个场面:躺在床上的白衣少女是刚刚死去的比雅特丽斯,但丁被爱神带领来到碧翠丝的病榻前,见她逝世前的最后一面。身穿红衣的爱神代替但丁传达相思之情,倾身为碧翠丝献上最后一吻。两个梦之少女,正用永恒的布把比雅特丽斯永远覆盖上。面对爱人之死,但丁只能无助地透过牵引他的爱神表达内心的悲沧。在梦中与爱人作最后的道别,只能隔着爱神献上今生不再的一吻,但丁无力的神态,不禁令人无限的感伤。



贵州良心酒


为了更好地欣赏《但丁之梦》,我认为应该要先对作者及该作品创作背景有所了解。

《但丁之梦》创作于1871年,是罗塞蒂的传世名画之一,作品题材取材于欧洲诗圣但丁的《新生》中梦的一个场面,作品目前收藏在英国利物浦沃克美术馆。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 ( 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 )出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意大利裔的罗塞蒂家族,是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重要代表画家,他在艺术和文学上的发展都深受生命中的大事所影响,尤其是他的妻子伊丽莎白·西德尔的去世。

伊丽莎白的过世对罗塞蒂打击很大,他日渐消沉,整日沉浸在无尽的怅惘和幻想中,还将亡妻想象为但丁所爱恋的女子碧翠丝,创作了许多作品,画风也自此开始转向唯美和感伤,《但丁之梦》就是其中之一。

《但丁之梦》描绘了但丁在梦中被爱神领到碧翠丝的病榻前见她临终一面的场景。此时的但丁被那个一身通红的天使牵着手,这正是爱神无疑,他的左手执着一支金箭,那枝盛放的桃金娘显现出这里的爱意浓郁而澎湃面对即将永远离自己而去的心爱之人,但丁却不能亲近她,只能让身穿红衣的爱神代为献上最后一吻。

注:

1.床榻上的金发白裙女子便是女主角碧翠丝,此时她已经离世。

2.画面一左一右两位绿裙的女子拉开的铺满鲜花的幔布,其实是尸布。

3.正中间身着一身黑袍的正是但丁,他从头到脚包裹严实的袍子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也是当时意大利男子的典型装束。

4.碧翠丝是但丁一生苦苦爱恋的完美女神,但他对她从未显露过爱意,只把这座翻腾喷涌的爱情火山深埋心底,但丁最后一次得到碧翠丝的消息,正是她的死讯,生已无望再见,所以也只有在梦里,他还能再来看她一眼。

5.红色衣服的是爱神,他替但丁作了决定。她一手拉着但丁,一面亲吻着碧翠丝,但丁一生都不曾说出口的挚爱,此刻浓缩成了一吻,由爱神代他献上。

6.爱神手中所拿的箭,箭尖直指身后的但丁,显然昭示出这一吻真正的主人,在但丁的苦恋里,他也正是被金箭射中的那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

罗塞蒂将但丁的茫然无助和伤心凄怆描绘得十分感人,不禁令人无限的感伤,然而画中的但丁又岂止是但丁·阿利基耶里,分明也是他自己——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







大神画室


无论是美术,音乐,舞蹈都是通过各自的特殊需要表达我们的人生,而这件传世名作取材于欧洲诗圣但丁的《新生》中梦的一个场面:躺在床上的白衣少女是刚刚死去的比雅特丽斯,爱神把但丁带领来到她病榻前,见她逝世前的最后一面,而身穿红衣的爱神代替但丁倾身献上最后一吻,出发了但丁的相思之情!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类似的场景,面对死亡我们无能为力,我们举目无助,那种肝肠寸断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实的感受。就想这场无情的疫情,有多少白衣天使闹着生命危险奋斗在一线,又有多少人救治别人的时候被感染,甚至死亡,又有多少确诊的人面临着死亡,这样的死亡可是最后一面都不能见的呀,是不是也有一位穿着红衣的爱神代替他们献上最后的一吻呢!



裕品支支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画家罗塞蒂,不仅仅是西方美术史上,拉斐尔前派油画流派的创始画家,还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拉斐尔前派,是西方美术史上19世纪兴起于英国的一个绘画流派,其流派的创作宗旨是,提倡单纯,朴素,自然的艺术表现本色,不刻意美化自然,学习拉斐尔之前的画家们的创作手法。

对于画家罗塞蒂,特别推崇诗人但丁,所以他在绘画艺术的创作中,多取材于但丁,中世纪文学,所以罗塞蒂的艺术特色,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幻想的色彩和诗意。

对于罗塞蒂作品《但丁之梦》,是以但丁的爱情故事为素材创作

画中离世的女孩,是但丁一辈子苦恋的完美女神贝雅特丽齐,但丁的缪斯女神贝雅特丽齐,是但丁进行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

但是,但丁一直把这份浓烈炙热的感情深埋心底,贝雅特丽齐,离世的时候都不知道一个人深爱自己

罗塞蒂的这幅名画《但丁之梦》 画面描述了贝雅特丽齐离世时,但丁献上深情的轻轻一吻的场景。

但是,画中献吻的人并不是但丁,而是爱神,画面身穿黑色长袍的人才是但丁

画中穿红袍的人是爱神,替但丁给离世的贝雅特丽齐献上轻轻的一吻,不忍打搅她安详恬静的长眠。

爱神手中的剑指向但丁,暗示这献吻的主人是但丁。

纵观画家罗塞蒂画笔下的女性形象,个人粗浅的理解,都呈现固定程式化的面容,都是脖子修长,下巴突出,鼻梁直挺,头发浓密,特别是画中女性的红唇,丰满而性感,厚实而妖艳。

罗塞蒂画笔下的女性,无论是作品《帕尔塞弗涅》,还是作品《白日梦》,《所爱的》,还是作品《但丁之梦》,画中的女神原型都是妻子希达尔, 还有情人简莫里斯

如作品《但丁之梦》,画中离世的贝雅特丽齐,原型正是画家日思夜想的妻子希达尔

画中但丁爱而不得的女神贝雅特,如同罗塞蒂爱而不得的希达尔,不能和他相伴到老

罗塞蒂,由于是浪漫主义的诗人兼画家,在创作《但丁之梦》时,画面呈现梦幻诗意的氛围,画家把死亡都描绘得很有诗意。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艺术狂人2


[呲牙]可以躺着欣赏。再或者坐着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