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古代近代很多很多名中醫都自學成才?

杏林楊樹


中國古代歷史上,出過非常多的有名的中醫,比如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等。

不過,我們會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這些有名的中醫,不但大都自學成才,同時也沒有教出過非常優秀的徒弟。他們在中國古代的中醫歷史上,像是從地裡突然噴湧起來的甘泉,一時間光芒萬丈,奇異壯觀,但是並沒有從此形成一條源遠流長的河。也就是說,無處來,又無處去。

(古代名醫浮雕像)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我認為,中國古代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其一,中醫對病理的講解偏重於理論。

當我們在聽中醫給我們講病理的時候,我們都有一種感覺,中醫的講解偏重於理論。比如中醫講“陰”與“陽”,講“幹”與“溼”,講“寒”與“火”,講“辛”與“平”等等,其實都是一種理論性質的表達。一般的病者聽起來如墜雲霧之中。就算是一些學醫的人,如果他沒有很好的悟性,似乎也明白不過來。

就算學醫的人,他有很好的悟性,那也只能是一種“明心見性”。就像禪宗所講的那種“悟”。老禪師說某個弟子有慧根,某個弟子“悟”了,但究竟是不是真的“悟”了,老禪師只能通過自己的理解來判斷。而老禪師的判斷,更多地帶有老禪師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究竟老禪師理解的,是不是這個弟子內心的真實的“悟”,其實並不完全確定。

老中醫對弟子的教育,也是一樣的。他在給那些弟子們講病理的時候,更多的也要看弟子的悟性。也許弟子們都在不停地點頭,但是這些弟子是不是心裡真正“悟”了,老中醫也並不確定。也許,這個弟子不需要教,他就明白了。也許對這個弟子進行反覆的指導,他依然沒明白那些東西。

同樣以禪宗來說明。禪宗六祖惠能,他是禪宗歷史上最有成就的。但是他明顯是無師自通。而那個反覆被教導的神秀,悟性就沒有慧能高。中醫也是一樣的道理。

(禪宗六祖惠能)

其二,中醫更多的是依仗個人經驗。

如果是西醫,很多年輕的醫生實際上更可靠。因為這樣的西醫,他站在科學的前沿,掌握了更多先進的知識。

但是對中醫,我們卻總是認為老中醫更可靠。為什麼會這樣認為呢?

因為關於中醫的理論,實際上大家所談的也都差不多,只不過是能不能理解的問題,不同的是各自的實踐經驗。中醫的實踐經驗,決定著他醫術的高下。中醫的經驗豐富,見多識廣,他自然就能夠醫好更多的病人。

這種經驗,必須要有病人數量的累積。比如治療某一個病,也許一開始並不一定就能治好。經過反覆調試藥方及劑量以後,他才能找到一種恰當的方法。

(古代中醫)

其三,中醫是靠激發個人免疫力戰勝病魔的。

中醫治療和西醫有些不同。西醫是殺死病毒和細菌,而中醫則主要是激發個人免疫力。不同的人,免疫力實際山是不一樣的。因此,中醫在開方子的時候,就要根據不同的免疫力情況,進行調解。

這也就理解了明明有那麼多醫書傳世,為什麼我們的中醫不可能根據醫書,就能走遍天下行醫的道理。因為那些醫書上講的那些配方,對我們治病其實作用是不大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免疫力,所開的方子,當然就是不同的。如果照著那個方子抓藥,可能與這個病人對症,卻與另外一個病人不對症。

作為中醫老師傅,又不是一直隨著徒弟看病,又怎麼能把這些治療方法教給徒弟呢?

(中醫坐診)

其四、古代中醫私家傳承的特點。

古代的各種技藝百工,包括醫術,都有個家族私家傳承的特點。只傳給自己家族的人,不傳給外人。就算是傳給自己家族的人,也有傳兒不傳女的傳統。如果是別人偷學了自家的,那一定是個嚴重問題。如果自家的不學,去學別人的,那也是個嚴重問題。

如果那些有名的中醫,想把一部醫書傳世,他一般只在醫書中談理論性的東西,並不談具體的操作。而談理論性的東西,我們說了,主要看理解的人的悟性。因此,後人只覺得這個名醫很厲害,可就是學不來。

由於醫術的私密性,因此也極大地限制了中醫的發展。讓名中醫的產生,沒有成為常態。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說:

1、家人或者本人等被庸醫所誤,痛定思痛之後自學成才

;例如黃元御、惲鐵樵、王肯堂等;

2、中醫門檻低,可以自學,但易學難工;誰都可以看兩本書,說出一堆道道來,然而精通的人卻少之又少; 列舉一個大名人做例子:國學大師章太炎;

3、文人的濟世情懷;另外,古代近代一流人才去做官,學醫的就很少,而自學成名醫的人恰恰是這些做官不成或者受打擊的一流人才;

下面展開詳細論述一下:

1、被庸醫所誤,奮而學醫

學過中醫的都知道《內經知要》這本小書,開篇序文就寫到:“古云:為人子者,不可以不知醫。……,何也?為人子者,可以父母、伯叔、兄弟、妻子及諸眷屬付之庸醫之手乎?”畢竟現在學科門類繁多,想要都精通,真是一件難事。

先說黃元御。黃元御是清代著名的御醫,他天資甚高,十五歲就成了諸生(秀才),當時的人讚譽他是”國器“。乾隆皇帝巡遊江南讓他作為隨從醫生,他一路上為乾隆帝多次制方調藥,多有奇效,被乾隆御賜”妙悟岐黃“ 匾額。就是這樣的一個大醫,學醫的緣由讓人感嘆。

本來黃元御早早成了秀才,仕途一片坦蕩,可是三十歲的時候,左眼睛有些紅澀,就找醫生去看。誰知碰到了一個庸醫,結果把左眼睛看瞎了,這下仕途無望了。因為清代的時候很看重儀表的。據傳清朝有個叫劉鳳浩的人,才能出眾,因為長得醜,本來該給狀元的,乾隆只給他一個探花。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有個叫孫嘉誠的就是因為長得醜,被刁難。

黃元御因此痛恨庸醫,發奮學醫,博覽醫書,終於成了一代大家;寫的醫書傳世很多,厚厚的醫書,庸醫還是看不懂的。

再說王肯堂。王肯堂是江蘇金壇人,世稱宇泰先生,這也是一個牛人。王肯堂生於官宦之家,父親王樵是進士出身,官做到刑部侍郎。其本人也是進士出身,後來官做到福建參政;與歷史上的名人利瑪竇多有來往,本人好學,在《鬱岡齋筆麈(lu)》對當時的西方現代物理學天問也有涉獵。

王肯堂自幼喜歡讀書博覽群書,因此早年醫書有多有涉獵。17歲的時候,母親病重,找了很多名醫,開了很多藥方,都沒有治好,最後母親死了。王肯堂十分痛心,自從開始發奮研究醫理。20歲的時候,妹妹又生了重病,同樣找了很多醫生都沒有看好,王肯堂本人親自下手,在他的調理之下妹妹的病,盡然好了。然後父親怕耽誤了他的仕途, 不准許他從醫。

後來,王肯堂43歲時,當時倭寇橫行,他就上書直言抗倭,結果被誣陷降職。因為仕途不得意味,王肯堂就稱病辭官回家了,開始從事醫生這個職業,他與名醫繆希雍是好友,後來發明了眼睛的外科手術。



最後說惲鐵樵。是民國時期的人,早年做編輯,是當時風靡一時的刊物《小說月報》主編。他從醫的原因更讓人心痛。本來事業有成,家庭和睦,四個兒子,生活美滿幸福,結果喪子之痛,讓他痛不欲生。1916年,14歲的大兒子阿通得了傷寒,便請名醫,卻毫無效果,最後夭折。第二年,二兒子、三兒子也因為相繼去世。惲鐵樵的家鄉有學醫的風氣,他早年讀過一些醫書;只是粗通醫道,沒有臨床經驗。在兒子們生病期間,他多次給醫生們建議,怎麼看傷寒,結果沒有理他。喪子之痛,讓他發奮研究醫理,同時也向名家求問。

第三年,最小的兒子又得了傷寒,惲鐵樵夜不能寐,醫生都說沒有希望了;惲鐵樵就跟夫人商量:”與其坐著等死,寧願服藥而亡。“結果,惲鐵樵親自開了一個方子,吃了之後,小兒子的病慢慢好了。

2、中醫門檻低,可以自學,但易學難工

讀過中醫的人,大概都能說出中醫的一些基本理論,陰陽、五行、五運六氣之類學說。它的原理讓人學起來,貌似不復雜,例如心屬火,肺屬金,腎屬水這些。稍微有些文化知識的都能理解。其實,中醫理論的根基有很多出看起來自相矛盾的地方,單單一兩本書很精通,不靜下心思考,無法把握其中的道理。國人喜歡藏私,有人得到了其中訣竅真理,卻秘而不宣,所以中醫有很多家傳的藥方。

另外,中醫畢竟是一門實踐科學,需要有實際的臨床經驗。沒有幾年的功夫,就算懂了其中的道理,也是紙上談兵。

所以入門容易,精通卻是難上加難。

國學大師章太炎,也是一箇中醫愛好者

章太炎一生精通經學,史學。他的弟子眾多,知名的有黃侃、朱希祖、錢玄同、周樹人(魯迅)。

有一次,有問他”您是經學第一還是史學第一?“,他回答:”都不是,我是醫學第一。”

章太炎對中醫很熱愛。他的祖父,父親和兄長都通曉中醫。他本人也經常演講《傷寒論》,據統計他一生撰寫上百篇的中醫學方面的文章,如《醫術平議》、《仲氏世醫記》、《勸中醫審霍亂之治》。

身邊很多人都稱讚他,精通中醫。

但是,他有次生病,就照著醫書,自己給自己開了一個方子,結果服下去不僅不好,反而引起了新的症狀,結果再自己給自己開,還是不好;沒有辦法,被病痛折磨的苦不堪言了,只能求當地的名醫了。結果兩副藥下去好了。

自此,他知道了自己的中醫水平是書面管,實際不行。



3、文人的濟世情懷

古時候,醫書屬於三教九流之一。中醫被人詬病的原因之一就是醫易同源,很多算命的先生也會寫醫術,反過來也一樣,很多醫生也會一些算命的方法;根源就是兩者的根基是一樣的;內行人應該知道,你懂中醫不懂算命的那一套,那隻能說明你的中醫水平不行。但是,這就給外行人一種不務正業的印象:中醫跟算命先生連在一起什麼東西啊。

因為如此,醫生在古代地位並不高。所以,有能力的人,第一流人才選擇不是去做醫生,是去當官;現在這種風氣還是這樣,沒有辦法幾千年來積累下的風氣一時扭轉不過來。

為什麼很多人討厭中醫,學中醫的人才少,造成了庸醫太多了。庸醫搞一個方子,治百病;或者用一個方子治一百個人,能好嘛。同樣一個病在南方和在北方的人都不能開一樣藥,庸醫哪知道這些,普通人又不懂,只能隨便這些庸醫糊弄。

很多做官或者鬱郁不得志人如果學醫,反而更易成功。為什麼,因為這些人厲害啊。他們是一流的人才。他們做什麼都可以的。套用一句話,智商是硬傷,學醫是一個費腦筋的事情。想成為名醫,沒有兩把刷子怎麼可能呢

另外,中國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傳統。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說“進則救世,退則救民”。范仲淹後來說出了“不為良相,願為良醫”的名言。

為什麼,因為這切合孔聖人的教誨,儒家就提倡:“以濟世利天下”,所以醫生有懸壺濟世的說法。

最後,說一句你不能因為刀會傷人就說刀有問題,刀只是一種工具;中醫也是,就看你怎麼利用它。


滬上聊歷史


現在也有很多中醫自學成才,沒事逛逛相關的論壇就知道了。

都是些什麼人呢?有相當一部分是連初中都沒畢業,拿著兩本中醫書看一看,就儼然成了神醫了。

相信魯迅先生《父親的病 》大家都看過,裡面的醫生是什麼貨色也不用我多說了。魯迅家道中落,但好歹也是官宦人家,碰到的醫生尚且不靠譜,更何況普通人呢?更可怕的是,這樣的醫生在當時居然是公認的名醫。

我們常常說,中醫的沒落是因為混入了太多濫竽充數的人。但是,在聽他們描述中醫的時候。家裡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鄉里人,但凡是和自己能扯上點關係的都是神醫,有種種神奇之事。再具體一問,都是失傳。至於不靠譜,那是不存在的。按照這個比例來說,不是應該早就發揚光大了麼?反正騙人之事,都是別人做的。

許多地方都有傳說活了兩三百年的人,說的煞有其事。但有點生物醫學常識就知道,人類是不可能活超過150歲的。原因不外乎如是——謠言。

去年南方某地還出了個“神醫”,揚言治好了某某病,如何妙手回春。展示的錦旗、照片數不勝數,每天前來看病的人排成了長隊,掛號費200/人。給所有人開的藥也都大同小異,弄了幾個月才被發現。事後證明,所謂的神醫是個騙子,連江湖遊醫都算不上,就是弄了身行頭。

這些都不是事情,真正狠得在後面。說一個親眼所見的事情,絕對會刷新絕大部分人對中醫的認知。

以前我碰到一個關於一百多年前東北鼠疫為何沒有大規模擴散的原因。下面一百多個回答,居然全都說成是中醫的功勞。我的天啊,那伍連德是誰?南滿鐵路是誰封鎖的?

在搶功勞上,冒功勞上,沒輸過啊。治療一個病幾千個藥方,各個不同,一個有效便能說的天花亂墜。那剩下的99.9%人怎麼辦呢?

現代的中醫其實是有可取之處的,一些著名的醫院裡當家的中醫真的很厲害,有絕活,口碑非常好。但你千萬不要把它和傳統的中醫混為一談。民國多少大師,在當時西醫不怎麼靠譜的情況下,寧死都不願意接受西醫。不是傻,是兩害取其輕,怕了。

最後我說說個人的經歷,曾經見過一個鄉下赫赫有名的治腎病的大師。但凡去找他的,一律是一大包中草藥(可以自己找和煎),外加“強力松”(激素藥)。我堂弟和村裡人經過他治的(最好的相關醫院去了錢不夠,激素藥三塊八一瓶100粒,草藥大部分可以自己採),都是一把一把藥吃,遠超過瓶身規定的最大劑量。但不得不服,確實控制住了沒惡化,十五六歲後居然都自愈了。

後來我視網膜發炎,去的正規三甲中醫院,開了一大包中成藥加激素藥。正規的地方在於,開了激素藥再三提醒你,那是激素藥,好得快,但有副作用。吃了一個星期,從視網膜發炎到視網膜脫落。失明瞭兩個月(兩個月後能勉強看見,六個月後才徹底恢復),休學一年。剛開始不想休學,想還考補上,結果除了體育用病例混了個及格,其他門門掛科。算了,我還是休學吧。暗戀的女生都已經實習畢業,不知道哪去了。我還能說點啥,必須要惡語相向啊。

恕我直言,你們碰到的都是神醫,為何我這麼倒黴?當然還是要感謝人家的,服務態度非常好,和家裡住的一樣溫暖。幾個實習護士的聲音很甜,經常笑,可惜當時看不見。裡面還有一個男的(可能是實習醫生),有點娘。最坑的還是請的護工,她女兒也在樓上做護工。我家裡人走後,她直接上樓找她女兒聊天去了(我爸還揹著人家管理員偷偷塞小費呢)......好吧,扯著扯著就扯遠了。

亞里士多德說理論重要與經驗,但他自己又說了,有一門學科例外——醫學。因為醫生要面對的是單獨的個體,經驗和理論同樣重要。

歡迎下方討論,如有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看不見的角落


古代學醫,一般只有三種途徑:一是家傳,二是師傳,三政府教育。

在宋代時,太醫局已開始重視中醫教育。北宋初年,太醫局打算從翰林院選拔人才,每年春季招考。但規模很小,太醫局只招選120人。


但到明清時期,雖然政府也設有太醫局。但他們不從普通人裡選“醫丁”,而是需要各地醫官、醫士那裡保送學員送到“太醫院”參加考試,合格者才能入選。教科書主要有《素問》、《難經》、《本草》等專科重要方書。每年分四季考試,三年一大考。成績優異者授予醫士;次等者為醫生;不及格者可補考,但還不及格,那麼後果就很嚴重,罷黜為民。


因為當醫途徑狹,沒有家傳、不拜師的,對中醫感興趣的,只能通過看書來完成救死扶傷的夢想。也有的是被瘟疫逼的,如醫聖張仲景,一次瘟疫家族三百多口人,死了三分之一,無奈之下把自己逼成了專家。

還有就是得病,被庸醫耽誤的。代表人物,如清代御醫黃元御,本來還想通過科舉來改變命運,誰知。一場大病,再加上庸醫耽誤,導致左眼失明。這下可好,哪怕你成績再好,徹底跟仕途無緣。因科舉不僅看成績,還看形象外貌,以及字是否寫得好。雖然黃元御沒有成為一名大官,但說起清代名醫,他黃元御的大名,總能擠進名醫榜前三。


那為何,這些名醫很多都是自學成長?

主要是被逼的,要麼是被病逼的,要麼是被庸醫耽誤的,除了上面所說的黃元御、還有“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恆。


本草百曉生


深入研習中醫,必定要熟讀並理解兩本基礎理論知識《易經》與《黃帝內經》,而這兩本書言辭深奧,晦澀難明,雖然後人解釋著述的論文也不可勝數,但仍然是紛繁複雜,以致多數人無從下手。所以唯有悟性高超,興趣不退,且長期保持自學並付諸實踐才能脫穎而出,沒有快方法。

  • 中醫是中國古代以唯物論和辯證施治的法則,以陰陽五行理論為基礎,通過長期臨床治療經驗逐漸形成的醫療文化系統,理論基礎最早形成於黃帝時期,是皇帝和醫師岐伯以問答形式總結而成的《黃帝內經》,後來春秋時期分門別類逐步形成各種分科。

  • 既然是以陰陽五行為基礎理論,那麼首先必須要理解《易經》中,陰陽互相依存又互相影響的平衡狀態,五行相輔相成,相生相剋的抽象概念,掌握了這些原理再去深入研究各類醫術,醫學大家張仲景曾經說過一句話:不知易,無以為醫。意思是,沒有了解易經的話,根本談不上了解醫學。
  • 數千年來,道教道家思想對中醫流傳發展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道士修行所謂山、醫、命、卜、相,古代雖然國家和社會一直輕視醫生,但醫學被道家排第二位,為學術交流和典籍保存提供了重要貢獻。
  • 到西醫出現以後,多數人認為西醫藥到病除,手段多樣,見效最快,再加上近代以來中醫沒有出現醫學大家,沒有人深入發掘發展中醫,多數以養生正骨和一些偏方治療小病為業,所以形成了中醫落於下風的局面

非想


古代官學和私塾教的是"六藝”,沒有醫學之類,中醫名家都是來自民間,且自學成才的。

比如,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他年輕時在一家客棧做主管。有個叫長桑君的客人來住店,因感激客棧服務周到,把秘藏的醫方傳給了扁鵲。從此,扁鵲熱愛上了中醫,通過自學和給百姓診病治病的實踐中,豐富了自己的中醫知識,創立了自己的中醫理論,成為被百姓譽為能"起死回生"的一代名醫。


再如,漢代名醫淳于意,他曾是齊國的一個倉庫管理員,因他從小就愛好醫學,有為百姓"懸壺濟世”的志向,先後拜了當時名醫公孫光和公乘陽慶為師,認真學習醫學,到民間為百姓解除病痛,醫治疾病,成為百姓擁戴的名醫。

總上所述,古代的名醫多數都是有著為民"懸壺濟世”的志向,通過從師入醫門,然後從實踐中總結經驗,走出了自己的醫學之路而成為名的。


本昌談歷史


為什麼古代近代很多很多名中醫自學成才?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因為古代沒有西醫。

二、雖然說近代西方的西醫傳播到中國,在中國萌芽興起,95%以上的中國人不相信西醫診斷治療,西醫在中國根本就沒有市場,沒有形成氣候。

三、古代近代中國人治病、養生都絕對相信中醫,中醫在中國有很大、巨大的市場和國人心目中的核心價值觀。

四、在古代近近,中國基本上是自給自足小農經濟的傳統農業大國,小農經濟的社會,國人受傳統的農耕文明和農耕文化耳聞目染的傳統教育與強烈的薰陶、影響,意識形態、思想觀念、理想信仰、思維模式和思維境界等受到嚴重的制約與侷限。

五、中國古代近代的讀書人,除了崇尚、崇拜、信奉、信仰考起“唯一”功名仕途以外,幾乎沒有什麼可供選擇的職業出路可行可做。

六、中國古代近代的讀書人,思想意識觀念比較傳統、”保守、禁固“,不象現代、當今中國社會的讀書人,意識形態、思想觀念一樣,全方位、廣視野的開發、開放。

七、中國古代近代許多文盲和讀書人,普遍認為:”不崇尚、不相信”如做生意、經商等五花八門“下九流”的各種各樣行業和職業選擇。

八、中國古代近代許多文盲和讀書人,就業門道、門路“比較窄”,除了相信、信奉考取功名和教書育人以外,就是自己自學成才的中醫。他們普遍的核心價值觀認為:學中醫是一門“高尚、高貴、高度、高雅、體面’人上之人’”的職業選擇,沒有其他職業的捷徑、途徑可行、可走。從事中醫職業既可以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為國人服務積社會公德,回報社會,又可以謀生就業賺錢,既可以突現、體現、凸現自己所學的文化科學知識,又可以顯現、體現、突現、凸現中醫診斷治療醫術和中醫自然科學的學識、學術和學問,他們都普遍認為:覺得自己是一種高尚、高貴、高雅、光榮名譽,體面儒雅的職業,是“財富、地位、身份”的象徵,是實現人生“高度、高貴”理想、心原的標誌。

綜上所述,就是之所以為什麼古代近代很多很多人,都原意學中醫,自學成才之路的原由、原因所在…………


袁聰


哪裡是自學成才,分明是都是被逼無奈。學中醫既要懂理論,又要有實踐經驗,太難了!要做個名醫,既要醫術精,又要醫德高。過去給皇親國戚看個病連手都不讓摸,不摸脈怎麼確診,作為醫生尤其是御醫太醫,看不好病是要殺頭地。可見,過去醫生這個行業是何其難幹,但凡有點其他的營生,都不會選中醫這一行。

都難到這份上了,怎麼還有人幹這行?《四聖心源》的作者黃元御,30歲時患眼疾,找中醫治療,遇到庸醫被治瞎一隻眼,至此黃元御變成了殘疾人,按照當時的科舉制度,殘疾人是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的,這對於才華橫溢的黃來說不亞於晴天霹靂,仕途之路行不通了,也就只能“不為良相,就為良醫”了。就這樣黃元御走上了自學中醫之路,他遍訪國內名醫,虛心求教,日益精進,很快他就可以獨立開診了。他不但醫術精湛,而且善於寫作,終成一代良醫。

給大家講一些黃元御先生的行醫故事,或許會對大家有所啟發。

有一年,乾隆皇帝得了一種怪病,宮內御醫束手無策,已有多名御醫因無法治癒乾隆的病而被殺。乾隆皇帝病勢加重,無奈之下,只能貼皇榜求助於天下各路中醫,皇榜雖已貼出去多日,可是無論朝內還是鄉野,竟無人敢揭皇榜。也是乾隆皇帝命不該絕,黃元御聽說當今天子病重立即揭榜,他火速趕往宮中為乾隆診治。黃元御初到宮中,乾隆並不信任他,乾隆秘密派一名宮女假扮自己,他讓宮女臥於龍床之上,假裝蒙被酣睡。黃元御來到龍床前三米外坐定,將三根絲線輕置掌中,運用中醫診脈方法,將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肚置於絲線之上,分別採取,取、尋、按的手法,在寸、關、尺的位置,用浮、中、沉的力道感受脈搏的跳動,左右兩手都按照這個辦法號脈以後,黃元御大驚失色跪於地下,頭顱低垂雙手扶地一言不發。乾隆頓時懵逼,忙派人尋問緣由,黃元御低聲答道:陛下龍體鳳脈,恐怕不久於人世。乾隆一聽大喜,再無戒心,讓黃元御診治,不久之後乾隆痊癒。乾隆皇帝龍顏大悅,御賜匾額“妙悟岐黃”,並且加封黃元御為御醫,希望黃元御終日守在身邊。救死扶傷著書立說,預開中醫理論之先河的黃元御,豈能俯首低眉伺候皇帝老兒,於是黃元御就找到一個理由溜之大吉了。


嚶其


不偏不黑,什麼學科都可以自學,特別是古代比較樸素的學問知識。

中醫是有一定效果的,屬於傳統醫學。在中醫發展的時候,科學的觀念還沒出來,所以中醫更偏向一種經驗學科。通過不斷測試人的症狀,對應不同的草藥,並流傳經驗下來給後人,後人通過自學和觀察病人症狀,慢慢的也可以成才。

人體大多數疾病都是可以通過自身免疫調整好的,所以對症吃草藥有矢的吃草藥,增強人氣免疫力,或者說保護人體一些器官功能在免疫與病毒抵抗期間存活下來,最後人就能治好。這些,都是很多中草藥都可以有相應作用的。牛馬貓狗等動物,身體不舒服也會尋找專門一些草去吃,所以這些都是可以記錄和見證的。

望聞問切,就是一種經驗判斷學。在工廠,很有經驗的老師傅,通過聽一下機器聲音,摸摸振動或者發熱狀況,就知道故障在哪裡,原理一樣的。

再有就是古代的學校沒有現代那麼廣泛,信息交流更沒有現在好,很多醫生都是慢慢摸索,或者拜訪各家討個一招半式,日積月累而成。


失落代號


學中醫,個人覺得必須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治病救人,也就是所謂的醫德,而現在教育培養的學生功利性太強,畢業大都以掙錢多少來衡量成功與否,讓他們低頭研究一些古典醫書,還不如研究一些現在先進醫療器械來的實在,所以現在西醫大行其道;而醫院裡也西醫掙大錢,化驗,拍片,這些不是醫生看病,而是機器驗病,效果也許比中醫好點,但費用確是程指數級上漲,所以從人才自身,醫院層面就堵住了中醫成才的路,沒有堅定信念的學中醫者又如何脫穎而出成才呢?

對國家來說培養流水線似的西醫很容易,把西方那一套拿來就可以了,而培養中醫確不行,中醫個人覺得是一門實踐學科,古代中醫也不是自學成才,而是有專門的師傅的,耳濡目染中學習,邊學習邊實戰,經年累月的積累才成就一名中醫大家,所以中醫越老越值得信賴,而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誰又能幾十年如一日把治病救人當做自己信念而不動搖呢?中醫如國寶,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