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家里有三亩地,种小麦玉米收入太低,怎样利用这块地让它收入更高?

一烟酒鼎自媒体


家里有三亩地,你可以选择种植一些中药,或者盖一个小型产品加工厂。

  • 以现在关于农村现有的条件,你可以从事中药种植,大棚种植反季节水果,草莓什么的。又可以在土地上种植果树。间隔大一点,利用间隔可以种植一些牧草,然后喂点羊,什么的,鸡鸭什么的。
  • 现在我们这里,好多人都是种植茶叶,比如金银花,收益远远高于粮食
  • 也有的从事蚂蚱养殖,一亩年收入可达到1~2万元
  • 也有从事蚯蚓养殖的,效益都不错。根据自己的自身资源做决定,土地的价值在与你的认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读书分享汇


三亩地的收获没有多少钱呀,个人的地也就7-8百快钱一亩地,要是承包的地一亩也就2-3百块把,这就是种玉米和小麦,要想收益高些,只有种些经济作物了,但是那是要技术的,有辛苦,我发现我们这现在种药材的多了起来好管理比种玉米和小麦效益高多了还好管理,销路吧也还可以,不过记得选好品种要,今年不防试试。





淡忘不了的记忆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家里三亩地真的不多,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均能分道两亩多地。一个四口之家也有八亩多。如果你种小麦的的话,亩产八百斤,一斤市价一块二,一亩小麦也就能卖一千块钱。除去化肥,种子,农药。就算不算上人工收割每亩地纯利润大概也就五百块钱左右。指望种小麦发财,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也有挣到钱的,我们村有人自己家有大收割机器,人家承包了100亩,全部机械化生产,一年也能挣个二十万。土地量大的话,也还是有机会的,但是你三亩地介意找别的出路。

第一个就是可以种植生姜,生姜是厨房的必需品,事关每一户每一餐需求量非常大。前几年一度价格飙升到12块钱一斤。现在也基本维持在8块左右。种的好的话一亩地能挣三千多块钱纯利润,是小麦的五倍。但是生姜种植起来就没有小麦那么简单了,需要精心种植。

第二就是种草莓,现在农村城郊好多草莓园,并且有各种口味,什么原味儿,牛奶很多种。我们县城最便宜价格也是20一斤,并且可以通过朋友圈,各种交流群去推广,全城配送啊,并且还可以开放游客自主采摘的亲子活动,所以草莓也不愁卖,利润也高。

第三就是养鸡,三亩地圈起来散养土鸡。现在土鸡在农家也很贵,这次过年回家土鸡蛋都一块钱一个了,如果圈养地在公路边,或者乡下主路,那就更好了,可以在路边挂一个卖土鸡蛋土鸡批发的牌子,肯定不愁卖。

最后我想说,选择一行一定要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什么都不容易,但是坚持做一定有机会。


乡野一农夫


长年在家的话推荐养蚕,但是要有差不多八十平方的地方来养,现在蚕茧二十五块左右一斤,三亩蚕树大概能养活一张蚕,一张养的好有130斤左右,二十天收获,一次三千块左右,就快吐丝那时需要的桑叶多,十五天前需要的人工不多,成本也便宜,消毒什么的,每期三百,利润可以,一年养十次,还可以做其他农活,每年夏天冬天砍一次桑树。

如果还有在附近打工或者不想出那么多人工,可以种桉树,每年施肥除草加起来三亩需要的人工,前两年不超过二十工,后两年基本不需除草,四年一收,亩不算人工收入六千,化肥除去,五千一亩,虽然不多,主要轻松。


飞嗨志


种粮食作物收益低已是人们公认的常识了。家有3亩地,种植什么收益高?方式方法多多,就看适合不适合你做了。这里多少涉及到个人的人手和资金问题,有资金就好办,需要人可以聘用,需要物资可以买。有三条建议供参考。

一、已经明确了,千万不能种植常规大田作物,尤其是玉米小麦,收益低是人间真理了。种3亩地,一辈子能填饱肚子都算不错。甭想有任何发展,没有“钱”途。

二、可以种植瓜类、红薯等。这类作物不需太大的资金投入,偶尔忙时,聘几个帮工,不是多大的事。可以种东、西、南、北瓜、香瓜、甜瓜,甚至黄瓜,再就是红薯。

现在人们都讲究生活质量,咱且不说吃货多不好听。瓜类效益都比种玉米小麦翻几番。红薯收益更看好,目前市场上烤红薯每斤5元,而且畅销不衰。3亩地产量不求最高,收2万斤吧,烤熟缩脱10%~20%,还能落下16000斤左右x5=80000元,比种玉米小麦强数十倍。

三、扣保温大棚。根据自己经济实力,扣1~2个棚,把三亩地都扣成棚更好,问题是投资大费人工。可以扣1~2个棚,其余剩的地仍可种植红薯等。

大棚可以种植反季错季蔬菜瓜果,大棚种植,人们都不陌生,效益是杠杠滴,你再和几个超市建立起供销关系,销货有保证,另外还可以自己或聘帮忙的到集、会头上去销售。说真的,这几年大棚种植户,都发了。一个大棚每年收益3~5万,是很正常的事。

另一个可以种药材,这个也是高收益的。问题是,需和药材公司或制药单位建立供销关系,这个对一般人来说难度极大,不好办。仅供参考了。主要能把以上两点,或某一个项目做好,就相当了不得了。打拼经营几年,车、房、儿孙娶媳妇都不是问题!祝你成功!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家里有三亩地,种小麦玉米收入低,怎样利用这块地让它收入更高?农民视土地为命根子,可想而知也不忍心撂荒,但土地按照现有种植模式产出又低,怎样才能利益最大化?这是一个多年来农民久久思考而不得改变的窘迫困境。

已知的话题前提是,这是一块田地,而不是被划分开来的,那么对于整块耕地来说,想利益最大化还是有很多思路可以抉择的。但我很反感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对现在急于变现的农民来说无异于空中楼阁般的画大饼充饥,比如说在这块田地建造大棚种菜种草莓的,建造棚舍搞养殖的,农民的现实问题是:手里没有更多可以输出的财力去支撑搞大棚和棚舍,而是想和种小麦玉米一样的投入,但又要比种小麦玉米收益更高一些。

那么这个比种小麦玉米“收入更高”的东西到底是个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定,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定是“经济类农作物”。但投入财力不能太高,太高的话农民是会放弃这种构想的,种地原本就是一项风险很高的投资,你让农民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恐惧感要更大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不种小麦玉米了,可以种花生、西瓜、土豆、菊花等,现在已经在农村司空见惯的经济类农作物,他们起码不会恐惧未知。大棚种植草莓、香菇等毕竟属于高投入的农业生产项目,不是随便搞得起的。


农田又分为旱地和水浇地两种,能种小麦玉米的,估计也不是什么条件很好的农村土地,地理位置不好,没有机井灌溉条件,属于那种望天收类型的农田。所以咱能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胡乱建议农民搞这个搞那个,就连基本的旱能浇涝能排都达不到的地方的农村土地,提太多可能性是会遗害无穷的。你要理想大,那么就要真的在土地上打机井、拉上电力、盖上看护房、搭建大棚,这一路算下来,有几个普通农民吃得消的?除非是村里集体搞的农业基础设施便利到地头。

我的建议,种植模式可以是这样的:先种一季春瓜,瓜果类型可以锁定为西瓜、甜瓜,早熟的那种,那么下一季可以种蔬菜,晚熟的那种,这样可以确保一年还能收两季的经济类农作物,赶上农村市场瓜果蔬菜的空档期上市,能赚取的收益肯定要比种植传统的小麦玉米强的多,可能会是小麦条玉米的三倍以上。当然也可以是麦套瓜种植模式,先种一季小麦,小麦地预留大的行距间隙,用来套种夏秋瓜类,这样不过会影响机收麦子,应该问题不大。这种模式我认为比上一种更安全,小麦在我地是旱涝保收的庄稼。


放下无谓的幻想,因地制宜地从当地农村实际出发来搞这个三亩地的规划,同时也要切合自己的经济实力,俗话说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的,比如在北方大棚种植南方火龙果项目,一般人干不来,也别去伸这个头,作为一个农业类基层实践者,我可以很负责任地提出以上建议。


农村老俗话


老家河南作为全国第一的人口大省,自然人均耕地面积较小,大多数家庭如今的人均耕地都达不到一亩,一家几亩地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那么有限的耕地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呢?我想这是大多数农民朋友所关心的话题,在这里科学兴农介绍一下老家这边的情况。

大家也知道我国具有完善的粮食收储政策,而这也是我国粮价能够维持稳定的一大因素,不过我国对于经济作物的收储政策却比较的弱,因此每年的春节、中秋节期间,蔬菜价位波动的时候,国家也都会多次发出维稳政策,全力稳定国民菜篮子工程。从这里我想大家也能够明白一点,种植经济作物的机会似乎要比粮食的机会多,然而不美的一点就是价位波动较大,造成亏损的机会要比粮价多。

而在河南老家这边由于耕地面积较少,为了追求耕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已经逐步抛弃了小麦、玉米的传统种植模式,小麦被大蒜所替代,而夏季的玉米则被花生、番茄、辣椒、豆角这样的蔬菜、经济作物所替代。

以大蒜来说,在2015年大蒜价位高的时候,每斤大蒜最高的时候达到四块钱,亩产大蒜2000斤,刨除投入2000元之后,亩纯收入还可以达到6000元。而即便是售卖的价位不是最高,亩收入超过5000元也是有的,不过这样的高经济效益并非一直都有的,在大多数时候却是难以获得,比如说在2018年严重滞销的时候甚至每亩大蒜还要亏损2000元。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整体而言价位还算比稳定,而且整体经济效益还是比小麦高出了许多。

在夏季这边普遍以豆角、番茄等蔬菜类的经济作物替代了玉米,而且也有农民西瓜套种玉米,这样经济效益相比于传统单一的玉米种植来说,可是高出了不少。以这边种植的豆角来说,一亩豆角经济效益高的时候能够达到万元,而即便是比较差的时候也能够过6000元,豆角产量高,而且蔬菜价位也非常的不错,这边种植量比较大。

科学兴农认为对于广大农民来说,要提高经济效益还是要多谋出路,传统的粮食作物只能说中规中矩,而要多赚钱还是要种植经济作物。另外科学兴农想说的是,对于大多数的农民来说,或许可以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流转出去,这样自己可以外出打工,如果一辈子守着那点耕地,也难以赚到多少钱,而打工月工资比较差了也能够有3000吧。一年下来不知道要比种地高出了多少呢!


科学兴农


现在在农村除非你大面积承包士地种植,否则只靠三亩薄田,确实连维持生活都成问题,建议你弄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但要考虑相对的条件及知识:

一丶种植技术方面:

1、一般大棚种植反季蔬菜利润较大,市场需求量多,销路顺畅,但要掌握相应的栽培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这样才能丰收高产,种植前应先请教方面的技术人员教导学习。

2、因为是大棚种植,对棚内温度、湿度、及光照要求及严,要时刻掌握,并做相对应调整,土壞检测、浇水等要求也相对较严格,都需具备有专业知识。




晓满g


家里有三亩地,首先要看它的地理位置,如果是在离城镇的两公里以内的话,我建议可以考虑把它出租给城里人。现在的人讲究的是生活质量,许多人对外面卖的青菜都不太放心,担心有农药残留。有些菜农他们更本都不吃专门种出去卖的青菜,而是另外种一些不喷农药的不放肥料的青菜供自己食用。虽然有卫生部门,但是他们检查得过来吗?我深知道一些菜农的现象,所以也不好多说。

可以先在田里建好灌溉措施,然后再把田分成各块小田,然后一小块一小块的出租。现在人的生活不在于多,贵在求精。城市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也许会有许多人乐意去享受和玩弄那三分田的。





向右看齐不是你


不知提问的您是哪里人,我以本地农村来说,现农村村民靠种地的收入真的太低,我们这里农村村民已不种小麦了,收成不行。现种玉米的人还多点,有部分村民是种来自己吃的,我们这里主产水稻、玉米、红苕等。

我们先来算一下种植玉米收入:正常情况下每亩1100-1600斤,我们以1400斤为例,市场价以1.5元毎斤,收入约2210元亩;需投入种子、农药,化肥,劳动力等支出约1300元,剩余也就910元,你家3亩地,合计2730元。

种植小麦收入:正常情况下每亩800-1100斤,我们以1000斤为例,市场价以1.2元毎斤,收入约1200元亩;需投入种子、农药,化肥,劳动力等支出约720元,剩余也就480元,你家3亩地,合计1440元。

要想提高土地收入个人认为:一是可以生态养殖,养殖些土鸡、鸭、鹅等养殖,可以提高收入;二是可以种植一些珍贵的药材、水果和一些有特色的农作物。如:天麻、板蓝根、白术、蓝莓、猕猴桃、葡萄等,市场上需求量很大,可以提高收入;三是可以利用土地建一个农产品加工厂,收购当地村民种出来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可以提高收入;四是可以流转村民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科学种植或养殖,可以提高收入。以上是个人想到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是本地农村规模种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