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保險公司有能力對既往病史核實,為什麼不在投保時核實,偏偏要等最後賠付時核實做為拒賠理由?

1622355338


這個問題其實我並不專業,因為我不是保險人。從我作為一個消費者的感覺來說吧,像這個問題,如果是你要賣一個東西出去,當然希望馬上能夠賣出去,然後把錢賺回來了。但是如果是你出了什麼問題的話,你要做售後啊,或或者是要退換貨,或或者是要補別人的這種差價呀,或或者是你要退款啊,這些的話就會有相當一部分的手續。就連淘寶上面也是這樣,他賣東西出來哇真的是好方便隨便一點然後就買到了,但是你要退貨的話,你就還要申請,然後他們那邊還要同意,你還要郵寄等各種各樣的操作。


安利馬喬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


商業保險本質是合同,遵循“契約精神”。雙方締結合同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誠信,如實告知(告知健康和財務情況)就是締結保險合同時履行誠信原則的體現。


大約85%以上的拒賠原因是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


保險公司有能力調查既往病史卻不在投保時調查的原因如下:


1.法律限制

有能力調查不代表可以調查。客戶投保時只是單方面簽署投保單,保險公司在並未承保(雙方未締結保險合同)的情況下無權調查客戶就醫信息,法律上這種行為屬於侵犯個人隱私。

締結合同後,保險公司得到消費者授權,所以可以去調查。


2.節約成本

商業保險本質是要盈利的。調查客戶既往病史每查一條都會增加保險公司的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站在節約成本的角度上,保險公司都不會在客戶投保時去調查。


保險公司靠拒賠生存嗎?


保險公司不靠拒賠賺錢。

理賠是每一家保險公司的正常工作內容之一。

如果一家保險公司理賠得當也無異於為自己做了正面宣傳,而多數理賠款比廣告費便宜多了。


保險公司盈利的主要來源是“利差益”,即利用我們所交保費的一部分做投資,賺取投資收益。


因消費者購買保險後,多數不會立即出現,更多是在幾年甚至幾十年之後才出險理賠。保險公司就是利用這段時間差去投資賺取收益的。


普通人如何降低投保時未做好健康告知的風險?


多數消費者既不懂保險,也沒有醫學常識,因此不會做(或做不好)投保時的健康告知。


建議大家諮詢專業的保險經紀人,請其協助,代為投保。請經紀人協助投保前會與其所在的保險經紀公司簽署委託代理協議。


若因經紀人工作失誤造成的拒賠將由其所在的保險經紀公司承擔責任。


若因其他原因遭到拒賠,保險經紀公司將協助客戶爭取相應權利。


知識擴展: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區別


保險代理人:與保險公司簽訂代理協議的人員,即保險公司銷售人員。

保險經紀人:與保險經紀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人員,即保險經紀人。


不同點:

1.立場不同。

保險代理人站在保險公司角度為客戶介紹公司產品。

保險經紀人站在客戶立場根據客戶需要為客戶挑選保險產品

2.產品不同

保險代理人通常只代理1家保險公司產品,難以滿足不同人群的保險需求

保險經紀人可為客戶聯繫多家保險公司,在眾多保險產品中挑選適合客戶的產品。

3.理賠不同

保險代理人可協助客戶整理理賠資料,遞交給保險公司,但如果保險公司拒賠或少賠,代理人無法幫助客戶爭取利益,而保險經紀人所在的保險經紀公司會以機構名義與保險公司溝通,協商解決問題,為客戶爭取合理合法的利益,從而解決理賠糾紛。

4.法律責任不同

保險代理人如發生銷售誤導,由其所代理的保險公司承擔責任。

保險經紀人發生銷售誤導,由其個人和所在保險經紀公司承擔責任。因此國家規定所有保險經紀公司必須為其員工投保職業責任險。


燕處危巢


你覺得騙保的人多還是騙人買不適合自己的保險的人多?騙保有法律制裁,騙人買不合適的保險的有法律制裁嗎?原本保險是於國於民的大事,好事,卻給折騰成這樣,保險公司你自己沒責任嗎?招的人只要能喘氣就都要,最好是有幾個有錢子女或者親戚的老年人。安的什麼心自己沒點數啊?賣保險的時候不光不查身體狀況,就算你告訴銷售,我有過什麼問題,都會告訴你,你不說誰都不知道,沒事的。就連條款也不會給你說的太清楚的。有的賣保險的是真的說不清楚,因為沒什麼文化,看不懂。有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為的是讓你以為你聽懂了。這才是保險為什麼被人詬病的原因。


永恆柏拉圖


舉個簡單的例子,某人投保某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產品,保費1萬元,繳費期20年,保額50萬。

在投保過程中,投保人只給了保險公司1萬保費。如果保險公司這時候核查保投保人是否具備投保,需要花巨大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這其中的成本可能超過了1萬保費的成本。不但划不來而且影響效率。萬一核查到投保人不具備投保資格,保險公司還要把保費退還給客戶,但是自己花出去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得自己去買單。所以綜合投入產出比,保險公司不會在投保時去核查投保人是否具備投保資格。

但是如果出現理賠,保險公司給出去的錢是50萬。這個時候花一定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去核查被保人是否具備理賠資格,是划算的,而且有必要。如果某些被保人通過一些欺詐的手段進行騙保,保險公司把錢賠出去了,就是對其他的投/被保人不公平。所以綜合成本因素和公平原則,保險公司在出險後進行核查是必要的。

綜合以上2點。保險公司在客戶投保的時候,一般都遵循最大誠信原則。達到理賠條件就賠,達不到就不賠。而且保險公司針對一些不具備理賠資格的客戶,一般都會終止保單,但是退保單現金價值或者保費給客戶。


二師兄談保險


當然是這樣了,一開始為什麼要花這麼大開消去證實,等你理賠先至慢慢查。而且一開始他們可能已經知道你撒謊,但保險經紀為咗了佣金,可能隻眼開隻眼閉,反正信息你自己提供,出了問題保險公司可以不賠,這就是所謂合約精神。


BoscoLeung656


提前核保了,還能有多少人投保成功呢,保險公司不就賺不到錢了嗎?


有色眼鏡999


簡單回答,入保人多,這是財神爺,給保險公司送錢來了。出險人少,少的有時間有精力去查,而且要割自己身上的肉了,當然得謹慎


伽藍魔瞳


調查是需要花費很多精力時間的


超級果凍打補丁


買保險的人是理賠人的千倍甚至萬倍,每一個都要去核實,這個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