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湖南今年將實現“隨時隨地辦理不動產登記”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26日訊(記者 潘顯璇 通訊員 孟昌 萬波)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省自然資源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今年我省將安排10%以上規劃建設用地指標、5%以上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專項用於支持鄉村振興;湖南在今年將全面實施“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確保企業和群眾可在各類終端設備隨時隨地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

湖南今年将实现“随时随地办理不动产登记”

湖南地理信息年產值已突破300億元

數據顯示,2019年,我省貧困地區流轉節餘指標4.3萬畝,產生收益77.3億元,有力地助推了脫貧攻堅工作。

圍繞產業項目建設年、基礎設施補短板、“135”工程升級版等重大工作,2019年全省批准用地23.7萬畝、供應土地36.3萬畝,確保重大產業項目用地。

全省採礦權數量由2018年初的5490個降至2019年底的5009個,較好實施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礦業轉型綠色發展取得初步成效。

截至2019年,全省測繪資質單位增至711家,地理信息年產值突破300億元。

全面實施“互聯網+不動產登記”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周海兵介紹,2020年省自然資源系統將重點抓好全力跟進國省重大戰略、全面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等工作。

鄉村振興方面,湖南將推進1000個左右“多規合一”實用型村莊規劃編制試點、20個左右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系統開展農用地、建設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同時,安排10%以上規劃建設用地指標、5%以上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專項用於支持鄉村振興。

推進礦業轉型綠色發展方面,嚴控礦權總量,到2021年,全省砂石土採礦權數量要控制在1500個以內,大中型礦山比例從12%提高至30%以上。

到2020年底,凡能通過信息共享提取或核驗的信息,不得再要求企業、群眾重複提交資料。督促市縣兩級依託湖南省不動產登記在線申請系統,全面實施“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確保企業和群眾可在各類終端設備隨時隨地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

2020年底前,湖南要完成全省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不動產權籍調查,確權登記頒證率90%以上,目前已登記發證665萬宗,還需登記發證698萬宗。

此外,今年還將爭取國家普適性監測預警設備在湖南試點試用,加強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建立集地質災害監測、風險預警、風險預估、應急響應、減災科普和災後評估為一體、全鏈條的地質災害風險管理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