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分享“百千萬工程”“稻-蝦”連作生態養殖技術

分享“百千萬工程”“稻-蝦”連作生態養殖技術

一、養殖技術要點

1.稻田整理改造

選擇排灌方便、水源充足無汙染源、田塊平整、壤質土、保肥保水性好的稻田。為管理方便,每塘口面積為 20~30 畝,在稻田中開挖田溝,使田塊形成環溝或“L”形溝和側溝,溝坑佔比不能超過總面積的 10%,溝寬 1.8 米左右、深60 釐米,不能太寬太深,否則農機出入不便,不利於收割水稻。沿田埂四周採用彩鋼板或塑料薄膜,設置 50 釐米高的防逃網。根據小龍蝦不同生產期設置 60~80 目的聚乙烯網布或鐵絲網罩,覆蓋在用PVC管做成進、出水口的管口上,避免敵害生物、魚卵或野雜魚進入及小龍蝦逃逸。


分享“百千萬工程”“稻-蝦”連作生態養殖技術


2.清塘消毒

水稻收割完後將部分秸稈打碎還田利用,用旋耕機對田塊進行旋耕,種植水草如伊樂藻。投放蝦苗前用生石灰全塘潑灑進行消毒、清除野雜魚和致病菌,也可用巴豆粉、氯硝柳銨、魚藤精或漂白粉(新建的稻田養殖小龍蝦,用生石灰可降解殘留的菊酯類農藥)。飼養過程中,根據田間的水質,用腐植酸鈉和有機肥改善水環境。

3.水草移栽

種植水草是小龍蝦養殖成敗的關鍵。種草要多樣性,沉水植物如伊樂藻、菹草、輪葉黑藻,圈養浮水植物如水葫蘆、空心菜等。在田溝和田塊淺灘處種植伊樂藻,按株距 3~5 米、行距 8~10 米栽一排伊樂藻,高溫季節可加栽輪葉黑藻。水草既能為小龍蝦提供優質餌料,又能淨化水質,為小龍蝦棲息、避陽、蛻殼提供良好的環境。

4.苗種投放

老養殖戶的小龍蝦苗一般為自繁自培。8月底至 9 月中旬(親蝦投放時間不要超過 9 月底,早投放親蝦,早產卵,才能出早苗),在培育田裡按雌雄比例 3∶1 或 4∶1,畝放 25 千克左右、大小一致的親蝦(一部分親蝦最好來源於外來野生)。親蝦投放初期可不投餵,讓其自行攝食稻田中的有機碎屑、浮游動物及周叢生物和水草。小龍蝦苗從3月初開始投放,投放規格為 160~200 只/千克,密度為 15~20 千克/畝(密度大,會爭空間、爭食物、成活率低、增重慢)。

5.飼料投餵

小龍蝦田內宜種植伊樂藻、輪葉黑藻及苦草,不宜種植水花生;相比投餵小雜魚,小龍蝦生長較快,投餵普通顆粒飼料的利用率較低。小龍蝦苗下塘初期,為促進蛻殼發育生長,需強化飼料的投餵(喂足、喂好),顆粒飼料粗蛋白質以28%~32%為宜,每隔 5~7 天在飼料中添加 VC、複合乳酸菌(飼料級),具體用量見說明書,定期潑灑離子鈣以促進蝦蛻殼。整個養殖生產中,尤其是蛻殼前後和生產後期,以冰凍魚為主,植物性飼料以塘內水草為主,輔以玉米,選用質量符合NY 5072-2002 標準的顆粒飼料。日投餌兩次,傍晚佔全天總投餌量的 70%以上,如遇連續陰雨天、水質過濃等情況少投或不投。

6.水質管理

稻田水源條件符合GB 11607-1989的要求,稻田水質條件符合 NY/T 5361-2016 要求。在養殖生產管理過程中,3-5 月是小龍蝦生長季節,視水質情況酌情換水,加註新水,水體透明度保持25~35釐米。3月,天氣晴好,水位可淺些,便於水溫快回升;陰雨天氣,水位深些,以利於保溫。


分享“百千萬工程”“稻-蝦”連作生態養殖技術


7.提高水體溶氧與病害防治

(1)打通水草通道,如果出現水渾濁,殺魚滅蟲,之後改底,再用果酸解毒。

(2)水體中如小龍蝦密度大,要分批捕撈,降低蝦密度。

(3)若小龍蝦體質差,容易引起缺氧,定期拌料內服複合乳酸菌+VC產品,提高小龍蝦體質。

(4)關注天氣預報、天氣突變要提前開啟增氧設備或提前加註新水,一邊進一邊出,否則在高密度養殖、水體溫差過大時,或水中溶氧過低時會出現小龍蝦在傍晚及夜間爬上田埂或缺氧致死。

(5)做好“改底、培水、培藻、培菌”,保持水質穩定,否則天氣變化易倒藻和缺氧。

8.“稻田-小龍蝦”的生態維護

(1)水質對小龍蝦很重要,也是高產的必要條件,將秸稈少量回田,確保水草的自淨能力。

(2)養好小龍蝦的首要前提是先種好水草,如菹藻或伊樂藻,稻田中不宜種植水花生,其利用率低。種草時施過磷酸鈣15千克/畝。

(3)定期追施氨基酸肥水膏、生物發酵肥,培育天然餌料。

(4)勤用有益微生物製劑,既可調水,又可控制和殺滅青苔。如青苔過多,晴天可採取“工人撈除+腐植酸鈉+殺滅青苔藥物”,之後用過硫酸氫鉀複合鹽解毒,兩天後再培水培藻;勤潑灑高濃縮離子鈣產品,每隔10天左右1次。

(5)蝦病重在預防,小龍蝦常見的病害有俗稱“五月瘟”病毒病、爛鰓病等。在蝦苗下塘5~7天施用複合碘,飼料中勤拌複合乳酸菌+VC應激靈(免疫多糖)或酵母多糖,以增強小龍蝦的免疫力。做好以上幾點可以很好地預防小龍蝦病毒病。

9.預防敵害

堅持巡田察看小龍蝦活動、吃食、生長、蛻殼情況,防止老鼠、水鳥等有害於小龍蝦的生物進入養殖區域,採取有效措施清除田內敵害生物及驅趕水鳥等。

二、水稻種植

水稻種植時間為 6 月下旬,收割時間為 11 月初。小龍蝦捕撈結束後,緊跟著清整雜草、追肥、平整稻田。選擇品種優質、高抗、高產、秸稈堅硬、不易倒伏、分櫱力強,適宜本地種植的“雜交秈稻”“南粳稻”等。選用雙晚雜交秈稻,畝用稻種1.5千克(機械撒播)。為防治水稻發生卷葉螟、二化螟、稻飛蝨和細菌性病害,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如“好力克”等。

三、生產投入與養殖效益

以其中一養殖戶為例:2018年,在面積212畝稻蝦田裡,共收穫小龍蝦 23320 千克,畝產 110 千克,水稻總產量 106000 千克,畝產 500 千克;總產值 96.3 萬元、畝產值 4543 元;總利潤 52.4 萬元、畝利潤 2472 元,與單種水稻相比,其經濟效益優勢明顯。生產投入與效益見表1

生產投入共計 43.9 萬元,其中:苗種費包括購買親蝦、蝦苗以及稻種費用;飼料包括顆粒料、小雜魚、玉米等;肥料及漁藥包括肥料、漁藥(複合碘)及水質改良(生物製劑、生石灰)等。水稻常規種植畝產 550 千克,單價 2.7 元/千克,畝產值 1485 元。稻蝦連作水稻畝產 500 千克、小龍蝦畝產110千克,畝產值4542元。


分享“百千萬工程”“稻-蝦”連作生態養殖技術


四、養殖建議

1. 推廣“稻-蝦”連作生態健康養殖,因地制宜建立多種養殖模式,堅持以生態優先,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提高產品品質,創建稻蝦等產品品牌,發展電子商務、拓展網絡營銷通道,建立“科、種、養、加、銷”相結合的新模式。

2. 一定要在能夠保證蝦苗無病無傷、活力好、就近購買親蝦或苗種,保證成活率的前提下,才能購買對方苗種。苗種質量優劣是養殖成敗的關鍵之一,建議“早投苗、早收穫”,這樣可以錯開小龍蝦集中上市高峰期。另外,適時捕撈也是養殖成敗的關鍵。要早捕,多次捕,千萬不能因為價低惜捕或放田裡囤養。

3. 小龍蝦養殖週期較短,一般不超過 60 天,最快1個月左右就可上市。在養殖生長後期或銷售前,應以冰鮮小雜魚作為主要餌料,以增加小龍蝦肉的飽滿度及肉質的口感、提高蝦的品質。

4. 養殖者要考慮在資金投入、苗種來源、技術環節、餌料投餵、日常管理及捕撈等方面能否跟上,以及如天氣、病害、市場需求、價格走勢等方面。“養殖不容易,投資需謹慎”,從今年價格行情來看,小龍蝦產業進入了一個分水嶺。小龍蝦價格呈波浪狀,建議養殖戶不要盲目跟風,要理性養殖、要考慮養殖可能帶來的風險。

5. 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要有記錄“生產日誌”的習慣,做好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銷售記錄,為來年養殖生產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安徽蕪湖縣畜牧水產局 張桂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