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硬核蒙陰戰“疫”立足“早”字 大數據成為利劍

根據臨沂市蒙陰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指揮部)發佈的統計數字:截止2 月26日下午,共摸排湖北返鄉人員1686人,市外非湖北返回23512人。無確診、疑似病例。

無須用什麼華麗的詞藻去修飾。“無確診、疑似病例”,這樣寥寥幾個字,就是對蒙陰縣疫情防控工作的最佳肯定。歲月靜好,只不過是因為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在當前,疫情仍舊嚴峻的情勢下,蒙陰縣又是如何築起疫情防控的“防火牆”的呢?

相信,最美的人,一定就是這樣的人,他們有著平凡的身軀和發光的靈魂。

除夕當天,剛剛返回平邑縣老家的蒙陰縣住房保障中心物業管理科科長陳林,就接到了立即返崗的電話,顧不上團聚,他急忙返回工作崗位,開始了抗擊疫情工作。到崗後,他在做好蒙陰縣區物業小區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與同事一起對全縣100多個無人管理的小區進行逐戶摸排,白天走訪,晚上統計,連續5 個日夜顧不上休息,為全縣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託清了底子。他還繳納了1000元特殊黨費,用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在蒙陰,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像陳林這樣的基層幹部,為了全縣父老的安危,正奮戰在戰疫一線。

相信,最真的人,一定就是這樣的人,他們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發光的智慧。

從大年初二開始,蒙陰縣城區就對所有小區實行全封閉管理。如何解決社區疫情防控的難題?2020年,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已經成為城市建設的一道必答題。蒙陰縣加強頂層設計,近日,由臨沂市財金大數據有限公司聯合騰訊,共同開發推廣的社區智慧戰“疫”平臺正式登陸臨沂,2月17日,蒙陰縣先行一步,在全市率先全面推廣。蒙陰的做法,成為我市智慧城市應用場景建設的一次寶貴嘗試。該平臺學習借鑑全國多個省市落地小區電子出入證和社區疫情防控平臺的經驗,整合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生態力量,為有效防治疫情擴散,為政府、物業及居民提供抗“疫”服務。目前,這一戰“疫”平臺已經覆蓋蒙陰城區248個小區,共9 萬餘人。

立足一個“早”字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各級部署要求,蒙陰縣充分發揮社區動員能力,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群防群控,穩防穩控,有效落實綜合性防控措施,做到了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有效地防止了疫情的輸入、蔓延、輸出。

1 月29 日, 蒙陰縣就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會議要求,要充分認清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進一步強化防控措施,託清底子,全面落實隔離措施,全面阻斷傳染傳播通道,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月6日上午,蒙陰縣召開縣委常委會,安排部署下步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強調,疫情防控是一場艱難的阻擊戰、攻堅戰、持久戰。要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持續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立足當前節點,提早部署有關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2 月7日,蒙陰縣委書記王皓玉到城區部分小區督導疫情防控工作。他先後到城區明德花園、陽光花園、蒙山佳園、工信局家屬院、司法局家屬院等地實地督導疫情防控工作,每到一處,都與值守人員交談,詳細瞭解小區住戶情況、人員車輛進出管理、居民生活物資保障等有關情況。王皓玉叮囑值班值守人員要嚴格落實防控責任,切實做好走訪排查和車輛人員出入管理,同時要強化宣傳引導,大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增強群眾科學防護意識和能力,形成群防群治的濃厚氛圍,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 月 8日上午,蒙陰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縣政協機關舉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慈善捐款活動。縣委書記王皓玉,縣委副書記、縣長王麗雲,縣政協主席李友成,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馮家同等帶頭捐款。

2 月9日晚,全縣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召開。會議要求,壓緊壓實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推動各項任務措施落實落地。

2 月11日下午,蒙陰縣委常委擴大會議召開。會議要求,不斷維護好、鞏固好當前來之不易的局面,以求真務實的態度、積極向上的姿態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這場戰爭。著力解決好農村村居、城市小區、企業復工等陣地的問題。

2 月12日,坦埠鎮、舊寨鄉衛生院分別對轄區內第二批武漢返鄉人員採集標本,進行核酸檢測。本著應採盡採的原則,該縣此次集中檢測涉及縣直和各鄉鎮街區共計551名第二批武漢返鄉人員,檢測從12 日開始一直持續到18 日……

2 月18日,蒙陰縣委副書記、縣長王麗雲到縣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看望慰問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在一樓發熱門診,王麗雲與醫護人員深入交流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情況。在感染性疾病科病房樓,她現場聽取了醫院負壓病房改造工程彙報,要求加快負壓病房改造,全力以赴做好新冠肺炎新一階段防治工作,用實際行動為全縣人民築起一道健康安全防線。

與新冠肺炎病毒的抗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阻擊戰。農村怎麼辦?城區的小區怎麼辦?有物業的單位小區怎麼辦?破產企業的小區怎麼辦?無人管理的小居住點怎麼辦?通過摸排,蒙陰縣在每個點上都派出機關幹部,保證每個點上都有人,並責任到人,在全縣實現嚴密有效的管控。

復工復產在即,到蒙陰的外來人口越來越多,怕的就是個別人存有僥倖心理。人勤春來早,截止2月21日,蒙陰的復工復產率已經超過85%,已經基本轉入正常。仍舊立足一個“早”字,蒙陰縣委縣政府從大年初四,就開始研究復工復產的方案。戰疫還在進行,取得階段性戰果的蒙陰,疫情防控井然有序,但仍面臨很大壓力。蒙陰縣又該如何築牢疫情防控的“防火牆”?

大數據,成為蒙陰縣一把戰“疫”的利劍。

心中有數,手中有策

“自我隔離第九天,家鄉街道辦送來了口罩,社區送來了米麵水,醫務人員每天查體溫,還怕無聊陪聊天,從開始對武漢人的‘怕’,到溫暖呵護,感謝政府對我們的關懷。主動隔離,為愛堅守。”近日,湖北返鄉暫住蒙陰縣黃溝小區並居家隔離的王女士在朋友圈裡這樣表述。

針對轄區內湖北返鄉人員,蒙陰街道實行人性化服務,由街道、村(社區)、衛生室組成“三包一”服務小組,認真落實“3+N”居家隔離措施。

為加強防範疫情,蒙陰縣強化住宅小區管控,城區範圍內的小區,至今一律謝絕外來車輛、非本小區居民進入。然而,有一個必須正視的事實是:因為缺乏信息化管理工具,常住居民和流動人口數據更新往往不夠及時,輿論引導的觸達能力受限,都會嚴重影響管控效率。

其弊端包括:第一,在摸排來自重點疫區的人員信息時,仍以人員值班把關、手工錄入報表等傳統方式為主,不能通過數據後臺,實現居民信息的統一集中管理,而且,這種方式會大大增加交叉感染的機率;第二,對相關人員、車輛的出入信息,難以通過技術手段實時掌控和監管;第三,社區、村莊內重要信息的發佈多以宣傳單、張貼告示等傳統方式為主,缺少線上的信息發佈途徑和平臺,無法實現官方權威信息的及時發佈和精準覆蓋,無法實現對各類虛假信息和謠言的有效釋疑和管控。

怎樣才能找到更便捷、安全的管控方法?如何藉助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的力量,優化社區、鄉村的日常服務與管理,尤其是重大應急事件的處置與監管,從而,提升社區和鄉村綜合治理的能力?

臨沂市財金大數據公司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到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依託自身的科技、資源、大數據優勢,以公司建設的臨沂市“居民電子健康卡”為信息載體,聯合騰訊推出了系列戰“疫”平臺——“臨沂新戰疫”,在疫情期間,免費助力蒙陰縣,運用這一信息化手段,實現城市、社區和鄉村對疫情的高效防控。

2月15日、16日,蒙陰縣先是選取了幾個小區試點,2月17日隨即在蒙陰城區迅速全面推開。無需額外安裝軟件,群眾只需關注“臨沂市民卡”微信公眾號,登錄社區智慧戰“疫”平臺,就可藉助平臺,獲取疫情資訊、電子出入證、重點人員進出管控、闢謠較真、肺炎自查、居民健康登記、居家觀察體溫上報等線上服務。

以電子出入證為例,蒙陰城區居民關注微信公眾號後,就可申請出入碼,經後臺確認和權限設置,只須通過小程序打卡,就能很快識別身份,每一次出入都須填寫體溫。

臨沂市財金大數據公司副總經理劉佳翔向記者介紹,掃碼後,可根據大數據比對海量的信息,實時、快速、高效地分析出個人可能暴露在新冠病毒汙染環境的不同等級,藉助“居民電子健康卡”為信息載體,疊加市民近14日內的自主健康申報信息為判定依據,生成居民健康狀態,展示差異化的顏色碼。綠碼“行”,橙碼“管”。 綠碼錶示在數據更新日期前本人沒有暴露在新冠病毒汙染的環境中,表示可以通行;綠碼錶示在既往的14天內,本人可能曾暴露於新冠病毒汙染的環境中,表示須居家隔離。傳統的手工記錄,遍佈在各個小區或者超市的本子上,常常是手寫潦草,檢索困難,且無從定位。而智能化手段的好處是傳統手段所無法比擬的,持二維碼的人掃碼出入各場所的時候,位置均能定位,且所有信息留痕。一旦發現異常,管理人員可立刻檢索其所有的出入信息。

“從指揮部下令決定用,到開始用,僅3天時間,就在蒙陰城區全面鋪開。”蒙陰縣大數據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臨沂市財金大數據公司專門派出20多個人組成團隊,加班加點,配合蒙陰縣完成人員信息數據的後臺輸入工作。根據目前的使用情況,“臨沂新戰疫”很受小區物業歡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還積累了數據資源。

大數據密織戰“疫”智慧網

手機上輕輕一點,一幅幅智慧城市的新場景在我們面前一一展現。

有了社區智慧戰“疫”平臺,底數摸清,動態可管,戰“疫”變得科學、精準——

該平臺整合騰訊生態力量,為政府、物業及居民提供實用工具和服務。

居民線上健康登記。以電子化高效錄入、無接觸收集的方式,實現居民健康信息的申報、登記,記錄人員的個人和健康信息,如行程、人員接觸史等。

居家隔離報告。針對返程需居家觀察人員,進行每日健康狀況及體溫上報,並形成可視化報告進行管理。

社區電子通行碼。針對封閉式管理的社區,通過公眾號完成健康信息申報,線上遠程申請社區電子通行碼,物業及網格管理人員設置通行次數並進行管理,線下進行無接觸式核驗,判斷人員通行權限、記錄體溫、判別高危人群,並促進全體居民申報健康信息,實現政府部門分級查看疫情數據。

疫情資訊實時觸達。設置疫情菜單,實時發送疫情諮詢、防護知識、疫情闢謠、圖文通知等訊息,併為社區居民提供自行在家進行AI肺炎自測及在線醫生問診服務。

有了疫情智慧管理平臺,防疫、復工兩不誤——

企業復工潮即將來臨,戰“疫”就是與時間賽跑。面對復工潮與返程潮,疫情智慧管理平臺可通過“沂蒙市民雲”微信小程序,實現疫情數據的快速實時收集、統計、分析,為科學防控提供更全面和高效的渠道。

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這一平臺主要能夠實現的功能包括:疫情上報功能,如疫情自主上報、疫情線索上報、疫情相關舉報;便民服務功能,如口罩預約、確診患者同行人查詢;線上發熱門診諮詢功能;防疫諮詢功能;醫療物資捐贈功能等。

同時,企業復工管理功能可以更好的協助企業做到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實現企業快速備案、政府快速反饋、有序推進復工等目標。

有了個人健康碼,為市民的生命安全和疫情防控提供大數據技術支撐——

個人健康碼是針對各個渠道數據採集標準不統一、市民反覆填寫健康狀況、一線人員採集彙總難等問題推出的,結合當前返程、復工、復課的疫情防控要求,市民可指尖申領個人健康碼,數據採集員可掃描健康碼進行核驗及更新,數據實時匯聚至政府部門,有力支撐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

其具體操作是:市民自主上報健康基本信息後,便會獲得一個健康狀況二維碼;在每個健康檢查關卡,主動出示該二維碼,配合管理人員進行數據採集;在數據管理員如市、區、街道分級管理人員一側可以實時看到彙總信息、群眾通行記錄,並對數據採集員、採集監控點進行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採用這種方式,免去了繁瑣的填報和各種交叉感染的可能,既方便了市民,也提高了數據採集員的採集效率,管理機構還能更及時、全面地掌握往來人員的健康信息。

目前,疫情智慧管理平臺與個人健康碼正在有序快速地建設部署中。

這次新冠疫情的突襲,或將引發城市管理一系列全方位的改變,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在助力政府科學決策、資源優化配置、科學防控疫情等方面凸顯更加重要的作用。

防疫關鍵期,誰能最快最精準地掌握疫情“大數據”,誰就能在疫情阻擊戰中搶得先機!在這場沒有銷煙的疫情阻擊戰中,建設智慧城市,正當其時。蒙陰縣大數據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蒙陰縣將加快智慧城市建設,藉助大數據手段,加快鄉村振興的信息化步伐,構建生態文明監管平臺,實現農藥、化肥使用的減量化,推動中國最美鄉村建設,打造踐行“兩山”理念的生態樣板。

臨報融媒記者 王麗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