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社旗縣發改委退役軍人張鵬飛:“這都是一個黨員幹部應該做的”

“我懷著十分激動和感恩的心情給你們寫這封信,感謝你們培養了一個好黨員、好乾部,他就是我們家的幫扶責任人:退役軍人(服役期間曾兩次榮立三等功)——我們現役軍人的好榜樣,縣信息監測中心主任張鵬飛同志。”日前,解放軍陸軍駐山西某部三級軍士長趙強在感謝被婉拒後,寫給社旗縣領導的一封信裡表達了由衷的謝意。

帶病幫扶貧困軍屬

在信中,趙強寫道,“我長年在外地服役,在與父親通電話的過程中瞭解到,張鵬飛帶病在正常幫扶的同時,經常舍小家顧大家,抽時間到我家瞭解日常生活情況,多次自費給我母親購買藥酒、蜂蜜等有助於康復的保健品,並囑託她一定要有戰勝病痛的決心。他還幫扶幾家貧困戶,工作之餘,經常不忘向幫扶對象噓寒問暖,就連他自己住院期間打電話安慰我的父母。除此之外,幫助其他群眾解決孩子戶口問題,貼息貸款問題等本不屬於操心的事。春節前夕,他怕我父母辦年貨不方便,特地把自己家中買好的年貨、對聯等物品送到我家中。近段時間疫情爆發,他幾乎天天給所幫扶的貧困戶聯繫,讓他們做好防範。”

春節前探親的趙強在表示想當面答謝時,被張鵬飛婉拒了:“現在疫情比較重,我也在抗疫一線,你來也見不著我,也沒有必要,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個黨員幹部應該做的。你們家因病致貧,我只是依據國家政策對你父母進行幫扶。況且你父母是軍屬,更應該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

趙強的父母居住在苗店鎮趙崗村。父親趙桂林患腦血管疾病、母親張桂華因病致殘,2017年被定為貧困戶後,張鵬飛被指定為幫扶責任人。他不顧自己身患腰椎間盤突出等多種疾病,多次入戶瞭解情況後,根據國家政策,結合縣鄉村的規定,先後為趙桂林、張桂華協調辦理了低保、殘疾證等,積極制定了種植業、缺勞力股份、產業獎補、企業帶貧等多種扶貧措施,想方設法增加收入,並一再囑咐一定要振作起來,困難總能過去,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一定會有希望,給原本消極無望的家庭帶來了溫暖和希望。多次給趙桂林一家送去米、面、油、蜂蜜、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把春節自己辦置的年貨都送給了他們。

一線抗疫不忘扶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張鵬飛不顧自身安危,自12月18日至今,奔走於縣城區、各鄉鎮的大型超市、集貿市場、小型蔬菜店和藥店,瞭解全縣日常商品的供應及價格運行情況,為重要民生工作提供第一手資料。從米、面、肉、蛋、蔬菜等日常生活用品,到口罩、酒精、洗手液、消毒液等抗疫商品的價格進行應急監測,結合市場巡查情況,深入分析主要食品及衛生用品市場運行情況,對可能引起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剖析現存問題,提出合理建議,及時進行預警預報。截至目前,已提出合理化建議20餘條,做到了圍繞群眾關切,如實反映情況,在輔助縣委、縣政府應急決策、防控疫情、維護市場穩定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同時,他抗疫不忘扶貧,在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下,在承擔繁忙價格信息監測的同時,主動打電話詢問分包的貧困戶面臨的實際困難,並協助解決。根據疫情變化及貧困戶自身認識和感受出發,從心理層面進行疏導,鼓舞貧困戶抗擊疫情,激勵貧困戶戰勝困難。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個黨員幹部應該做的。”“如果我連這些事情都做不好,就是對不起組織,對不起良心。”張鵬飛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