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覺得綜藝節目哪家做得最成功?

綜藝娛樂分享者


我覺得當下國內綜藝節目總體上做得比較好的是湖南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和江蘇衛視,要問中國綜藝哪家強,我認為這個榮譽一定屬於湖南衛視,國內衛視一哥果然是名不虛傳。湖南衛視綜藝節目之所以這麼成功,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擁有湖南廣電集團、天娛傳媒和芒果TV三大製作團隊

湖南廣電集團是湖南衛視的製作團隊,也是湖南衛視的主心骨,他們不斷創造和引進了許多高收視率的團隊,也是湖南衛視能夠成功的主要原因。

說起湖南衛視那就不得不提因湖南臺而產生的天娛傳媒公司,該公司成功舉辦了《超級女聲》和《快樂男聲》,這兩個節目就為娛樂圈輸送了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張傑、華晨宇等人物。而湖南電視臺曾創造了《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知名綜藝節目,可以說沒上過這兩檔綜藝的明星那不能說他紅或者曾經紅過。可以說天娛傳媒也是將湖南衛視推向中國衛視一哥寶座的功臣。天娛公司的老總龍丹妮說過:“沒有湖南衛視和公司的互相信任、互相依託,天娛不可能強大,湖南衛視也不可能成為全國第一衛視。”兩者算是相輔相成吧。

湖南電視臺是第一個自己開發直播平臺的地方電視臺,芒果TV就是湖南臺的官方直播平臺,經過芒果TV平臺不斷的努力和創新,並且通過購買韓國綜藝版權,引進了許多像《爸爸去哪兒》、《我想和你唱》、等火熱綜藝節目。芒果TV對於湖南衛視的走紅功不可沒。

勇於創新,不斷挖掘和培養人才

其實不管是哪家電視臺,我覺得都有優秀的製作團隊,但是湖南衛視絕對是最勇於創新的那一個,當年別家衛視都還沒搞綜藝節目時,湖南衛視就積極推出多檔綜藝節目,而且大部分節目都是國內首創,比如首創跨年演唱會、相親節目和親子節目等。這些節目的出現也培養了何炅、汪涵、李湘、張丹丹、謝娜、李維嘉等優秀節目主持人,還為其他衛視輸出優秀主持人,比如江蘇衛視的李響、彭宇、李好。

精準的定位和高超的營銷手段

湖南衛視的定位一直是主打“年輕化”,受眾主要是年輕人,他們抓住了年輕人的要害,投其所好,觀眾愛看什麼就做什麼。湖南衛視還很善於營銷,利用明星效應不斷炒作。

以上就是我覺得湖南衛視綜藝節目最成功的原因,我敢肯定大部分年輕人都是看著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長大的。那麼,你最喜歡湖南衛視的哪個綜藝呢?別忘了留下你喜歡的節目哦!


被馴服的小鯨魚


說起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這檔節目可謂是撐起了湖南衛視收視率的半年天,也是存活最久發展最好的綜藝節目之一了。

《我家那閨女》,這檔節目對於我個人來說還是比較喜歡的,題材比較新穎,深入瞭解到了明星直接的情感生活,也很大程度的滿足了觀眾想對明星的情感生活有所瞭解的願望,所以這檔綜藝節目也深受觀眾的喜愛和追捧。但是相比第一、第二名的話,個人覺得幽默的戲份有點過少,每一期都是差不多的橋段,所以只能排在最後一名了。

《妻子的浪漫旅行》這檔節目的意義很好,充分的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多麼重要。夫妻之間的情感生活的表達和追求,充分的滿足了關注的好奇心。

而最受觀眾喜愛的非《王牌對王牌》每一期請的都是以往經典的影視人物,讓我們懷念起來以往這些影視給我們帶來的衝擊,這個節目主要是分為2對進行遊戲互動,其中的遊戲的新穎和幽默更是吸引觀眾的一大殺手鐧,其中最期待的就是帶著耳機傳經典獨白了,能讓人笑的前翻後仰,還記得有一次小編笑的肚子疼了好久才緩過來,相信大家也有這種體驗吧!所以說這款綜藝節目能取得第一的收視率也算是名副其實了。






雨汐0912


國內最好看的6檔綜藝,第一當之無愧

1、極限挑戰

《極限挑戰》是東方衛視製作的一檔大型勵志體驗真人秀節目。每期加入不同嘉賓進行開放式的戶外挑戰運動。節目創意源自於東方衛視一次研討會,會上探討了中國的社會現狀,認為當男人壓力山大。於是想通過一個項目來反映男人們的壓力和現狀。

2、《歡樂喜劇人》

《歡樂喜劇人》也是一檔真人秀節目。這裡通過相聲、小品、曲藝、幽默表演、雜耍、變臉等節目樣式產生最具喜劇天分的人才。

3、嚮往的生活

喧鬧的都市生活令你感到浮躁嗎?來看看向往的生活吧,迴歸田野,享受閒暇時光,親自採摘,體會不一樣的生活。當然,最喜歡的還是黃小廚做的菜,屏幕前都能流下口水來!

4、快樂大本營

湖南電視臺1997年7月11日開辦的一檔綜藝性娛樂節目,這臺綜藝節目至今已經近二十年了,算是人氣爆棚的綜藝節目了。快樂大本營的特點是:打破常規、不斷創新。中國孩子如果不知道快樂大本營,那你一定是外星來的。

5、《明星大偵探》

《明星大偵探第二季》是芒果TV推出的明星推理綜藝秀,第二季固定嘉賓是何炅、撒貝寧,常駐嘉賓有吳映潔、王鷗、白敬亭、大張偉、王嘉爾、喬振宇等 。

6、《火星情報局》

《火星情報局》雖然說網綜可是收視率卻非常好,而且還捧紅了很多人,像劉維、楊迪等等也是從這個綜藝紅起來的,不得不說汪涵真的捧紅了很多人,當時的兩人在娛樂圈還是籍籍無名的,現在卻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綜藝






執著是愛和痛


個人覺得是非誠勿擾大型相親節目!!

只要上來的不是大陸男嘉賓,女嘉賓們的態度就會好很多。哪怕上來的只是臺灣、香港男嘉賓。在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大陸男嘉賓在場上會遭到更多的刁難。女嘉賓們很喜歡提各種莫名其妙的問題,讓男嘉賓說實話不行(太直男),說客套話也不行(不走心,隨便),仔細捋清楚也不行(太理性,無趣)。她們很喜歡仔細挑大陸男嘉賓話語裡面的自相矛盾的部分。其實這些所謂的矛盾根本就算不上是矛盾,而且很多時候是女嘉賓硬要提很多使得對方不得不給出有些自相矛盾的回答的問題。

有一次一個女嘉賓問男嘉賓喜不喜歡吃美食,這種情況大部分人當然會隨口來一句喜歡,那個男嘉賓也說自己喜歡。說不喜歡或者針對這種小問題長篇大論,都會顯得尷尬,而且女嘉賓多半也不樂意。後來又有一個女嘉賓問男嘉賓願不願意減肥(該男嘉賓有點小胖),男嘉賓也說可以。結果幾個女嘉賓就說男嘉賓一會說自己喜歡吃美食一會又說自己願意減肥,認為這是沒主見、很隨意的表現。

如果是非大陸男嘉賓,就不會被問這麼多奇奇怪怪的問題,即便問了,她們也不會繼續刁難下去。而且總是笑臉相迎,表示自己對男嘉賓有興趣。事實上,大陸男在大陸女這麼多年的拷打下,已經算是比較會應付各種奇怪問題了。那些非大陸男嘉賓答女嘉賓問其實大多沒有大陸男嘉賓答得好,如果把男嘉賓換成大陸的,估計那些回答肯定會被吐槽吧






一諾帥帥的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是《野生廚房》。這是一檔戶外的美食類節目,最新一季的固定嘉賓有汪涵、林依輪、姜妍、汪蘇瀧還有幫手小柳。因為我比較喜歡美食,也非常喜歡這幾位嘉賓相處時的氛圍,很輕鬆融洽。這節目主要是去全國各個地方尋找美食,但節目組會安排好當地的嚮導,事先向導會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做營地,然後一起找食材,用當地特有的食材特別的做法烹飪出美食。然後大家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家長裡短,遠離城市喧囂,讓心沉澱然後再出發。我覺得很多家庭、情侶或者幾個朋友可以一起去體驗一下這樣的生活,可以促進感情,感受歲月靜好。

然後就得說一說這剛剛結束的《妻子的浪漫旅行》。妻子在這旅行期間,放下平日裡的負擔,走出家庭以外的世界,通過幾位妻子的相處交談,學習他人的相處之道,可以更好的認清自己,發現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的不足。丈夫可以通過觀看妻子旅行,發現她們的另一面。丈夫也是一樣的,看到他人的優點。

我想這節目的最大意義是在於,觀眾可以通過觀看節目,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找出兩個人相處時出現矛盾的原因,學習他們的相處之道,要包容,要忍讓,要表達,要感恩!夫妻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兩個人的關係,他還關係到幾個家庭,如果觀眾可以從節目中學會這些,節目的價值也就體現了。

還有《嚮往的生活》、《王牌對王牌》這樣的節目也是我經常看的。至於說做的好不好主要是看收視率,這裡幾檔的收視率都挺高的,也深受觀眾的喜愛,就不知道是不是你的菜。






零零xy


個人覺得愛奇藝出品的做得最好,看過的綜藝不多,但也不少,很少有一檔綜藝能讓自己完全融入到那個情境中,愛奇藝出品的《奇葩說》做到了。

《奇葩說》有種神奇的力量,會讓觀眾置身其中,一起聆聽,一起思考,一起跟著問題自省以及省他人。

喜歡《奇葩說》,不僅因為這個節目讓我重新定義了自己,更是讓我有了自己的目標並不斷朝前看,陳銘詹青雲的神仙打架讓我歎為觀止,李誕看似放蕩不羈的外表下娓娓道來的學識讓他熠熠生輝。

因為《奇葩說》,平常不怎麼喜歡看書的我居然買書,邊看還會邊做讀書筆記了,有那麼會覺得看書不是件乏味的事情,反而學會了如何自洽。

"微光會照亮微光",《奇葩說》場上每一個辯手的微光形成了強大的聚力讓更多人喜歡上了讀書,喜歡上了思考,喜歡上那個更加努力的自己。

"讓唐僧取經成功的不是經書,而是取經的那條路",跬步能不能至千里,奇葩說給了我指引。

奇葩說,我們值得看一看。


檸檬紫


我覺得成功的節目是既有意義受眾又很廣的比如《詩詞大會》,《成語大會》,雖然有意義的節目很多,但是這兩個節目受眾真的廣,我弟弟、爸爸媽媽都在看,個人感覺不光有意義,真的很多人也愛看,《朗讀者》的話,感覺受眾不是很多,以青少年為主。再提名一個最近的節目《親愛的offer》,節目蠻好的,不過據說又是抄襲韓綜。如果以收視率為標準看的話《這就是街舞》、《創造營》之類的節目收視率都很高,但是也就是湊個熱鬧,過去就過去了以節目對明星的影響以及節目後續能連續做幾季的情況來看《極限挑戰》、《明星大偵探》都不錯的,給明星立了人設,洗了一大波粉絲,連續做了好多期了,收視率一直很好。總體來說,以上節目都不錯,看你選擇的標準了。以收視率為主還是現實意義為主。






春燕娥


浙江衛視有奔跑吧兄弟,中國好聲音。湖南衛視有天天向上,快樂大本營。江蘇衛視有曾經火上天的非誠勿擾,最強大腦。東方衛視有歡樂喜劇人。以及我大山東有我是大明星,真正的“百姓舞臺!”








大叔劇啊


第一季的開心麻花有深厚的話劇經驗積累,一眾優秀的話劇演員,大量成熟的劇本,優秀的舞美場景,配合默契的演員組合。

第二季德雲社也有眾多老段子老活兒底蘊,大家一起操刀,由當時最火表演技術最成熟,節奏最穩多岳雲鵬演繹。

到了第三季遼寧民間藝術團終於緩過來了,沒了前兩位勁敵,雖然前兩季主將不在,但這種電視舞臺上的小品恰恰是他們最擅長的。畢竟他們師父統治了十幾年春晚,餘威猶在。

先說第一個,沈騰,絕對第一,橫向縱向都是第一,喜劇表演就是第一,我真不是吹,我個人覺得歡樂喜劇人前兩季含金量最高,沈騰就以喜劇人這個定義而言,小品舞臺上是最高一批的演員,電影人家也好,你說這多氣人

這一點我覺得沈騰很好,不知道是本子的原因還是表演的原因,這個度把握的很好,要麼不催淚,要麼咱催的就好好弄,比如第一期戰亂題材,可用驚豔二字形容。反觀最後那個打喪屍就略差點意思,節目組的剪輯也是一個原因。沈騰這個演技和神態確實是很逗樂,包袱也不老,本子也好,在第一季確實是頂尖。

第二季的岳雲鵬這個冠軍確實也有爭議,都說是黑幕,主持也換上了郭德綱,我記得當時第一期岳雲鵬也是臨時知道的,現改稿子。

但是我覺得嶽嶽第一期一上場,面對眾多觀眾,上場門坐著師父,對著話筒一開口,他就明白,隨著這個節目的開始,岳雲鵬真正大紅大紫的時代,開始了。他也值得那一夜的花團錦簇。

這一季競爭比上次更激烈,好多家都看到了第一季的成功和宣傳性,沒想到喜劇還能這麼搞,德雲社派了岳雲鵬,可以說,整個歡樂喜劇人,德雲社是最大的贏家。

主要是,我喜歡聽相聲,喜劇人舞臺上缺相聲總覺得差點啥,不能光是小品,第一季那個相聲,真不是我說,李菁不說相聲弄的那個真差點意思,你自己來段單口打個板子差啥,還能有曹金,高曉攀還湊合,但是我真不喜歡他的話,還說自己作為唯一一個演相聲的,一定要堅持相聲,你別告訴我最後那幾個也能叫相聲,哦對,你可以叫相聲劇,你以為你是馮鞏啊?

至於四五季就算了,張雲雷天克他(我不是引戰啊),高曉攀我感覺當時也是想走流量,或者是擦點邊,就是來個風塵公子說書人那種人設,可惜,這方面張雲雷才是祖宗。而且就連小先生這個稱呼,不咋營業的周九良都戴的穩穩的。

咱不說別的,岳雲鵬第二季的表演確實值一個冠軍,每一場都是好作品,水平太穩定了。就是最後一場險了點,開心麻花的舞美真好,還請回了沈騰(就是戲份不多),本山傳媒還請了一票明星,可惜稀爛。請明星可以,但是主要是看你演喜劇,不是來看明星的,本末倒置了,這點開心麻花就做的很好。

但是大實話一出,郭德綱大褂一披,這還是舞臺表演?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封箱呢,主持人都上場了,這也是很多人說黑幕的原因,也有人說郭德綱有勢力以大欺小。

到了第三季我覺得確實遼寧民間藝術團也該有一個冠軍了,也是強力團隊,陪跑兩季是真不容易,文松從一個小配角到主演支撐一個團隊,進步確實明顯,這個冠軍也是站得住的。有人覺得作品不如第二季也是正常,明顯這個團隊用力就不如前兩季,文松個人演技我感覺是有提升的,本子不好誰也沒辦法。

遼寧民間藝術團這個團隊第一季一開始就能看出來認真程度不夠,不是表演不敬業,而是統治春晚十餘年的經歷讓這些東北小品王趙本山老師的徒弟們疏忽了,前幾個作品裡面有很多“俗氣”的成分,甚至還有“脫褲子露出內褲”這種很多人看不慣的“髒活兒”(我事先聲明我這個不是批評啊,我一東北人,完全是能接受的)




曲藝之家


奔跑吧兄弟!

他們的綜藝感很強,而且人緣也很好,我很喜歡他們,但是我覺得現在已經開始慢慢的改變了,裡面有很多的流量小生。

他們積極參與遊戲,參與者之間相互競爭合作,表現了人性溫情美好、積極向上的一面節目將觀眾的目光從娛樂至上拉回對人生的思考:人生是必然和偶然的結合,既依循競賽規則,又充滿偶然性;人生必須發揮智力、行動力等多種能力,挑戰自我、戰勝困難、贏得勝利;要學會團隊協作,敢於為大局犧牲自己。

由此,《奔跑吧兄弟》實現了在歡笑中傳遞正能量,引導人們感悟生活的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