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唐朝接近300年的历史中,长安一共被攻陷过几次,都是怎样的?

最后一个猎人儿


自李渊于617年攻占长安并定为首都之后,唐朝的都城长安共被攻陷过七次,最终唐朝灭亡。

隋唐时期的长安城始建于582年,隋文帝杨坚以汉长安城地势较低,城中比较潮湿为理由,在汉长安的东南方向建设“大兴城”。主要原因是汉长安城城池狭小,水污染比较严重,已经不具备都城的条件了。唐朝初年,将大兴城改为长安城,寓意长治久安之意。

安禄山第一次攻陷长安。

攻陷时间:756年6月;

攻陷军队:安禄山叛军;

收复时间:757年9月28日;

收复军队:唐军;

收复军队主帅: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前军李嗣业、仆固怀恩等。

第一次被攻陷的原因:

唐朝对待来势汹汹的安禄山叛军派出了封常清到洛阳招兵买马,拒守洛阳,短暂时间内之招收了六万兵马,然而这些士兵大都没有很好的训练就和安禄山的叛军交战了,可想而知战败是常态了。封常清一败再败,只得一路退守,切断道路桥梁,阻隔叛军进军的步伐。此时唐玄宗任命高仙芝担任潼关的守卫之职,高仙芝接应封常清之后,了解到叛军势头凶猛,于是退守潼关,并任命封常清辅助自己。

从军事战略来看,高仙芝、封常清都是名将,对当时的整个战略把控还是十分到位的,但唐玄宗不管这个,在宦官边令诚的诬陷之下,756年1月24日,先后斩杀封常清、高仙芝,换上了名将哥舒翰。哥舒翰到达潼关之后,也认为固守潼关是上上之策,这样安禄山的叛军就攻击不到长安,等叛军懈怠之后再图消灭。

唐玄宗十分爱面子,不顾当时的战略态势,强令哥舒翰出兵潼关与安禄山叛军作战,这正是安禄山叛军求之不得的事情。哥舒翰出兵与叛军交战,结果大败,哥舒翰也被安禄山俘虏,唐军在逃回潼关之时,慌不择路,很多唐军死在原来唐军在潼关之前挖掘的壕沟之中。潼关丢失,长安的大门洞开,而唐军在长安的主力部队都在潼关,长安城很快就在756年6月被叛军攻陷。

此次长安失守的主因之一是长安、洛阳的唐军主力承平日久,没有多少作战能力,名将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非常了解唐军作战能力,初期的一败再败就证明这一点。而唐玄宗和监军宦官却不管不顾,一味与叛军交战导致长安失守,这也是长安被攻破的主因之一。(安禄山像,唐玄宗的错误指挥导致长安被攻破)

吐蕃军队第二次攻陷长安。

攻陷时间:763年10月;

退出时间:763年10月-11月,占据约15天时间;

撤退原因:吐蕃军队疫病大流行,最有可能的是吐蕃军队一直在高原作战,到达平原之后产生了“氧中毒”现象,不得不退军;另郭子仪布置疑兵迷惑了吐蕃军队。

攻陷长安军队:吐蕃指挥下的吐谷浑、党项等军队20万;(郭子仪像,两度收复长安的名将)

被攻陷长安的原因:

唐朝为了消灭安史之乱的叛军,将西部的军队主力大都调回作战,西域等地兵力空虚。吐蕃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趁火打劫,先后攻占了秦、渭、洮、临、成、河、兰、岷、廓等九州之地,兵峰直达长安城下。

当时唐朝是唐代宗李豫在位,长安城的兵力空虚,在吐蕃大军压境之下,唐代宗逃到陕州避难。吐蕃军队占领长安之后,拥立了金城公主的弟弟广武王李承宏为傀儡皇帝。唐代宗任命郭子仪为副元帅,雍王李适担任名义上的元帅。郭子仪布置疑兵,迷惑吐蕃军队,并安排几百人到长安城散播谣言,称郭子仪已经率领大军到来,不日就要到达长安。加之吐蕃军队非常不适应平原气候,军中疫病流行,不得不撤军。

763年12月,郭子仪等长安城安定下来之后,唐代宗返回长安。此次长安被攻破除了吐蕃军队强大之外,唐代宗排挤郭子仪,重用宦官程元振也是主因之一。(李承宏形象图,吐蕃立他为唐朝皇帝,他是金城公主的弟弟,金城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赤德祖赞)

泾原兵变,长安第三次失陷。

攻陷时间:783年10月;

攻陷军队:唐朝泾原兵5000人;

攻陷后事件:兵变士兵拥立唐朝大臣朱泚为帝,建立大秦,年号应元;784年建立汉国,年号天皇。

收复时间:784年5月28日;

收复军队:唐朝李晟部、骆元光部、尚可孤部;

被攻陷原因:

782年,淮宁军节度使李希烈联合王武俊、李纳、田悦、朱滔等五个藩镇割据势力各自称王,同时围攻河南襄城。唐德宗在各地抽调人马平乱,当时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领5000泾原兵被抽调,泾原兵在途径长安是都希望唐朝廷能够厚待他们,然后出兵平叛。

泾师离镇,多携子弟而来,望至京师以获厚赏,及师上路,一无所赐。时诏京兆尹犒军士,唯粝食菜啖而已,军士覆而不顾,皆愤怒,扬言曰:“吾辈弃父母妻子,将死于难,而食不得饱,安能以草命捍白刃耶!国家琼林、大盈,宝货堆积,不取此以自活,何往耶?”行次浐水,乃返戈,大呼鼓噪而还。(《旧唐书.姚令言传》)

泾原兵不但在长安没有等到优待,给的都是粗茶淡饭,到离开长安时也没等来皇帝的赏赐。士兵就要上阵杀敌了,士兵们怒了,节度使姚令言差点被杀。这5000士兵一举攻入长安,唐德宗仓皇出逃到奉天(陕西乾县的旧称)。朱泚率领军队进攻奉天,被唐军李怀义击退。

此次长安失陷纯属唐德宗时期的上下腐败,不肯出一点东西犒劳上阵的泾原兵,让士兵饿着肚子上战场,不导致兵变才怪。(泾原兵变中被拥立的皇帝,朱泚形象图)

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第四次)

攻陷时间:881年4月;

攻陷部队:黄巢起义军;

收复时间:883年4月;

收复军队:沙陀兵等军队;

被攻陷原因:

880年黄巢攻占洛阳,于次年1月纠集60万大军进攻长安,唐僖宗于881年3月就已经逃亡到四川成都避难。唐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郑畋传檄文于各地藩镇齐聚长安,共同讨伐黄巢起义军。各地的藩镇认为唐王朝已经不复往日的辉煌,都起兵到长安,希望分的一杯羹。

已经占据长安的黄巢利用藩镇唐军各部不相统属,进长安之后肯定哄抢财物、美女,于是撤军离开长安。藩镇的唐军进入长安之后,果然如预料的那样,贪图钱财、享乐,根本形不成合力。于是黄巢反戈一击,各地藩镇士兵大都抢了不少财物,各自奔逃,黄巢趁机再次占领长安,兵发多路追击藩镇唐军,大获全胜。

黄巢在四面被围的情况下,诱使各路唐军进长安,唐军贪图钱财、美色从而丧失战斗力,导致长安城被黄巢占据。(黄巢雕像)

李茂贞两次陷长安。

攻陷时间:893年、895年;

攻陷部队:第一次凤翔、陇右节度使李茂贞部队;第二次为李茂贞、韩建、王行瑜三个割据势力占据长安;

恢复长安:第一次李茂贞进占长安,逼迫唐昭宗杀死宰相杜让能,罢兵而回;第二次,李茂贞用宦官杀死了宰相崔绍纬,唐昭宗被军阀韩建扣留了三年时间。

攻陷原因:

887年,唐僖宗从四川返回长安,遇到了军阀李昌符的拦截。唐僖宗命令李茂贞率兵击败拦截部队,并杀死了李昌符,唐僖宗大喜,封李茂贞为凤翔、陇右节度使。没想到的时李茂贞担任节度使之后,率军四处攻略,势力非常接近长安城。地盘人马越来越多的李茂贞突然对唐朝的内政有了兴趣,时刻威胁唐王朝中央政府的安全。

893年,感到威胁的唐昭宗派军讨伐李茂贞,反被李茂贞击败。李茂贞率军进逼长安城,逼迫唐昭宗杀死宰相杜让能才撤兵出长安,而唐昭宗早就逃到了石门避难。

唐昭宗返回长安之后,开始招募兵马,以防不测。临近的李茂贞感觉受到了威胁,这是唐昭宗在针对自己,于是联合两个节度使韩建、王行瑜再次进攻长安(895年)。长安城中唐昭宗招募的军队不堪一击,纷纷溃散,李茂贞再次占据长安。

其实,唐昭宗在李茂贞两次攻占洛阳这一时期,已经完全失去了势力,没有自己的政治班底,成为了光杆皇帝。在唐昭宗被囚禁期间,李茂贞等人杀害了十一个唐王朝宗室的王爷。(李茂贞动漫形象,两度占据长安)

朱温攻占长安。

攻陷时间:903年;

攻占部队:朱温的军队;

守卫部队:李茂贞等部队;

攻陷原因:

898年5月,扣押唐昭宗的李茂贞、韩建等人鉴于唐王朝的局势发生了巨变,将唐昭宗送返长安。

此时,朱温已经攻占了东都洛阳,割据形势大变,迫使李茂贞、韩建、李克用等人联合对抗朱温军事集团。

900年11月,宦官集团和官僚集团的矛盾不可调和,宦官将唐昭宗囚禁了起来,计划拥立新的太子,换掉唐昭宗。但是宦官不敢杀死唐昭宗,担心李茂贞、韩建等藩镇兴师问罪,宦官集团吃不了兜着走。

901年,在朱温的干预下,参与政变的宦官被清除,唐昭宗复位,朱温获封梁王。此后唐朝的宰相崔胤希望借助朱温的力量铲除宦官,而宦官韩全诲则和李茂贞联合,李茂贞派遣了几千兵马守卫长安。

朱温不久兴兵进攻长安,长安很快被攻下,李茂贞、韩全诲带着唐昭宗逃到了凤翔。朱温紧追不舍,围困凤翔一年多,李茂贞被迫诛杀了二十多位宦官,送还唐昭宗。朱温得到了需要的人,诛杀了宦官,随即撤围回归长安。(朱温像,他最后占据长安,并拆毁了千年长安城)

904年,朱温将唐昭宗身边的宦官700多人诛杀,原来的侍卫军也所剩无几,彻底成为孤家寡人。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同时迁移长安的居民到洛阳居住,拆除长安城的宫殿、、城郭、民居,木材顺黄河而下,长安城内有用的建筑材料也大都拆掉另做他用,长安城彻底被毁。


穿越再现彼岸


  对于一个王朝而言,都城非常重要,这是一个政权的统治核心所在。一般而言,都城被攻破,意味着这个王朝的终结,但是有个王朝,它的都城被攻破六次,直到最后才覆灭,它的统治时间也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朝代中最长的。这个王朝就是创造封建盛世的大唐帝国! 第一次:唐玄宗统治后期,边将安禄山于公元755年12月起兵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自此唐朝走向衰落。公元756年6月,叛军攻陷长安,与此同时安禄山称帝,国号大燕,但唐朝并没有灭亡。公元757年,唐军趁着叛军内乱之际,出兵收复了长安。 第二次:公元763年,当时的皇帝是唐代宗。吐蕃趁着“安史之乱”之际,先出兵占领了凤翔以西的十几个州,接着又进兵长安,立李承宏为皇帝。最后在郭子仪的谋划下,吐蕃军队被迫退出长安,这次陷落时间为15天。 第三次:公元781年,唐朝与地方藩镇之间发生战争,即“四镇之乱”。公元783年,唐德宗派遣关内诸镇兵去平叛,结果泾原兵在路过长安时哗变,叛军攻入长安,拥立朱泚为帝,是为“朱泚之乱”。唐德宗先逃到奉天,又逃到汉中。直到公元784年5月,李晟收复长安,唐德宗才得以返回都城。 第四次:“黄巢之乱”公元881年叛军进入长安,黄巢自立为帝,建立大齐政权。不过两年后,唐军反攻长安,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最终黄巢败退,唐军再度收复长安。 第五次:“藩镇之乱”公元895年,王行瑜与李茂贞、韩建联合,率军攻入长安城,杀死宰相,甚至想废掉皇帝。李克用闻讯,率军勤王,才将这些藩镇。 第六次:唐昭宗想重振唐朝,招兵买马,引起了李茂贞的不满,他于公元901年再度起兵,攻入长安城,还将唐昭宗挟持到凤翔。这引起了另一位藩镇朱温的不满,他兴兵讨伐李茂贞,最终把唐昭宗夺了回来。


LHC否极泰来


唐朝是我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唐朝自建国共历21帝,统治289年,其间,武则天在690年以周代唐,15年后恢复唐朝国号。初期通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开创了万邦来朝的盛况,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国力渐衰,最后因黄巢起义影响其根基而灭亡!

在唐朝统治的289年之间,首都长安一共被攻陷了6次!

1.公元756年,安禄山的叛军攻破潼关,杀入关中,攻破了长安,导致唐玄宗仓皇逃入蜀地。

2.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刚刚被平定,吐蕃突袭长安,并于11月攻克该城,唐代宗被迫逃跑。

3.公元783年,唐德宗调集原本防备吐蕃的5000泾原兵去镇压军阀李希烈的叛乱。谁知泾原兵刚刚到达长安,就因待遇而哗变,乱兵杀入长安,逐走了唐德宗。

4.公元881年,冲天大将军黄巢率领数十万流贼杀入长安,唐僖宗从长安向四川狼狈逃去。黄巢率军进长安后,黄巢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5.公元893年,秦王李茂贞出于对朝廷的不满,攻破了长安城,唐昭宗逃出了长安。

6.公元903年,军阀朱全忠打跑了李茂贞,占领了长安城,为了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朱全忠派自己的部下摧毁了长安城。

唐王朝几乎在骚乱中度过了整个王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王朝,安史之乱之前大抵是唐朝上层贵族内部的争斗撕杀对平民影响不大,安史之乱之后的战乱却严重影响到平民大众的生存!


大江侃历史


唐朝开国时期是当时最强盛的国家,但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开始衰败,长安前后一共经历了六次被攻陷破城。到底长安城经历了什么?都是怎样的呢?

1.首先是安史之乱打破了唐朝的盛世,也称天宝之乱,这是一场争夺统治权利而爆发的内战,由当时的将军安禄山与史思明发起的,最终以失败告终,这场内战导致了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动荡,繁荣盛世渐渐没落。究其原因,也是朝廷内部开始衰败群导致。

2.平定安史之乱后,留下了大量藩镇,导致后来藩镇反叛,攻进长安,虽说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又使国家动荡了一次。

3.黄巢之乱,黄巢领导农民进行起义,再一次动摇了唐朝的根基,瓦解了唐朝的根本,建立了,齐国政权,但经历了几次战争后,最终也走向了灭亡。

4.平定黄巢之乱后,由于国家力量大大减小,再一次被藩镇攻打,最后虽然胜利了,但只剩下一座千疮百孔的城池。

5.朱泚之乱,由泾原籍士兵爆发的战乱,最终也战败了。

6.唐帝被藩镇掳走,经历黄巢之乱后唐朝基本破灭,掳走的唐帝后来逃回长安,被朱温逼着禅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长安城经历了这么多,从盛世到灭亡,被称为都城被破次数最多的,其原因就是因为,统治者能力不足,军事弱,政府内部开始腐败,不作为。


佳伊妈妈讲历史


唐朝是历史上被攻破都城最多的朝代但是也是命最硬的朝代,直到第6次才真正灭亡,在这期间皇帝更是逃跑了9次。

第一次攻破的时间是安史之乱,时间在756年的6月,这是唐朝的都城第一次被攻破,然而唐朝并没有灭亡。

第二次,安史之乱不久,吐蕃又开始了早饭,在当时吐蕃出兵占据了长安大部分的领土。不过这次攻占长安的时间只有15天,但也是唐朝历史上的耻辱。

第三次是朱泚之乱,在781年。在当时这个将军不满唐朝对他的待遇。直接派出了军队攻占了长安,并且朱泚还当上了皇帝。一直到了784年,过了三年之后,长安城才被收复。

第四次是黄巢起义,这一次黄巢同样当上了皇帝,并且建立了齐国,两年之后才被收复。

第五次是藩镇割据,在当时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藩镇。皇帝的话没有人听,895年的时候,当时的李茂贞当上了皇帝,还好在当时李克用及时的出现了,这个时候长安城才回到了唐朝的手中。​

最后一次被攻破是901年,当时朱温又一次攻破了长安,然而这次的唐朝真的灭亡了。





y宿命的风


长安被攻破六次.

1,公元756年安史之乱,被安禄山攻破.

2,公元763年,被吐蕃攻陷.

3,公元783年,被士兵哗变攻陷.

4,公元881年,被黄巢攻陷。

5,公元893年,被秦王李茂贞攻陷。

6,公元903年,朱全忠摧毁了长安.

由此可见,安史之乱对大唐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间接摧毁了大唐盛世。





红胡子老王


以下是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们知道,历史上的首都,都是皇帝住的地方,也是安全系数最高的地方,除了王朝的灭亡和特别大的变故,一个封建王朝的都城是很难被攻占的,更多的情况是一旦都城被攻占这个朝代往往就随之灭亡。但历史上却有一个奇葩王朝,都城被攻占了七次才灭亡,这个朝代就是唐朝。七次被占领才灭亡,这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 第一次都城被攻占
  • 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祸及长安,就在这一年唐玄宗无奈舍弃长安,长安被叛军占领,而在去往四川的路上发生了马嵬驿兵变,使得杨国忠被杀。而杨玉环也被无辜受累而死。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57年,唐朝军队在唐肃宗的率领下又收复了长安。
  • 第二次被攻占
  • 在安史之乱结束的那一年,早在安史之乱之前,吐蕃人就趁着唐朝的安史之乱攻占了青海、陇右地区,而在公元763年吐蕃更是攻入了长安,不过这次吐蕃人之待了半个月的时间就被各路勤王兵马吓得弃城而走了。
  • 第三次被攻占
  • 783年被泾原叛军攻陷的,当时的节度使各自拥兵自重,而唐德宗为了制衡让他们互相争斗,可是在分封的时候却出了问题,使得士兵哗变,而在京城的朱泚刚好利用这次哗变想要当皇帝,于是就占领长安攻打唐德宗逃到的奉天。失败后被迫固守长安,在第二年长安失手逃跑路上被部下杀死唐朝
  • 第四次被攻占
  • 公元881年,这一年黄巢起义的黄巢大军攻陷了长安,唐僖宗赶紧跑到四川,幸好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不思进取没有乘胜追击,这才使得唐朝得以保全。直到883年长安才被李克用收回。
  • 第五次被攻占
  • 在895年,当时的唐朝皇帝已经是名存实亡,就因为自己想当尚书令没当上,于是王行瑜就联系李茂贞直接占领长安把皇帝废了,把丞相杀了。李克用赶紧勤王。
  • 第六次被攻占
  • 在901年,此时的藩镇已经各自为战,很多人都有挟天子令诸侯的趋势,于是宦官韩全诲等人把唐昭宗劫持到了凤翔城,而此时的长安已经被乱军占领。
  • 第七次被攻占
  • 在公元903年,这一年的唐朝天子已经完全变成了傀儡,在朱温的强迫下,唐昭宗迁都洛阳,并被杀死。此时的长安在朱温的控制之下。
  • 一次次的攻陷,大唐早已不复往日盛世之气,逐步走向衰败,而且自从唐朝之后,再无帝都定居长安,令人演绎…

中国历史谈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的诗句描述当时唐朝强盛时期的景象,每当我们谈起唐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水平的文化,这些无不让国人感到自豪,展示了民族自信心。大家可知道,唐朝有近300年历史,长安被攻陷了几次?让我们来数一数:

第一次被攻陷就是唐朝强盛末期,天宝十五年,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这次的动乱直接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第二次是唐代宗广德年间,吐蕃、回纥联军攻陷长安,让唐代统治者再次丢下长安出逃陕州,这让本来就走下坡路的唐王朝更加衰弱;

第三次是唐德宗建中三年,爆发“泾原兵变”,叛军占领了长安,使得唐德宗带着妻儿老小仓皇出逃,攻陷后的长安被这帮叛军大肆掠夺金银,对唐王朝破害极大;

第四次是“黄巢起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说到做到,以诗为证。率领农民起义军,轻松拿下长安,当然最终还是政治能力不成熟,导致了起义失败;

第五次,乾宁二年,唐绍宗被节度使李茂贞和王行瑜赶出长安;

第六次天复元年,主角还是唐昭宗,虽然没有被军队攻占了长安,但作为皇帝的唐昭宗却被宦官劫持到别的地方了;

第七次,也就是唐朝近三百年历史中,最后一次被攻陷,也同时导致了唐朝的灭亡。主角依然是悲催的唐昭宗,这次没有那么幸运了,直接被反叛者朱温杀死,从此长安再也没有被后来的封建朝代作为首都了。





梁一


1、安史之乱沦陷于安禄山之手

公元755年,大唐巅峰之际,安禄山叛于河北。李隆基连派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三位大唐名将统领20万大军抵挡,仍然未能阻止叛军的凌厉攻势,潼关失守,李隆基西逃,长安沦陷。

安史之乱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唐军趁着安史叛军内乱之际收复长安。

2、吐蕃攻占长安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但却使唐朝由盛转衰,国力虚弱。

吐蕃陷长安

同年,吐蕃乘唐军均在东部平叛之时,大举攻唐。公元763年十月,吐蕃占领了奉天(今陕西乾县),唐代宗逃到陕州避难。于是,吐蕃占领了长安。

长安陷落15天后,被郭子仪收复。

3、唐德宗之时陷于藩镇之手

唐德宗即位后,力图削藩。公元783年,德宗抽调关内诸镇兵去平定藩镇叛乱,泾原镇兵在路过长安时发生哗变,攻进长安。德宗狼狈逃到奉天(陕西乾县),史称“泾卒兵变”。

公元784年(兴元元年),德宗依靠李晟率唐军收复长安。

4、黄巢起义

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攻下潼关,抵霸上,唐僖宗仓皇逃奔四川成都。

黄巢起义

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军进入长安,即位于含元殿,建立了大齐政权。

公元883年,李克用率军收复长安。

5、长安的结局

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公元901年,朱温被封为梁王。

黄巢覆亡后,大唐帝国其实已名存实亡,各方节度使形成拥兵自重的局面,其中以宣武节度使朱温和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势力最大。

朱温建梁

公元904年(元佑元年),唐昭宗被梁王朱温强迫迁都洛阳后杀死,长安自此变成废墟,从此再也没有作为中国的首都。

这就是历史上大唐首都长安被攻占的历史。

攻陷长安最多的还是内部势力,安史之乱、泾卒兵变、黄巢起义以及朱温莫不如此,只有公元763年吐蕃趁乱入长安的一次是外族政权。而没有安史之乱的前提,任何一个外族政权都不可能攻陷作为都城的长安。从784年至879年这将近百年里,长安未曾沦陷过,说明在收复长安后,唐朝稳固了首都的防御,并增强了中央实力,使得不论是外族还是国内叛乱都不足以威胁到长安。

我国历史上多数的王朝和世界上所谓的帝国,首都沦陷便是万劫不复,就是亡国。然而唐朝不同,他是一只九命猫,最终亡于自己的军阀割据,而非亡于外族。




御前带刀侍卫


在唐朝近300年中,被攻破了6次。


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城市,是对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的称谓。作为天下要害之地,首都不仅要成为国家的经济中心,同时也要成为一个强大、坚固的军事要塞。若首都被攻破,天下便将因群龙无首而陷入战乱。因此,历代政权均会花费大量力气经营首都,将之变成一个令敌人望而生畏、固若金汤的超级堡垒。 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为强大的一个。而其首都长安城,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级城市。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在唐朝近300年的国祚中,竟被攻破了6次。其首都被攻破的次数,据历朝之冠。那么,长安城为何如此脆弱?为何连强盛的唐朝也守不住这里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就先让我们来回顾长安城六次沦陷的历史的吧。 长安第一次沦陷是在安史之乱时期。公元756年,安禄山的叛军攻破潼关,杀入关中,攻破了长安,导致唐玄宗仓皇逃入蜀地。 安史之乱后,吐蕃趁火打劫,他们趁河西、陇右兵力空虚之机,逐渐将该地郡县全部蚕食,吐蕃军的主力距离长安不过数十里的距离。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刚刚被平定,吐蕃却突袭长安,并于11月攻克该城,唐代宗被迫逃跑。不过吐蕃人并未停留多久,他们因不适应长安的气候,留下个傀儡皇帝便撤回国内。 到了唐德宗年间,朝廷本图振作,平定藩镇的叛乱。公元783年,唐德宗调集原本防备吐蕃的5000泾原兵去镇压军阀李希烈的叛乱。谁知泾原兵刚刚到达长安,就因待遇而哗变。乱兵杀入长安,逐走了唐德宗。 唐德宗后,关中局势逐渐稳定,而长安获得了近百年的平静。然而在公元881年,冲天大将军黄巢率领数十万流贼杀入长安。 由于黄巢的破坏,长安已经残破不堪,再不复当年的辉煌。公元893年,秦王李茂贞出于对朝廷的不满,攻破了长安城,而唐昭宗和他的先祖一样,慌忙逃出了长安。 公元903年,长安终于迎来了末日。军阀朱全忠打跑了李茂贞,占领了长安城。为了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朱全忠派自己的部下摧毁了长安城。自此以后,原本宏伟的长安再也得不到恢复,也再也没有成为过首都。 回顾完长安的苦难史,读者们或许会问,长安城为何如此脆弱?为何连唐朝也守不住这样的雄城?首先,这就要从长安的前生今世的来说起了。 长安城,实际就是隋朝的“大兴城”。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以旧长安“卑湿”为理由,在汉长安城的东南方向修建了一座新城——大兴城。根据《唐六典》记载,大兴城的规模相当庞大,东西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十七里一百七十步。根据现代考古勘测,隋唐长安城总面积达到84平方公里,面积是明朝西安城的六倍,其气势之雄伟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在大兴城的修建中,隋朝统治者过分突出了城市的宗教以及政治功能。根据史书记载,大兴城(长安城)的设计,体现了中国古代宇宙论的图示。其中太极殿正对北极星,象征着天子上应上帝,受命治国。太极殿前承天门到外郭城的正门明德门,形成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也构成了一条国家礼仪的延长线,一些礼仪建筑如太庙、太社,对称地列于两边。 可以说,隋唐的长安乃是宇宙之都、礼仪之都,其存在就是为了体现帝国的强大和皇帝的威严,是宇宙秩序在人间的投影,其重点放在了国家统治理念的视觉化方面。因此,长安城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该城的军事功能。也就是说,长安城根本不是用来守的。这是一个巨大的设计缺陷。 自古以来,大城就不如小城容易防守。这是因为大城的城墙实在太长,到处都可能成为漏洞。防备小股敌军骚扰和土匪入侵尚可,若遇大规模入侵,就根本守不住。长安位于平原,没有山河天险为依仗,城墙又长的可怕。若遇到大股敌人攻击,战线很容易拉长,兵力便会分散。在安史之乱后,长安主要依靠15万神策军进行防守。虽然人数不算少,但相对于漫长的长安城墙,这点兵力就如同将一把沙子洒进水里。敌军若想攻击长安城,只要聚集兵力攻其一点就可以,而城内的守军很难给予及时支援。 除此以外,长安城的人口实在太多,盛唐时期达到百万以上。若遇到敌军围城,市民会迅速消耗光存粮,而长安将面临可怕的饥荒。也就是说,长安不仅守不住,而且还经不起围城。 隋唐统治者之所以忽视长安的军事功能,很大程度是因为该城位于“金城千里”的关中。关中地区是封闭地形,有山河之险。在长安四周有潼关、散关、萧关、武关四大关隘,相对于直接防守长安,防守这四座小城要更容易。 若其中一个关隘被攻破,无险可守的长安城便没有防守的必要。这也是唐朝长安六次被攻破的原因。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唐朝皇帝往往选择拔腿就跑,以期未来的东山再起,而与关中一体的巴蜀,便是最好的逃亡去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