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奇瑞星途拓展海外市場“曲線救國”或因國內銷量不佳

奇瑞EXEED星途在國內銷量不佳,正試圖打開第二市場。

美國時間2月10日,據美媒Automotive News消息,美國汽車製造商HAAH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宣佈與奇瑞汽車展開深度合作,HAAH正在組建全新的汽車經銷商網絡系統,負責整個北美市場新產品銷售、服務及汽車零配件等。

雙方計劃在美國註冊並運營全新汽車品牌VANTSA,將率先以奇瑞集團旗下EXEED星途產品為原型車打造。

星途銷量低位徘徊

作為“3.0時代”的代表作品,奇瑞對EXEED星途寄予厚望。

作為奇瑞推出的全新高端品牌,EXEED星途目前已上市中型SUV產品星途TX和緊湊型SUV產品星途LX兩款車型,第三款車型星途VX定位中大型SUV產品,預計將於2020年一季度內上市。

對於和美國HAAH的合作,星途品牌負責人對財經網表示,雙方此次技術合作的達成,不僅意味著以美國為代表的全球汽車產業與技術高地市場對奇瑞汽車以及EXEED星途的研發實力與產品平臺的認可,同時也是中國汽車品牌對外合作模式的一次創新和突破。

然而實際上,星途在國內的銷量卻不太樂觀。

2019年全年,EXEED星途品牌旗下的首款產品星途TXL/TX車型累計完成銷量15994輛,平均月銷量徘徊在2000輛的水平。

因此星途急於打開國際市場來對沖國內市場的壓力。

國內上市錯過最佳時機

EXEED星途是奇瑞繼瑞麒、觀致之後再一次衝擊高端市場的產品,在2017年的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EXEED品牌攜量產化程度頗高的TX概念車正式發佈。

資深汽車測評人劉洋告訴財經網:“星途定位為奇瑞旗下高端品牌,回顧歷史,2009年奇瑞就曾發佈高端品牌瑞麒,並邀請梅西做代言人,但它和觀致一樣,都未能獲得市場的認可,瑞麒品牌已經消失,觀致也被寶能收購。從品牌定位來看,星途與觀致、瑞麒很相似,與它定位接近的品牌還有WEY、領克等。”


奇瑞星途拓展海外市場“曲線救國”或因國內銷量不佳

在法蘭克福國際車展發佈之後,EXEED星途品牌卻進入了一段空白期,期間沒有任何的宣傳,一直到2018年年末,才正式發佈中文名“星途”。

後到2019年3月,EXEED星途品牌旗下首款車型TXL/TX正式上市的時候,已經距離這個品牌亮相過去了近一年半的時間。

汽車行業觀察員張志良表示:“不知道為什麼這段時間星途項目擱置了,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裡,EXEED星途品牌已經錯過了中國本土品牌集體邁向高端的黃金時段,前期在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所積累的人氣也喪失殆盡。”

財經網為此聯繫了奇瑞星途相關負責人,但對方未正面回應。

但與此同時,對手卻在加速行動。

從2017年4月19日上海車展長城WEY品牌旗下的首款車型VV7正式上市,到吉利領克01車型於2017年11月28日上市,至今,衝擊中高端市場的國產品牌雙子星已經走過了3年發展歷程,並初步站穩了腳跟。

2019年,領克累計銷量達128,066輛,同比增長6.4%。其中12月銷量達10,807輛。

WEY在2019年,保住了10萬輛的年銷量,並且成為了第一個累計產銷跨過30萬臺銷量的中國豪華品牌。

而星途每月2000輛的銷量水準,已經遠遠地落在了領克和WEY的後面。

未能凸顯差異化優勢

首先從售價上來看,EXEED星途TX/TXL以及在去年12月才上市的星途LX也並沒有與奇瑞拉開太大的差距,依舊停留在12萬元左右這一本土品牌SUV的主流價格區間內。

另外從星途現有車型來看,它們與奇瑞同級別車型沒有太大差異化。

動力總成、底盤設計等都基本相同,區別只是外觀和配置搭配。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都是奇瑞出品,配置差不多,當然會更樂於選擇價格更低的,因為星途品牌沒有溢價空間。

劉洋表示,星途若想獲得更好發展、取得更好成績,僅僅在奇瑞現有車型上換殼、增配很難獲得消費者認可,需要提升核心競爭力。

動力系統方面,在很多品牌都已經搭配國際大牌8速自動變速箱的情況下,星途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已經處於明顯劣勢;同時,在動力系統方面,它還需要引入2.0T發動機,並推出輕混、混動或插電混動車型。

星途VX是星途品牌最後的機會,這款比瑞虎8大不少的中型SUV,在空間上表現不俗,若能有2.0T+8AT車型,且價格低至15萬元左右,還望取得好成績,因為它與目前的主流自主緊湊SUV相比,有望形成差異化優勢。

美國市場並不容易

但是走向海外市場,對於EXEED星途來說也並不容易。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奇瑞第一次嘗試登陸美國市場。

在2007年7月4日,奇瑞與克萊斯勒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這一協議,雙方將利用奇瑞在中小型汽車層面上的產品開發、生產製造以及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藉助克萊斯勒品牌在北美市場和歐洲市場的影響力和銷售渠道,實現對於國際市場的互補。

奇瑞與克萊斯勒的這一次合作,是在國內汽車產業內部首次出現的中方出技術,外方出渠道的模式。這相當於是國內合資汽車產業運行模式反過來的結果。

不過,後來的事情顯然並沒有按計劃的那樣發展下去。

在雙方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數月之後,奇瑞與克萊斯勒的合作就宣告終止。

很難說這次經歷將給星途的海外市場拓展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但至少表明了“出海”面臨的未知因素顯然更多。

張志良對財經網表示:“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汽車市場,美國人已經在車輪上生活了一百多年,在這種情況下,一款在中國市場都尚未能夠打開局面的車型,想要在美國市場落腳,而且與之合作的夥伴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HAAH,結果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美國市場的汽車文化與中國市場有著本質的區別,由於人文、地理環境的因素,美國人更喜歡開動力強勁的車型,同時美國是產油大國,油價比國內便宜很多,所以省油對於美國用戶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

而國內目前的主要趨勢是節能減排,大力推進電氣化,包括星途在內,現在只有一款1.6T,到了海外市場能否實現動力系統的多元化,殊難預料。

結語:

星途邁向美國市場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國內市場的教訓應該吸取,並儘量去補足缺點,如想真正登陸美國,還應該在車型上花心思去改變,因地制宜打造新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