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說說你們常吃的餃子都是什麼餡的?

音樂盒子


每逢重大節日,餐桌上最最常見的莫過於餃子了,餃子在中國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象徵著團圓幸福,寓意很美好,逢年過節一家人從各地團聚在一塊,熱熱鬧鬧的圍坐一起吃著餃子,說著開心的事兒,盡享天倫之樂。人都說“好吃不如餃子”,“好吃”說的應該不只是餃子的味道,更是當時吃餃子的那種心情吧!餃子的做法很多,餡料的配製更是數不勝數,清代何耳曾在《水餃》一詩中說道:略同湯餅賽新年,薺菜中含著齒鮮。最是上春三五日,盤餐到處定居先。意思是水餃和麵條競爭著新年的喜氣,薺菜的鮮味留在筷子和牙齒上。特別是立春後的三五天,餐盤裡最常見的食物就是水餃了。水餃餡因著季節的不同而變化不一,肉的、素的、三鮮、蝦仁、牛肉、白菜等等……要說最常見和常做的莫數韭菜、茴香的了吧,無論是素或肉都不失為一道人間美味。而相較於肉餡,我更偏愛素餃子,它味道樸素、蔬菜中自有的清香是它最大的調味料。今天為大家介紹我家經常做,比較愛吃的茴香雞蛋餡餃子。





食材:茴香、雞蛋、蔥末、薑末、味精、鹽、蠔油、食用油、香油、粉條

製作方法: 1、盆內加入麵粉,同時加入一顆雞蛋,用涼水(冬天可用溫水)和成麵糰,因麵粉較多,第一次和成麵糰,不是太光滑,沒關係,醒面十分鐘後再次和就會變成光滑的麵糰。







2、取適量紅薯粉條(我家的粉條是在泥土的清香小店買的,味道很純正)放鍋內,加入水稍煮幾分鐘,(這種粉條很細,只需稍煮即可)關火撈出滴幾滴食用油拌勻,晾涼後剁碎備用。



3、將茴香擇洗乾淨後控幹水分切碎,蔥姜分別洗淨切末。

4、雞蛋打入碗中,加幾滴料酒、適量鹽攪勻,鍋內倒入食用油,油熱,下入打好的蛋液,邊倒邊攪,炒成雞蛋碎,晾涼備用。





5、所需食材準備好後開始拌餡,先將茴香碎中加入晾涼的食用油,用油將茴香均勻裹住,隨後加入雞蛋碎、蔥薑末、粉條,同時加入香油、味精、鹽、蠔油攪拌均勻。



6、將麵糰分成大小相等的劑子,摁扁擀成餃子皮。

7、按你自己包餃子的方法開始包餃子。

8、鍋內加入較平時做飯多一些的水燒開,下入餃子,因是素餡,餃子不會沉底,只會飄在水面上,用勺子輕推一下,蓋上鍋蓋,水再次燒開時加入涼水。這樣分別加入兩次涼水即可(肉餡要加入三次涼水)。

9、經點兩次涼水後關火,撈出盛盤,美味的茴香雞蛋餡餃子製作完成!


小貼士: 1、和麵時加入雞蛋,面不會沾連,麵皮也筋道。 2、茴香先加入油攪拌均勻,這樣不僅能保持茴香的清香,也不致加鹽後殺出過多的水份來。3、粉條煮好後,加油是為了不讓粉條沾在一塊,拌餡更容易入味。 4、蛋液中滴入幾滴料酒,能去除腥味,在炒制蛋液時,邊倒邊攪拌,雞蛋液就會比較碎。 5、因茴香自有的清香,所以在調製餡料時無需放過多的調料。 餃子雖外形普通、餡料簡單,但它承載的更多是一種情懷、一種記憶、一種心境,更多的是對家的懷念吧!我是羊愛泥豆李,感謝您的閱讀,關注我每天給您奉上不一樣的美食,如果喜歡請評論、留言或轉發給您的朋友,我們一起探討美食,為家人做更可口的飯菜而努力!


羊愛泥豆李


過年喜歡吃什麼餡兒的餃子,這可是個老話兒了。小時候對於過年有印象那還是上個世紀的60年代,當時最盼著過年吃上的餃子就是白菜餡兒的餃子,因為農業歉收,我想著一家憑著副食品供應證,春節的年貨裡面有一顆大白菜,是的每戶只准買一顆。另外豆腐、油條也是憑票按照每個人計劃供應的。豬肉應該是毎戶春節有一斤,平時見不到。這個好理解,沒有糧食哪裡來的豬啊……航校的幹部食堂本來是可以養豬的,因為飢餓他們將飼料中的豆腐渣給吃了一部分……後來分管領導受到了批判,罪名也是令人啼笑皆非……跟豬爭食吃!這位太行山出來的老八路說起當年的遭遇慢條斯理,充滿了無奈。天之驕子都那樣了,百姓們過年吃斤豬肉真的不容易啊,真的過年有頓豬肉白菜水餃吃那個滋味能夠想一輩子的。進入了七十年代,市場供應也逐漸好起來,年夜飯的花樣兒也多了起來……吃年餃子的要求又提高了,希望吃上紫根、紫葉梢的“頭刀韭菜”,除了豬肉,再加上一撮泡好的蝦米碎渣兒就是大名鼎鼎的“三鮮水餃”了,寒冬臘月吃韭菜本身就是一大“鮮”啊,一斤韭菜足以抵上一斤豬肉的價格了!這些年吃韭菜已經沒有什麼季節之分,不稀罕了,口味也是返樸歸真,還是正宗的“膠白”順口兒,那個菜葉兒一見火兒就軟了,自來的鮮兒,而且剩餘的下頓飯再吃還是鮮!圖4⃣️ 這是任何別的餡料都不可替代的。近三、五年好朋友每年都要給我送上自己家老人醃製好的酸白菜,圖3⃣️ 生的酸白菜也可以涼拌了吃。 用酸白菜調餡兒的餃子過年吃最好了,恰到好處的微酸既開胃又解油膩……這也是我目前最中意的年餃子了!






輕輕江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以往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到,我小時候,有一年過年當時的生產隊每口人只分了一斤二兩小麥,我母親上磨推了推,大年三十包水餃,只包了四碗白麵的給我們吃,而她和我父親吃的是粗麵的,可見當時的生活是多麼艱難。

現在好了,可以天天吃水餃,純肉的,三鮮的,羊肉的,想吃什麼餡的都可以,在日照由於海鮮豐富,老百姓都包海鮮餃子,吃起來美味可口。

今天我來介紹一下日照獨有的海鮮餃子

鮁魚水餃

作為住在海邊的日照人,怎能不愛吃鮁魚水餃。夾一個水餃,就著一口蒜瓣,就能吃得不亦樂乎。用新鮮鮁魚為原料,加適量五花肉餡、韭菜調製而成,有的人會加牛奶增加鮁魚的鮮美度。調製鮁魚餃子餡,攪力非常重要,鮁魚去刺後剁成泥,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動,這樣攪出來的鮁魚餡Q彈有力,口感非常棒。夾一個飽滿的水餃,蘸點兒小料入口,醋的酸味、醬油的鹹味和辛香沖鼻的蒜味交錯融合,好一口大海的味道!

墨魚水餃

和麵時加入墨魚汁,麵皮為黑色,“色”上絕對養眼。墨魚洗淨後切成塊剁成泥,朝一個方向攪動,直到粘性比較重時,加入五花肉泥繼續攪,最後加入韭菜、鹽等調製成餡。其實跟鮁魚餡料異曲同工。咬上一口,同樣鮮掉腳後跟!

海鮮水餃

海鮮水餃除了上面兩種外,還有部分人喜歡將各類海鮮製成餡料做餃子,沒辦法誰讓俺們背靠大海有享不盡的富足海鮮!神馬黃花魚水餃、蝦仁水餃、海蠣子水餃、海腸水餃等等。海鮮類水餃的做法大致相同,一般都會和五花肉餡、韭菜搭配,以去除海鮮的腥味,提高餡料的鮮嫩度。


微浪旅行攻略咖


很喜歡吃餃子,小時候逢年過節在北方都是要包餃子的,喜歡吃茴香餡兒不喜歡吃韭菜餡兒。後來上大學後在承德,那座城市餃子館很多,餃子餡兒的品種也很多,第一次知道香菜豬肉餡兒餃子,這麼多年一直都很喜歡。畢業後來到南方,婆婆家在鄉下,園子裡種著香菜,摘下來很新鮮,盈盈綠綠的好看,漾著春天的氣息。

包餃子的過程讓我想起來很多以前的事情,你不妨把它作為一個故事聽下。

一個下午的時間哪兒去了,於是我從一大袋子的香菜和薺菜說起。

菜是婆婆週末從老家帶來的,自己家園子裡種的,時下流行的說法,這是有機的,在超市要放在專門的櫃檯貼上可觀的價格。滿滿兩個袋子,除了當天一家人火鍋吃了點,剩下的我想要儘快包餃子或是包子,或是烙餡兒餅。好好的菜不能黃了蔫了。於是主婦的行動開始,記錄如下:

頭一天晚上從冰箱把豬肉拿出來化一下,肉是過年時自己家養的豬肉,也需要儘快吃完。剁肉,把蔥姜放在肉裡一刀一刀剁碎,放了耗油花椒麵和鹽醃漬起來。菜,要逐一再擇一遍後清洗,切碎用香油和鹽調好,再把菜和肉混合。然後著手開始和麵,第一次在麵粉里加了一個雞蛋,才發現加雞蛋比加水更容易拌成均勻的面絮,以後做疙瘩湯不錯。

人啊,總是習慣自己一慣的思維定式,一直用水來和麵,雖然知道加雞蛋來和麵會更筋道口感會好,卻又不由主似的抗拒。

鋪好面板,準備好散粉,擀麵杖。

小時候看著家人和麵包餃子,也聽著老人一遍一遍講,做多了就會知道面的軟硬,就會揪出均勻的面劑兒。這麼多年了,確實會有手感,是一種很奇妙的能力。

小時候很喜歡看媽媽把一團面均勻地分為幾塊,拿出其中一塊,在案板上揉,然後從中間穿一個洞,轉著圈兒用手捋成勻實的面圈兒,再從中間揪開,放在案板上雙手搓一下,開始揪劑子,揪出大小均勻小麵糰兒。

灑好麵粉,防止麵糰兒粘在一起,然後把每個麵糰,用手心輕輕按住在案板上滾圓,然後就是小孩子上手,把圓圓的麵糰一個一個壓成麵餅,再擀薄兒。

如果你感覺日子荒草蔓延,不如包一次餃子,感受著煙火人間的溫暖與踏實,你一定會喜歡上這種感覺。


步步驚心店小二


小時候爺爺經常帶著我們四姐弟做餃子,爺爺和麵,做好餡,記得那時候吃的都是韭菜肉餃子,韭菜雞蛋餃子,(我們家河對面有塊田種了好多韭菜,每次包餃子就去摘好多)還有爺爺愛吃的肉餃子,二姐姐擀餃子皮,我們幾個圍在灶臺在那包餃子,記憶中我最愛吃的是韭菜雞蛋餃子蒸起來超級香。後來姐弟們陸陸續續的出國了,家裡就剩我和爺爺,之後就再也沒有包餃子了,再後來我嫁人了,爺爺離開了,我也很少包餃子,也是後來我懷孕了突然想吃餃子,自己一個人在那包,但是再也沒有包過韭菜雞蛋餃子了,因為我知道永遠也不會包出爺爺的味道。因為那時候我太小了,不記事,所以我忘記了餃子的味道,只記得那時候爺爺經常帶我們一起包餃子,只記得那時候包的餃子很香我們都好開心



LIAYAYA丫




餃子的餡子很多種,素餡的一般,韭菜,芹菜,蘿蔔,包菜,油菜,蓮藕,香菇,菠菜,,,,太多了沒法講了,一般的青菜都搭配豆腐。或者雞蛋。



肉餡子的豬,牛,羊一般這幾個主打!其它也有很多。不過個人愛好還是牛,羊,豬,



海鮮的,有三鮮水餃,鮁魚水餃,我覺得還是鮁魚水餃好吃!這個看個人口味,地方差距還是很大的,東北的就有酸菜水餃,我到現在一直沒有機會吃,聽說南方還有臘肉水餃,我是真沒見過哈哈😄



你們都喜歡什麼餡子的水餃給我分享一下吧!我可是地道的吃貨!!!謝謝


風雨夜色


很高興回答悟空的這個問題:俗話說“舒服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我們北方人愛吃餃子這是公認的,逢年過年,最庭聚會,一定是要包餃子祝賀的,這是家庭中不用安排的首選,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那種場面,其樂融融,所以說,餃子代表的是團圓和幸福,一種美好的情感。



我們家就很愛吃餃子,只要是用餃子皮包起來的,無論什麼餡的我都喜歡,只不過我家兒子吃飯比較挑剔,他更喜歡吃素餡的水餃,就象同樣是韭菜餡,我就喜歡吃韭菜肉丁的,他就喜歡吃韭菜素三鮮的,所以在我們家吃水餃通常是以兒子的口味而調整的,他比較喜歡韭菜素三鮮的和茴香肉餡的,所以家裡吃這兩種就比較多點。

韭菜素三鮮的水餃,是典型的家常口味,韭菜雞蛋搭配蝦皮或者切碎的蝦仁,非常經典,它取材方便,製作簡單,口味卻出奇的好,也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水餃。 現在就來說說這種水餃怎麼做吧。



所需要的食材:韭菜500克,薑末5克,雞蛋四個,蝦皮50克,麵粉500克。

所需要的調料:鹽8克,蠔油10克,香油25克,料油25克,胡椒粉少許。

具體的步驟如下👇

  1. 韭菜泡鹽水洗淨,控幹水分,去掉根部老的部分,然後切成末放入盆中,把香油放入拌勻備用(拌的時候不要用筷子使勁攪,以免破壞韭菜纖維,要用筷子輕輕焯拌均勻),先拌油是為了封住韭菜,以免調味後出水。


  2. 把雞蛋打散,起鍋燒油,油熱倒入蛋液,在煎蛋的過程中,要用鏟子儘量把蛋餅鏟的碎一點,不要煎成大塊。

  3. 等雞蛋放涼後倒入韭菜中,把蝦皮50克洗淨,攥幹水分也放入韭菜中,加入薑末5克,然後開始調味,加入鹽5克(不要加多鹽,要適量,因為蝦皮也有鹹味),蠔油10克,料油25克,胡椒粉少許,焯拌均勻即可。

  4. 給水餃餡調味前要把面先準備好,等調好餡後就可直接開始包制,以避免韭菜餡調味後時間長了要出水。
  5. 和麵還是500克麵粉,加入3克鹽,250克涼水和成麵糰,醒半個小時後,切劑子,擀麵皮,包水餃,包好的水餃,要儘快把它煮熟,以免放置時間較長而餡料出水時,會把麵皮漬透,而粘在放水餃的板上,我想這種把水餃皮粘住的情況大家都可能遇到過。


  6. 起鍋燒水,水開,撒入少許鹽,防沾防破皮,把水餃下入鍋中,水一定要寬,當水再開時,點一次涼水激一下,水再開,打開鍋蓋,敞蓋煮一會就可撈出水餃了,如果是肉餡的水餃,需要打水激兩次。


那麼好吃的韭菜雞蛋蝦皮的水餃就做好了,趕快享用吧,希望大家喜歡。
謝謝觀看,我是萬家燈火,關注頭條,關注萬家燈火張家人。

萬家燈火張家人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

餃子這種北方的確的家常美食,很多人都很喜歡吃,有句俗語:‘好吃不如餃子,歇著不如倒著’每個地區都有地區特色的餃子餡,每一家也有自己的喜好,常吃的餃子餡。

經常吃的餃子餡也會變,因為季節和其它原因。

小時候最喜歡洗的是豬肉白菜餡的,那時候還自己不會做,媽媽給我們大家包餃子,報的很慢,等的飢腸轆轆的,我媽看我餓得不行,給我揪塊面,讓我燒著吃了頂頂餓,哈哈!回想那時,吃燒面坨,味道也挺香的呢!

現在自己會做了,物質也沒那時候那麼匱乏了,選擇空間就變大了不少,哈哈!一般葷素搭配冬季一般就是酸菜餡的,這個在東北也很具有地域特色的餡料了;酸菜與豬肉就是絕配,也不知道,這是誰的發明,就是好吃得很呀!

其他季節選擇性就更大了,素三鮮,肉三鮮,最近發現一個特別好吃的餡,茼蒿雞肉扇貝丁,這個太還吃了,近期首選餡料了;

這些都是個人喜好,和大家分享一下。


夏日經典美食


作為一個地道的北方人,以麵食為生,餃子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美食。在我山東老家,不管逢年過節,還是走親串友,都少不了餃子。


要說吃過什麼餡的餃子?

我吃過的餃子有:白菜豬肉,韭菜豬肉,芹菜香蔥豬肉,豬肉大蔥,茴香苗豬肉,薺菜豬肉,紅蘿蔔玉米豬肉,菜南瓜豬肉,黃瓜豬肉,紅蘿蔔羊肉,芹菜牛肉,西葫蘆雞蛋,蘿蔔粉條豆腐,其中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媽媽包的白菜豬肉餡的餃子。


愛做飯的文子


薺菜,我最愛,

小時候吃過外婆弄青椒和芹菜餡的,又辣又脆,很好吃

韭菜油渣餡的也愛吃,就是吃完那個味啊,哈哈

記得小時候喜歡吃餃子皮,不愛吃餡,現在反過來了

大概就這樣了,

對了,有一次同事自己包的香菜餡的餃子給我們吃,感覺挺不錯,對於不愛吃香菜的肯定是個噩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