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春耕在即,如何辨别假种子、假化肥?农民:这是关键

这段时间,农民在地里面忙得不可开交。因为很多地方春耕已经开始,虽然各地受到寒潮的情况不大一样,但是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有些地方甚至出去出现了雨雪天气。这让很多农民很是受伤。

春耕在即,如何辨别假种子、假化肥?农民:这是关键

但是跟这些天气等自然灾害相比较之下,人为的伤害是最严重的。我们都知道,每年这个时间就是大量的假化肥,假种子肆意横行的时候。

农民因为没有辨别能力,相应的买到假种子的情况也非常高。假种子的危害不会在很短时间体现出来,一旦进入一个较长的周期之内,这会让老百姓很受伤,让农民很受伤。

春耕在即,如何辨别假种子、假化肥?农民:这是关键

提早发现的这一部分农民及时的补种,还能挽回一部分经济损失。那些晚发现的,在补种已经来不及的农民,这个时候无异于是一场灾难。

春耕时如何科学挑选化肥非常重要,今天第一个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科学挑选化肥的知识。

首先,查看包装。

外包装为编织袋,内包装为塑料袋,包装袋为机器缝合,缝口应整齐一致。国家规定包装袋上应标示商标、肥料名称、生产厂家、肥料成分(注明氮、磷、钾含量及加入微量元素含量)、产品净重及标准代号,每批出厂的产品均附有质量证明书。过磷酸钙有散装产品,但也需附有出厂证明。

春耕在即,如何辨别假种子、假化肥?农民:这是关键

其次,外观检验。

1.眼看。化肥颗粒光泽好、颜色鲜艳为优,灰暗无光为劣。

2.手搓。手心放肥,相对拧搓两遍,搓不破为优,搓破为劣,化肥越硬越好。

3.水溶。取少量氮肥和钾肥放入水中搅拌5分钟,能完全溶解为优,不能完全溶解为劣。磷酸二铵用水能溶化,但溶化时间较长。

春耕在即,如何辨别假种子、假化肥?农民:这是关键

4.火烧。优质氮肥、磷肥可以用火烧,熔化时间越长,剩余杂质越少越好;熔化时间短,剩余杂质多为差。尿素用火能烧化,温度高时冒白烟。二铵用火能烧化,熔化的时间越长越好。复合肥用火能烧化,熔化的时间越长越好。磷肥用火烧不化,质量就比较差。复合肥用火烧不化,劣质肥料就是它。

5.钾肥。有白色、红色、粉红色,红色钾肥一般为进口钾肥,质量最好,钾肥用舌头尝,辣味大为优,辣味小为劣。复合肥用舌头尝有辣味,说明含有钾。

春耕在即,如何辨别假种子、假化肥?农民:这是关键

第三,购买化肥时一定要留下收据和相关票证,这样出现问题时可以凭证索赔。

接下来说说选种,选种应该注意什么?

首先我们要购买可以过审核的种子,有的虽然之前几年种植的产量不错,但是如果气候不好,很容易造成损失。而且我们在购买种子的时候,一定要防止气候原因导致的大面积减产,还有就是一些已经淘汰的品种,这用一般价格较低,但是质量嘛,同样也不会高哪里去。

有几点一定要注意好


买种子不能跟着买,不看自己田里的具体情况,不管土壤水肥管理等,结果明明买的好的种子,最后却导致了减产,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当然,可以优先考虑比较主流的品种,因为这样的品种往往更加的保险。

春耕在即,如何辨别假种子、假化肥?农民:这是关键

还有的农民朋友一味的认为,只要产量高,就一定是好品种,其实这也是错误的,有的品种虽然产量高,但是抗逆性很差,而且种植密度也不同,如果不注意这些,同样会导致倒伏而且导致减产。

还有的不懂整体,觉得只要我价格出够了,一定能买到好的产品,你说财大气粗,不坑你坑谁?其实种子的产量跟价格没有直接关系,有一些品种价格高一些,但是同样不一定适合种植。

春耕在即,如何辨别假种子、假化肥?农民:这是关键

还有就是有的朋友高产了一年,就在找这一类的品种,这样会导致玉米的生产与当年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气候条件不同,会严重减产。

不能一味的追求新品种,一些品种还没有进行试验,每种品种又有着不同的环境,所以大面积种植的情况下,一定要试种。

最后提醒大家:买种子,要注意!7大“套路”须警惕!

1、选种要留心

一是没有经过审定或者引种备案的主要农作物品种不可购买。有些品种虽然当年种植产量不错,一旦气候稍有异常,就可能遭受重大损失。近几年各地都有类似事件发生。

二是购买种子一定要考虑合理布局品种。以防气候不测,造成大面积减产。

三是谨防购买已被淘汰的品种。由于这类品种价位较低,有些不法商贩利欲熏心,专做此类生意坑害顾客。

2、购买需注意

一是不随大流。

不少人在选购种子时,喜欢随大流,人家种啥咱种啥,不顾自己的土壤、水肥、管理等因素,结果是不增产反而减产的例子比比皆是。当然,优先考虑从当地的主流品种中选择适合自己种植的品种,就更为保险。

二是不轻信宣传。

部分农户购买种子时轻信宣传,销售人员说产量高,就大量购买。也不看是适合密植还是适合稀植,适合不适合自己种植。例如玉米,现在都是用单粒播种机播种,亩播量都定在4000粒以上,如果把稀植品种按密植品种播种,密度过大,容易倒伏减产。

三是不崇尚高价。

有些人认为价位越高的种子越是精品,其实,种子高产与否同价格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一般来讲,制种产量低的品种、新审定(引种)的品种价格高些,但这些品种丰产性、稳产性不一定好。

四是种田大户不要购买单一品种。

每个品种在抗性方面都有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农作物生产与气候变化、病虫害发生等关系密切,种植品种单一,一旦遇到异常情况,就会大幅度减产,有时甚至绝收。

五是不盲目追新。

每年都有不少新审定(引种、登记)品种上市,不少人认为只要是新品种就一定比老品种好。其实每个品种都是有区域性的,品种优劣只有经过多年种植后才能确定,一旦盲目大面积种植,风险极高。

3、要看清套路

一些不良种子经销商的“忽悠”手段多样,而且经常有新招,让很多农民朋友防不胜防。


一是游击经营。

一些不法商贩打着“最高科技产品”、“大型农场繁育”、“超高产”等旗号,走村串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并利用农业执法机关上班前(或下班后)的时间,三、五人一伙,在村里大喇叭“忽悠”一阵,收钱卖货一会,急忙收拾摊子离开。这些不法分子善用游击战术,但其实只要细心观察、思考一下,就不难看出其中的“猫腻”,不会上当受骗。


二是低廉价格。

还有的不法商贩“挂羊头卖狗肉”,以“低廉”的价格销售同一个品种。其实,“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销售的种子或伪劣或假冒。一旦购买,定会“得不偿失”。因此,在购买时,一定要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价格这么低”,再判断是否选购。


三是“专家”助阵。

近几年在一些人口大村,经常会来一些所谓的“专家”讲课,打着“某某农大”、“某某研究所”专家的名义,带着种子现场推广、销售,而他们推介的品种并不一定能带来好的收益。也有部分“专家”所讲的只是“一家之言”,没有权威性。因此,在这种场合购买种子,更要注意,要认真查看其经营质资。


四是赠奖销售。

有一些地方经销商,把多年积存的种子进行“改头换面”,制成非“本品”产品,利用人们的“贪便宜”心理,采取“以赠奖促销”的办法,赠送一些实用品(如锅、伞、雨披等),有的也赠送过期种子。其实这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一种经销手段。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谨慎。


五是“名牌”效应。

有些经销商会悬挂所谓的奖牌或锦旗在店里,告诉农民你放心买,这些种子是“名牌”,都是获过奖的,这奖是谁谁谁、哪个机构颁发的,只有表现好的品种才能得到.....。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农民朋友在购买时一定要认准“名牌”,千万不要被一些经销商忽悠了,最好是认准一些信誉好的公司。


六是虚假广告。

有些广告往往把一些品种吹成完美无缺,但是农作物生产在气候条件、田间管理等方面有很多限制因素,宣传的产量或许只是理想条件下的产量。因此,在选购时要看价格、看说明、看播种范围、看气候要求等。所以千万不要只看“广告”,不计后果。


七是找托演戏。

经销商利用一些人的从众心理,在卖种子时,请很多“托”过来排队买种子,并且这些“托”可能还会跟你讲故事,说“去年种了这个品种表现有多好,产量有多高,收成卖了多少钱,今年怕买不到,一大早过来排队.....”近几年来就有不少报道,一些不法分子组团“骗钱”,发挥“托”的作用现身说事或现场购买,当有一些农民购买种子后,这些团伙随即逃走或者去另外的地方重复作案。

最后,建议大家买种子要去正规的农资店或者找正规的种子公司经销商。

购买时要多看,注意查看是否有营业执照,经营者是否耐心讲解种植技术和注意事项,能否提供发票等。另外,不要购买散装种子,并仔细查看包装有无拆包痕迹,同时,要留意包装袋或内标签上所列的品种名称、审定编号、生产经营许可证号、生产日期以及适宜区域等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