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抗疫战场有社工,重庆老旧社区有故事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重庆市一福养老发展中心驻巴南区花溪街道经建社区“聚爱助耆”项目社工小左线上线下、忙前忙后,在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汲取了坚持的力量。


病毒无情人有情 邻里互助很温暖


“小左,确实不好意思,家里实在没得菜吃了,我来领昨天跟你预约的应急口罩。”近日,李叔叔气喘吁吁地来到经建社区居委会,满怀歉意地对社工小左说。小左边招呼李叔叔稍微等一下,边请87岁的高婆婆坐下,耐心地跟高婆婆解释到:“高婆婆,我知道您从家里下楼来一趟社区不容易,但是现在口罩有限,社区实行预约登记领取,今天的口罩都是前几天其他居民预约好的,您看我先帮您预约起,明天口罩来了我再帮您送到家里,这样要得不?”高婆婆明白小左的意思、理解小左的工作,但也有自己的苦衷,拉着社工的手说:“小左啊,谢谢你!因为我吃的药快没得了,子女都离得远,又来不了。”小左听着高婆婆的话,脑子里“扫描”着预约领取今天10个口罩的居民,但是都有不得已的现实需要,小左恨不得自己会七十二变,变出一堆口罩给居民们。

抗疫战场有社工,重庆老旧社区有故事


一旁等候的李叔叔说:“小左,我登记预约的口罩先给高婆婆吧,我家里还有一点剩菜和一坛泡菜,克服一天两天没问题,高婆婆买药要紧。”疫情无情人有情,虽然这场新冠肺炎疫情肆意全国,但却让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隔离不隔爱 情真意更切


杨婆婆打来电话,又着急又无奈地对社工说:“小左,我家老头儿我劝不住了,硬是要出去,你能不能帮忙劝哈?”小左让杨婆婆不要着急,把电话给罗爷爷。年过八旬的罗爷爷有个坚持了几十年的习惯:饭后出门散步。社工先向罗爷爷宣传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再从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给罗爷爷分析不能出门的原因,还从杨婆婆对罗爷爷的担心劝导罗爷爷。

抗疫战场有社工,重庆老旧社区有故事


电话那头罗爷爷铿锵有力地说到:“小左,我向你保证,疫情解除之前不出门散步。”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小左也放心不下社区的高龄、独居、空巢老人,按着社区给的花名册一一打电话问候,或关心生活,或安抚情绪,或宣传疫情知识等。问候完郭爷爷,社工正要挂断电话的时候郭爷爷说:“小左,等一下,我还有几句话要说。现在国家面临着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国家有困难,我作为一位公民,虽然老了不能上战场,但是我想捐点儿钱来为国家出一份力。”郭爷爷的举动让社工们很感动。

抗疫战场有社工,重庆老旧社区有故事


在这场无硝烟的战场上,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或电话联线,或穿街走巷,亦或居家不出门。虽然人们之间被物理距离隔开,但对自己、对家人、对国家的爱却更深、更切。


众志成城阻疫情 党员先行践初心

“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打响疫情防控战以来,经建社区组建了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在这个特殊时间执行着疫情防控宣传、聚集人员劝散这项重要任务。在社工小左的带领下,党员志愿者有的拖着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的拉杆音响,做一个移动的“喇叭”;有的拿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单和浆糊,穿梭在社区的宣传栏和公共区域;有的则上门入户,传递信息、收集需求,劝散聚集的居民……

抗疫战场有社工,重庆老旧社区有故事

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党员志愿者迎难而上,敢作为、敢担当,他们的精神感染了社工,他们的行动给予了社工更多的力量。

抗疫战场有社工,重庆老旧社区有故事

入户探访独居老人、教高龄老人佩戴口罩、为出门买药的老人呼叫出租车……一福社工运用“三社联动”模式,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积极配合花溪街道经建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一福社工小左共为238位居民预约并发放了应急口罩,开展政策解释工作256人次,劝散聚集居民150余人,电话服务300余人次,入户探访高龄、独居、空巢老人44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