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同樣是動物,為什麼野味吃不得,馴化動物卻可以?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閉幕會。

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同樣是動物,為什麼野味吃不得,馴化動物卻可以?


同樣是動物,為什麼不能吃野味,卻可以吃馴化動物?如何看待人與野生動物的關係?小編邀請了蘭州大學青年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趙序茅,為您詳細解讀。


為何不能吃野味?


所謂的野生動物是與馴化動物相互對應的。

從根源上講所有的馴化動物都來自於野生動物。在人類長期的馴化中,這些野生動物被人類馴化,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性,成為家養或者工業養殖動物的,比如我們熟悉的豬、雞、牛等。

既然如此,同樣是動物,為什麼不能吃野味,而可以吃馴化動物?


同樣是動物,為什麼野味吃不得,馴化動物卻可以?

這要從生態安全講起。野生動物攜帶大量病毒,且這些病毒對人類比較陌生。比如我們熟悉的蝙蝠,不僅是冠狀病毒的主要宿主,也是許多病毒的自然宿主,包括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狂犬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

再如,旱獺體內含有鼠疫桿菌,是鼠疫的罪魁禍首。果子狸身上攜帶的細菌和病毒種類也是複雜繁多的,是SARS的中間宿主。這些野生動物身上攜帶的病毒,對其自身相安無事,但可以給人類帶來重大災難。


同樣是動物,為什麼野味吃不得,馴化動物卻可以?


當然,這並不是說馴化的動物身上沒有病毒,絕對安全,只是這些馴化動物與人類打交道的歷史比較悠久,人類有更多的防護措施。我們依然要警惕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傳到馴化動物上,繼而傳給人類。比如,禽流感就可以通過野外的禽類傳給家禽。

再看生物多樣性。家養動物可以實現大規模的繁殖,對其食用不會造成滅絕。相比於家養動物,野生動物則比較脆弱,大規模食用不僅增加人類感染病毒的機會,還有可能會造成其種群滅絕,進而引發更嚴重的生態危機。


人類與野生動物該如何相處?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開始重新反思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的關係。

為什麼不能食用野生動物?除了安全方面的考量,事實上還應當從生物多樣性和生物系統的層面去認識這個問題。

眾所周知,人類活動在各個層面上影響著物種的多樣性,諸如過度捕撈、農業發展、資源開採等會直接減少物種數量,間接壞其棲息地。因此,僅僅不食野味是不夠的,還需要保護野生動物的自然棲息地。


同樣是動物,為什麼野味吃不得,馴化動物卻可以?


以非人靈長類動物為例,當前不可持續的人類活動是導致非人靈長類物種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其中60%的非人靈長類動物正面臨滅絕的威脅,75%的種群數量正在減少。相比於其他動物,非人靈長類動物身上攜帶的病毒可以更容易傳給人類,比如艾滋病。

野生動物是物種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同樣是動物,為什麼野味吃不得,馴化動物卻可以?


生態學中有個稀釋效應假說:個體生活所在的群體越大,群體中每一個體被獵殺的機會就越小。將其延申到生態系統中,維持物種多樣性,可以降低人類感染疾病的風險。物種多樣性越高,人類、野生動物或者馴化動物感染疾病的風險就越低。物種多樣性越豐富,生態系統就會越穩定,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安全關係到人類自身的健康,這就是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總而言之,野生動物和人類一樣都屬於生態系統中的一員,它們是人類抵抗病毒的生態長城。

人類與野生動物、植物、微生物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我們共同組成了地球上的生態系統。完整的生態系統可以確保人類的健康和安全。生態系統遭到破壞,人類也會受到懲罰。僅僅因懼怕而不去食用野生動物是不夠的,維持生物多樣性,確保生態系統的安全和穩定才是人類最後的救贖。


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

記者:沈慧

文中圖片由趙序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