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宅在家裡抗疫情,一張全家照,孩子感嘆“憑啥你們玩手機我看書”

中小學的學生們,都在家裡上起了網課,給孩子準備一部手機,可以讓孩子學習了,家長也可以安心地“葛優癱”,一邊吃著零食,看著手機,更有甚者還要打開電視,看不看得不說,聽著就行,不用操心孩子的學習,也不會被孩子打擾。

可是,低幼的寶寶們、學齡前的孩子們該怎麼辦?每天在家裡嘰嘰喳喳地玩,要麼抱著手機、平板不放手,沒有了早教班、幼兒園,總擔心孩子被別的小朋友超過,隨手扔給孩子一本繪本

“乖,寶寶,讀一讀書吧”

“快來讀書,不讀完這本書,別想有糖吃”

“趕緊放下手機,學習一會,老師教的弟子規還記得嗎?”

有孩子的家庭,媽媽的責任就是每天哄孩子、罵孩子,威逼利誘地讓孩子能不哭不鬧,最好還能學習一會,不要只顧得瘋玩。


宅在家裡抗疫情,一張全家照,孩子感嘆“憑啥你們玩手機我看書”


如今,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早教,從孩子出生就拿著早教機給孩子放音樂、聽故事,等孩子開始牙牙學語,就給孩子讀繪本,孩子不大,家裡的繪本、故事書摞起來比孩子都要高。有時間、有耐心的家長會陪著孩子一起閱讀,沒有時間陪孩子的,只能圖省事,給孩子手機、或者早教機,讓孩子自己去聽故事。

閱讀,對孩子的好處。

功利一點,閱讀能力,直接影響著孩子將來的學習成績。從中小學語文教材的改版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教育部現在對孩子閱讀的能力重視程度,新教改後,“部編本”語文教材中增加古詩文的數量,小學六年總共129篇,初中132篇,比原來的教材增加了約90%!

而反應在語文考試試卷中,就是閱讀理解的增加,以高考改革為例,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已經提升至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題量也增加了,新高考語文卷的題量,比之前悄悄增加了5%-8%,孩子要想在將來高考中拿下高分,需要提升閱讀的能力、速度才行。


宅在家裡抗疫情,一張全家照,孩子感嘆“憑啥你們玩手機我看書”


孩子的閱讀能力,從親子閱讀開始

親子閱讀,越早開始越好,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更容易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孩子六七個月大會坐的時候,寶媽就可以把孩子抱在懷裡,帶著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不用擔心孩子是不是認識字,是不是會讀書的問題,正是因為不會,才需要爸爸媽媽陪著孩子看插圖,爸爸媽媽讀給孩子聽。

親子閱讀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孩子能獲得多少知識,而是搭建起書本和孩子之間的橋樑,幫孩子建立起和書本的親密關係,孩子從小喜歡上閱讀,對書本有感情,要比知識本身更重要。


宅在家裡抗疫情,一張全家照,孩子感嘆“憑啥你們玩手機我看書”


親子閱讀,要以孩子為主,家長只是輔助

帶孩子一起讀書,家長的耐心是首位的,爸爸媽媽自身的狀態儘量要飽滿一些,懷著是開心、放鬆的心情進行親子閱讀,如果把親子閱讀當成給孩子讀書,當成一項任務,那就起不到幫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作用,還不如故事機的效果好。

親子閱讀,家長要跟隨孩子的節奏,隨時解答孩子的疑問,孩子的注意力往往和我們大人不一樣,他們會關注書中我們注意不到的點,提出天馬行空的問題,爸爸媽媽要跟隨他們的思路,和他們一起在展開聯想,並在適當的時候拉回到書上,繼續進行閱讀。

孩子的心思還會很細膩,特別是聽故事的時候,有時會跟著主人公一起哈哈大笑,也會因為某個人物或者小動物悲慘的經歷而傷心。這些其實都是親子閱讀的另外一個作用,通過孩子看、媽媽閱讀,讓孩子可以閱讀過程中體會到開心、悲傷、甚至是憤怒的情緒,通過閱讀帶動情緒,融入到書中人物,體會世界的精彩,給孩子一個愛上閱讀、愛上書本的理由。


宅在家裡抗疫情,一張全家照,孩子感嘆“憑啥你們玩手機我看書”


孩子喜歡是選書的首要

許多寶媽經常感慨自己選的書孩子不喜歡看,讀兩頁孩子就看不下去了,於是就開始糾結給孩子選書,究竟是故事型的好,還是知識型的書更有幫助。

如果孩子不喜歡正在的讀的書,那就大大方方地換一本,勉強孩子讀下去,只會傷害到孩子的閱讀興趣,如果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喜好,哪怕只是喜歡封面的圖案,就把選書的任務交給孩子。對於孩子喜歡的書,他會反覆翻上好多遍,就像孩子聽故事一樣,喜歡的故事總是要讓爸爸媽媽講上幾遍,甚至幾十遍,家長這個時候一定要有耐心。

孩子的書也並不是越多越好,選擇多了,孩子反而不知道該選哪本,也不會認真的讀完每一本,他會像狗熊掰棒子一樣,一本沒有讀完就扔掉換下一本。如果你一下子買了好多書回來,可以先收起來,然後每次拿出一兩本來,帶孩子一起讀,讀完之後,等孩子熟悉裡面內容,興趣開始出現降低的時候,再拿出兩本新的,這樣效果會更好。


宅在家裡抗疫情,一張全家照,孩子感嘆“憑啥你們玩手機我看書”


親子閱讀,家長和孩子的感情連線

家長工作太忙,實在沒有時間陪孩子一起閱讀,那麼適當的使用手機、故事機給孩子放故事聽也是可以的,但是,電子產品不要完全替代我們的親子閱讀,使用電子產品聽故事,孩子只是被動地聽,孩子的思路是被牽著走,思維不能發散,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會受到限制。

孩子上幼兒園後,學會拼音,認識了一些字後,可以自主閱讀,就要以孩子自己的閱讀為主。但是,親子閱讀是對孩子非常重要的一種的陪伴,依舊可以在家庭生活中持續進行下去,固定一個親子閱讀的時間,和孩子一起讀一本書,增進親子關係的同時,也能夠以身作則,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直到哪天天孩子不需要家長陪著讀書,孩子應該也愛上了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