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一大波基金要追漲科技股


一大波基金要追漲科技股

本輪「科技牛」行情是很多因素的合力,比如自主可控和國產替代的使命、科技週期景氣度上升、包括

再融資新規在內的流動性寬裕——這點尤其重要。現在市場是真不缺錢,光睿遠基金單日就能從市場裡

炸出來1200億,恐怖如斯。

未來市場更不缺錢,我覺得有這幾個原因:

樓市的春天沒有如期而至,鬆綁信號沒有,重要會議依然強調房住不炒。

距離2月3號的極度恐慌也才過去大半個月,賺錢效應讓傷疤加速痊癒,不疼了!疫情那都不是事兒,

只要能賺錢,就有新錢進來。

一大波公募基金即將抵達戰場,而且都瞄著科技主題呢。

它們分為兩個陣營,一類是ETF——芯片、電子、5G、新能車、科技、雲計算、半導體、人工智能、

創新藥各種主題一個不落;還有一類就是主動型基金。這種比較隨意,對付著起個名,基金經理想怎麼

買都行。

這些新基金能帶來多少錢?我估計幾千億絕對是有的。

舉個例子:光華夏新能源汽車ETF這一支就募了107個億,這還是退回去不少認購資金的結果。

而目前待發行的基金有幾十支,待審核的還有一百來只,你們感受下。等這些新基金募集完成開始建

倉,嗯,猛漢抬轎子,結果可想而知。

當然你們也不用覺得很多,畢竟我大A股過去一週每天的成交量都在萬億以上。

興業首席張憶東最近也某活動中談了對科技股的看法。這老哥過去兩年一直在吹白馬藍籌是核心資產,

現在也改口了,說科技股是新的「核心資產」。

摘抄幾句他的原話,蠻精彩的,僅供參考:

成長股,特別是科技型的成長股,靜態估值是不要看的,你要看靜態估值永遠下不了手,都是貴的。


我一直提醒不要有水牛的這種幻覺,今年會放水,但是今年不是水牛,今年的牛市是科技牛,是結構性牛市,是以先進製造業為驅動的新的核心資產。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著力的一個落腳點也應該是科技基建,不是普通的那種基建。


今年科技股的行情雖然是貫穿全年,但在中間一定會有波折。三四月份如果科技股有波動,那會是個買點。


上週說要寫一二線城市的真實人口被低估了多少,今天把這個坑填上。

其實很多城市的「實際活躍人口」大於「常住人口」這件事一直是公開的秘密,但到底有多少,一直也

沒個太好的數據源。

但是從疫情期間的一些新聞中能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媒體報道「春節前後約有500萬人離開武漢,900萬人留下」,側面印證武漢實際人口高達1400

萬,遠高於1100萬常住人口。

媒體報道「上海1600萬本地人在家自我隔離15天后迎來1500萬返程人員」,合計3100萬人,遠高於

2400萬常住人口。

香帥在得到的2020財富報告裡也提到了一組數據:

她們團隊用移動設備重新測算了人口的分佈,結果發現,如果以實際活動在某個城市的人算做「經濟活

動人口」(不考慮戶籍和暫住證),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31個大城市的人口至少被低估了200萬以

上。其中廣州、深圳、北京、成都至少被低估了1000萬以上。

按照「經濟活動人口」口徑,中國千萬人口城市有28個。

而「常住人口」口徑統計,千萬級人口城市只有12個。

一大波基金要追漲科技股

也就是說,上面26個城市的真實人口都要大於表格中披露的數字,而且大部分都已經超過一千萬人

口。

儘管有種種限制、問題、不便,但人會用腳投票,跟著產業走。中國的大城市還在繼續變大,是城市

化浪潮的最終勝利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