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甘肃敦煌,四十年代老照片,看看七十多年前的古城风貌


敦煌,历史悠久之地,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汉武帝时期包括敦煌在内的河西地区被纳入汉朝版图。图为1943年的敦煌县城门。

敦煌城建于公元前111年,始置敦煌郡,统管六县,当时的敦煌成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图为四十年代的敦煌县小南街。

元代时候的敦煌为沙州路,这个时候的敦煌与西方的交流贸易更为频繁,商业更为繁荣。图为1943年的敦煌东街。

接上图,同样拍摄于敦煌东街。图片中的牌坊是“大牌坊”,这座牌坊原来是清朝时候的敦煌大户汪氏家族所建的节孝牌坊,后来重建于莫高窟的宕泉河西岸。

图为四十年代的敦煌莫高窟九层楼远景。九层楼,又称"大佛殿",高45米,里面供奉的弥勒佛,建于唐朝武则天时期。南北朝时候佛教在河西地区开始兴盛,到隋唐时期敦煌高度繁荣。因事佛而开凿的莫高窟数量和艺术都达到了顶峰。

图为四十年代流经敦煌的大泉河附近的舍利塔,这是高僧圆寂以后用来存放骨灰或经文的塔形建筑。

图为四十年代敦煌三危山下的舍利塔。三危山位于莫高窟对面,传说中是西王母的居所。

图为1943年的敦煌月牙泉,它位于鸣沙山,是黄沙之中的一处碧波清泉,平均水深5米,这里的水与沙共存了几千年,为敦煌风景之一绝。

图为四十年代的汉代烽火台遗址。烽火台是古代用点烟传递重要信息的设施,图为常用狼粪作为燃料,故而又称狼烟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